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表面形貌

表面形貌

表面形貌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417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58篇、会议论文760篇、专利文献214454篇;相关期刊803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等; 相关会议491种,包括2016年中国(国际)光整加工技术及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2016年中国光整加工技术产学研协调发展论坛、第十四届中国光伏大会暨2014中国国际光伏展览会、2014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等;表面形貌的相关文献由12184位作者贡献,包括谢铁邦、陈大融、陈燕等。

表面形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58 占比:1.27%

会议论文>

论文:760 占比:0.35%

专利文献>

论文:214454 占比:98.39%

总计:217972篇

表面形貌—发文趋势图

表面形貌

-研究学者

  • 谢铁邦
  • 陈大融
  • 陈燕
  • 刘小君
  • 刘莹
  • 王伟
  • 王勇
  • 陈岚
  • 崔长彩
  • 刘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芦笛; 万欣宇; 杨金鑫; 丁珂欣; 张成; 段荣泉; 刘宗响
    • 摘要: 背景:人工合成的磷酸钙陶瓷材料与天然骨组织无机成分相似,通过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功能化设计可赋予其优异的骨传导和骨诱导性能,研发具有骨诱导性能的磷酸钙陶瓷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通过材料形貌调控和功能化设计赋予亚微米拓扑结构磷酸三钙陶瓷骨诱导性能,检测其理化性能及骨诱导性能。方法: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亚微米拓扑结构的磷酸三钙陶瓷,以市场可供商品化的骨修复材料Bio-Oss骨粉为对照组,表征两种材料的表面形貌、蛋白吸附能力及体外矿化性能。将第3代人牙周膜干细胞与两种材料浸提液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性能;将第3代人牙周膜干细胞分别接种至两种材料表面,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早期成骨,qR T-PCR检测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下可见两种材料均具有颗粒状纹理的微孔表面,Bio-Oss颗粒明显小于磷酸三钙陶瓷,两种材料的总孔隙度、大孔隙度和微孔隙度相似,磷酸三钙陶瓷主要为亚微米级孔隙,晶粒粒径100 nm-1.0μm,Bio-Oss骨粉主要为纳米级孔隙;体外矿化实验显示,磷酸三钙陶瓷表面诱导骨磷灰石沉积的能力强于Bio-Oss骨粉;与Bio-Oss骨粉相比,磷酸三钙陶瓷可从胎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吸附更多的蛋白质(P0.05);(3)磷酸三钙陶瓷组培养4,7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Bio-Oss组(P<0.05),培养21 d的矿化结节数量多于Bio-Oss组;培养7,14 d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蛋白及Runx-2的mRNA表达均高于Bio-Oss组(P<0.05);(4)结果表明,新型磷酸钙陶瓷具有优越的体外骨诱导性能。
    • 王涛; 康清川
    • 摘要: 针对脉冲激光抛光Ti6Al4V过程中参数众多问题,用改进的单因素实验方案简化实验过程,探究激光功率密度、频率和材料初始表面形貌对抛光过程产生的影响,通过表面形貌观察,探究抛光过程中在不同参数下材料表面产生的微观现象及原因;通过能谱分析,探究不同参数下材料表面的氧化程度;通过粗糙度检测,得出不同参数和初始形貌下,粗糙度降低的程度。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激光参数设置下以及使用合理的材料初始表面形貌进行激光抛光,虽然使得钛元素含量下降,但是都可以有效提升钛合金表面质量,使粗糙度降低93%左右。
    • 张素梅; 陈广锐; 李爱东; 郭现钊; 张磊; 郭兰慧
    • 摘要: 为研究Q420qD钢材应力腐蚀特征,对应力水平为0.3倍屈服应力和无应力工况下共60个试件在相同腐蚀环境中进行通电加速腐蚀试验,建立了有应力和无应力腐蚀试件的腐蚀速率模型并进行对比。对部分腐蚀试件表面进行三维形貌扫描,研究了有应力和无应力试件的形貌发展规律、蚀坑深度分布规律以及蚀坑形态与径深比规律。利用差分盒维数计算腐蚀表面分形维数,对比了有应力和无应力试件分形维数随质量损失率和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试件应力为0.3倍屈服应力时,有应力和无应力试件腐蚀速率均表现为先快后慢,在目标腐蚀率小于18%时,有应力和无应力试件腐蚀速率近似为常数,且有应力试件的腐蚀速率近似为无应力试件的1.15倍;有应力试件腐蚀形貌发展快于无应力试件,且最终腐蚀形态都以均匀腐蚀为主;有应力和无应力试件表面分形维数变化规律相似,均在腐蚀初期迅速增大,之后出现减小—增大—减小的周期性上下波动现象;有应力试件分形维数在腐蚀初期发展速率高于无应力试件,且有应力试件的分形维数普遍大于无应力试件;蚀坑形态以球冠状为主,有应力和无应力试件单个蚀坑深度分布均能较好地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蚀坑径深比变化范围稳定于2~6,平均值在4附近波动。
    • 贾耀雄; 许良; 敖清阳; 张文正; 王涛; 魏娟
