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吸波材料

吸波材料

吸波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3626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8篇、会议论文164篇、专利文献756800篇;相关期刊415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29种,包括第一届复杂电磁环境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及第二届中物院复杂电磁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2013年全国天线年会、2013年首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等;吸波材料的相关文献由628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若鹏、不公告发明人、赵治亚等。

吸波材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8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6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56800 占比:99.84%

总计:758032篇

吸波材料—发文趋势图

吸波材料

-研究学者

  • 刘若鹏
  • 不公告发明人
  • 赵治亚
  • 潘顺康
  • 成丽春
  • 谢宇
  • 刘伟
  • 寇超锋
  • 张达明
  • 王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杲爽; 蔡菲; 倪庆清; 傅雅琴
    • 摘要: 选用三维正交织物作为基布,以聚氨酯为黏合剂将炭黑复合在基布上制备柔性可折叠吸波纺织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硬挺度仪、矢量网络分析仪与拱形框连接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柔性和吸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浸渍溶液中炭黑质量分数为15%,复合材料的弯曲高度为10 cm,显示出良好的柔韧性;测试角度为0°时,材料的有效吸波频宽(EAB)可覆盖整个X波段;测试角度为30°时,在10.64 GHz得到了最小反射损耗(RL_(min))-41.33 dB,显示添加适量的炭黑,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 杜宗波; 时双强; 陈宇滨; 褚海荣; 杨程
    • 摘要: 石墨烯因其独特的介电特性、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等性质,被认为是新一代吸波材料的有力候选。然而,单一组分的石墨烯吸波性能不佳,因此近年来石墨烯基吸波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吸波机理与特性,指出介电型石墨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吸波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宽频、薄层的特点。从石墨烯基体与掺杂体两方面综述了介电型石墨烯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开发损耗能力强的新型介电掺杂体、构筑多组分吸波复合材料体系、建立通用的设计方法以及探索大批量的制备方法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 强荣; 冯帅博; 马茜; 陈博文; 陈熠
    • 摘要: 为解决碳纤维基吸波材料制备方法繁杂、能耗高的问题,以棉纤维为原料,Co^(2+)为金属源,2-甲基咪唑为配体,经配位自组装获得棉纤维表面均匀负载的ZIF-67,复合材料经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钴/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升高,钴纳米粒子结晶度更高,材料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增强,铁磁特性明显;煅烧温度有助于碳组分由无定形碳向微晶石墨转变,碳组分石墨化程度升高;800°C时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佳,厚度为2 mm时,有效吸收带宽可达5.44 GHz(9.36~14.80 GHz),复合材料优异的吸波性能归因于适宜的阻抗匹配和介电损耗与磁损耗的协同增强,相互搭载的纤维结构为电磁波构筑了适宜的衰减空间,并在碳纤维导电网络中快速衰减,研究将为新型碳纤维基吸波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借鉴。
    • 夏安南; 郝秀清; 钟国政; 何燕茹; 周金堂
    • 摘要: 目的改善羰基铁–环氧树脂基电磁波吸收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和电磁波吸收性能。方法将皮秒激光加工与微细铣削技术相结合,在羰基铁–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复合疏水微结构,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栅格间距为30、20μm时皮秒激光加工功率、扫描速度、扫描次数对所制备表面结构接触角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激光加工后的结构形貌进行分析,筛选出疏水性能较好的激光加工参数;选用不同直径的微细铣刀对所筛选的激光参数加工后的表面进行微细铣削,得到复合疏水结构,并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复合结构的形貌,根据复合结构的疏水性能和加工效率,筛选合适的微细铣刀直径。