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幔

地幔

地幔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90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2篇、会议论文91篇、专利文献7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地学前缘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等;地幔的相关文献由1077位作者贡献,包括傅容珊、方青松、杨经绥等。

地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2 占比:83.39%

会议论文>

论文:91 占比:15.42%

专利文献>

论文:7 占比:1.19%

总计:590篇

地幔—发文趋势图

地幔

-研究学者

  • 傅容珊
  • 方青松
  • 杨经绥
  • 白文吉
  • 郑建平
  • 陈鸣
  • 张宏福
  • 路凤香
  • 韩吟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史凯; 徐丽娟; 苏煜雯; 刘春阳; 马海波; 刘盛遨
    • 摘要: 铬(Cr)属于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岩浆过程中是一种中度相容和轻度亲铁元素。Cr在硅酸盐地球中主要有三种价态:Cr^(2+)、Cr^(3+)和Cr^(6+)。Cr存在于不同来源的矿物和岩石中,其氧化还原状态和同位素组成可以为其成因、氧化还原条件和相关成矿历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近年来,铬同位素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环境、古环境、行星的演化以及高温地质过程等领域中,而高温地质过程中储库的铬同位素及其分馏机理研究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尤其是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Cr同位素在高温环境中的分馏机制及行为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不同储库的Cr同位素组成及高温岩浆过程中Cr同位素研究的最新进展。
    • 夏群科; 刘佳; 张宝华; 李佩; 顾笑龑; 陈欢
    • 摘要: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通过对天然样品的观察、矿物中水的溶解度的实验研究、以及地球物理的观测,人们逐步认识到地球内部以矿物晶格缺陷形式蕴含着至少与现今海洋水量相当的水。地球内部的水除了显著影响矿物的热导率、电导率、流变学、扩散等性质之外,还对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地幔熔融产生了重要影响。水作为强不相容元素,在地幔发生熔融时会更倾向于进入到熔体相中,从而改变熔体的结构,影响与残留固相之间的平衡。总体上讲,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地幔中水的存在可以显著降低其固相线并增大熔融程度;而在绝热减压过程中,水的存在则可以加深初始熔融的深度,增大地幔整体熔融的区间,从而降低平均熔融程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水对于从岩石圈-软流圈边界的低程度熔融到地幔超大规模熔融产物(大火成岩省)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不同构造背景下(大洋中脊、岛弧、地幔过渡带、大火成岩省、大陆板内、洋岛等)水对地幔熔融影响的新进展,并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挑战。
    • 余江; 郝艳涛
    • 摘要: 地幔氧逸度是反映地幔氧化还原程度的参量,由温度、压力、岩石化学成分、矿物结构等共同作用控制.目前对上地幔氧逸度的研究主要针对镁橄榄石-磁铁矿-石英体系、含角闪石的橄榄岩体系和玄武岩(熔体)体系,通过实验岩石学方法进行.地幔氧逸度在垂直深度上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受到普遍认可.天然样品和理论研究认为,岩石圈地幔底部的软流圈氧逸度高于上部岩石圈地幔,垂直方向上地幔氧逸度存在逆梯度,地幔过渡带相对上地幔可能也存在类似情况;水平方向上,不同构造环境、相似构造环境的不同地区氧逸度之间的差异都指示地幔氧逸度存在水平不均一性.不同圈层之间物质交换和氧逸度变化的关系是氧逸度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俯冲带是研究圈层之间物质交换和氧逸度变化关系的天然实验室,同时氧逸度反过来也影响着各种挥发性元素(如C、S等)在不同圈层之间的赋存形式和循环通量.
    • 陈玉滢
