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岩石圈

岩石圈

岩石圈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6篇、会议论文278篇、专利文献10907篇;相关期刊315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中国地质、地球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82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等;岩石圈的相关文献由1995位作者贡献,包括高锐、魏文博、朱介寿等。

岩石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6 占比:7.42%

会议论文>

论文:278 占比:2.30%

专利文献>

论文:10907 占比:90.28%

总计:12081篇

岩石圈—发文趋势图

岩石圈

-研究学者

  • 高锐
  • 魏文博
  • 朱介寿
  • 叶高峰
  • 蔡学林
  • 金胜
  • 曹家敏
  • 胡宝群
  • 邓晋福
  • 张乐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侍文; 陈石; 韩建成; 贾路路
    • 摘要: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是度量岩石圈力学强度的一个定量指标,是研究岩石圈大规模构造的有力工具.研究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对于了解岩石圈力学强度及其横向变化特征、重力均衡状态、热状态、地壳厚度变化、岩石圈内部圈层耦合关系和壳幔流变结构等信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研究背景和基本估算原理,并总结了国内外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本文也详细论述了这些岩石圈T_(e)估算方法的工作原理,并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目前估算岩石圈T_(e)的方法主要包括:正演法、谱分析方法(包括:导纳法和相关性法)和屈服应力包络法.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谱分析方法已逐渐成为最流行的岩石圈T_(e)估算方法.地形和重力异常数据的功率谱估计是谱分析方法的关键环节,这些功率谱估计结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岩石圈T_(e)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周期图法、最大熵法、多窗谱分析、小波谱分析等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应用效果较好的功率谱估算技术,逐渐被引入到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计算中,以获取准确可靠的T_(e)计算结果.最近,T_(e)各向异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岩石圈垂直受力状态、不同圈层耦合程度以及岩石圈变形和流变特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值得深入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研究方向,可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沈胜意; 高原; 刘同振
    • 摘要: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导致青藏高原隆升,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变形模式对于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有重要意义,地震各向异性可用于揭示岩石圈变形以及壳幔作用模式.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15个固定地震台站的远震地震波形,通过SKS、PKS、SKKS(简称XKS)震相的剪切波分裂分析,分析并拟合各台站的视各向异性参数,发现海原断裂带和银川地堑下方岩石圈存在双层各向异性,并获得研究区XKS各向异性分布和岩石圈双层各向异性形态.结果显示,海原断裂带下方,上层XKS快轴方向为133°,分裂时间为1.5 s,下层XKS快轴方向为57°,分裂时间为0.7 s;银川地堑下方,上层XKS快轴方向为74°,分裂时间为0.3 s,下层XKS快轴方向为11°,分裂时间为1.1 s.研究认为,区域内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与地壳不同.本文推测,青藏高原东北缘上地幔存在物质流动,在海原断裂带下方流向NE方向,沿着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块体边缘到达银川地堑下方.
    • 胡宇峰
    • 摘要: 华北克拉通作为古老克拉通中一个较为特殊的克拉通,在已有的研究中发现,华北克拉通经历了诸多的构造运动中,其稳定性在此过程持续遭受破坏,最后造成了岩石圈巨量的减薄。数值模拟也作为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手段而被更多的学者们所采用。
    • 方吉琦; 邓居智; 陈辉; 余辉; 严加永
    • 摘要: 赣杭构造带(简称赣杭带)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结合部,是中国重要的铀多金属矿成矿带,发育一系列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前人对岩浆喷发和侵入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文章对赣杭带中段(盛源盆地)及邻区收集的大地电磁测深(MT)数据,利用MT相位张量分解技术、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和反演获得到了研究区可靠的岩石圈电性结构。结合已有资料分析表明:赣杭带中段浅部火山—侵入杂岩带存在东南方向下倾的高导带和深部软流圈高导区且相连,揭示了该地区中酸性岩浆活动受区域江绍深断裂控制,在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作用下沿着区域深断裂上升侵入和喷发形成火山—侵入杂岩;该岩浆活动处在伸展构造环境与同期Izanagi板块俯冲后撤有关。
    • 杨鹏; 刘绍文
