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热

地热

地热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9502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30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7408篇;相关期刊83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城市地质、地下水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浙江省地质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1第三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等;地热的相关文献由1405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艺辉、李建峰、强弱等。

地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30 占比:21.36%

会议论文>

论文:64 占比:0.67%

专利文献>

论文:7408 占比:77.96%

总计:9502篇

地热—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徐伟; 李建峰; 魏庆芃; 李骥; 李兆; 邓杰文; 杨灵艳; 张辉; 周宇; 袁闪闪
    • 摘要: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蓝天保卫战中最艰巨的任务。本项目响应国家清洁供暖和双碳战略重大需求,攻克了低环境温度条件下高热负荷应用的可再生能源供暖难题,开展了中深层地埋管热泵供暖“理论研究-关键产品-设计施工-标准规范”全链条创新工作。首创超长同轴、密闭金属套管结构换热器,专用高蒸发温度、小热源流量的高效变频离心热泵机组和无毒、长时间流态化孔壁封堵压浆材料,构建了勘察与计算互校的系统化设计方法,独创专用施工工艺,主编系列中深层地埋管热泵供暖工程技术标准,形成了规模化应用技术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北方地区可再生能源供暖的实施,为我国建筑供暖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 张文慧; 金朝; 陈曦; 赵子良; 王曼丽; 杜翌超
    • 摘要: 遥感和水化学方法是地热勘查中成本相对较低的技术手段。以咸宁地区为例,将遥感技术与水化学方法相结合,进行地热靶区综合预测。首先利用遥感技术解译地表温度和水热蚀变异常,结合构造、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等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初步预测地热有利区段;然后在地热有利区段内,针对性开展水化学调查分析工作,识别新的地热异常点;最后综合地热有利区段、地质背景条件、水化学分析结果及氡气异常数据,圈定地热靶区。本次工作圈定了崇阳北部一带、崇阳路口镇一带、通山南部一带和咸宁北部一带4处地热靶区,为咸宁地区地热勘查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王迪; 梁海军; 黄嘉超; 刘芮
    • 摘要: 我国地热能开发虽起步较早,但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支撑、地热能管理和激励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全球和我国地热能发展现状以及剖析多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布局和建议。
    • 刘志明
    • 摘要: 隧道高地温热害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是铁路综合选线设计的难点,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技术性及经济性。通过地质调查、地质勘探、水化学分析、地温测试及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三百山隧道地质条件、地热特征及地热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百山隧道隧址区整体在三百山地区中生代以来火山盆地中穿越,受区域内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以及岩浆活动、火山活动的共同影响,从下而上形成火山岩与火山沉积岩三元地质结构。深部岩浆热源距离地表相对较近,为地热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热源条件。地热水以SO_(4)·HCO_(3)-K+Na型为主,HCO_(3)-K+Na和HCO_(3)·SO_(4)-K+Na型为次。地热水普遍含有氟、氯、镁、铀等多种微量元素。钻孔实测温泉温度32~78°C,总流量8.704 L/s,地温梯度在1.65~2.34°C/100 m内变化,平均值为2.06°C/100 m,总体上,地温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递增。采用二氧化硅温标方法开展热储温度估算,利用热储温度和通过钻孔资料得到的地温资料,对区域地热的热储深度进行估算。计算结果显示:隧道洞身以Ⅰ级轻微热害为主,占隧道全长的52%;导热破碎带段存在Ⅱ级中等热害问题,占隧道全长的10%。通过对该隧道穿越的不同地层地温梯度分析,提出了其地温评价的单元划分和应对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地热异常区的勘察、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 陈家玺
    • 摘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的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北方地区的冬季采暖是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采暖问题关乎民生福祉,只可优化,不可回避。地热资源不同于化石能源,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本文选取利用中深层地热资源为居民供暖的北京某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研究参数,确立对比标准,初步建立了环保效益分析模型,对中深层地热资源供暖的环保效益进行量化。通过量化环保效益,为中深层地热资源供暖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提供数据支撑。
