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

极化曲线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9篇、会议论文153篇、专利文献32951篇;相关期刊450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全面腐蚀控制等; 相关会议100种,包括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第七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第十六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等;极化曲线的相关文献由439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大全、葛红花、李晓刚等。

极化曲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9 占比:3.92%

会议论文>

论文:153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32951 占比:95.64%

总计:34453篇

极化曲线—发文趋势图

极化曲线

-研究学者

  • 张大全
  • 葛红花
  • 李晓刚
  • 曹中秋
  • 曹楚南
  • 周永璋
  • 高立新
  • 黄晓梅
  • 乔宏霞
  • 周国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彩燕; 郭策安; 柳泉; 王蕴欢; 赵朗
    • 摘要: 以Ta和Cr分别作为射频和直流磁控溅射靶材,采用双靶共溅射方式在炮钢PCrNi3MoVA表面制备Ta含量(原子百分数)分别为50%、60%、70%的Ta-Cr非晶态合金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纳米压痕仪等表征Ta-Cr涂层的物相组成、表观形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采用极化曲线测量方法评价Ta-Cr涂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调控双靶的溅射功率可改变Ta在涂层中的含量;Ta-Cr涂层因其晶化温度高而易形成由非晶态相与Cr晶相组成的两相组织;随着Ta含量降低,Ta-Cr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与韧性均升高,Ta_(50)Cr_(50)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最高,分别为14.2GPa和205.2GPa;不同Ta含量的Ta-Cr涂层均具有较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J_(corr)),Ta_(60)Cr_(40)的J_(corr)仅为0.588μA/cm^(2),耐蚀性最佳。
    • 程卓越; 杨超超; 康振乐; 尹志福; 杜美玲; 易志超
    •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动电位极化扫描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针对L245NS管线钢在含硫环境下且含不同浓度季胺化咪唑啉缓蚀剂下的电化学腐蚀特性和缓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1%NaCl+饱和CO_(2)基础介质”和“1%NaCl+0.5%Na;S·9H_(2)O+饱和CO_(2)基础介质”中分别加入不同硫含量Na;S·9H_(2)O物质和缓蚀剂后,L245NS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均呈现减小规律,Na;S·9H_(2)O浓度由0.5%增至1%腐蚀电流密度减小显著,缓蚀剂浓度为200ppm时缓蚀效率达64.6%;(2)在0.1%和0.5%Na;S·9H_(2)O含硫环境及不同缓蚀剂浓度环境中,阻抗谱呈现中高频区的容抗弧和低频区的Warburg阻抗扩散的特征,但达1%Na;S·9H_(2)O时低频区的Warburg阻抗特征消逝;(3)容抗弧直径随含硫量和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阻抗性增大。
    • 李鑫; 秦霖; 尹志福; 吴东军; 张佳; 白巧燕; 郑帅
    • 摘要: 通过动电位极化扫描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L245NS 管线钢在含硫油田地面集输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拟合分析了腐蚀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 L245NS 管线钢在 0.1% NaCl 或 5%NaCl+饱和 CO_(2)基础介质中加入含硫物质后,极化曲线的腐蚀电流密度(i_(corr))增大显著;介质中 Cl^(-)浓度增大 i_(corr)值增大,对比含硫介质中 Cl^(-)浓度增大 i_(corr)值却有所降低。(2) Nyquist 谱含中高频区的容抗和低频区的 Warburg阻抗扩散的特征,加入含硫物质后中高频区的容抗弧显著减小,R_(t)值降低显著,Z_(w)值减小。(3)在低 Cl^(-)浓度介质中引入较低含硫物质后,会促进对碳钢的 CO_(2)腐蚀,而在较高 Cl^(-)浓度介质中引入较低含硫物质后,则对腐蚀有所减缓。
    • 杨翔宁; 樊伟杰; 张勇; 宋宇航; 管宇; 张泰峰; 杨文飞
    • 摘要: 目的加强对7B04铝合金和TC16钛合金之间电偶腐蚀规律的认识,为特定海洋大气环境下服役的飞机在腐蚀防护方面提供指导。方法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对用钛合金铆钉铆接的7B04铝–7B04铝搭接件和极化试件进行10周期加速腐蚀试验,通过PARSTAT 4000电化学工作站测量2种合金加速腐蚀0、10周期后的极化曲线,并以测得的电化学参数为边界条件,利用COMSOL对搭接件进行数值模拟仿真,从而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疲劳试验得到搭接件加速腐蚀4、6、8、10周期后的疲劳寿命;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腐蚀微观形貌并进行疲劳断口附近的腐蚀坑深度测量;借助X射线衍射仪分析铝合金的腐蚀产物成分。结果在加速腐蚀0周期和10周期后,铝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802 mV和−872 mV,2.357×10^(−7) A/cm^(2)和1.477×10^(−6) A/cm^(2),钛合金则分别为−313 mV和−274 mV,1.638×10^(−8) A/cm^(2)和4.144×10^(−8) A/cm^(2)。疲劳断口位置和腐蚀最严重区域与数值模拟仿真电位差最大位置一致,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腐蚀越来越严重,腐蚀坑深度逐渐增大。结论2种合金之间发生电偶腐蚀,7B04铝合金作为阳极发生腐蚀,并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自腐蚀电位负移,腐蚀速率增大;TC16钛合金作为阴极,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自腐蚀电位正移;XRD图谱显示铝合金腐蚀产物的成分主要为Al(OH)_(3)、Al_(2)O_(3);数值模拟仿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飞机新结构设计和旧结构维护要重点关注铆钉周围,避免疲劳失效。
