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温梯度

地温梯度

地温梯度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47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0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7186篇;相关期刊195种,包括地下水、地质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山东省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新形势下煤田地质工作发展论坛等;地温梯度的相关文献由1220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战利、崔军平、胡圣标等。

地温梯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0 占比:2.33%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7186 占比:97.51%

总计:17625篇

地温梯度—发文趋势图

地温梯度

-研究学者

  • 任战利
  • 崔军平
  • 胡圣标
  • 徐行
  • 罗贤虎
  • 祁凯
  • 邱楠生
  • 刘绍文
  • 王良书
  • 姜光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玉平; 龙祖烈; 朱俊章; 石创; 张博; 张小龙; 陈聪
    • 摘要: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108口钻井的地温数据(BHT、MDT、DST)进行校正、分析,以点到面重构白云凹陷的现今地温场,再结合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正演恢复白云凹陷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及生烃史。研究结果显示:(1)白云凹陷具有变地温场,地温梯度分布在35~60°C/km之间,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2)受控于白云凹陷变地温场作用,白云凹陷不同洼陷烃源岩热史不同,主洼文昌组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至过成熟阶段,东洼、西洼和南洼文昌组烃源岩处于成熟至高成熟阶段。(3)在垂向上,白云凹陷高变地温场导致烃源岩具有高热快熟的演化特征,随地温梯度升高,烃源岩成熟门限快速变浅、生烃窗口变窄。(4)白云凹陷不同洼陷具有差异生烃特征,主洼文昌组烃源岩干酪根生油气早,生油阶段主要在23.03 Ma以前,生气阶段在33.9~10.0 Ma;东洼、西洼、南洼烃源岩埋藏浅,生烃较晚(23.03 Ma以来),油气共生。
    • 杨友照; 刘峰; 邢林啸; 王华军
    • 摘要: 基于61组浅层地埋管钻孔测试数据,分析了浅层岩土初始平均温度随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80~120 m深度范围内,钻孔深度和浅层地温梯度是影响初始平均地温的重要因素,而变温带地温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获得了基于年平均气温的2种浅层岩土初始平均温度预测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度,其中钻孔深度范围为100~120 m,气温变化范围为3.5~17°C,可以分别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质区域,覆盖了我国当前地埋管地源热泵应用的大多数适宜区,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指导意义。
    • 刘志明
    • 摘要: 隧道高地温热害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是铁路综合选线设计的难点,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技术性及经济性。通过地质调查、地质勘探、水化学分析、地温测试及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三百山隧道地质条件、地热特征及地热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百山隧道隧址区整体在三百山地区中生代以来火山盆地中穿越,受区域内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以及岩浆活动、火山活动的共同影响,从下而上形成火山岩与火山沉积岩三元地质结构。深部岩浆热源距离地表相对较近,为地热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热源条件。地热水以SO_(4)·HCO_(3)-K+Na型为主,HCO_(3)-K+Na和HCO_(3)·SO_(4)-K+Na型为次。地热水普遍含有氟、氯、镁、铀等多种微量元素。钻孔实测温泉温度32~78°C,总流量8.704 L/s,地温梯度在1.65~2.34°C/100 m内变化,平均值为2.06°C/100 m,总体上,地温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递增。采用二氧化硅温标方法开展热储温度估算,利用热储温度和通过钻孔资料得到的地温资料,对区域地热的热储深度进行估算。计算结果显示:隧道洞身以Ⅰ级轻微热害为主,占隧道全长的52%;导热破碎带段存在Ⅱ级中等热害问题,占隧道全长的10%。通过对该隧道穿越的不同地层地温梯度分析,提出了其地温评价的单元划分和应对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地热异常区的勘察、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 陆博; 喻晓丽; 李杰林; 黄冲红; 孙龙
    • 摘要: 为了改善大红山铜矿西矿段的高温高湿环境,采用深孔测温法对矿山140 m水平以下200 m深的原岩温度进行测定,分析地温分布规律并对该区域的热害地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0 m水平以下原岩温度均超过37°C,属二级热害区;大红山铜矿的平均地温梯度为2.92°C/100 m~2.96°C/100 m,属于常温类地温类型,但极为接近高温类地温类型,因此,地热灾害严重,影响大红山铜矿地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和岩浆活动。
    • 王少锋; 申小龙; 赵真; 刘军; 罗娜宁
