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13374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51篇、会议论文1010篇、专利文献6113篇;相关期刊1985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等;
相关会议618种,包括第二届搅拌摩擦焊国际会议、2012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CCATM2012)、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等;金属材料的相关文献由19595位作者贡献,包括谢明、管伟明、杨有才等。
金属材料
-研究学者
- 谢明
- 管伟明
- 杨有才
- 陈永泰
- 宁远涛
- 张吉明
- 等
- 王松
- 张昆华
- 王塞北
- 李伟
- 武海军
- 许昆
- 闻明
- 李强
- 胡洁琼
- 陈松
- 刘满门
- 罗锡明
- 陈登权
- 董守安
- 刘毅
- 张磊
- 胡昌义
- 蔡宏中
- 孔建稳
- 王传军
- 王健
- 闫洪
- 陈力
- 张伟
- 张俊敏
- 李文琳
- 毕珺
- 陈家林
- 陈敬超
- 堵永国
- 崔浩
- 杨守春
- 秦国义
- 谭志龙
- 魏燕
- 关庆丰
- 刘泽光
- 李爱坤
- 李艳
- 沈月
- 潘勇
- 王轶
- 耿永红
-
-
-
-
-
-
-
KAN Ying;
阚盈;
CHEN Jing;
陈静;
CHEN Huaining;
陈怀宁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第十一届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是评价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残余应力的大小在结构设计和完整性评价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力学性能和残余应力的评价,传统方法多采用破坏或半破坏性试验方法实现.压痕法作为一种无损的现场检测技术,在评价材料力学性能方面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涉及材料的三维变形,压痕法不能像单轴拉伸一样从实验曲线上直接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由于压痕曲线(载荷-位移曲线)与材料的应力应变之间缺乏简单的对应关系,需要发展合适的压痕理论和数学模型来评价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介绍了压痕法评价材料力学性能和残余应力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对压痕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讨论.
-
-
杨远龙;
张嘉琪
- 《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冲击损伤会对材料的疲劳寿命产生影响,主要是由于构件在受到冲击之后,会产生局部塑性变形和残余应力,这种局部的塑性变形和残余应力会加速材料的疲劳破坏.本文基于ANSYS软件的二次开发,以损伤力学原理为理论依据,通过仿真模拟,得到了不同的冲击行为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
-
-
黄佳伟;
孟庆春
- 《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残余应力是影响构件疲劳寿命的重要因素,从损伤力学的角度出发,很多引入残余应力改善疲劳寿命的方式都会产生初始损伤.通过使用耦合损伤、考虑混合硬化的Armstrong-Frederick本构模型及Chaboche和Lemaitre的损伤演化规律,结合ABAQUS UMAT子程序,本文研究了缺口件初始损伤和疲劳寿命的关系,分析了残余应力的松弛现象,并对稳定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做了探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