    • 摘要: 中国东南地区地质演化复杂,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强烈,岩石圈深部热力学状态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影响有待深入。文章结合最新的大地热流数据与地壳结构Crust 1.0模型,利用稳态热传导方程,以岩石捕虏体温压数据和地震学观测为约束,构建了华南地区扬子克拉通、华夏地块以及南海北缘等不同单元的岩石圈热结构。结果表明该区岩石圈热结构存在强烈的不均一性:除了上扬子地区(四川盆地)为“温壳温幔”的热结构,华南其他大部分地区都表现为“热壳热幔”的特征;同一深度下,华夏地块与南海北缘的深部温度显著高于扬子克拉通;热岩石圈厚度从克拉通内部向沿海地区(NWSE)逐渐降低,也即由四川盆地的~200 km减少到华夏地块的~110 km,再到南海的~70 km。此外,我们还发现陆内地震的分布与岩石圈温度密切相关,地震活动集中分布于600°C等温线以内。总体而言,扬子克拉通中西部岩石圈热结构具有冷而厚的特征,而华夏地块和南海北缘受古太平洋平板俯冲和新生代大陆边缘构造—岩浆作用的改造,表现为热且薄的特征,岩石圈的热弱化进而加速了华南大陆边缘的裂解及随后的南海扩张过程。
    • 李向应; 王宁练; 丁永建; 康世昌
    • 摘要: 岩石是岩石圈的主要成分,依据岩石成因可以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三类岩石之间有一定的转化关系,当时间和地质条件改变后,任何一类岩石都可转化为另一类岩石[1]。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页岩)是地表岩石的主要类型,其以岩石有机碳(OC_(petro))和碳酸盐矿物的形式储存着大量的碳,其碳储量相当于工业革命前大气中碳储量的十几万倍[2]。当岩石剥露(exhumation)和侵蚀作用增强时,更多的沉积岩会暴露于大气圈和水圈中,随着化学风化作用增强会向大气中排放CO_(2)[3]。
    • 张永谦; 石玉涛; 张洪双; 徐峣; 江国明; 韩如冰; 严加永; 张大魏
    • 摘要: 华南大陆是新元古代以来全球地质演化历史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欧亚板块东南缘地壳生长和大陆增生最活跃,大规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多金属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揭示该区浅表构造与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机制离不开对深部壳幔结构的研究。宽频带地震学是开展深部壳幔结构探测的重要手段,基于宽频带地震学数据可以刻画地壳-岩石圈-上地幔-地幔过渡带不同深度和尺度的深部结构,为深入理解研究区的深部构造、动力学过程、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提供有效约束。本文较全面地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在华南大陆东部地区开展的宽频带流动地震探测工作,并对研究区的地壳厚度、Vp/Vs比值、岩石圈底界(LAB)深度、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团队提供未来在该区新布设地震探测台站时的参考,也可为后续深入研究该区的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提供一些深部要素约束。
    • 侍文; 陈石; 韩建成; 李红蕾; 卢红艳
    • 摘要: 研究中国大陆强震区岩石圈力学特性对理解该区强震孕育环境及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及初始载荷比(F)与大陆岩石圈力学特征紧密相关.本文利用导纳和相关函数联合反演方法以及贝叶斯最优参数估计方法,基于全球最新的WGM2012重力异常数据、ETOP01地形数据和CRUST1.0模型的Moho面深度数据,计算中国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和初始载荷比(F).通过对比分析,探索该地区岩石圈Te、F、Te梯度和F梯度对强震孕育环境的影响作用.本文发现,强震构造区岩石圈一般具有较低的Te值、较高的Te和F梯度值.结果表明,岩石圈综合力学强度较低且力学强度和内部载荷变化剧烈的地区,往往更有利于强震的孕育.
    • 肖智勇; 许志琴
    • 摘要: 地质构造是记录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的标志.和地球相似,太阳系其他天体上也发育丰富的地质构造.以研究天体表面的地质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为目的的"行星构造学"是建立在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由于天体的大小、组分和轨道位置不同,表面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各异.对比研究地球和其他天体上的构造特征,是完善地球动力学的重要途径.水星和月球的热演化轨迹大致相同,内部持续冷却造成全球收缩,表面形成大量的挤压构造,而伸展构造仅局部发育.火星的岩石圈主要通过热传导散热,表面发育大量的挤压构造,且其形成时间可能呈单峰式分布.同时,火星表面的伸展和挤压构造和大火山群紧密相关,表明深部动力过程影响了火星上的区域构造.金星和地球的大小相似,但金星表面的最大年龄远小于地球大陆地壳的平均年龄,~80% 的早期地质记录完全被后期的岩浆-构造活动抹去,表面发育大量的火山-深大裂谷系,说明"幔柱"活动对金星的构造演化至关重要,因此热传导可能也是当前金星岩石圈的主要散热方式.以上天体的岩石圈形变均以垂直运动为主.在外太阳系,一些卫星的表壳主要由冰水和其他挥发分组成,有些卫星存在下伏的液态水圈,潮汐作用可能是驱动其构造演化的主要动力.在特殊的应力来源和物质特性的共同作用下,在这些卫星上发育大量的走滑断层和疑似俯冲消减带.行星地质构造从能量和物质属性的角度探究构造运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相辅相成,对揭示地球早期动力学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 王跻霖; 孙璞
    • 摘要: 滕吉文院士是我国地球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岩石圈物理学研究,曾主持青藏高原、攀西构造带、华北及陆缘、华南地区、西北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与重点研究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并均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他与同仁们携手合作为我国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开辟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网信军民融合》杂志对滕吉文院士进行了专访,请他就地球物理学研究与实践、技术与创新、人才与涌现等问题分享他的深刻见解和系列成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