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离结晶

分离结晶

分离结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晶体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53024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岩石学报、中国地质、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等;分离结晶的相关文献由380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岚、李友荣、李震等。

分离结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53024 占比:99.96%

总计:253132篇

分离结晶—发文趋势图

分离结晶

-研究学者

  • 彭岚
  • 李友荣
  • 李震
  • 宋谢炎
  • 范菊艳
  • 陈列锰
  • 龚欢
  • 张招崇
  • 文锦雄
  • 汪云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伟强; 张照录; 张永明; 高明波; 高继雷; 刘丽萍
    • 摘要: 本文对鲁西地区金牛山岩体和金星头岩体中生代闪长质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以及锆石Lu⁃Hf同位素的研究,旨在厘定闪长质岩石的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结果表明,金牛山辉石闪长玢岩及斑状闪长岩中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0 Ma和126 Ma,形成于早白垩世。金牛山岩体闪长质岩石具有较高的MgO含量(4.35%~6.78%)、高的Mg^(#)值(56~70)以及高的Cr、Ni含量,金牛山岩体中的辉石闪长玢岩I_(Sr)值为0.707519,ε_(Nd)(t)值为-15.67,ε_(Hf)(t)值在-21.6~-15.9之间。金星头岩体闪长质岩石SiO_(2)含量为54.02%~65.02%,Al_(2)O_(3)含量在16.00%~17.61%之间,MgO含量(1.11%~2.68%)和Mg^(#)值(37~46)较低,高Sr/Y比值(29~136),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研究表明,金牛山岩体闪长质岩石是古老下地壳再重熔并混染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产物的结果;金星头岩体闪长质岩石为地幔源区的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被陆壳物质同化混染形成的埃达克质岩。受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的影响,金牛山岩体和金星头岩体闪长质岩石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
    • 赵鹤森; 王庆飞; 王彦宁; 王廷祎; 薛胜超; 陈威
    • 摘要: 扬子克拉通西缘在~260Ma发生短期内大规模峨眉山玄武岩溢流喷发。攀西地区发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被广泛认为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产物,但在北端松潘-甘孜岩区一直缺乏该类岩石的报道。本文首次报道扬子西缘丹巴水子乡单斜辉石岩的准确年龄,其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0.7±3.3Ma,表明其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北端松潘-甘孜岩区镁铁-超镁铁质岩的组成部分。通过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含矿岩体边缘相带苦橄岩和上部相带浅色辉长岩进行锆石微量元素对比显示,水子乡单斜辉石岩具有相近的高氧逸度,其ΔQFM为0~3,Ce_(N)/Ce_(N)平均为~30,该性质可能同样源自扬子西缘洋壳板片俯冲交代形成的较高氧逸度地幔源区。尽管如此,水子乡辉石岩体并未因高氧逸度而有明显的含钛磁铁矿饱和结晶,可能由其较低结晶分异程度造成。相比之下,攀枝花岩体经历了更高程度的含钛磁铁矿和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伴随大规模的钒钛磁铁矿成矿。
    • 杨航; 赖绍聪; 秦江锋
    • 摘要: 南秦岭北大巴山地区发育大量早古生代碱性粗面-正长岩和碱性玄武-辉绿岩组合,构成了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套岩石的镁铁质端元上,目前关于长英质端元的成因机制及构造环境仍存在争议.本次研究对北大巴山紫阳-岚皋地区早古生代粗面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样品高硅(SiO2>58.7%)、富碱(K2O>3.84%,Na2O>4.18%),低镁(MgO=0.06%~1.45%)和钛(TiO2=0.80%~1.08%),表明粗面岩经历了较高程度的演化.样品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具有轻微Eu负异常到正异常的变化(δEu=0.76~1.77),Sr强烈亏损,指示了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地球化学特征和MELTS软件模拟结果显示粗面岩并非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成因,而是来自地幔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综合区域上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资料,粗面岩与同区辉绿岩在时空分布、同位素组成方面具有一致性,在元素变化与矿物组合方面具有连续性.因此本文认为北大巴山紫阳-岚皋地区早古生代粗面岩和辉绿岩都来源于上地幔初始玄武质岩浆的分异,是大陆裂谷背景下同源岩浆经历不同程度演化的结果.软流圈中广泛存在的热对流事件可能是导致板块裂解的重要原因.
