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耐蚀性

耐蚀性

耐蚀性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7864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74篇、会议论文643篇、专利文献439309篇;相关期刊943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中国表面工程等; 相关会议351种,包括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第七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2009穗港澳科技·产业(腐蚀防护)发展论坛等;耐蚀性的相关文献由1451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宁、梁平、屠振密等。

耐蚀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74 占比:1.38%

会议论文>

论文:643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439309 占比:98.47%

总计:446126篇

耐蚀性—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勇; 刘桂珍; 宋影伟
    • 摘要: 针对镁合金表面化学性质活泼,难以通过直接纳米化学复合镀获得高质量镀层的问题,采用双层复合镀的方法(先进行化学镀Ni⁃P预处理后再进行复合镀)获得了优质的Ni⁃P⁃ZrO_(2)纳米化学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纳米粉的加入量以及不同搅拌方式对镀层中纳米粉复合量的影响,并测量了不同纳米粉复合量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着共沉积的纳米粉量的增多而逐渐增高,但耐蚀性先增加后降低,镀层中纳米粉复合量在5 wt.%左右时,镀层的耐蚀性优异,硬度高。
    • 张超; 邵黎军; 毛向阳
    • 摘要: 离子注入是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改变材料表面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来改变其化学、物理以及力学性能。对316L不锈钢进行离子注入以提高其表面强度以及耐蚀性能。对316L不锈钢进行Ni-C复合离子注入,以两种元素的注入剂量以及注入比例为变量分析了离子注入对316L不锈钢表面微观组织结构、耐蚀性以及表面硬度的影响,揭示了离子注入工艺和耐蚀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制备的表面致密均匀而且孔隙率低,先后注入剂量为1.0×10^(17)ions/cm^(2)的Ni、C元素得到的316L不锈钢的腐蚀电位比基体正移了210 mV,同时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一个数量级,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而且在进行最大剂量(1.0×10^(17)ions/cm^(2))Ni离子注入后,C注入剂量的增加能够稳定提高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 周龙; 胡素丽
    • 摘要: 金属的防腐蚀涂层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沉积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选择性好、工艺柔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金属防腐蚀涂层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沉积工艺制备耐蚀性涂层的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 徐接旺; 郭太雄; 朱宁芳; 尹晶晶
    • 摘要: 采用不同量防锈油对DP590钢进行涂装。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DP590钢的微观结构;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盐雾腐蚀试验等研究了防锈油涂油量对DP590钢表面润湿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P590钢组织主要由粗大的铁素体和少量马氏体组成,平行板条状马氏体穿插分布在铁素体内部,与铁素体交错形成类似纤维状双相混合组织;DP590钢表面的腐蚀坑主要为由夹杂物诱发的尺寸较小的点蚀孔和马氏体相与铁素体相之间电偶腐蚀形成的尺寸较大溃疡状腐蚀坑;随着涂油量的增加,DP590钢表面接触角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趋势;防锈油在短期内对DP590钢表面具有较强的防护作用,按800 mg/m^(2+)中涂油量对DP590钢进行涂装,不仅能获得最好的防护作用,而且还可以节省防锈油的涂装成本。
    • 高睿; 包平; 徐亮; 陈园园; 罗志豪
    • 摘要: 为解决化工管道用钢耐蚀性差的问题,采用表面热浸镀锌和钝化处理的方法在化工管道用钢表面进行了保护层制备,研究了硅酸钠溶液中SiO_(2)/Na_(2)O摩尔比对保护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硅酸盐转化膜的自愈性机理。结果表明,在镀锌试样表面进行硅酸钠溶液钝化处理可以提升材料的耐蚀性能,且随着钝化液中SiO_(2)/Na_(2)O摩尔比增加,钝化试样的耐蚀性能先增强后减弱,SiO_(2)/Na_(2)O摩尔比为3.5的钝化试样具有最佳的耐蚀性能,这主要与钝化处理后钝化膜中的Si发生迁移沉积,使得膜层具有一定自愈性而增强了耐蚀性能有关。
    • 陈二军; 张泽昭; 党璐玮
