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泳沉积

电泳沉积

电泳沉积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5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38983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电镀与涂饰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1海峡两岸功能材料论坛、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等;电泳沉积的相关文献由110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伟、黄紫洋、冯培忠等。

电泳沉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1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8983 占比:99.33%

总计:39246篇

电泳沉积—发文趋势图

电泳沉积

-研究学者

  • 王伟
  • 黄紫洋
  • 冯培忠
  • 强颖怀
  • 林昌健
  • 王莉莉
  • 郭立童
  • 黄剑锋
  • 林枞
  • 王周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单东方; 申桂鑫; 彭善龙; 王冬冬; 刘月; 张衡; 王新东
    • 摘要: 在氮化钛(TiN)悬浮液中加入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通过阴极电泳将TiN沉积在钛基体上,作为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双极板(BP)。在1.7 V的高电位PEM电解水体系中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所制涂层的耐蚀性和导电性。结果表明,当TiN与PEI的质量比为1∶0.14时,在5 V电压下沉积90~300 s可获得无裂纹的均匀涂层。它在0.5 mol/L H(2)SO_(4)+2 mg/L F-的溶液中有一定的耐蚀性,在143.6 N/cm^(2)压力下的接触电阻达到了2.10 mΩ·cm^(2)。
    • 张宇庭; 钟继如; 关凯书
    • 摘要: 金属表面的预处理往往是其涂层制备过程的重要步骤,为了探究碳钢表面状态对电泳沉积法制备氧化石墨烯涂层的影响,分别在粗化和抛光的碳钢表面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涂层,并通过激光散射仪测量了氧化石墨烯横向尺寸,采用三维表面测量仪对粗化碳钢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涂层进行微观分析,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进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抛光面上的涂层有明显缺陷,疏松,其腐蚀电流密度是无涂层碳钢的1.5倍,阻抗值减小,耐腐蚀性能下降;较粗糙的表面有利于形成具有更均匀、致密的涂层,其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0倍,阻抗值增大。表面粗化可以改善氧化石墨烯涂层质量,提升其耐腐蚀性能。
    • 王薪惠; 郝建军; 黎恒君; 尹鸿鹍
    • 摘要: 采用一步电解剥离法制备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通过阳极电泳沉积法得到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氧化铝复合薄膜。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阻抗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烷成功接枝到了氧化石墨烯上,令其热稳定性得以改善。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表面剥落均匀,石墨的晶格结构在电化学剥离过程中得到保留。与单一氧化铝薄膜相比,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氧化铝复合薄膜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降低,阻抗弧半径增大,耐蚀性得到改善,寿命延长。
    • 赵梦阳; 黄紫洋
    • 摘要: 在羟基磷灰石(HA)悬浮液中,以正丁醇为分散介质,三乙醇胺为乳化剂,成骨微量元素化合物CuO和SrCO_(3)作为添加剂,Ti片为基材,壳聚糖(CS)为造孔剂,依次通过区带电泳分布并在反向电场作用下电泳沉积,得到HA/CS/CuO/SrCO_(3)复合涂层,经700°C高温煅烧2 h后,制得HA/CuO/SrCO_(3)复合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量色散光谱仪(EDS)、劳埃德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模拟体液培养和抑菌实验等手段对复合涂层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Ca,Cu和Sr元素含量在HA/CuO/SrCO_(3)复合涂层的径向上均呈现梯度分布;复合涂层与钛基材的结合强度达33.0MPa;循环伏安(CV)曲线和Tafel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复合涂层在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模拟体液(H-SBF)中电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性较强;在H-SBF中培养24 d后,复合涂层表面完全碳磷灰石化;抑菌实验发现,复合涂层粉末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1.82%和71.86%.