    • 豆保娜; 王安东; 丁宁; 陶继华; 万建军
    • 摘要: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发育,岩浆岩出露面积超过13000 km^(2),不同类型、不同成因的岩石均有发育,并以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和皖南地区较为集中。本研究在安徽省不同岩浆岩带共采集159块样品开展岩石密度和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测试,结合前人对安徽省岩浆岩放射性生热元素的测试结果,首次对安徽省岩浆岩开展了系统的放射性生热元素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岩浆岩总体上U、Th、K平均含量相差较大,花岗质岩石及中酸性火山岩的U、Th、K含量较高,基性岩浆岩的U、Th、K含量较低;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放射性生热率相差较大,花岗质岩石和中酸性火山岩生热率相对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宽,基性岩浆岩生热率较低且变化范围较窄;金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花岗岩生热率超过5μW/m^(3),为高产热花岗岩;岩浆岩的热贡献主要来自于U和Th的放射性衰变热,K的衰变热贡献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10%。通过本文研究,结合前人对安徽省地质地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岩浆岩放射性生热对安徽省温泉分布、干热岩勘探和U矿床勘探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安徽省后续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研究提供支撑。
    • 耿直; 付营剑; 姚瑶; 曾庆仪; 张斌; 刘媛媛; 李芳; 常绪成; 顾煜炯
    • 摘要: 为了实现太阳能与地热能稳定高效利用,设计了太阳能与地热联合互补利用系统。首先对构成联合互补利用系统的4个子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将热功转换系统与热泵机组中导热流体分别选为甲苯和R410A;然后采用EBSILON软件将4个子系统耦合,并设置设计参数,输入郑州某地区供暖季气象参数和地热参数数据,研究太阳能与地热联合互补利用系统的发电与供热等关键指标。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系统的供热量最低稳定在27.23 kW,且随着太阳辐射量的升高而升高;地热机组的供热量一般在160.26 k W,且进口地热水温度每上升5°C,地热机组的供热量升高6.30 kW,地热机组供热量在太阳能系统供热量上升时有所下降,可与太阳能实现有效互补增加能源利用率,也增大了系统供暖的稳定性。该研究可为太阳能与地热能清洁供热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 宋国锋; 李根生; 宋先知; 石宇
    • 摘要: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对象,其中干热岩是重要的深部地热资源之一。目前取热性能多目标优化较少考虑储层开采模型,也未综合比较不同优化思路下的效果。为了提高热储取热效率、延长地热开采寿命,基于青海共和地区干热岩开采热—流—固耦合模型与三种取热优化方法,得到合适的地热系统运行参数(注入温度、注入排量、生产压力、注采间距),并对比评价了不同方案下的取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注采参数敏感性分析指出,发电功率、采收率与注采压差之间呈逆向关系,这是采用多目标优化的直接原因;②基于参数化研究得到的优化方案热储寿命最短为10年、注采压差达67 MPa,存在显著的热突破现象,储层安全受到挑战;③采用多目标优化决策一体化方法,得到了最佳的干热岩系统运行参数组合,热储寿命可超20年,实现了均衡优化的结果。结论认为,多目标优化思路在地热开采中具有可行性与适用性,该方法为地热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并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 文冬光; 宋健; 刁玉杰; 张林友; 张福存; 张森琦; 叶成明; 朱庆俊; 史彦新; 金显鹏; 贾小丰; 李胜涛; 刘东林; 王新峰; 杨骊; 马鑫; 吴海东; 赵学亮; 郝文杰
    • 摘要: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源与资源保障,地球深部资源与能源极其丰富。“向地球深部进军”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经济效益成本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为满足能源、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加大清洁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碳封存能力、强化地质储能研究等显得尤为重要。深部水文地质作用与此息息相关,亟待重视和加强研究。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学科发展历程与热点焦点问题的综合对比研究,对深部地下水分布与循环理论研究、深部地下水地质作用下地热与锂资源成藏、深部地热-干热岩与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开发、深部咸水层CO;地质封存、地质储能等方面涉及的深部水文地质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深部水文地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地下水循环动力机制、物质能量转换过程、水岩相互作用、成热成藏机理和勘查监测技术精准度等方面尚需深入系统的研究,而储层非均质性刻画、热源机制、深部资源能源可持续开发技术、人工干预下深部资源环境演变特征、水力压裂诱发地震以及断层对流体触发的敏感性和触发过程演变等是未来应给予重点关注的关键性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