    • 摘要: 深部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储库,目前对硅酸盐地幔中水的存在形式,分布特征等多重认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温高压(High-P/T)实验研究.高温高压实验拓展了对深部地球的探索,丰富了人们对地球内部水循环的认识.本文主要结合高温高压实验技术,从水在硅酸盐地幔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对硅酸盐地幔的影响,对地幔中水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认识进行阐述.
    • 陈玉滢
    • 摘要: 深部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水储库,目前对硅酸盐地幔中水的存在形式,分布特征等多重认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温高压(High-P/T)实验研究。高温高压实验拓展了对深部地球的探索,丰富了人们对地球内部水循环的认识。本文主要结合高温高压实验技术,从水在硅酸盐地幔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对硅酸盐地幔的影响,对地幔中水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认识进行阐述。
    • 李孝军; 田景春; 林晓兵
    • 摘要: 通过对东营凹陷与惠民凹陷构造结合部气藏特征及地质条件分析,开展了花沟地区东西部天然气成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沙一段和沙三段五套含气层系,埋藏750~2000 m;储层类型多、物性好,包括河流相、三角洲相砂岩、粉细砂岩及沙一段湖相礁滩型;圈闭类型多,以岩性、构造岩性圈闭为主.其中,东部天然气来源于博兴洼陷原油伴生气,西部天然气则来源于地幔的二氧化碳气;沙一段储层东部主要为生物灰岩,西部主要为薄层白云岩;输导体系东部以断裂为主,西部则主要为火山通道及断裂;勘探对象东部以烃类气藏为主,西部以非烃类二氧化碳气藏为主,中部则为混源气藏.
    • 宋明春; 余西顺; 宋英昕; 肖丙建; 周登诗; 高存山; 冯爱平
    • 摘要: 山东省鲁西地区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矿有原生金刚石矿和金刚石砂矿两种类型,前者的母岩类型主要有金伯利岩型和煌斑岩型;后者的母岩类型有砾岩型和砂岩型,产于第四纪小埠岭组和于泉组中.寒武纪李官组、石炭纪本溪组、侏罗纪三台组、古近纪官庄群和新近纪白彦组也是金刚石的储集层,但均达不到工业利用的要求.这些储集层中所含的金刚石比较而言,蒙阴和费县等地的本溪组中的粒度最大,平邑—泗水地区白彦组中的含量最富,临沂金雀山三台组中的完整晶型者占比最高,枣庄上泥河和泗水踅庄地区李官组中的金刚石熔蚀、磨圆最严重.不同层位和类型的金刚石,其源区、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不同.岩相古地理分析表明,李官组金刚石来源于其西南侧马山—四海山一带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中的超镁铁质岩,这些超镁铁质岩形成于新太古代,元古宙末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隆起、超镁铁质岩遭受剥蚀,少量金刚石沉积于寒武纪底部的李官组砾岩中;本溪组和三台组金刚石的分布和特征指示其源区为蒙阴金伯利岩,蒙阴金伯利岩形成于早—中奥陶世,金伯利岩形成之后发生的加里东运动和印支运动—早燕山运动造成鲁西中部的徂徕山—蒙山一带隆起,金伯利岩被抬升至地表遭受剥蚀,金刚石分别沉积于本溪组和三台组砾岩中;官庄群、白彦组、小埠岭组和于泉组中金刚石的分布和特征指示其源区也主要是蒙阴金伯利岩,新生代鲁西北部的徂徕山-蒙山隆起仍然处于强烈隆升状态,造成白彦组、小埠岭组和于泉组的金刚石富集区均分布于鲁西的南部区域.不同时代金刚石源区的地幔地球化学性状明显不同,华北陆块自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地幔源区的εNd(t)=+0.5~+4,指示上地幔处于弱亏损状态;鲁西金伯利岩的εNd(t)值变化于-4.78~+2.76,暗示鲁西早古生代地幔总体处于弱富集状态;鲁西中生代镁铁质岩石的εNd(t)介于-9.2~-21.21,说明地幔于中生代发生强烈富集.鲁西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源自于早古生代弱富集地幔.
    • 田鹏; 杨周胜
    • 摘要: 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地球内部介质各向异性研究.不同的分裂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介质(地壳或地幔),揭示不同构造、不同深度介质各向异性特征,为探讨地球深部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信息.本文介绍了剪切波分裂理论、分析方法以及总结用于不同区域研究地壳、上地幔各向异性中已经取得的相关成果.分析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还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处理,以期在高密度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获得更为可靠的剪切波分裂参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