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基因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88185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昆虫学报、四川动物、遗传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7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等;线粒体基因的相关文献由1083位作者贡献,包括曹菊阳、李为民、王尧等。

线粒体基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8185 占比:99.71%

总计:88443篇

线粒体基因—发文趋势图

线粒体基因

-研究学者

  • 曹菊阳
  • 李为民
  • 王尧
  • 袁慧军
  • 刘爱杰
  • 刘玲玲
  • 古小彬
  • 唐璟
  • 常芸
  • 张晓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世玉; 米热姑丽·麦麦提; 刘鹏; 孟阳; 聂文悦; 滕培晨; 单文娟
    • 摘要: 旨在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测东帕米尔高原地区极端环境对当地藏兔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的影响,为帕米尔高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研究资料。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技术测定东帕米尔高原地区藏兔的线粒体CO1与ND4基因序列,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东帕米尔高原地区4个采样点37例藏兔样本的线粒体基因串联序列共检测到17种单倍型,总核苷酸多样性为(0.012±0.006),单倍型多样性为(0.935±0.021),均低于世界其他兔属物种如塔里木兔、欧兔,且海拔相对较高的藏兔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于海拔相对较低的藏兔群体。ML树及中介网络图将全部藏兔分成3个枝Clade A-C,A枝中的样本包含了全部采样地的混合单倍型,B枝仅包含红其拉甫口岸的样本,C枝的样本在世界兔属物种系统发育树中与塔里木兔聚在一起。遗传分化方面,采样点中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口岸地区的藏兔种群与其他地理种群间的分化程度最大,乌恰县与阿克陶县两个地理种群间分化程度最小且基因流最大。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在东帕米尔高原地区的藏兔遗传多样性较低,且未呈现出较强的系统地理分布格局;红其拉甫口岸的藏兔受高原极端环境影响,在线粒体基因水平上与其他藏兔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可能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型;并且在部分藏兔样本中发现了与塔里木兔线粒体基因渗透现象。
    • 李孟纯; 段嘉宝; 邓文卓; 杨具田; 李铀
    • 摘要: 研究旨在分析兰州大尾羊、小尾羊、滩羊和藏羊的系统发育关系,并与国内外其他绵羊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别对甘肃地区兰州大尾羊、小尾羊、滩羊和藏羊等4种绵羊品种进行线粒体基因COX1与Cytb基因序列的扩增和产物的测序,并基于COX1与Cytb基因与国内外其他绵羊品种构建发育树,分析种群遗传现状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4种绵羊品种与国内外其他物种间存在基因流,且在Cytb基因中藏羊T10与外群盘羊亲缘关系较近。研究表明,对甘肃地区4种绵羊的种质资源保护需要避免与其他物种间的基因流。
    • 周华兴; 段国庆; 江河; 凌俊; 胡玉婷
    • 摘要: 研究旨在探究安徽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状况以及资源混杂程度,以期为中华绒螯蟹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集了中华绒螯蟹4个养殖群体和长江野生群体共170尾样本,基于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遗传多样性低,盲目捕捞可能造成野生资源衰退。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未出现显著遗传分化,存在严重的种质混杂。研究探明了长江中华绒螯蟹的资源现状,为其科学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郑海钱; 徐志旺; 徐康宁; 李卉; 李树然; 张永普
    • 摘要: 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2 000~4 400 m的湿润环境。为探究青藏高原的高原林蛙遗传多样性,将4个线粒体基因(COⅠ、cyt b、12S rRNA和16S rRNA)序列合并成联合数据集,对采自青海省4个海拔梯度(2 000 m、2 600 m、3 200 m和3 800 m)的100只高原林蛙个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 000 m和2 600 m的高原林蛙群体的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高于3 200 m和3 800 m群体;4个群体均出现了高单倍型多样性、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结果。高原林蛙遗传分化主要发生在群体间,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表明,高原林蛙群体可能没有经历扩张事件。cyt b基因在2 600 m、3 200 m和3 800 m群体都检测到了正选择位点。综上所述,2 000 m和2 600 m的高原林蛙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3 200 m和3 800 m群体,4个海拔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较高;cyt b基因可能对高原林蛙适应高海拔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研究可为理解高原林蛙适应高原环境及其保护提供参考。
    • 王丽; 赵锐; 张秋芳
    • 摘要: DNA分子鉴定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基因层面的中药材鉴别方式,具有特异性强、准确率高等优势。植物类中药材中常选用的DNA条形码片段为内转录间隔区(ITS)、RNA转录体II型内含子剪切酶基因(matK)、叶绿体psbA-trnH基因、叶绿体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大亚基(rbcL)等。动物类药材中常选用的DNA条形码片段为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核糖体RNA(rRNA)、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等。本文重点探讨DNA条形码等分子鉴定技术在动、植物类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存在的局限性及应用前景,为中药材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新的参考。
    • 袁霞; 刘方庆; 文陇英; 徐婧; 廖光祥; 王强胜; 王湘