通过耐腐蚀性能测试对比未处理试样、仅经过皮秒激光加工后试样、仅经过微细铣削加工后试样及复合加工后试样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能力,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比各结构的电磁波吸收能力。结果当激光加工的栅格间距为20μm,激光功率为3.5 W,激光扫描速度为1000 mm/s,扫描次数为5时,所得到的表面微结构静态水接触角达到143°;在该表面上使用直径200μm的微细铣刀得到的复合结构接触角达到137.5°,且加工效率较高。实验结果表明,仅经过皮秒激光加工和复合加工均能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使材料在NaCl(5%)溶液中浸泡5 d也无明显腐蚀痕迹,还能减少材料表面羰基铁的流失,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此外,复合结构对改善材料吸波性能的效果较好,可将吸波材料的最大反射损耗从–36.5 dB提升至–45.2 dB。结论通过皮秒激光加工和微细铣削组合加工在羰基铁–环氧树脂基吸波材料表面制备的复合疏水结构可以改善其在海洋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并提升其电磁波吸收能力。
    • 刘静宇; 井敏; 王建行; 韩敏; 周旭; 徐家豪; 张小雨
    • 摘要: 本文使用可膨胀石墨以低成本的物理方法制得一种厚度薄、层间距大的多层石墨,将这种多层石墨加入到脱硫石膏中制成石膏基复合材料,与同等掺量的天然鳞片石墨所制备的石膏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吸波效果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多层石墨在石膏基体中的片层更薄、尺寸更小、更易分散,形成更广泛的导电网络,对电磁波的衰减值高,吸波效果优于天然鳞片石墨。多层石墨的最优掺量为8%,制得的石膏基复合材料最佳厚度为3mm,此时在12GHz的最大RL值可达-8.66dB,达到-7dB的电磁波吸收带宽可达2.8GHz(11.04GHz~13.84GHz)。其标稠用水量大,但抗折抗压强度却不低于天然鳞片石墨-石膏基复合材料。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磁理论的不断完善,电磁波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以其高速、智能化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电子元器件的日益小型化、高度集成化,使得我们所生活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产生了电磁干扰、电磁污染和信息泄露等危害。解决这些危害难题,就需要吸收电磁波材料,吸收电磁波橡胶。同时这些吸波材料也是军事上的隐身材料。因此这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吸波材料、吸波橡胶具有以下作用.
    • 齐笑言; 吴松羽; 李响; 李成俊
    • 摘要: 吸波材料可以吸收电磁波能量,在节能环保以及军事上有重要用途。本研究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SiC_(np)/Co吸波剂,并进一步制成吸波涂层。该涂层在固含量30 wt%,厚度2 mm时,有效吸波频带达6.9 GHz,覆盖Ku波段;厚度增大至3 mm时,其有效吸波频带拓宽至7.5 GHz。
    • 刘文俭; 熊家军; 何松; 罗刚; 夏亮; 陈劲松; 兰旭辉
    • 摘要: 研究了某型石墨烯泡沫材料不同厚度、不同介电常数实部、不同介电常数虚部对表面波衰减常数的影响,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厚度变大、介电常数实部变小、虚部变大可以减小表面波衰减常数截止频带的宽度。工程实践中,RCS减缩受镜面反射、电损耗、行波抑制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需要对具体的目标结构展开针对性分析。
    • 王国武; 谭果果; 乔亮; 王涛; 李发伸
    • 摘要: 微波吸收材料在民用和军用平台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需要对吸波体进行设计。设计的理想目标是使吸波体对入射的电磁波尽可能地达到零反射。对于有金属背衬的单层吸波体,提出一种用其电磁参数测量数据μ_(r)(f)和ε_(r)(f)直接求出零反射参数的方法,并用此方法研究了羰基铁粉复合材料吸波体的零反射参数随羰基铁粉体积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对该羰基铁粉吸收剂,当体积浓度Vc从10%增加到35%,每一个体积浓度的样品都能够获得、且只能获得一个零反射吸收峰;随着吸收剂体积浓度的增大,零反射吸收峰的峰值频率从16.2 GHz移向1.49 GHz,所对应的吸波体厚度从1.66 mm增大到3.08 mm。
    • 朱博; 安雷刚; 孙彬
    • 摘要: 该文使用高锰酸钾浓硫酸制备氧化石墨,并通过共碱还原-沉淀的方法制备石墨烯(rGO)与BaFe_(12)O_(19)络合物,脱水后形成rGO/BaFe_(12)O_(19)复合吸波材料。结果表明,rGO片层上稳定嫁接了纳米铁氧体BaFe_(12)O_(19),利用铁氧体BaFe_(12)O_(19)磁损耗和rGO介电损耗之间的协同作用,rGO/BaFe_(12)O_(19)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了高效的吸波性能。电磁参数测试表明,当rGO含量为16.7%时,在3 mm厚度下,其损耗值能达到-43.3 dB,在3.6 GHz~17.2 GHz的波段内,样品的损耗值几乎全部低于-10.0 dB。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rGO与铁氧体BaFe_(12)O_(19)来探究,找到rGO与BaFe_(12)O_(19)最佳的添加比例。该制备方法由于具有简单易操作以及稳定高效的吸波性能,为应用rGO/BaFe_(12)O_(19)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