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失重法

失重法

失重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76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2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94281篇;相关期刊171种,包括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全面腐蚀控制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十九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分会电镀专家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4年学术年会暨2014年第十九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等;失重法的相关文献由1182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松青、李海云、王永垒等。

失重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2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94281 占比:99.62%

总计:94642篇

失重法—发文趋势图

失重法

-研究学者

  • 胡松青
  • 李海云
  • 王永垒
  • 李克华
  • 李晓刚
  • 苏铁军
  • 解海龙
  • 冯辉霞
  • 周和荣
  • 常艳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光明; 孟俊臣; 林莉; 范金龙; 龚敏; 曾宪光
    • 摘要: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通过腐蚀形貌观测、腐蚀产物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研究了再生水中常见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Eoil)对QT500-7球墨铸铁腐蚀行为的影响。失重腐蚀试验表明:含菌体系中铸铁的失重腐蚀速率高于无菌体系,并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含菌体系与无菌体系腐蚀速率的比值持续增大,说明Eoil对铸铁的腐蚀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周期内,含菌体系的自然腐蚀电位比无菌体系低,铸铁的腐蚀倾向更大。浸泡8d后,含菌体系的腐蚀电流约是无菌体系的6倍,电荷转移电阻R_(ct)约是无菌体系的1/10。电化学测试结果和失重腐蚀试验结果相吻合,在培养基中铸铁在Eoil影响下的腐蚀形态为点蚀。含菌体系的铸铁腐蚀产物中Fe元素和O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无菌体系,铸铁在含菌和无菌环境下的腐蚀产物主要成分均为Fe(OH)_(2)和α⁃FeOOH,这说明Eoil加速了腐蚀的进程,但并未改变腐蚀的途径。
    • 王治国; 曹锴; 梁治国; 王文娟
    • 摘要: 在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固体颗粒引起的冲蚀磨损是井下防砂工具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自制的喷射式试验装置,以清水为介质,分别研究了石英砂质量分数为0.49%、2.99%、3.21%和5.52%的混合流体对SS304不锈钢材料冲蚀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冲蚀时间0~50 min,由于石英砂存在尖锐棱角,固体颗粒对SS304不锈钢的冲蚀速率较快,100 min以后冲蚀速率小幅度降低且趋于稳定;石英砂质量分数为0.49%时,冲蚀速率达到最大;继续增加石英砂质量分数,材料失质量先略微减小后快速增加,颗粒之间的碰撞消耗动能使得总冲蚀速率降低;石英砂质量分数增加,材料总失质量增加,但冲蚀速率降低。试样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低石英砂质量分数下,试样表面大而深的冲击坑数量较多,粗糙度提高,冲蚀速率和失质量较高;高石英砂质量分数下,试样表面只有小而浅的冲击坑,塑性变形和薄片脱落频繁交互作用导致材料失质量增加。说明冲蚀过程中颗粒间相互碰撞因素会导致冲蚀速率降低。试验结果为SS304不锈钢管材在油气田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 魏晓静; 高秋英; 石鑫; 刘冬梅
    • 摘要: 为了解决原油开采中酸液腐蚀的问题,采用溶剂法合成出2种双缩合希夫碱缓蚀剂XFJ-1、XFJ-2。针对90°C、15%(质量分数)HCl的环境,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等方法评价了其缓蚀性能,并采用模拟手段从分子层面解释了二者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2种缓蚀剂在质量分数分别为1.0%时缓蚀效率分别可以达到82.90%和99.46%;并能同时抑制N80钢的阴、阳极反应;吸附形式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模拟结果说明2种缓蚀剂分子主要通过苯环及C=N双键来接受或提供电子,XFJ-2缓蚀剂的反应活性以及吸附能均大于XFJ-1,表明XJF-2的缓蚀效果比XJF-1好,与试验数据相一致。
    • 何文涛; 方晶; 梁小龙; 宋吉明
