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化物

碳化物

碳化物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359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2篇、会议论文245篇、专利文献936634篇;相关期刊569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188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固态相变、凝固及应用学术会议、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第十四届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等;碳化物的相关文献由7515位作者贡献,包括符寒光、卢金斌、高原等。

碳化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2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24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36634 占比:99.78%

总计:938731篇

碳化物—发文趋势图

碳化物

-研究学者

  • 符寒光
  • 卢金斌
  • 高原
  • 吴晓春
  • 许云华
  • 徐重
  • 熊翔
  • A·M·安德凯威
  • D·S·李特尔
  • P·萨坦纳日哈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佳宇; 陈方方; 马芬
    • 摘要: 传统的贵金属催化剂因资源有限和价格昂贵问题限制其电解水产氢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电催化剂是实现电解水大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非贵过渡金属不仅地球含量丰富、价格低廉,而且由于这类金属的碳化物形式具有类铂的电子结构从而对电解水析氢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本文围绕钼和钨两种热稳定性良好、酸碱稳定性优异的过渡金属,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双金属碳化物纤维材料,并对该材料在碱性电解液中的析氢反应性能和电催化活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探究.结果 表明,相较于单金属碳化物,双金属碳化物在碱性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金属盐含量均为0.5 mmol,预氧化温度300°C,Ar/NH3(5%NH3)氛围下碳化温度为800°C时,该材料10 mA/cm2时的过电位为186 mV,且金属盐含量、预氧化温度、碳化温度以及氮掺杂等条件都对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
    • 赵峥嵘; 曹玉龙; 万响亮; 李光强
    • 摘要: 借助SEM/EDS、EPMA、XRD及洛氏硬度测试等手段,对氩气保护气氛下W3Mo4Cr5V6高速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碳化物转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淬火处理(1050°C×1 h,空冷)后,W3Mo4Cr5V6高速钢中碳化物发生了M2 C+γ-Fe→M6 C+MC+M7 C3的转变,在富Mo、W的M2 C相周围形成了大量富Fe、W、Mo的M6 C以及少量富V的MC和富Cr的M7 C3.M6 C优先在M2 C与基体界面处形核,并且因消耗M2 C中的Mo、W而使得其中V、Cr含量增加,进而促进MC及M7 C3的形成;M2 C尺寸越细小均匀,其转变程度则越完全.此外,高温转变形成的碳化物团簇整体上仍保留着铸态M2 C的形貌,铸态初晶MC及共晶MC均无明显变化,基体二次碳化物发生Ostwald熟化并在550°C回火时又析出一定量的二次碳化物,同时淬火过程形成的残余奥氏体在回火时转变为回火马氏体,这使得高速钢的硬度整体上有所提升,其组织均匀性得到改善.
    • 武瑞石; 张东浩; 刘建宁; 李宝石
    • 摘要: 通过制定不同的熔炼温度和静置时间,研究了熔炼温度和时间与生铁遗传性消除的关系。结果表明,熔炼温度由1450°C提高至1550°C,石墨结数逐渐降低,石墨含量逐渐增加,最终保持不变,碳化物含量先降低后升高;1500°C熔炼温度下,随静置时间的增加,石墨结数量、石墨含量和碳化物含量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熔炼温度超过1500°C,静置时间超过15 min后,试样中石墨更均匀,并充分地形核和生长,生铁自身的成分、组织不均匀性已经得到消除,铁水的形核质点更均匀,同时形核能力未受到破坏。综合考虑,消除生铁遗传性的最佳条件为熔炼温度1500°C、静置时间15 min。
    • 刘英浩; 肖旋; 刘梓童; 王婷婷
    • 摘要: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新型Fe-Ni-Cr基变形高温合金的热轧态与固溶处理态的显微组织进行表征,分析碳含量对该合金750°C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轧制变形过程中,材料内析出富Nb的MC型碳化物和富Cr的M_(23)C_(6)型碳化物;随着碳含量的提高,碳化物的尺寸与数量增大,材料的晶粒尺寸减小,大角度界面与孪晶界的数量增大;对热轧后的材料进行固溶处理时,其显微组织遗传了热轧态组织的特征,MC型和M_(23)C_(6)型碳化物可有效钉扎晶界,抑制晶粒在固溶处理过程中的粗化长大;随着碳含量的提高,材料750°C高温拉伸强度与塑性得到同步提升。
    • 何臻毅; 程永奇; 陈宇航; 袁碧亮; 张功武