    • 林红宏; 张宝林; 沈晓丽; 杜庆祥; 苏捷; 贾文臣
    • 摘要: 云南个旧地区位于华南板块西南部,扬子地台与华南加里东地槽过渡带的海西印支期右江陆缘裂谷盆地西南部的一个断陷盆地内.云南个旧他白地区拉丁尼克晚期—诺利克期变质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石受比较强烈的区域构造影响,岩石变质作用较强.岩石以低Si,富集不相容元素(Ti、P、K等),贫MgO、CaO为特征,主要为高钛碱性玄武岩.微量元素表现为异常低的Rb、Ba含量,Sr严重亏损,以及Ta、Ti、Zr、Hf、Th含量较高的特点,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微弱的地壳混染特点相似.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具弱的正Eu异常.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个旧他白地区变质玄武岩主要来自原始地幔,并落于洋岛玄武岩区域,与峨眉山高钛玄武岩同源.因此,推测三叠纪扬子地块的伸展作用以及思茅地块对扬子地块的俯冲作用,诱导峨眉山地幔柱头部重新进行了 一次低程度的部分熔融,由于地幔柱活动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部分地区地幔柱活动能量较低,玄武质岩浆未喷出地表,形成岩浆房.个旧他白地区变质玄武岩是在地幔柱岩浆活动中心部位相对较弱的阶段,特别是在地幔柱活动中心的边缘地带、岩石圈较厚、熔融程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形成的,晚三叠纪岩浆房再次喷发形成玄武岩.
    • 罗应晗; 潘中奎; 马凌阳
    • 摘要: 祁连山西段黑沟梁子矿山矿脉位于祁连西段中南祁连结合部,通过对地质结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矿体属钙碱性岩系,分离结晶程度高,微量元素成份以地壳成份为主,具少量地幔成份,主要为陆壳改造型.U-Pb同位素年龄结果为475.3.0±7.8 Ma,成矿时代属于早奥陶世.
    • 王志强; 胡滑志帆; 陈斌; 段晓侠; 周涛发; 姜锡
    • 摘要: 辽东半岛在中生代发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金成矿作用,其中尤以白垩纪岩浆作用最为强烈.本文对早白垩世三股流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三股流岩体主要由似斑状角闪黑云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分别形成于125.1 ±1.2Ma和128.7±2.2Ma.穿切三股流岩体的闪长岩脉形成于125.1 ±2.4Ma.角闪黑云花岗岩具有准铝质、富水、高氧逸度特征,为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微量元素模拟和Sr-Nd同位素表明角闪黑云花岗岩可能来源于古元古代变基性岩和辽河群变中性岩的部分熔融.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并非直接来源于中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而是角闪黑云花岗岩分异演化的结果.岩相学和微量元素模拟表明,分离相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亏损中稀土的特征表明榍石也是重要的分离相.随着岩浆的演化,粒间高硅熔体由于发生水饱和而快速结晶形成具有细粒结构的高硅黑云母花岗岩.闪长岩脉具有高Mg(0.51~0.52)和高Sr/Y(83.3~85.5)特征,属于埃达克质高镁闪长岩.相对于三股流花岗岩,较低的87Sr/86Sr初始值(0.708723)、负的εNd(t)值(-14.1)指示闪长岩脉可能形成于幔源岩浆和壳源岩浆的混合作用.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造成华北克拉通的减薄,早白垩世辽东半岛处于强烈伸展体制,富集岩浆圈地幔部分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底侵下地壳,引起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发生强烈的结晶分异,形成三股流岩体.同时,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壳源花岗质岩浆发生一定程度的混合作用,形成埃达克质高镁闪长岩脉.
    • 杨逸云; 赵志丹; 雷杭山; 武精凯; 苗壮; 张双全; 陈玲; 季宏伟
