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成矿特征

成矿特征

成矿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8篇、会议论文171篇、专利文献60270篇;相关期刊247种,包括地球、地质找矿论丛、地质与资源等; 相关会议81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成矿特征的相关文献由2794位作者贡献,包括涂怀奎、肖克炎、吴礼彬等。

成矿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8 占比:1.70%

会议论文>

论文:171 占比:0.28%

专利文献>

论文:60270 占比:98.02%

总计:61489篇

成矿特征—发文趋势图

成矿特征

-研究学者

  • 涂怀奎
  • 肖克炎
  • 吴礼彬
  • 王登红
  • 董永观
  • 李子颖
  • 王利民
  • 肖惠良
  • 邢树文
  • 刘国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振凯; 黄宏业; 徐勇
    • 摘要: 本文试图初步总结我国产于灰岩和白云岩内,碳酸盐岩型铀矿床成矿特征,该类矿床属我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大类中的一个亚类。笔者通过对国外碳酸盐岩铀矿床的文献调查,及国内相关的10个矿床现场访问考察,和一个大型矿床的专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成矿分析法和成矿类比法研究后,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碳酸盐岩铀矿床成矿特征进行单独论述。研究得出我国碳酸盐岩型铀矿床成矿特征是,空间分布集中于江南赣湘粤桂黔五省,及西秦岭川北–甘南的两片碳酸盐岩发育区。矿床层控明显,断裂控矿突出,矿石建造多彩,矿床成因多样,成矿大地构造演化趋于一致等。铀成矿演化具前后叠加,塔式迭增富集进程。铀矿成因以构造–热液为主,工业铀成矿年龄集中在中新生代,属活化阶段形成的工业矿床。矿床规模大中小型具全,中小型居多。矿床铀品位偏低,在0.1%~0.3%之间。矿体集中产出,开采方便。找矿空间和找矿潜力大,值得重视。
    • 尹松; 张叶军; 李振寰; 庞星; 陈浩
    • 摘要: 莫都诺娃地区位于北金齐火山岩盆地,该盆地是在华力西晚期伸展构造作用下形成的陆相火山岩盆地,是火山岩型铀矿化及其它金属成矿的有利构造环境,盆地周边断裂发育。其中近东西向展布的拜亭齐断裂、莫都诺娃断裂为研究区的主控矿断裂,构造活动强烈,具多期演化特点,依据岩石变形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区分,研究区内2大断裂控制着各种矿产的分布和成矿元素的运移,根据地质路线调查及物探异常特征显示,主断裂两侧不同方向次级构造交汇部位是各元素富集的有利地段。区内侵入岩十分发育,受断裂构造影响,岩体形态总体呈环带状产出。在研究区中部侵入岩体的两侧发现有隐伏的钼矿体产出。分析区内成矿特征,笔者指出了2个找矿方向,首先是主控矿断裂旁侧次级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区内的最佳成矿部位,其次注重寻找深部隐伏的酸性斑岩体及其地表出露岩体内外接触带部位是多金属矿化成矿的有利条件,找矿潜力较大。
    • 周贤旭; 胡志戍; 张磊
    • 摘要: 九瑞矿集区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铜矿集区。结合最新勘查及研究成果,对该区与内生金属矿床密切相关的燕山期同熔型中酸性岩浆岩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岩脉状和岩株状2种不同产出形式岩浆岩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与岩株状岩浆岩有关的矿床为中—大型及以上规模,矿种以铜钼(钨)为主;其均一压力相对较低,盐度较高;流体包裹体种类较多,成矿流体经历多次“沸腾”或不混溶作用;围岩蚀变具有中心式蚀变分带特征。与岩脉状岩浆岩相关的矿床多为中型及以下规模,矿种以铜金为主;成矿均一压力相对较高,盐度较低;成矿流体“沸腾”或不混溶作用不够发育,围岩蚀变分带不明显,但往往出现带状硅化或硅质岩。
    • 李宏刚
    • 摘要: 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凹陷马坑式铁矿是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沉淀—转化”理论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可。但是闽西南凹陷区的铁来源、多金属元素(如铅锌钼)的来源、后期热液对铁矿的改造方法等问题尚无定论,给找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通过对马坑式铁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意义进行探讨,加深了对该区成矿特征的认识,为今后的勘探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 韩建华; 赵恒乐; 李鑫; 薛炯; 彭宇