    • 摘要: 中深层U形地热井供暖工艺模式逐渐成为地热界供暖新的方向。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黄陵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研究区中深层地质条件与热储层特征,分析得出研究区地温梯度为3.05°C/100m,属于地温异常地区;其中埋深3155m的马家沟组具有低渗透率、低孔隙度、无流体或含极少量流体等地质特征,其热储资源总量为3.72×10^(20) J,为良好的热传导型热储层和理想的干热岩类型地热资源层;通过注水换热循环试验、理论分析与同类型已建供暖项目对比研究,得出影响中深层U形地热井出口水温的因素有:入口温度、注水流量(流速)、水平段长度、井深、井眼直径(换热接触面积)、出水井的保温措施等;为有效提高换热效率,以中深层U形地热井裸眼换热工艺为依据,采用注水换热循环方法预测得出运行时水量采取100m^(3)/h,换热量可达3128.47kW,单位每延米换热量为427.21W/m。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黄陵地区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王涛
    • 摘要: 通过系统收集整理研究李大庄勘查区地质资料,获取了研究区地面钻孔简易测温与近似稳态测温数据,确定恒温带的温度与深度,探讨研究区钻孔揭露温度与埋藏深度的关系、分析地温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并对热害区进行划分。从覆盖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岩浆岩侵入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研究区地温分布规律的因素,为热害治理及未来矿井的降温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蒙伟; 何川; 吴枋胤; 陈子全; 周子寒; 寇昊
    • 摘要: 为使在高地温环境下通过水压致裂获得的应力更加真实地预测岩爆,提出在岩爆预测过程中应考虑地温梯度孕育的岩体热应力.结合弹性理论获得了在高地温环境下水压致裂的理论应力解;基于此理论应力解对圆形隧道进行了岩爆预测;应用岩体热应力公式对桑珠岭隧址区的岩爆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地温环境下,恒定压力和水平主应力会增加约一倍的岩体热应力,裂隙重开压力会增加约两倍的岩体热应力,垂直应力不变;如果在高地温环境下直接采用水压致裂测得的应力进行岩爆预测,当水平原位地应力大于竖向原位地应力时,得到的岩爆等级偏高,当水平原位地应力在重力应力和竖向原位地应力之间时,得到的岩爆预测位置与实际不一致,当水平原位地应力小于重力应力时,得到的岩爆等级偏低;桑珠岭隧址区的岩体热应力约为重力应力的61%,若不考虑此热应力进行岩爆预测会导致严重的错误.
    • 钱程; 崔天日; 唐振; 江斌; 张超; 陈会军; 吴桐
    • 摘要: 长白山火山区地壳热结构尚未建立,目前基于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获得的天池火山浅部岩浆房赋存深度存在差异.通过对天池火山北坡CZK07钻孔测温情况的研究,在资料评价与地温梯度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全新世岩浆房温度资料,估算了北坡浅部岩浆房的赋存深度.CZK07钻孔位于地球物理探测所推测的浅部岩浆房正上方,靠近历史时期火山喷发火口,在孔深约610 m处地温较高且稳定(102.5~106.8°C).连续测温资料显示,钻孔地温随深度呈一次正相关变化,地温梯度主要变化于134~178°C/km之间(平均为153°C/km),可大致代表浅部岩浆房上覆地壳的地温梯度.基于前人浅部岩浆房的温度研究,本次定量估算的天池火山北坡浅部岩浆房的赋存深度,为天池水面下5.25~7.21 km,与地球物理探测的反演结果相近.
    • 汤昌福; 罗万静; 黄骏玮
    • 摘要: 从地下传热基本原理出发,考虑地温梯度影响,建立了中深层套管换热器进出口流体平均温度解析解和长时间近似解,推导了中深层套管换热器短期无干扰名义取热量计算解析公式,并通过与文献中结果对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中深层套管换热器短期无干扰名义取热量是地温梯度的线性函数。短期无干扰名义取热量计算解析公式简单实用,可以实现中深层套管换热器短期换热性能快速评价。
    • 任战利; 崔军平; 祁凯; 杨鹏; 刘新社; 张才利; 杨桂林; 高彦芳; 张莹; 邢光远
    • 摘要: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及今后的勘探方向,不同地热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现今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恢复难度大。该文在收集及调研国内外深层、超深层地层温度、成熟度及古地温研究方法、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对深层、超深层现今地温场差异及对油气相态的控制作用、古地温恢复方法、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热演化史对油气成藏评价的控制作用及深层、超深层研究中应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国内外不同地热状态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与深度关系图版表明,在中浅层温度差异相对较小,在深层、超深层随深度增加差异明显增大(同一深度不同热状态盆地现今地层温度相差可达110°C以上,温度差异大)。地层温度是控制油气相态分布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加热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建立的不同热状态盆地从中浅层到超深层油气相态与深度关系图版表明,从高地温梯度到低地温梯度盆地,石油液态窗、凝析油湿气、干气分布深度逐渐加深。在西部,低温型快速沉降盆地超深层油藏分布埋深可达8000~9000 m,凝析油湿气气藏埋深更大,可达12000 m;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缺乏有效的古地温恢复方法,在对不同古温标方法研究新进展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多种古温标方法与盆地地质条件相结合,相互约束,可有效提高古地温恢复结果的可靠性;深层、超深层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及破坏,早期盆地古地温场及构造热事件信息难以记录。研究后提出的复杂叠合盆地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是实现深层、超深层复杂热演化史恢复的有效途径;在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中新元古界热演化史恢复及油气生成期次分析的基础上,将国内外深层、超深层不同热演化史类型划分为4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热史类型盆地油气相态、油气成藏及油气富集方面的明显差异;最后提出了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恢复应关注古温标开发、热体制、热事件、烃源岩是否变质等学科前沿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