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磁场

地磁场

地磁场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1158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6篇、会议论文104篇、专利文献20215篇;相关期刊442种,包括物理教学、防灾减灾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77种,包括2015地球物理信息检测与计算技术应用研讨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等;地磁场的相关文献由2271位作者贡献,包括安振昌、徐文耀、康国发等。

地磁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6 占比:4.13%

会议论文>

论文:104 占比:0.49%

专利文献>

论文:20215 占比:95.38%

总计:21195篇

地磁场—发文趋势图

地磁场

-研究学者

  • 安振昌
  • 徐文耀
  • 康国发
  • 刘代志
  • 刘勇
  • 冯志生
  • 高金田
  • 仲维畅
  • 冯彦
  • 刘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友君
    • 摘要: 地球之所以能成为宜居性行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具有已存在约35亿年的全球性磁场(Tarduno et al.,2010),它保护着地球上的有机生命体免受太阳和宇宙的有害射线。地磁场是由地心液态金属核的带电对流产生(Buffett,2000),需要持续的能量予以驱动和维持.一般认为,成分对流(chemical/compositional convection)和热对流(thermal convection)是驱动地核对流的两种主要方式.
    • 邓标; 杨永平
    • 摘要: 为研究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及其影响,采用IGS提供的实测数据与产品,结合具体实验讨论地磁模型、TEC数据模式、GPS频率及测站分布等对电离层高阶项延迟的影响,分析不同TEC获取方式与地磁模型处理模式下的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基线的影响。实验表明,利用不同方式获取的TEC是影响电离层高阶项延迟的关键因素,其对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可达10.0 mm,对基线的影响甚至达到cm级;地磁场是电离层高阶项延迟的次要影响因素,对载波相位及基线的影响为mm级;电离层高阶项延迟与测站区域有关,在中纬度区域偏差呈现系统性,而在赤道附近偏差呈现偶然性,其对基线的影响主要与基线距离及方位有关。
    • 何飞; 魏勇
    • 摘要: 地球是一个多圈层耦合系统,从内部到表面、大气和空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的宜居环境.偶极磁场的产生使地球环境逐渐演变为宜居,正如金星和火星偶极磁场的消失使这两颗行星的环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地球磁场起源于地核发电机过程,而地核热动力学和化学结构的变化则会导致地磁场的显著改变,导致地磁场的减弱甚至极性倒转,削弱对地球系统的保护,造成生物大灭绝(Wei et al.,2014).因此探究地磁场的起源和长期变化一直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前沿问题,也是难点.地球偶极磁场并不是均匀的,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 Atlantic anomaly,SAA)就是一个磁场强度显著负偏离的异常区.
    • 郝廉效; 余科根; 林贻若
    • 摘要: 地磁室内定位以其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复杂度低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它的定位精度不稳定,且指纹采集工作量较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信息的邻近点特征,可由指纹数据求得,特征范围是0~1。经实验证明,邻近点特征与定位精度呈正相关关系。邻近点特征越大的测试点定位误差越小,定位准确率越高。邻近点特征均值越大的室内区域定位误差越小。结合邻近点特征与快速构建指纹库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室内区域定位精度的预判,为室内区域定位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针对邻近点特征较大的室内区域,提出了使用插值算法以减少指纹库的采集量。在实验中,仅采集原有指纹点的29.6%依然具有较好的定位表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较小。使用邻近点特征可以极大地提高地磁室内定位的效率。
    • 迟铖; 于振涛; 王丹; 陶荣华; 吕俊伟
    • 摘要: 针对基于磁梯度张量的磁性目标单点定位方法受地磁场的估计误差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六面体测量阵列的磁性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正六面体测量阵列上、下两个平面的磁梯度张量测量信息,建立关于目标位置的方程组,利用地磁场梯度较小的特性,通过对磁场矢量项做差来消除地磁场的干扰,然后利用磁场矢量的差值和磁梯度张量信息求解得到目标的位置坐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方法中受地磁场的估计误差影响较大的问题,提高目标的定位精度。
    • 吉芙蓉; 李予国; 段双敏
    • 摘要: 海流运动因切割地磁场会生成微弱的电流,从而在海洋及其周围空间中激发感生电场。本文基于海流感应电磁场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推导了水平地层正弦洋流感应电场表达式。建立海水层、海底沉积层以及地壳绝缘层构成的地电模型,模拟计算正弦洋流感应电场及感应电流密度,分析海水层和海底沉积层中感应电流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影响洋流感应电场的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宽海流,基于地磁场垂直分量的洋流感应水平,电场在垂直剖面上近似均匀分布。由于海底导电沉积层的存在会发生电流“泄漏”,电流穿过海底界面与海水中的电流形成闭合回路。洋流感应电流在海底沉积层中的流通能力取决于其纵向电导。
    • 王廉斌; 李凯; 韩焱
    • 摘要: 针对目前常规火炮弹丸炮口测速方式中,外测法不能实现自主智能化调控,弹载内测法需要通过测量其他参数间接解算出速度,无法直接测量,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身管地磁感应场的弹丸炮口速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弹丸运动过程中,炮口磁场分布曲线导函数中两特征点间距离固定的分布特征,利用该距离除以磁传感器对应运动时间可实现炮口速度测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地磁矢量方向与射击方向夹角小于70°时,特征点极易识别,可实现炮口速度的直接测量,为未来实际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 张琳蕊; 徐祯; 张萍
    • 摘要: 关于显像管电视机的成像原理,高中物理教材仅关注运动的带电粒子在偏转线圈提供的磁场中的偏转.但在实际生活中,地磁场也会对电视机显像管中运动带电粒子的轨迹产生影响.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从生活实例出发,分析地磁场对彩色显像管成像的影响,细化建模过程,给出真实参数,凸显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 倪晓寅; 陈莹; 杨锦玲
    • 摘要: 基于地磁逐日比异常期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变大或变小的统计结果,发现地磁逐日比高值异常是由异常日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幅度变小和异常前一天的日变化幅度变大所致。其中,异常日的日变化幅度变小可能是地磁逐日比异常的主要因素,但异常前一天的日变化幅度变大也是异常成立的重要因素。此外,引用前人感应电流假说,结合统计结果进行了机理解释,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前人对该方法的机理推测。
    • 康健; 孙嘉良; 张明东; 胡培元; 龚永俭; 陈志刚
    • 摘要: 通过野外测试方法,使用G856T质子旋进磁力仪对不同质量铁磁性物质在野外选定点位逐一测量,并使用GM4磁通门磁力仪对相同质量铁磁性物质在野外不同方向各点位测试对地磁场水平东西向D、水平南北向H和垂直向Z的干扰;结合天津区域地磁台站近年来受铁磁性物质干扰的典型实例,研究铁磁性物质对地磁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铁磁性物质对地磁观测干扰幅度的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接近,偏差与试验场地地下介质磁性不均匀和铁磁性物质的材料、形状、体积等有关;②铁磁性物质质量越大对地磁观测的影响范围越广,靠近铁磁性物质的磁场梯度大,等值线变密,反之亦然;③铁磁性物质对地磁场D、H和Z的干扰幅度及形态在方向上有一定的规律,可作为判定铁磁性干扰源方位的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