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氧逸度

氧逸度

氧逸度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海洋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116851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等;氧逸度的相关文献由59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和平、张聚全、吴伟哲等。

氧逸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1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6851 占比:99.84%

总计:117041篇

氧逸度—发文趋势图

氧逸度

-研究学者

  • 李和平
  • 张聚全
  • 吴伟哲
  • 代立东
  • 孙卫东
  • 梁贤
  • 李清
  • 杨晓志
  • 熊小林
  • 王锦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磊; 任钟元; 张乐
    • 摘要: 橄榄石是基性岩浆中最早期结晶的硅酸盐矿物之一,其主量、微量元素特征可以反映出岩浆演化环境、岩浆源区岩性和再循环组分性质等重要信息。本次研究通过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平川苦橄岩中橄榄石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橄榄石内尖晶石包裹体分析,并与大理苦橄岩中橄榄石和尖晶石成分进行对比,来探讨不同苦橄岩母岩浆氧逸度及源区性质的异同。橄榄石-尖晶石-斜方辉石氧逸度计计算结果表明,平川苦橄岩母岩浆比大理苦橄岩母岩浆具有更高的氧逸度(分别为ΔQFM+0.24和ΔQFM−0.51),这与平川橄榄石较大理橄榄石具有更高的V/Sc值相一致。平川橄榄石具有较高Ni/Co值,暗示苦橄岩源区中存在再循环物质的参与,橄榄石较低的Li含量则进一步表明这种再循环物质更可能是洋壳而不是陆壳物质。在地幔源区判别图中,平川橄榄石主要位于橄榄岩起源熔体结晶的橄榄石成分区域。然而,平川橄榄石比大理橄榄石具有更高Ni、Co含量和Zn/Fe、Fe/Mn值,低Ca、Mn、Sc含量和Mn/Zn值,暗示平川苦橄岩源区中存在辉石岩组分。少量的再循环洋壳与橄榄岩地幔混合,会形成富橄榄石的混合源区,且这种地幔产生的熔体结晶的橄榄石与平川橄榄石一样,成分仍近似于橄榄岩熔体中结晶的橄榄石。但平川橄榄石主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成分受源区中辉石岩组分的控制,结合平川橄榄石较大的成分变化范围,进一步表明平川苦橄岩地幔源区中是含有辉石岩组分的,而不是均一的橄榄岩源区。
    • 赵家齐; 周振华; 欧阳荷根; 陈宝全; 刘文杰; 杨帆
    • 摘要: 内蒙古双尖子山超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是亚洲最大的银矿床,除了目前已经探明的银、铅锌以外,近年来地质工作者研究发现勘查发现该矿床深部还存在寻找锡矿的潜力。文章对钻孔新揭露的隐伏石英正长斑岩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双尖子山石英正长斑岩LA-MS-ICP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31.4±0.5)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岩体具有富Si、Al、Na、K,贫Mg、Fe、P元素的特征,A/CNK为0.97~1.05,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Pb等),亏损高场强元素(Sr、P、Ti等),Eu负异常明显,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特征。花岗岩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斜长石、锆石、云母、独居石和磷灰石等的分离结晶作用。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岩石的ε_(Hf)(t)值介于2.18~5.84,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811~1002 Ma,反映了双尖子山石英正长斑岩为新元古代亏损地幔来源的新生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已有成果表明双尖子山矿区具有多期岩浆-流体成矿作用,成矿主体与早白垩世花岗岩体有关,形成于高温、低压的伸展背景,具有低氧逸度、高演化的特点,双尖子山深部和外围具有形成锡矿的潜力。
    • 熊发挥; 徐向珍; 杨胜标; 闫金禹; 张博杨; 曹楚奇; 孙怡; 杨经绥