    • 摘要: 通过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生姜提取物(GE),研究GE对Q235钢在浓度为1 mol/L 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GE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强,40°C时GE质量浓度0.20 g/L后,缓蚀率趋于稳定,达93%以上;GE对钢片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主要抑制阴极反应;添加GE后钢/酸界面的电荷转移电阻增大,腐蚀反应速率减缓,对碳钢腐蚀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卜晓阳; 陈玲玲; 高飞; 刘柯
    • 摘要: 本文对采出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定不同采出水中的离子含量,并通过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法研究了Q235钢在三种不同采出水中的腐蚀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采出水Cl-含量高,水型均属于CaCl_(2)型,水的矿化度较高。随着腐蚀时间的增长,Q235钢的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三种采出水腐蚀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采出水1>采出水2>采出水3,腐蚀程度均属于中度腐蚀。电化学曲线与失重法测试结果趋势相同。
    • 卜晓阳; 陈玲玲; 高飞; 刘柯
    • 摘要: 通过失重法对9种不同配方的新型缓蚀剂进行了性能评价,并考察了不同添加浓度及不同油井采出水中的缓蚀性能变化。结果表明:HS-08缓蚀剂缓蚀效率最优。在25°C,添加浓度为100mg/L时,缓蚀效率可达89.7%。在12口油井采出水中,HS-08的缓蚀效率可达84.2%。
    • 张志慧; 武会宾; 顾洋; 袁睿
    • 摘要: 通过模拟动态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分析了自主冶炼的低碳中铬钢Cr5和Cr7在模拟长庆油田CO_(2)驱油(CO_(2)-EOR)环境中的腐蚀行为,采用失重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材料的耐蚀性。结果表明:Cr5钢的腐蚀速率为0.73475 mm/a,Cr7钢的腐蚀速率为0.21732 mm/a;Cr5钢和Cr7钢表面的腐蚀产物膜均为双层结构,腐蚀产物膜主要成分是FeCO_(3)和Cr(OH)_(3),Cr7钢表面的腐蚀产物膜更致密;当温度为30°C时,Cr5钢和Cr7钢的电化学行为均由电极活化控制,当温度为50°C和70°C时,Cr5钢的电化学行为转变为由电极活化和扩散混合控制,而Cr7钢的电化学行为仍由电极活化控制。
    • 向雄; 周书胜; 可点; 侯珊珊; 何剑锋
    • 摘要: 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水组分复杂(存在SRB、矿化度高),易加剧金属腐蚀,减少金属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腐蚀问题,以己二醛、苯乙酮、有机胺为原料合成曼尼希碱,再通过氯化苄改性制备缓蚀杀菌剂ZE-1来抑制腐蚀反应.失重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ZE-1质量浓度的增大,L80-1管线钢的腐蚀速率越小,ZE-1对L80-1的缓蚀效率大于80%,ZE-1具有良好的抗盐、抗温性能.电化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ZE-1加入能有效抑制腐蚀反应,属于混合控制型缓蚀剂,ZE-1分子能有效吸附在L80-1表面,使其表面光滑,降低腐蚀速率.随着实验时间增长,ZE-1的杀菌率逐渐增高,可达100%,这表明缓蚀杀菌剂杀菌效率良好.
    • 陈昊; 杨二龙; 纪大伟; 李宜霖; 赵亮; 杨云清
    • 摘要: 目前,关于含CO2/H2S井筒中油套管腐蚀速率研究是当前腐蚀与防护领域研究的热点.为准确研究油套管腐蚀情况,预测腐蚀速率,首先采取失重法研究不同腐蚀时间下油套管的腐蚀速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其次,将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内容相结合,借助Table Curve 3D软件进行多元回归,确定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腐蚀速率随时间增加而不断减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R2为0.9893,误差较小.多元回归所建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腐蚀速率,误差在5%以内,满足精度要求,能够为现场油气井安全评价奠定基础.
    • 李继勇; 赵俊桥; 邵红云; 张云芝; 董洁; 夏凌燕; 胡松青
    • 摘要: 咪唑啉类缓蚀剂因低毒、环保、高效,被广泛应用在油田防腐中。为解决咪唑啉类缓蚀剂在高温、高矿化度下成膜性差、缓蚀效果不佳的问题,以价格低廉的油酸、二乙烯三胺、二氯甲烷为原料合成咪唑啉季铵盐,再接以硫脲基合成了硫脲基咪唑啉季铵盐S-WM,在90°C下采用电化学和失重法在油田模拟水中评价S-WM的缓蚀性能。研究表明,缓蚀剂S-WM的缓蚀性能随使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90°C下,在矿化度432.1 g/L的模拟水中添加1000 mg/L缓蚀剂S-WM,缓蚀效率可达90%以上。缓蚀剂S-WM是抑制阳极为主的缓蚀剂,通过物理及化学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可有效抑制高温、高矿化度工况条件下金属的腐蚀,对金属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