    • 韩鹏飞; 吝章国; 张正贵; 陈昊男; 王悦; 陈振业; 穆鑫; 董俊华
    • 摘要: 对添加了Cr、Ni、Cu、Mo耐蚀元素的Q460 MPa建筑用传统高强钢在模拟大气环境下进行干湿循环加速腐蚀试验,研究其在高温高湿南海海洋大气下的腐蚀行为及耐蚀机理,并对干湿循环后的样品进行形貌表征、成分分析和电化学过程分析。结果表明:Cr相对含量最多的Q460-1钢腐蚀速率最慢,耐大气腐蚀性能最好;未添加Cr、Ni、Cu、Mo的Q460钢的腐蚀速率最快,Ni含量略多的Q460-2钢腐蚀速率次之。合金元素能提高钢耐蚀性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含有耐蚀合金元素的稳定氧化物在锈层中的均匀分布;另一方面是合金元素的添加促进了锈层中具有保护性的腐蚀产物α-FeOOH的生成。
    • 黄强
    •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制两室的MFC装置,通过利用污泥浓缩池所驯化的厌氧微生物作为阳极生物,以模拟的含铬废水作为阴极液,考察了在不同的pH值、Cr(Ⅵ)初始浓度、外接电阻和电解质条件下,Cr(Ⅵ)的去除效果和产电性能。结果表明,pH值越低,有利于Cr(Ⅵ)的去除,在pH值为2时,初始浓度为10mg·L^(-1)的Cr(Ⅵ)在72h的去除率可达到60%左右;pH值的增高,会抑制开路电压(OCP)和输出功率;Cr(Ⅵ)初始浓度的增加,会降低其降解速率,但能促进输出功率的增加,不过对OCP值的影响不大;在一定范围内,外接电阻越小,越有利于Cr(Ⅵ)的去除;以Na Cl作为协同电解质,反而会降低Cr(Ⅵ)的去除率。将Cr(Ⅵ)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电子受体,不仅可以有效的去除Cr(Ⅵ),还可以产电,得到一定的能量输出,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
    • 王小伟; 朱杰兵; 阮怀宁; 程伟健; LI Jia-bin
    • 摘要: 预应力锚杆因出色的维稳能力及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岩土锚固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预应力锚杆的长期性能常因周围恶劣岩土环境的腐蚀而不断退化。为了探究预应力锚杆在模拟岩土环境中的锈蚀机制,通过开展室内加速腐蚀试验,基于电化学阻抗谱及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了处于弱酸、通氧条件下的预应力锚杆腐蚀损伤时变行为,以及该环境下预应力锚杆锚固力与腐蚀速率的关系。结果发现,试验过程中预应力锚杆均未出现明显钝化,浸泡前期处于未通氧环境下预应力锚杆的电化学阻抗谱为一半径很大的容抗弧,预应力锚杆腐蚀不明显,锈蚀受电荷传递控制,中后期阻抗逐渐减小;低通氧速率下预应力锚杆腐蚀由电荷传递与扩散过程联合控制;高通氧速率下预应力锚杆腐蚀受扩散控制作用随通氧速率增大稍有提前。预应力锚杆的耐蚀性随通氧速率增大并非一直降低,本次试验中锚固力损失与腐蚀速率相关性较小。
    • 魏晓静; 高秋英; 石鑫; 刘冬梅
    • 摘要: 为了解决原油开采中酸液腐蚀的问题,采用溶剂法合成出2种双缩合希夫碱缓蚀剂XFJ-1、XFJ-2。针对90°C、15%(质量分数)HCl的环境,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等方法评价了其缓蚀性能,并采用模拟手段从分子层面解释了二者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2种缓蚀剂在质量分数分别为1.0%时缓蚀效率分别可以达到82.90%和99.46%;并能同时抑制N80钢的阴、阳极反应;吸附形式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模拟结果说明2种缓蚀剂分子主要通过苯环及C=N双键来接受或提供电子,XFJ-2缓蚀剂的反应活性以及吸附能均大于XFJ-1,表明XJF-2的缓蚀效果比XJF-1好,与试验数据相一致。
    • 苏睿明; 王磊; 李广龙; 曲迎东; 李荣德
    • 摘要: 为探究和改善7xxx系铝合金耐腐蚀性能,采用电化学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针对7075铝合金回归再时效(RRA)处理过程中的不同回归程度进行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较为充分的回归处理有利于基体析出相回溶,经再时效处理后基体析出相细小弥散,有利于钝化膜的修补;晶界析出相粗大且断开分布,阻断腐蚀通道,延缓腐蚀的进行;较为明显的晶间无析出带,更大程度地减缓了基体与晶界析出相之间的电位差,缓解合金的腐蚀敏感性。RRA处理后的合金电化学腐蚀抗性均优于峰值时效处理的,经过120°C预时效20 h、190°C回归15 min、120°C再时效20 h处理的样品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分别为−1.12 V、3.4μA/cm^(2)和为0.11 mm/a,电化学腐蚀抗性得到显著改善。
    • 张海龙; 王社良; 袁晓洒
    • 摘要: 针对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退化问题,对退化过程中的孔隙发展以及孔隙发展引起的钢筋锈蚀进行研究。提出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混凝土在冻融循环退化过程中的孔隙发展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钢筋混凝土在冻融循环退化过程中的钢筋锈蚀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冻融循环退化过程中,T_(2)(驰豫值)谱中有3个波峰,其中表示试件内部的微细小裂缝的主峰面积占总面积的80%左右。随着冻融循环的进行,T_(2)谱中第一波峰(主峰)的面积呈指数形式增长。腐蚀电流密度和冻融循环次数之间服从指数关系,腐蚀电流密度和孔隙率之间服从线性关系。在175个循环后A-2组钢筋均已达到中等锈蚀状态,而B-2组试件则仍处于低锈蚀状态,表明添加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