    • 摘要: 豆荚状铬铁矿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学者对它们的成因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先前的研究主要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等方面对铬铁矿的成因进行了约束,但对铬铁矿包裹体类型及其反映的地质过程还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研究。通过对不同岩体的铬铁矿中矿物包裹体进行详细的研究,发现铬铁矿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包裹体,分为5大类:(1)无水硅酸盐类矿物包裹体,包括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等;(2)含水矿物,包括角闪石、绿泥石、蛇纹石等;(3)含铂族元素矿物和硫化物,包括Os-Ir合金、Pt-Fe合金、自然Os和自然Ir,以及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4)壳源矿物,包括锆石、金红石、石英、钙铬榴石等;(5)异常矿物,包括金刚石、碳硅石、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以及自然镍、自然铬、自然铁和自然钛等。通过对比研究,确定它们形成于不同期次,进而初步拟定豆荚状铬铁矿形成过程存在4个阶段,分别为地幔深部的地幔柱/地幔对流、大洋岩石圈中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岩浆结晶分异、俯冲带环境中的岩石-熔体反应和后期的热液蚀变/流体改造。认为铬铁矿中矿物包裹体记录了铬铁矿成矿各个时期的环境条件,针对铬铁矿中包裹体的详细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揭示铬铁矿的形成过程。
    • 郑瑜林; 赵正; 张长青; 李宏伟; 李彪
    • 摘要: 阳储岭斑岩型W-Mo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是华南地区最早发现的斑岩型钨钼矿床。已探明WO_(3)资源储量6.13万吨(平均品位0.2%),Mo资源储量1.69万吨(平均品位0.03%~0.06%),其成矿作用与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区内发育早期花岗闪长岩和晚期二长花岗斑岩,钨矿体以细脉状和浸染状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体内,而花岗闪长岩内未见矿化。两期岩浆活动与钨成矿的关系尚不明确,制约其含矿差异性的因素尚不清楚。本文以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中的黑云母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两类岩浆结晶分异程度、氧逸度、岩浆流体卤素浓度,探讨其对钨成矿的制约。黑云母主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阳储岭两类岩浆岩均为壳源,但显著不同于S型花岗岩的Mg/(Fe+Mg)和Al^(VI)值,指示其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黑云母的微量元素信息显示,相对于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类型一),二长花岗斑岩中的黑云母(类型二)显示低的K/Rb、Nb/Ta比值,高的Rb、Cs、Nb和Ta含量,表明其分异程度较花岗闪长岩更高,更有利于钨的富集。两类黑云母所指示的岩浆氧逸度均在NNO缓冲线附近,表明其母岩浆均为还原性岩浆,但二长花岗斑岩显示出更为还原的特征,还原环境有利于钨矿的形成。类型二黑云母比类型一黑云母具有低的IV(F)但高的IV(F/Cl)值,表明其F富集程度更高。通过黑云母计算出对应岩浆流体的log(f H_(2)O/f HF)^(fluid)、log(f H_(2)O/f HCl)^(fluid)、log(f HF/f HCl)^(fluid)值。结果表明类型二具有比类型一更低的log(f H_(2)O/f HF)^(fluid)、log(f H_(2)O/f HCl)^(fluid)值,显示二长花岗斑岩流体中更加富含HF和HCl。而类型二高的log(f HF/f HCl)^(fluid)值,显示出其更高的HF/HCl比值,对应了更高的结晶分异程度。阳储岭晚期二长花岗斑岩与早期花岗闪长岩为同一岩浆房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矿化存在于二长花岗斑岩顶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挥发性组分F、Cl和成矿元素W、Mo从体积更大的花岗闪长质岩浆聚集到小体积的二长花岗质岩浆中,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W-Mo矿体。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可有效示踪花岗质岩浆性质和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并可作为矿产勘查的有利标志。