    • 摘要: 不同热氧环境(70,130,190°C)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热氧环境下T8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失重特性,并对比了老化前后的表面形貌、红外光谱、动态力学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结果表明:在热氧老化初始阶段,质损率急速上升,老化温度越高质量损失越快;试样表面形貌随热氧温度的升高其破坏程度逐渐加剧,在190°C老化后,纤维表面树脂脱落严重,纤维与纤维之间出现裂缝空隙,无树脂填充,在此老化温度下,试样发生了不可逆化学变化;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会随老化温度的升高而变大,但内耗呈现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的趋势,在70,130,190°C热氧老化后试样剪切强度分别提高6.0%,13.7%和2.1%。相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可为后续研究新型国产T8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提供数据参考。
    • 王晨旭; 徐念伟; 张园; 康仁科; 宋洪侠; 鲍岩
    • 摘要: 针对GH4169高温合金的难加工性、砂轮磨损严重导致的加工表面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引入超声辅助磨削加工技术,分析了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磨削深度、超声振幅对磨削力、砂轮磨损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磨削能有效降低磨削力并有助于延长砂轮使用寿命;获得了超声对材料去除方式、砂轮磨损行为的影响机制,对指导GH4169高温合金工艺优化、以实现高质高效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 杨政鸿; 宁明杰; 何大千; 杨猛哲; 黄永平; 黄云超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3D打印精度制作的生物材料表面形貌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医用3D打印原材料光敏树脂MED610为材料,使用光固化成型技术分别按照16µm、30µm、100µm层厚制作样本。测量样本表面粗糙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的最大高度Rz,静态角接触法检测样本疏水性。与表皮葡萄球菌标准株RP62A于振荡器上共培养,分别在2 h、6 h、12 h、24 h、30 h时取出材料表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单位视野细菌群落数量,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16µm层厚制作生物材料表面Ra、Rz值较30µm层厚与60µm制作样本较小,不同层厚制作材料表面疏水性无明显差异(P>0.05)。与表皮葡萄球菌共培养2 h、6 h时,16µm组材料表面少量表皮葡萄球菌分散在材料表面,无细菌聚集现象出现,单位视野细菌群落数量明显低于30µm组与100µm组(P0.05)。结论在3D打印中以不同层厚制作出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影响大,但对材料疏水性无明显影响。层厚越薄制作出的材料在感染早期不利于表皮葡萄球菌黏附。
    • 李雅寒; 雷卫宁; 邓瑶; 王剑桥; 钱海峰; 牟志刚
    • 摘要: 利用具有高度扩散性和传质的超临界CO_(2)流体辅助双脉冲电沉积技术制备Ni–r GO(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较优的双脉冲电参数组合,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正反向脉冲平均电流密度和正、反向脉冲占空比对Ni–rGO复合镀层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当正向脉冲电流密度和占空比分别为7 A/dm^(2)和0.35,反向脉冲电流密度和占空比分别为1.2 A/dm^(2)和0.25时,所得的Ni–r GO复合镀层表面平整、致密,显微硬度达到895 HV。
    • 马秀菊; 侯京斌; 倪淑杰; 王苗苗
    • 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设备从不同方面分析轮胎胎圈钢丝与胶料脱层问题。结果表明,胎圈钢丝与胶料脱层原因可能是钢丝表面损伤或者钢丝表面镀层不均匀,通过加强质量管控,做好钢丝镀层质量及成分的监控以及钢丝镀层损伤和均匀性的监控,可以有效解决胎圈钢丝与胶料脱层问题。
    • 潘丽美; 钱炜; 刘金; 叶逸; 郭淼现
    • 摘要: 零件的表面形貌是机械加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对精密铣削表面形貌的准确预测,在铣削工艺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切削振动小波包分析和频谱分析的表面形貌仿真方法。首先以球头铣刀为研究对象,建立工件坐标系下切削刃随时间变化的运动轨迹模型,然后把实测振动信号通过小波包分析和频谱分析处理后得到的振动方程带入其中,最后利用Matlab完成对工件表面形貌的仿真预测。通过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振动信号小波包分析和频谱分析的表面形貌仿真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为实际的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 陈法宇; 孙玉利; 王燎原; 张鹏; 盛一; 西川尚宏
    • 摘要: 为提高磁力研磨法光整异形波导管内凹槽底面的研磨效率和研磨效果,解决其难光整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钢珠直径、加工间隙、磁极盘转速3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降低率ΔR_(a)的影响,并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是钢珠直径为1.0 mm,加工间隙为1 mm,磁极盘转速为800 r/min。采用最佳工艺参数对试样进行研磨抛光,加工30 min后试样表面的大量突起被去除,表面粗糙度值Ra从初始的11.059μm降至1.513μm,粗糙度降低率ΔR_(a)达到最大值86.3%,试样的表面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