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
风能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953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7篇、会议论文104篇、专利文献7144篇;相关期刊102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轴承工业、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88种,包括2017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风能的相关文献由12792位作者贡献,包括田德、许洪华、周篁等。
风能
-研究学者
- 田德
- 许洪华
- 周篁
- 张蓓文
- 贺德馨
- 韦宁
- 何奕玲
- 倪受元
- 姬忠涛
- 张磊
- 惠子厚
- 施鹏飞
- 胡以怀
- 郑崇伟
- 陈忠维
- 韩中建
- 何祚庥
- 余岳峰
- 刘洋
- 吴迪
- 朱瑞兆
- 李岩
- 李明
- 申英霞
- 等
- 陈通谟
- 顾为东
- 魏欣桃
- 严陆光
- 刘军
- 刘波
- 卫运法
- 周孝信
- 周鹤良
- 喜文华
- 夏贵林
- 姜丕杰
- 孔力
- 张兴然
- 张焕芬
- 张燕
- 张科
- 徐国斌
- 战培国
- 朱俊生
- 朱念
- 朱成名
- 朱蓉
- 李书文
- 李勇
-
-
黄涛;
许志鹏;
葛乐
- 《低压电器》
| 2020年
-
摘要:
基于含大规模风电氢储能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了一种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考虑风能不确定性、随机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和需求响应的日前优化模型.在改进的6节点系统和24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同时考虑氢储能综合能源系统和需求响应对电力调度的影响,弃风量和日运营成本均有所降低.
-
-
邓友生;
李卫超;
王倩;
彭程谱;
刘俊聪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20年
-
摘要: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上国家层面的密切关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需要稳固的基础.随着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大并由陆地发展到海洋,风电机组基础面临海洋环境更复杂的荷载工况,故对其进行研究更具有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系统阐述了中外风电机组基础的结构形式及其计算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首先,分别介绍了风电机组基础在陆地和海上不同类型的结构形式及其适用范围;其次,对风机基础结构体系的风机荷载与环境荷载、静力学与动力学计算、结构冲刷及腐蚀等相关问题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归纳;最后,指出风电机组基础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方向,同时还展望其未来在中国广阔的发展前景.
-
-
-
-
-
-
-
-
-
-
Kong Xiancheng;
孔宪晟;
Xu Xu;
徐旭;
Dong Aimin;
董爱民;
Yang Yongpeng;
杨永鹏
- 《2017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2017年
-
摘要:
当前很多项目部路灯供电、热水器供电以及日常办公用电都是利用电网供电,既不节能又不环保,不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使用清洁能源是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而风能、太阳能、空气能既节能又环保,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应用的空间非常广泛.本文以三亚海榆东线项目采用风能、太阳能、空气能热水技术的实践为例,阐述太阳能、风能路灯和太阳能、空气能热水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现场的应用情况,证明风能、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空气能热水技术是安全、稳定、节能、环保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应予以推广.
-
-
郭文礼;
徐青林;
惠兆森
- 《第二届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互补的集热装置,生产超稠油开采蒸汽驱所用蒸汽.它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互补能源取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天然气、石油、煤等).可给油田的原油开采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互补的集热系统生产水蒸汽,可完全满足蒸汽驱对蒸汽品质的要求.可保证注蒸汽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地层中蒸汽腔扩展的连续性.使之降粘后的原油连续不断地由采出井采出.连续注入蒸汽的同时,也扩大了蒸汽在蒸汽驱中的波及体积,大大提高了原油采收率.本文还对太阳能和风能互补的菲涅尔集热系统及整个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生产流程和设备配置作了比较详细地介绍,并介绍了高性能低投资的储热系统.该集热系统生产的蒸汽适用于超稠油蒸汽驱,其性能达到了最优化.
-
-
郑金新;
黎洛丝;
郭志萍
- 《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选取河源区域内五个气象观测站1956-2000年逐日观测资料和2009-2010年逐小时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近地面风速及风能特征.结果表明:根据河源东西高、南北低的地形地貌,形成一个天然风1:3,处于中间区域的和平风能最大.河源北部的龙川、连平次之.和平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大风日数等方面均居各站之首.和平站的日平均风能有效时数为10.3h、年平均风能有效时数为3801h、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124.7w·m-2;河源区域内的和平、龙川、连平为风能较丰富区,东源为风能可利用区,紫金年累计可利用风能小时数在2000h以下,为风能缺乏区.并根据地域和气候特点,分析河源风能开发利用前景.