    • 摘要: 峨眉黑鸡(Gallus gallus)为原鸡属红原鸡种的一个地方亚种,肉蛋兼用型品种,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兼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四川峨眉山地区养殖数量较多的特有的黑鸡优秀品种。为了给峨眉黑鸡种质资源的科学保存和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集峨眉山地区三个地点的峨眉黑鸡各7只,以线粒体基因Cytb和COI作为分子标记,分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与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的峨眉黑鸡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峨眉山市鸿飞养鸡场的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d=0.905),峨眉山市远大林下放养鸡场的种群序列核苷酸平均配对差异最高(K=5.04762)。通过分析认为,峨眉黑鸡的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建议加强对峨眉黑鸡种质资源的保护,保持这一品种的特征性不丢失。
    • 孙靖轩; 李迁; 谭晓玲; 范佳; 张勇; FRANCIS Frédéric; 陈巨莲
    • 摘要: 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Takahashi)(在中国长时间学名误用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我国小麦的主要害虫,为小麦蚜虫优势种。该蚜虫因繁殖速度快、发育历期短、适应能力强且能随着气流远距离迁飞等特性,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关于蚜虫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主要基于线粒体基因开展。然而,初级共生菌布赫纳氏菌Buchnera aphidicola几乎存在于所有蚜虫中,其在研究蚜虫种群遗传结构多样性方面的潜在作用报道很少。本研究基于前期收集的荻草谷网蚜6个不同地理种群(苏州、武汉、昆明、廊坊、泰安、银川),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与初级共生菌B.aphidicola的两个单拷贝基因gnd与trpA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根据对3个遗传标记基因聚类分析,荻草谷网蚜6个不同地理种群分为3组,分别为银川种群、苏州种群和其他种群(COⅠ:F_(CT)=0.3642,P<0.05;gnd:F_(CT)=0.4033,P<0.05;trpA:F_(CT)=0.2229,P<0.05),3组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银川种群和泰安种群间有相同的稀有单倍型H8(trpA),苏州种群和武汉种群也有相同的稀有单倍型H2与H23(COⅠ),3组之间仍存在基因交流。因此我们推测在4、5月份东南季风盛行的情况下,银川种群迁入了外来虫源。蚜虫线粒体基因和初级共生菌基因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共生菌基因在研究蚜虫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具有潜在应用意义。综上所述,基于线粒体和共生菌基因序列的荻草谷网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解析可为蚜虫的迁飞提供分子证据。
    • 王月然; 叶飞; 门宇; 王艳会; 谢强
    • 摘要: 地长蝽科隶属于半翅目异翅亚目蝽次目长蝽总科,该科包括15个族,缢胸族是其中包含属最多的族,而目前该族物种尚无线粒体基因组报道.该族中的隆胸长蝽属昆虫是一个仅在东洋界分布的类群,其中大头隆胸长蝽Eucosmetus incisus(Walker,1872)在中国水稻种植地区广泛发生,是重要的水稻害虫.因此,对大头隆胸长蝽开展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大头隆胸长蝽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域的全部基因序列,并分析了其主要特征,结果如下:(1)共测得大头隆胸长蝽线粒体基因序列长度为14 562 bp,由一部分控制区和典型的37个基因组成,包括22个转运RNA基因,13个蛋白编码基因和2个核糖体RNA基因.其线粒体基因排列顺序同果蝇Drosophila yakuba和大多数蝽次目昆虫排列顺序相同.(2)除tRNA-His缺少TΨC环、不能正常折叠外,其它21个tRNA均能折叠成经典三叶草结构.16SrRNA的结构域IV和V比结构域Ⅰ、Ⅱ、Ⅵ更保守,12S rRNA的结构域Ⅲ比结构域Ⅰ和Ⅱ更保守.在蝽次目昆虫中,存在两个较稳定的重叠区域,分别位于ATP8和ATP6,ND4和ND4L之间,并且这两段基因重叠区互为反向互补序列(ATGATAA).(3)核苷酸组成和密码子的使用都表现出了很高的AT偏向性,在13个蛋白编码基因和2个核糖体RNA中,由N链编码的基因都是TA偏移和GC偏移,而除C0I之外所有由J链编码的基因都刚好相反,都是AT偏移和CG偏移,COI为TA偏移和CG偏移.使用最频繁的密码子均由AT组成,且多数不与tRNA反密码子严格配对.本文为对缢胸族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首次报道,为将来开展缢胸族昆虫相关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初步提供了基础数据.除对大头隆胸长蝽本身的分析外,我们还联合了蝽次目毛点类中其它物种的同源序列,针对红蝽总科、缘蝽总科和长蝽总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了长蝽总科的单系性,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缘蝽总科.
    • 张国林; 邢以文; 薛满
    • 摘要: 中药材鉴定是控制中药质量、确保用药安全与效果的首要环节.DNA分子鉴定是从基因层面上进行中药材鉴别的手段,准确率高.DNA分子鉴定包括电泳技术、免疫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重复序列(ISSR)及DNA条形码等,以DNA条形码应用最为广泛.DNA条形码是基因组中相对较短的、可用于物种鉴定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植物类中药材的条形码多选用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DNA片段,如叶绿体psbA-trnH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叶绿体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大亚基(rbcL)和RNA转录体Ⅱ型内含子剪切酶基因(matK)等;动物类中药材的条形码多来自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DNA,主要有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Ⅰ)、核糖体RNA(rR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等.综述动植物类中药材DNA分子标记与鉴定技术应用进展,并探讨DNA条形码在药用动植物类中药材鉴定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赵东敬; 汤继宏; 刘影; 张兵兵; 肖潇; 王曼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NADH脱氢酶1(ND 1)基因m.3688 G>A变异导致线粒体脑肌病Leigh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由ND 1基因m.3688 G>A变异导致Leigh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岁3个月男性患儿,以表情淡漠为首发症状,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头颅MRI示双侧基底节、丘脑、大脑脚以及大脑皮质区多发异常信号影,病灶大致呈对称分布.基因检测在ND 1上发现一个意义未明的线粒体碱基变异m.3688 G>A.结合临床特征及文献复习,患儿确诊为新发基因变异的Leigh病.文献复习显示,mtDNA变异数量是决定临床表型的关键因素.结论 线粒体基因检测技术是诊断线粒体疾病的重要手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