    • 任涛; 李欢
    • 摘要: 对与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床中锡的成矿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锡成矿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与花岗岩密切相关,花岗岩为锡成矿提供了重要物源和成矿场所。花岗岩类型、变质沉积基底的重熔、岩浆源区及演化、熔体物化条件及锡在熔体中的存在形式等都是锡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锡在熔体-流体间的分配行为可以解释锡的富集-沉淀机制。锡石为锡矿床中主要的矿石矿物,研究锡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了解锡矿床的形成机制;锡石原位U-Pb定年技术已成为限定锡矿床年龄的主要手段,锡石的U-Pb定年结果可为研究锡矿床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集区成矿动力学背景提供更精准的年龄依据;锡石的微量元素在揭示锡石沉淀时的物理化学环境、锡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动力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锡石的溶解再沉淀模式为判定锡石多期次流体活动性质提供了新的思路。锡同位素作为新兴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示踪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揭示成矿元素的源运储行为、还原金属矿床成矿过程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新的原位分析测试手段(如NanoSIMS)的应用有助于锡的富集与沉淀机制研究、锡石与锡矿床的成因判断等。
    • 张恒; 彭义伟; 叶龙刚
    • 摘要: 新疆西天山喇嘛苏Cu矿床和可克萨拉Fe-Cu矽卡岩矿床均与晚泥盆世中酸性侵入体有关,但二者矿物组合存在较大差异:喇嘛苏矿床发育大量磁黄铁矿,磁铁矿含量较少,表现出强还原的成矿环境;可克萨拉矿床发育大量磁铁矿和赤铁矿,磁黄铁矿含量较少,表现出氧化的成矿环境。本文根据两个矿床的成矿岩石主微量元素和锆石微量元素进行了锆石成因类型判别、锆石Ti温度和岩浆氧逸度计算。结果表明,喇嘛苏和可克萨拉矿床成矿岩体中岩浆锆石的Ti饱和温度分别为678~746°C和695~819°C,岩浆氧逸度分别为-11.82~-14.88和-14.92~-6.68。由此可见,喇嘛苏矿床和可克萨拉矿床的初始成矿岩浆均具氧化性质,但最终热液产物却截然不同。鉴于喇嘛苏矿床赋矿围岩为碳质含量较高的灰黑色灰岩,本文推测还原性热液流体是由于高氧逸度岩浆分泌出的氧化型岩浆热液受碳质围岩的还原作用所致。可克萨拉矿床的赋矿围岩为较纯的灰白色灰岩,因此初始氧化性岩浆热液保持较长时间,沉淀出大量磁铁矿和赤铁矿,演化到晚期才逐渐转变为还原性流体并沉淀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硫化物。
    • 赵鹤森; 王庆飞; 王彦宁; 王廷祎; 薛胜超; 陈威
    • 摘要: 扬子克拉通西缘在~260Ma发生短期内大规模峨眉山玄武岩溢流喷发。攀西地区发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被广泛认为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产物,但在北端松潘-甘孜岩区一直缺乏该类岩石的报道。本文首次报道扬子西缘丹巴水子乡单斜辉石岩的准确年龄,其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0.7±3.3Ma,表明其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北端松潘-甘孜岩区镁铁-超镁铁质岩的组成部分。通过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含矿岩体边缘相带苦橄岩和上部相带浅色辉长岩进行锆石微量元素对比显示,水子乡单斜辉石岩具有相近的高氧逸度,其ΔQFM为0~3,Ce_(N)/Ce_(N)平均为~30,该性质可能同样源自扬子西缘洋壳板片俯冲交代形成的较高氧逸度地幔源区。尽管如此,水子乡辉石岩体并未因高氧逸度而有明显的含钛磁铁矿饱和结晶,可能由其较低结晶分异程度造成。相比之下,攀枝花岩体经历了更高程度的含钛磁铁矿和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伴随大规模的钒钛磁铁矿成矿。
    • 张泽凤; 胡昱杰