    • 摘要: 腾冲火山岩区是我国全新世以来记载火山喷发的少数地区之一,该地区岩浆作用的性质与成因是揭示青藏高原东缘的现今侧向生长过程与深部作用的重要依据.本文对腾冲火山岩区的马鞍山、黑空山、打鹰山全新世火山岩开展了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期揭示岩石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过程.腾冲全新世火山岩主体岩性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玄武粗安岩和粗安岩.岩石的CaO、Fe2O3T、TiO2与SiO2负相关,而K2O与SiO2正相关,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存在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岩石中存在酸性斜长石(更长石,An=28)大颗粒捕掳晶,其边部发育了基性斜长石(拉长石,An=65)增生边;在大颗粒石英捕掳晶的边部发育了辉石的反应边,这些结构表明在岩浆上升到地壳浅部时,曾受到了花岗岩围岩的混染,但岩石的Th/Nb值均小于1.16,表明地壳混染总体不显著.腾冲全新世火山岩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高Th/U、低Ba/La,富集Sr-Nd同位素,其岩浆源区应为经历过洋壳沉积物交代后的富集地幔.腾冲火山岩属于大陆板内环境,是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后岩浆作用的产物.火山岩是沿着腾冲盆地南北向展布,且熔岩分布面积有限.由于高原侧向生长过程中的区域性走滑断裂会引起局部的伸展,腾冲火山岩产出可能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减压熔融有关.
    • 姚金; 李双庆; 贺剑峰; 陈福坤
    • 摘要: 腾冲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全球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频繁且岩浆作用强烈,其中广泛发育的新生代玄武岩是研究现今地幔岩石学性质的良好对象.通过研究腾冲地块新生代玄武岩的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以及其中橄榄石斑晶的地球化学成分,探讨腾冲地块现今地幔源区特征.结果表明:腾冲地块新生代玄武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并且富集Th、U、Pb、Zr、Hf,而亏损Sr、Eu,具有高N(87 Sr)/N(86 Sr)值(0.705964~0.706277)和较低N(143 Nd)/N(144 Nd)值(0.512416~0.512467),没有受到明显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反映岩浆源区是富集型地幔,其形成过程可能与洋壳俯冲作用有关;橄榄石斑晶晶形较好,具有较低的Fo值、Ni含量以及变化较大的w(FeO)/w(MnO)值,这是受到了早期橄榄石分离结晶和部分熔融的影响;玄武岩的CaO、MgO、FeO含量和w(FeO)/w(MnO)值表现出富硅辉石岩熔体的特征,FC3MS参数为0.84~1.17,指示其地幔源区主要由辉石岩组成,形成可能与洋壳俯冲和硅酸盐熔体交代作用有关.
    • 徐立明; 王大可; 刘玉; 郑吉林; 张文强; 梁中恺
    • 摘要: 以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南部基性、中性和酸性侵入岩(SiO2 =51.27% ~74.90%)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测定的2件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是(126.9±0.8) Ma和(123.4+0.9) Ma,侵位于早白垩世.在哈克(Harker)图解中,多数样品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随SiO2含量增加具有很好的线性演化趋势(除K2O和Rb外).微量元素总体显示富集Pb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并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特征((87Sr/86 Sr)i=0.705 517~0.706 827,εNd(t)=-6.82~0.79).综合研究认为,塔河南部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浆源区是与俯冲有关的熔流体交代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相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的混合源区,且以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相为主,在岩浆快速上升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最后形成一套宽谱系的岩浆演化序列.结合中国东北地区火山岩展布方向、古地磁资料、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间以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等已有成果,认为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南部的侵入岩产出在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有关的后碰撞环境.
    • 吴树宽; 张金玲; 张元; 顾红彬; 王有斌; 马吉雄
    • 摘要: 水仙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呈长条状侵位于金水口群变质岩系中,由辉石岩、角闪辉长岩、辉长岩组成,杂岩体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杂岩体属亚碱性系列,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源区具有岩石圈幔源特征,形成构造环境为岛弧环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