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复合薄膜

复合薄膜

复合薄膜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534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9篇、会议论文152篇、专利文献715604篇;相关期刊408种,包括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塑料包装等; 相关会议125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等;复合薄膜的相关文献由10046位作者贡献,包括韩高荣、翁文剑、蒋亚东等。

复合薄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9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5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15604 占比:99.85%

总计:716655篇

复合薄膜—发文趋势图

复合薄膜

-研究学者

  • 韩高荣
  • 翁文剑
  • 蒋亚东
  • 李真宇
  • 程先华
  • 高学文
  • 翁凌
  • 杨超
  • 刘立柱
  • 李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柴莉; 陈晨伟; 王广林; 王劲阳; 陈祖国; 杨福馨
    • 摘要: 分别将2.5%的没食子酸(GA)、茶树精油(TTO)、茶多酚(TP)加入聚乙烯醇(PV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复合薄膜基质中制得三种抗氧化活性薄膜,对薄膜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评估。同时,以聚丙烯(PP)作为外层包装材料、活性薄膜作为内层包装材料对葵花籽油进行了5周的光照贮藏实验。结果显示三种薄膜均具有较强的紫外阻隔性。2.5%GA与2.5%TP两种活性薄膜的抗氧化活性、氧气阻隔性、力学性能优异。各组油样的氧化值、酸价、共轭二烯含量、共轭三烯含量、2-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的变化趋势显示薄膜对油脂的保护能力为:2.5%GA>2.5%TP>2.5%TTO>KB。
    • 庞会霞; 李娟; 周万维; 刘云虎; 胡智; 高成涛
    • 摘要: 用硬脂酸对三种不同粒径的碳酸钙(CaCO_(3))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硬脂酸已成功包覆在CaCO_(3)表面上。采用熔融共混吹膜法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改性CaCO_(3)复合薄膜,研究不同粒径的改性CaCO_(3)对复合薄膜熔融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透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改性CaCO_(3)后,PBAT的结晶温度、结晶度及熔融温度都有所提高,当加入体积平均粒径为7.6μm的改性活性CaCO_(3)时,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均达到最大值。加入改性CaCO_(3)后,PBAT/改性CaCO_(3)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均有明显的提高,且随着改性CaCO_(3)粒径减小,力学性能逐渐升高。当添加体积平均粒径为0.34μm的改性纳米CaCO_(3)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19.9 MPa,比纯PBAT增加了10.07 MPa,断裂标称应变达到了551.8%,较纯PBAT提高了54%,直角撕裂强度由纯PBAT的72.5 kN/m提升到了139.3 kN/m。添加改性CaCO_(3)后薄膜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能增强,加入改性活性CaCO_(3)的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最低,为232.3 g/(m^(2)·24 h),比纯PBAT薄膜降低了28.06%,相应的水蒸气渗透系数降低了66.09%。
    • 王薪惠; 郝建军; 黎恒君; 尹鸿鹍
    • 摘要: 采用一步电解剥离法制备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通过阳极电泳沉积法得到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氧化铝复合薄膜。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烷成功接枝到了氧化石墨烯上,令其热稳定性得以改善。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表面剥落均匀,石墨的晶格结构在电化学剥离过程中得到保留。与单一氧化铝薄膜相比,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氧化铝复合薄膜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降低,阻抗弧半径增大,耐蚀性得到改善,寿命延长。
    • 齐锴亮; 雷蕊英; 高超锋
    • 摘要: 以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主原料,RGO/CNTs为填充材料,邻苯二甲酸丁酯为致孔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RGO含量2%,不同含量CNTs的PI基复合薄膜。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万能拉伸实验机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RGO/CNTs并没有影响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过程。RGO的加入量为2%,逐渐增加CNTs的含量(3%~10%),薄膜的泡孔孔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均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 陆少杰; 李雪雨; 叶明宇; 贾红兵
    • 摘要: 采用简单的溶液共混、真空辅助抽滤和氢碘酸还原的方法,制备了柔性的芳纶纳米纤维/还原氧化石墨烯(ANFs/RGO)复合薄膜。利用四探针技术对复合薄膜的电导率进行测试表征;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NFs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电导率逐渐下降。当ANFs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最高,其拉伸强度为184.5 MPa。
    • 摘要: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开发仿鱼侧线水下机械传感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陈涛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开发了基于石墨烯/Ecoflex薄膜的仿鱼侧线水下机械传感器,能够感知水下生物游过时产生的波动,并通过调控自支撑复合薄膜的尺寸实现0.3~1.8 m的水下深度探测。2022年2月15日,相关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纳微快报》。
    • 王玉新; 宋欣; 蔺冬雪; 王禄; 王媛媛
    • 摘要: 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ZnO、TiO_(2)多层复合薄膜.测试手段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分别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固定浓度的ZnO在不同浓度的TiO_(2)上进行叠涂的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实验分别制备浓度为0.45 mol/L/0.45 mol/L、0.45 mol/L/0.55 mol/L、0.45 mol/L/0.65 mol/L、0.45 mol/L/0.75 mol/L的ZnO/TiO_(2)双层膜.实验再进一步研究,在双层膜性能最好的薄膜的浓度基础上增加薄膜层数,制备TiO_(2)/ZnO/TiO_(2)3层膜.结果表明:浓度为0.45 mol/L/0.55 mol/L的双层ZnO/TiO_(2)复合薄膜的结晶质量好,吸光度较强,禁带宽度值为3.39 eV.将ZnO和TiO_(2)薄膜复合后,会产生一个新的杂质能级,电子跃迁时能量增加,载流子迁移速度降低,禁带宽度相对变大.在此基础上叠加第三层薄膜后,与双层膜样品相比(101)衍射峰有所下降,说明叠涂层数太多,反而影响了薄膜的生长.
    • 左晓军; 张勇斌; 马克西姆; 郭蓉; 邵丽蓉; 马延强; 林玉龙
    • 摘要: 在复合和熟化生产过程中,复合薄膜产品经常出现气泡,严重制约车间生产产量和产品质量提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算法的复合薄膜气泡缺陷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对比了SGD和Adam优化器对网络训练结果的影响,构建适用于薄膜气泡检测的YOLOv5网络模型,对采集的图像通过平移、改变亮度、添加噪声、旋转角度和翻转等方法进行图像增强,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mAP为94.3%,气泡能被准确识别且置信度相对较高,每张图像检测时间仅需0.01s左右,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气泡识别能力,提高了车间气泡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节省大量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 周美辰
    • 摘要: 薄膜电阻作为集成电路的基本器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TaN掺Ag复合薄膜具有电阻可调范围宽、精度高等优点,是制备薄膜电阻的理想材料。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单晶Si(100)片上制备TaN-Ag复合薄膜,研究了掺Ag量和退火温度对薄膜电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Ag质量分数为0和1.25%时,在300°C退火后薄膜电阻保持稳定,当Ag质量分数增加至11.72%和16.68%时,在200°C退火后,电阻值发生了较大的漂移,在300°C退火后,薄膜性能基本已消失。
    • 马千柱; 李广; 李世杰
    • 摘要: 针对传统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采用单层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主要绝缘材料存在的老化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对纳米氧化铝进行制备。制备过程中将PI作为基体,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无机填料,形成纯PI薄膜以及纳米氧化铝复合薄膜。为验证该材料的老化性能,利用电晕老化试验系统对纳米氧化铝复合薄膜的老化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两相性质可直接影响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纳米氧化铝可有效防止电晕对PI基体的侵蚀现象,有利于提升复合薄膜的耐电蚀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