    • 摘要: 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冷轧辊在工作过程中常会发生断辊。为使冷轧辊用MC3钢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避免断辊的发生,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分析仪等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冷轧辊用MC3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550~750°C回火处理的MC3钢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组织,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析出的碳化物由细片状逐渐向球状转变,且球化程度逐渐提高;回火温度达到700°C时,碳化物已完全球化,并均匀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而当回火温度升高到700°C后,颗粒状碳化物粗化明显。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MC3钢的塑性和韧性呈上升趋势,而硬度和强度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合金的强韧性与其碳化物的形貌和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700°C回火时,MC3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冲击功分别为39.2HRC、902 MPa、803 MPa、11.9%、9.8 J,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 钟庆元; 董卫彬; 孙海涛; 田伟; 韦鑫
    • 摘要: 采用电弧炉+炉外精炼生产的SDH13热作模具钢进行高温扩散和超细化试验,研究了高温扩散和超细化对退火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经过高温扩散和超细化处理的退火组织碳化物粗大,带状组织偏析严重,材料的横向冲击功较差,而经过高温扩散+超细化处理的试样退火组织碳化物弥散分布,带状组织明显得到改善,横向无缺口冲击功显著提高。
    • 刘丽荣; 陈茂凯; 胡颖涛; 王振江; 谢君
    • 摘要: 为了考察K416B合金的组织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与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1000°C下长期时效对K416B合金的组织转变和1000°C/160 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K416B合金的γ′相尺寸增加;初生MC型碳化物逐渐转化为M_(6)C型碳化物,降低了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合金的持久寿命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晶界处的颗粒状M_(6)C型碳化物数量及尺寸的增加是合金沿晶断裂的主要原因;针状M_(6)C型碳化物降低了合金的持久寿命,但对合金断裂特征的影响不明显.
    • 陈楠; 龙学湖; 滕浩; 李志友
    • 摘要: 采用高能球磨对M2高速钢粉末进行破碎,然后添加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10%的碳化钼(Mo_(2)C)粉末,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粉末冷压成形,在真空下烧结得到M2钢与Mo_(2)C增强M2钢,研究烧结样品的致密化行为和力学性能,分析Mo_(2)C对M2钢粉末烧结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对原料粉末的细化可提高粉体的烧结活性,促进压坯在烧结中期的致密化。通过1180°C固相烧结获得近全致密(相对密度>98%)的M2钢与Mo_(2)C增强M2钢。烧结过程中,Mo_(2)C在950°C基本完全与Fe基体反应转变为M6C相,由此带来的反应烧结与活化烧结促进了烧结中期坯体致密度的提高。烧结中后期形成的大量弥散分布的M_(6)C与M_(2)C碳化物可抑制基体晶粒长大,提高烧结体的硬度和抗弯强度。添加10%Mo_(2)C烧结所得M2钢的抗弯强度达到3135 MPa,硬度(HRC)达到59.6。通过原料粉末细化、Mo_(2)C的反应扩散以及金属颗粒的氧化还原反应能有效提高M2高速钢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有望为其他难烧结高速钢的制备提供技术参考。
    • 高双; 宋振峰; 何博; 周兰章; 侯介山
    • 摘要: IN617B镍基高温合金是700°C先进超超临界燃煤电站的主要候选材料。采用OM、SEM、TEM、EDS、EPMA和热力学计算等方法研究Ta对IN617B镍基高温合金凝固行为及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N617B合金的凝固组织呈典型的树枝晶形貌,在枝晶间和晶界处分布着网状的M_(6)C、板条状的M_(23)C_(6)和颗粒状的Ti(C,N);Ta的加入促进富Ta的MC碳化物的析出,显著抑制M_(6)C和M_(23)C_(6)的析出,并且降低合金元素Al、Mo和Ti的偏析程度;Ta的加入明显降低MC碳化物的析出温度,但未改变合金的凝固路径:L→γ→MC或Ti(C,N)→M_(6)C→M_(23)C_(6),在凝固过程中MC和Ti(C,N)易与M_(6)C碳化物形成共生组织。该研究为IN617B镍基高温合金的合金优化和铸造组织调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 王兴富; 李永刚; 李学楠; 师佑杰
    • 摘要: 将K6509钴基合金样品在-196°C液氮中深冷4~44 h,通过金相分析、硬度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深冷处理后微观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对深冷后的钴基合金样品进行直线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深冷时间的延长,硬度基本呈逐渐提高趋势,深冷44 h后硬度达到最高,较未深冷样品提高了23.6%,通过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发现经深冷后的钴基合金样品的摩擦因数曲线变得较为平稳,平均摩擦因数明显降低,其中DCT36钴基合金样品摩擦因数最为平稳,并达到最低的摩擦因数,磨损率随着深冷时间的延长先提高后降低,其中DCT28钴基合金样品磨损率达到最高,在加载载荷为3 N、4 N、5 N的工况下磨损率分别提高了57.91%、44.29%、27%。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