    • 摘要: 前人研究表明,黑云母可具体划分为原生、次生、热液黑云母三类。而且原生黑云母呈自形—半自形,片状构造,表面干净,富含Ti、Mg;次生黑云母部分发生蚀变,局部发生挠曲,富含Fe、Ti;热液黑云母普遍呈细小鳞片形状聚集体、弥散状生产,富含Mg。可通过黑云母的MF指[MF=Mg/(Fe^(3+)+Fe^(2+)+Mg+Mn]来分辨花岗岩种类,当MF>0.38,为Ⅰ型花岗岩(同熔型);当MF<0.38,为S型花岗岩(改造型);根据MgO含量与FeO^(T)/(FeO^(T)+MgO)比值,以及Fe^(3+)、Fe^(2+)、Mg^(2+)的相对含量可判别花岗岩源区物质(壳源,幔源,壳幔混合);且可利用MgO与Al_(2)O_(3)和MgO、FeO^(T)、Al_(2)O_(3)的相对占比将花岗岩的构造起源划分为:过铝质岩石(多数归类于S型),造山带钙碱性岩石(多数归类于Ⅰ型),非造山带碱性岩石(多数归类于A型)。此外,可通过黑云母中的Ti含量来估算岩浆结晶温度,TAl含量来估算花岗岩类的固结压力,而Fe^(2+)、Mg^(2+)与Fe^(3+)离子相对含量来估算结晶时岩浆体系的氧逸度;最后,黑云母中F、Cl含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母岩浆的F、Cl含量,并将对岩浆热液体系成矿系统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 李壮; 李兴怡; 张鹏; 郎兴海; 赵枫
    • 摘要: 浦桑果是近年来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内发现的唯一一个富钴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铅、锌品位高,开发价值巨大。矿区主要出露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中酸性侵入岩体,岩体形成时代均为中新世(13~14 Ma),但其岩体含矿性目前尚未查明,是否具有斑岩型铜矿成矿潜力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LA-ICPMS原位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中锆石展开系统的原位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中锆石均发育典型的振荡环带结构,两种岩体具有相似的REE配分模式、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特征,锆石成因类型属于典型的岩浆锆石类,锆石主要结晶形成于陆壳环境。锆石初始饱和温度和锆石Ti结晶温度计算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锆石初始饱和温度范围为633~645°C,锆石Ti结晶温度为658~817°C;闪长玢岩锆石初始饱和温度分布在549~626°C,锆石Ti结晶温度为640~772°C,锆石初始饱和温度均低于锆石Ti结晶温度,综合指示矿区中酸性岩体形成过程中存在多期次岩浆熔体的补给作用。锆石n(Ce^(4+))/n(Ce^(3+))、Eu_(N)/Eu_(N)^(∗)、微量元素Dy/Yb、(Ce/Nd)/Y值与氧逸度(ΔFMQ)特征表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较闪长玢岩具有更高的氧逸度范围(ΔFMQ+0.44~ΔFMQ+3.86)和相对高的水含量,从而更有利于浦桑果矿区铜、硫等成矿元素在岩浆中进一步富集成矿,且矿区可能发育中—大型规模的金属矿床,然而进一步发育斑岩型铜矿床的可能性较低。
    • 阮梦飞; 熊小林; 王锦团
    • 摘要: 钒(V)作为常见的变价元素,主要以+2、+3、+4和+5价存在于矿物中,其在矿物–熔体间的分配行为主要受控于氧逸度。在单斜辉石中V主要以V^(2+)和V^(3+)形式存在,以类质同象替换的方式分别取代单斜辉石中Fe^(2+)、Mg^(2+)和Al^(3+)、Fe^(3+)的位置。近年来,V的分配行为与氧逸度之间的关系常被用于揭示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作者使用活塞圆筒装置,利用Ni-NiO和HM(赤铁矿‒磁铁矿)氧逸度缓冲对控制实验体系氧逸度,对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探讨。实验压力为0.5 GPa、温度为1000°C和1100°C。实验氧逸度>FMQ,因此,V在单斜辉石中主要以V^(3+)形式存在。综合前人数据和本次实验结果分析表明,V在单斜辉石中的分配受氧逸度、温度和体系组成影响。随着氧逸度升高,V的价态发生改变导致其在单斜辉石中由相容变为不相容;随着温度升高,V在单斜辉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减小;随着实验体系中Al在矿物与熔体间分配系数增大而增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公式logD_(V)^(Cpx/Melt)=−4.19(±0.33)+0.94(±0.15)×D_(Al)+5730(±480)/T−0.24(±0.01)×ΔFMQ(n=71,R^(2)=0.92),用于估算含有单斜辉石且满足条件的天然样品形成时的氧逸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