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硬度

硬度

硬度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2349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72篇、会议论文317篇、专利文献13910篇;相关期刊2406种,包括材料导报、机械工程材料、理化检验-物理分册等; 相关会议239种,包括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分会电镀专家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第十四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3甘肃省铸造学术年会、第六届郑州国际超硬材料及制品研讨会暨庆祝中国人造金刚石诞生50周年大会等;硬度的相关文献由4291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伟、不公告发明人、王勇等。

硬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72 占比:39.46%

会议论文>

论文:317 占比:1.35%

专利文献>

论文:13910 占比:59.19%

总计:23499篇

硬度—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其明; 鲍赛荣; 单莎瑞; 钟志亮; 刘春龙
    • 摘要: 背景: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主要是通过特定频率产生机械波击打痛点,松解肌肉筋膜粘连,缓解疼痛的一种局部肌肉振动刺激疗法,但其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作用后,其竖脊肌的张力和硬度改变的研究报道相对不足。目的:利用数字化肌肉检测仪检测深层肌肉刺激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后患者竖脊肌张力、硬度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包括核心肌群练习、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和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深层肌肉刺激治疗,每周5次,连续4周。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后、全部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竖脊肌的张力和硬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①首次治疗后,对照组中振荡频率(F值)无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的振荡频率及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动态刚度(S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全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振荡频率、动态刚度和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QBPD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4周回访,两组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较全部治疗后有提高(P<0.05),但对照组较试验组有明显提升(P<0.05);②全部治疗后,试验组显效例数和总有效例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80%)(P<0.05);4周后回访时,试验组显效例数和总有效例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下降明显(63%),试验组虽有下降(93%)(P<0.05),但总体能够维持疗效;③深层肌肉刺激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痛,降低竖脊肌张力、改善肌肉硬度,提高和保持临床疗效。
    • 赵峥嵘; 曹玉龙; 万响亮; 李光强
    • 摘要: 借助SEM/EDS、EPMA、XRD及洛氏硬度测试等手段,对氩气保护气氛下W3Mo4Cr5V6高速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碳化物转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淬火处理(1050°C×1 h,空冷)后,W3Mo4Cr5V6高速钢中碳化物发生了M2 C+γ-Fe→M6 C+MC+M7 C3的转变,在富Mo、W的M2 C相周围形成了大量富Fe、W、Mo的M6 C以及少量富V的MC和富Cr的M7 C3.M6 C优先在M2 C与基体界面处形核,并且因消耗M2 C中的Mo、W而使得其中V、Cr含量增加,进而促进MC及M7 C3的形成;M2 C尺寸越细小均匀,其转变程度则越完全.此外,高温转变形成的碳化物团簇整体上仍保留着铸态M2 C的形貌,铸态初晶MC及共晶MC均无明显变化,基体二次碳化物发生Ostwald熟化并在550°C回火时又析出一定量的二次碳化物,同时淬火过程形成的残余奥氏体在回火时转变为回火马氏体,这使得高速钢的硬度整体上有所提升,其组织均匀性得到改善.
    • 赵彦瑞; 任大成; 周君琳
    • 摘要: 背景: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有60%-70%与不同材料的医疗器械有关,而细菌生物膜细胞在慢性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菌的黏附和生物膜形成受生物材料特性的影响,例如表面电荷、疏水性、硬度和表面化学性质.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在不同表面硬度生物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上对大肠杆菌早期生物膜细胞的吞噬作用.方法:通过控制基料与固化剂的质量比制备硬(5:1)、中(20:1)、软(40:1)3种表面硬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①将大肠杆菌接种于3种硬度材料表面,孵育细菌生物膜细胞,将活化的巨噬细胞滴入各材料表面,通过CFU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技术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巨噬细胞在不同表面硬度材料上吞噬大肠杆菌生物膜细胞情况;②将巨噬细胞接种于3种硬度材料表面,随后加入大肠杆菌,CFU细胞计数检测巨噬细胞在不同表面硬度材料上吞噬大肠杆菌生物膜细胞情况.结果 与结论:①先接种细菌后加入巨噬细胞实验:CFU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技术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随着材料表面硬度的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大肠杆菌生物膜细胞数量减少,3组间细菌生物膜细胞吞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先接种巨噬细胞后加入细菌实验:CFU细胞计数检测显示,随着材料表面硬度的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细菌细胞数量减少;显微镜下可见,巨噬细胞在表面硬的材料上更散布、活性更高,并且可见伪足的伸展;③结果 表明,随着聚二甲基硅氧烷硬度的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生物膜细胞的效率更高,推测通过优化生物材料硬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内植物相关感染.