    • 摘要: 为了提高6061-T6铝合金锻造车轮的耐蚀性,采用三价铬钝化工艺对其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Cr_(2)(SO_(4))_(3)、K_(2)ZrF_(6)的质量浓度以及钝化时间对钝化膜耐中性盐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钝化液中Cr_(2)(SO_(4))_(3)和K_(2)ZrF_(6)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 g/L和2 g/L时,在温度40°C和pH 4的条件下钝化4 min所得钝化膜均匀、光泽高,可满足耐中性盐雾试验240 h的要求。
    • 张宇鹏; 王永东; 王金宇; 常萌阳; 李统广; 姚月; 张宁
    • 摘要: 为提高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的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采用CO_(2)气体保护焊在其表面堆焊药芯焊丝,利用蔡司高级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不同焊接电流下的堆焊层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摩擦磨损性及耐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200 A时,堆焊层组织均匀,碳化物均匀弥散分布在组织内部,其显微硬度最高为500 HV,耐磨性能最好,磨损失重量为26 mg,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当焊接电流为230 A时,热输入量最高,合金元素固溶于奥氏体基体的量增多,使其稳定性增加,从而提高了耐腐蚀性。
    • 夏安南; 郝秀清; 钟国政; 何燕茹; 周金堂
    • 摘要: 目的改善羰基铁–环氧树脂基电磁波吸收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和电磁波吸收性能。方法将皮秒激光加工与微细铣削技术相结合,在羰基铁–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复合疏水微结构,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栅格间距为30、20μm时皮秒激光加工功率、扫描速度、扫描次数对所制备表面结构接触角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激光加工后的结构形貌进行分析,筛选出疏水性能较好的激光加工参数;选用不同直径的微细铣刀对所筛选的激光参数加工后的表面进行微细铣削,得到复合疏水结构,并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复合结构的形貌,根据复合结构的疏水性能和加工效率,筛选合适的微细铣刀直径。通过耐腐蚀性能测试对比未处理试样、仅经过皮秒激光加工后试样、仅经过微细铣削加工后试样及复合加工后试样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能力,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比各结构的电磁波吸收能力。结果当激光加工的栅格间距为20μm,激光功率为3.5 W,激光扫描速度为1000 mm/s,扫描次数为5时,所得到的表面微结构静态水接触角达到143°;在该表面上使用直径200μm的微细铣刀得到的复合结构接触角达到137.5°,且加工效率较高。实验结果表明,仅经过皮秒激光加工和复合加工均能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使材料在NaCl(5%)溶液中浸泡5 d也无明显腐蚀痕迹,还能减少材料表面羰基铁的流失,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此外,复合结构对改善材料吸波性能的效果较好,可将吸波材料的最大反射损耗从–36.5 dB提升至–45.2 dB。结论通过皮秒激光加工和微细铣削组合加工在羰基铁–环氧树脂基吸波材料表面制备的复合疏水结构可以改善其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并提升其电磁波吸收能力。
    • 王薪惠; 郝建军; 黎恒君; 尹鸿鹍
    • 摘要: 采用一步电解剥离法制备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通过阳极电泳沉积法得到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氧化铝复合薄膜。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烷成功接枝到了氧化石墨烯上,令其热稳定性得以改善。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表面剥落均匀,石墨的晶格结构在电化学剥离过程中得到保留。与单一氧化铝薄膜相比,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氧化铝复合薄膜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降低,阻抗弧半径增大,耐蚀性得到改善,寿命延长。
    • 冯道臣; 郑文健; 高国奔; 周州; 贺艳明; 杨建国
    • 摘要: 为明确高熵合金焊接接头耐腐蚀行为,采用电子束方法对共晶双相AlCoCrFeNi_(2.1)高熵合金进行焊接,并运用电化学腐蚀方法研究了接头耐蚀性.结果表明,焊缝区域(FZ)自腐蚀电位相比母材(BM)提高0.16 V左右,耐蚀性增强,自腐蚀电流减小了一个数量级,腐蚀速率明显降低.焊接接头母材区域腐蚀坑呈纵深扩展趋势,而焊缝区域腐蚀坑呈横向扩展,并表现出明显的相选择性腐蚀现象.焊缝区域的晶粒细化显著,硬度升高,两相分布呈现密集的“网络”状,元素分布更加均匀,大角度晶界增加,这都增强了焊接接头的耐点蚀穿孔的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