    • 摘要: 哈密市白鑫滩铜镍矿位于东天山地区大草滩断裂北侧,该矿为东天山地区铜镍品位最高的矿床。成矿特征与区域上黄山一带铜镍矿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该矿床成矿特征的全方位研究,发现矿床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受呈高磁低重特征的基性-超基性无根杂岩体控制,呈铜高镍低,伴生钴、银的特征。该矿的评价及独有特征为沙垄以西铜镍矿的寻找提供了有利经验与借鉴,说明沙垄以西具备寻找与白鑫滩铜镍矿类似矿床的潜力。
    • 刘存; 裴春霞; 杨勇; 王文博; 王徽
    • 摘要: 在南秦岭造山带中—北带山阳—凤镇断裂带及其附近发现和勘探了一大批金矿床。桐树沟金矿在秦岭造山带中东部武当隆起北西缘的构造复合区山凤断裂带南侧,该矿床位于山阳—凤镇断裂与镇安—板岩镇大断裂之间。山凤断裂形成早、活动期次多,控制了南北沉积环境差异和加里东期、印支期岩浆岩的分布。该断层在燕山期、喜山期仍有活动,燕山期形成了断陷盆地。含金矿源层在矿区内山凤断裂带南侧,金矿化蚀变带主要分布于大枫沟组下段(D2d1)地层的碎裂角砾岩中。赋矿岩石主要为褐铁矿化构造角砾岩,角砾主要为砂岩、粉砂质板岩、白云质灰岩,以碎裂板岩为主。从矿床地质特征出发初步总结了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和金的富集规律,为下一步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提供依据。
    • 高继辉
    • 摘要: 莒南县黄山子一带明矾石矿床为火山热液交代型,主要发育在胶南—威海隆起区胶莱盆地的白垩纪火山岩盆地中。明矾石矿体赋存于中生代白垩纪青山群八亩地组上部安粗质熔结角砾凝灰岩中,成矿作用可分两个期次,第一次在火山岩的喷发阶段,含硫气水热液、挥发组分在成矿的有利部位,与化学性质活泼的玻屑、晶屑发生交代、置换作用形成明矾石;第二次在火山活动后期,成矿热液沿断裂或裂隙上升,在有利层位进行叠加或沿裂隙进行交代,形成脉状明矾石矿体。通过踏勘及对区内地层、控矿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莒南县黄山子一带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 赵改超; 彭鹏涛; 烟晓玲
    • 摘要: 河北省位于中国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区内发育了迁西、阜平、五台、吕梁、印支、燕山等多起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形成了金、铁、铜、银等诸多金属矿产。做为重要战略性矿产的金矿,主要集中分布于冀东、冀西北、冀西三个区域。通过收集各金矿集中区内的地质特征、同位素等资料,分析认为河北省金矿成矿特征相似,受前寒武变质岩系与燕山期岩浆岩控制明显。铅同位素资料表明,冀东和冀西北地区的金矿受岩浆作用影响较大,表现为造山带特征,而冀西地区的金矿受前寒武变质岩系影响较大,表现为中深成变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表现为壳幔混源特征,以壳源为主,部分幔源物质混入。
    • 李超; 刘雄; 任建梅; 孙华东; 王浩
    • 摘要: 陕西双王金矿床位于凤-太泥盆纪热水沉积盆地的东部,是凤太矿集区内最典型的角砾岩型金矿床,目前累计探明储量已超过70t。矿区以西大梁为界,分为东西两段,由大小不等的五个角砾岩体组成,其中西段分布Ⅰ、Ⅱ号角砾岩体,目前已在Ⅱ号角砾岩体中圈出了KT2及KT6两条金矿体,并在Ⅱ号角砾岩体北部钠长板岩中圈出了KT6-1矿体。通过对双王金矿床西段的详细研究发现,矿床成因类型为(混合)热液型金矿床,其形成是内外因素在时空四维条件下耦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空间组合和时间演化的耦合的程度越好,则越有利于金矿床的形成。
    • 刘跃青; 赵盛博
    • 摘要: 榴辉岩型石榴子石矿与高级区域变质岩-榴辉岩密切相关,本区榴辉岩的形成经历了四个变质阶段:绿帘角闪岩相进变质阶段、柯石英榴辉岩相峰期进变质阶段、石英榴辉岩岩相阶段、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榴辉岩体呈长条状、透镜状产出,接触面产状以及岩体延伸方向均与围岩片麻岩一致。本区榴辉岩根据结构构造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块状榴辉岩和面理化榴辉岩,矿石中石榴子石含量15%~70%,平均35.69%,其赋存状态主要呈它形粒状集合体,与绿辉石镶嵌在一起。本区榴辉岩矿石中富含金红石、绿辉石等,综合利用价值高,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