    • 赵彦瑞; 任大成; 周君琳
    • 摘要: 背景: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有60%-70%与不同材料的医疗器械有关,而细菌生物膜细胞在慢性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菌的黏附和生物膜形成受生物材料特性的影响,例如表面电荷、疏水性、硬度和表面化学性质。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在不同表面硬度生物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上对大肠杆菌早期生物膜细胞的吞噬作用。方法:通过控制基料与固化剂的质量比制备硬(5∶1)、中(20∶1)、软(40∶1)3种表面硬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1)将大肠杆菌接种于3种硬度材料表面,孵育细菌生物膜细胞,将活化的巨噬细胞滴入各材料表面,通过CFU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技术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巨噬细胞在不同表面硬度材料上吞噬大肠杆菌生物膜细胞情况;(2)将巨噬细胞接种于3种硬度材料表面,随后加入大肠杆菌,CFU细胞计数检测巨噬细胞在不同表面硬度材料上吞噬大肠杆菌生物膜细胞情况。结果与结论:(1)先接种细菌后加入巨噬细胞实验:CFU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技术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随着材料表面硬度的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大肠杆菌生物膜细胞数量减少,3组间细菌生物膜细胞吞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2)先接种巨噬细胞后加入细菌实验:CFU细胞计数检测显示,随着材料表面硬度的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细菌细胞数量减少;显微镜下可见,巨噬细胞在表面硬的材料上更散布、活性更高,并且可见伪足的伸展;(3)结果表明,随着聚二甲基硅氧烷硬度的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生物膜细胞的效率更高,推测通过优化生物材料硬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内植物相关感染。
    • 赵广亮; 奚小波; 张翼夫; 张琦; 汪博文; 张剑峰; 张瑞宏
    • 摘要: 传统真空玻璃支撑柱采用人工或机器布放,存在生产效率低、漏布率高等缺点。本文采用低熔点玻璃浆料印刷烧结制备支撑柱,优化了支撑柱印刷浆料调和浓度及印刷板参数,分析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支撑柱成型尺寸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浆料调和浓度为5 g/mL,优化后的印刷板孔径为1.0 mm,厚度为0.5 mm,支撑柱最佳烧结温度为380°C,成型后支撑柱直径为1.25 mm,高度为0.23 mm,硬度达549.92 HV,性能较好。该研究对真空玻璃制造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 张勇; 刘桂珍; 宋影伟
    • 摘要: 针对镁合金表面化学性质活泼,难以通过直接纳米化学复合镀获得高质量镀层的问题,采用双层复合镀的方法(先进行化学镀Ni⁃P预处理后再进行复合镀)获得了优质的Ni⁃P⁃ZrO_(2)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纳米粉的加入量以及不同搅拌方式对镀层中纳米粉复合量的影响,并测量了不同纳米粉复合量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着共沉积的纳米粉量的增多而逐渐增高,但耐蚀性先增加后降低,镀层中纳米粉复合量在5 wt.%左右时,镀层的耐蚀性优异,硬度高。
    • 朱正杰; 王璐; 沈兴伟; 黄建林; 柯伟芳
    • 摘要: 针对火电厂管道用F91材质阀门与管道焊接相邻处存在硬度降低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故障位置及原因,改进了阀门焊接与现场施焊工艺,阀门硬度达到标准要求。经验证,改进后焊接热影响区没有出现硬度降低问题,阀门运行良好。
    • 杨俊龙; 黄敏; 胡柳益; 刘永超; 万磊磊; 王宇
    • 摘要: 采用高功率激光器对调质态35CrMo钢进行表面淬火处理,研究了不同激光功率(1.6,2.4,3.2,4.0 kW)下表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1.6,2.4 kW时,35CrMo钢表层组织中存在未溶铁素体,硬度比基体低,与GCr15钢对磨后的磨损质量变化率与基体几乎相同,耐磨性较差;当激光功率为3.2,4.0 kW时,表层组织全部为回火马氏体,平均硬度可以达到640 HV,比常规水冷淬火后的硬度提高约20%;当激光功率为32 kW时,磨损质量变化率最小,表面未发现明显的磨损痕迹,与基体相比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而当激光功率提高到4.0 kW时较高的马氏体自回火程度导致硬度与耐磨性比激光功率为3.2 kW时略有降低。
    • 丛成明; 马焰议; 王海燕; 张宇鹏; 赵鸿金; 余陈; 徐望辉
    • 摘要: 目的探究激光焊接参数对非晶合金焊接接头的组织演变、焊缝成形、晶化程度等的影响规律,以及控制接头晶化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碟片激光器对Zr_(58)Nb_(2.76)Cu_(15.46)Ni_(12.74)Al_(10.34)Y_(0.5)非晶合金进行激光焊接,对比分析不同激光功率下,焊接速度对接头熔宽和晶化组织形成的影响规律,并对接头各区域微观组织特征及硬度分布进行测试分析。结果非晶合金激光焊接接头成形良好,焊缝区组织整体为非晶,存在少量纳米晶,热影响区则发生明显晶化现象。当功率为1200 W时,逐渐提升焊接速度,接头晶化率由28.9%降到13.76%,熔宽由2.04 mm收窄至1.8 mm。当功率为4500 W时,逐渐提升焊接速度,接头晶化率从9.99%下降为7.47%,焊缝晶化现象消失,熔宽从1.10 mm降到0.98 mm。结论调节关键焊接参数可实现焊缝区晶化现象的消失,使热影响区晶化程度降低。大激光功率以及高焊接速度更有利于形成熔宽小、晶化程度低的焊接接头。焊缝区硬度与母材基本保持一致,热影响区由于发生晶化,硬度最高。
    • 刘荣伟; 侯和龙; 宋劲松; 汤立松; 魏艳东
    • 摘要: 热处理工艺对于钎尾用42CrMo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复杂多变,钎尾常用于矿山作业中,使用环境恶劣,承受载荷大,因此对于钎尾的组织及性能要求非常高。本文针对42CrMo钎尾进行不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改变热处理中加热温度、冷却方式和回火温度,以得到42CrMo高强钢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金相组织、硬度和强度,并分析42CrMo组织及性能稳定性,得到加热温度为850°C,水冷,回火温度为450°C的热处理工艺下42CrMo综合性能最好,实现钎尾工作过程中兼顾有良好的硬度及强度,提升工作效率提供工艺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