-
-
- 《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新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储能是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高速发展将为储能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市场和机会.本文主要阐述利用储能飞轮的技术解决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不稳定问题.用于光伏、风力发电等分布式能源发电以及微网的储能系统,利用其输出(吸收)功率密度高的特点对分布式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进行平滑,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
-
-
李赞;
李德英;
聂金哲
- 《2017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中国传统能源面临的紧缺危机越来越凸显,新能源将缓解能源危机,并且对于中国的节能减排具有现实性的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能源在供热领域的技术和应用,通过总结中国建筑与能源的现状、建筑新能源的种类及特点,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供热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新能源在供热领域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指出太阳能蓄热中热能的储存应该与整个系统综合考虑,包括集热器性能与温度的密切关系(整个系统的效率及运行情况都与温度有关)、能量转换的全过程等。在设计蓄热装置时,需要认真考虑几个重要因素:选用适当热级的蓄热介质;必须仔细研究蓄热介质的热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储热装置的容量:储热装置的隔热性能。除以上技术因素外,储热装置的经济性是能否实际应用的关键。太阳能辅助供热系统不但可以避免纯太阳能供热系统中由于太阳能辐射强度不稳定而需要应用昂贵的蓄热设备,可以提高太阳能热利用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减少化石燃料的耗费,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地表水热泵系统的一个热源是池塘、湖泊或河溪中的地表水。在靠近江河湖海等大量自然水体的地方,利用这些自然水体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是值得考虑的一种空调热泵型式。热泵与地表水的换热可采用开式循环或闭路循环的形式。开式循环是用水泵抽取地表水在换热器中与热泵的循环液换热后再排入水体。但水质较差时在换热器中会产生污垢,影响传热,甚至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常用的地表水热泵系统采用闭路循环,即把多组塑料盘管沉入水体中,热泵的循环液通过盘管与水体换热,可以避免水质不良引起的污垢和腐蚀问题。
-
-
Xie Fabiao;
谢法彪;
Xie Guangzhong;
谢光忠;
Su Yuanjie;
苏元捷
- 《第十四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小尺寸、免维护、可移动的自供能系统尤其是自供能传感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自供能系统本身可以从周围环境中收集能量并且转化为电能,为系统中各种功能器件的运行提供电源,因此自供能系统可以完全独立地实现特定的功能,而且能持续地工作.将收集环境中风能、太阳能、机械能等微小能量的自供能系统应用到气体传感器领域的研究十分有意义.目前,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展能收集环境中能量的设备去驱动传统的传感器,另外一种是自供能有源传感器.它可以自身收集环境能量并对气体作出响应.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基于收集风能、机械能以及太阳能的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总结,为今后一体化集成式自供能气体传感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
-
CHEN Yulin;
陈玉林;
WANG Liang;
王亮;
HOU Xueyong;
侯学勇;
BAI Yang;
白杨;
WANG Xinbao;
王新宝;
Sun Guanghui;
孙光辉
- 《2016年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现代电力系统的间谐波和次同步振荡问题逐渐凸显.要进行间谐波治理和次同步振荡抑制,除了要研究间谐波产生机理、间谐波检测方法、间谐波源识别方法,还需在电网的关键节点配置监测装置,以获得全网同一时间段面的间谐波信息.本文提出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构建电网间谐波监控系统的方案,由同步相量装置实现谐波、间谐波相量的分析计算,形成采样值连续录波文件,并上送到监控主站.监控主站基于全网的同步数据采用间谐波有功功率方法识别出间谐波源,并采用预设的控制措施.根据该方案构建的系统已初步应用于中国新疆哈密地区电网,并检测到多次间谐波引发的次同步振荡事件,采取切除谐波源风电场后,次同步振荡平息,证明了本方案的有效性.
-
-
黄辉;
李奇;
邱伟伟
- 《第七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申请、设计优化、建设管理及运维技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中国开采的原油多属于“三高”原油,在地面集输过程需大量热能.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将太阳能、风能和热泵技术应用于油田地面集输过程中,可起到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并显著提高了油田的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但太阳能、风能受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季节和昼夜更替等因素影响,存在连续性和稳定性差的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