    • 田孟娜; 林章飞; 吴文鹏; 唐文艳
    • 摘要: 电泳沉积(EPD)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增加医用金属合金生物相容性以及耐蚀性的一种简便的涂层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复杂形貌基体上形成可控厚度的膜层,因此可有效应用于增加不锈钢、钛合金、镁合金等医用金属合金的生物相容性。本文介绍了电泳沉积技术原理、优缺点以及影响因素,同时也对电泳沉积技术在不同合金上沉积不同的功能涂层进行了综述。
    • 李金铎; 刘志福; 任瑛琪; 侯京山; 刘玉峰; 房永征
    • 摘要: 光子晶体(PC)是一种在介观尺度下具有周期性自组装结构的材料,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光子禁带(PBG)。波长位于光子禁带内的光不能透过光子晶体而被反射回来,因而光子晶体具有优异的光调控能力。对量子点材料发光强度和寿命的调控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二氧化硅(SiO_(2))胶体球作为光子晶体组装单元,通过电泳沉积的方式制备了厚度可控的光子晶体薄膜。采用热注入方法制备了钙钛矿量子点(CsPbX_(3),X=Cl,Br,I)。光子晶体薄膜经表面疏水改性后,将钙钛矿量子点嵌入在光子晶体周期性结构中,该结构具有结构显色和荧光的双重性能。本工作发现光子晶体结构对蓝、红、绿三色钙钛矿量子点可获得4.5倍、19倍、11倍的荧光增强,在显示、防伪、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Zanko ROUEIN; Hassan JAFARI; Fatemehsadat PISHBIN; Rahim MOHAMMADI; Abdolreza SIMCHI
    • 摘要: 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物活性玻璃(BG)复合材料对镁生物降解行为的影响。通过电泳沉积和浸涂技术,利用含有不同比例两种涂层材料的悬浮液制备复合涂层。用SEM、EDS、FTIR和水接触角测量对涂层进行表征。通过线偏振、阻抗谱和模拟体液浸泡实验研究镁的生物降解行为。电镜结果表明,复合涂层致密且均匀。水接触角测量显示,与没有复合涂层的镁相比,具有复合涂层的镁接触角增加44°。复合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336 h后其表面被类骨羟基磷灰石层覆盖,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活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证实,与未涂覆复合材料涂层的镁相比,涂覆了由45 g/LPMMA和3.5 g/L45S5 BG组成的悬浮液所制复合涂层的镁,其生物降解率显著降低了96.9%。因此,具有复合涂层的镁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生物降解植入材料。
    • 黄素媛; 曹琳; 李卫; 林志丹; 张鹏
    • 摘要: 采用阴极电泳沉积技术在纯钛基板表面沉积聚醚醚酮(PEEK)/硼化钽(TaB_(2))复合涂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方式对电泳沉积液分散性、PEEK/TaB_(2)复合涂层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结晶行为、摩擦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电泳沉积参数可以制备形貌均匀、具有一定厚度的PEEK/TaB_(2)复合涂层,在390°C热处理后,涂层均匀致密无孔隙;热处理可以提高PEEK/TaB_(2)涂层的结晶性能,TaB_(2)颗粒的加入使PEEK涂层获得更高的结晶度;添加较低含量的TaB_(2)颗粒时,复合涂层在小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介质中表现出良好的摩擦学性能,与纯PEEK涂层相比,磨损率分别下降了48.1%,69.1%;但过量TaB_(2)颗粒在PEEK基质中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呈现上升趋势;细胞实验表明,TaB_(2)良好的生物活性促进了样品表面细胞增殖。
    • 丁蕊; 刘旭; 董悦; 徐娜; 尹艳君
    • 摘要: 电泳沉积技术具有成膜快、薄膜均匀平整、对电极形状要求低、可控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近年来在含能材料研究领域备受青睐。电泳沉积薄膜附着力差、硬度低,严重影响含能材料成膜质量。为改善电泳沉积含能薄膜附着力,开发一种便捷的后处理策略。将电泳沉积所得含能薄膜进行0.1 mol/L、0.2 mol/L、0.5 mol/L不同浓度的KCl溶液浸渍处理,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高速摄影机以及美国国家标准ATSM D 3359—17胶带法附着力标准试验方法,对比研究电泳沉积制得的含能薄膜无机盐浸渍处理前后形貌、组分、放热量以及附着力。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Al/CuO含能薄膜表面负载了KCl,而且无机盐溶液在干燥过程中发生重结晶,致密地填充在含能材料粒子间缝隙而形成网络结构,从而将散乱分布的颗粒连接为一体,含能薄膜附着力由1级提升至3级;经过后处理的含能薄膜Al/KCl(0.2 mol/L)/CuO放热量为1781 J/g,较处理前Al/CuO薄膜放热量1617 J/g增加164 J/g;KCl无机盐的填充增加了含能薄膜的致密性,使纳米粒子间接触紧密,提升了Al/KCl/CuO体系放热量。
    • 田艳红; 魏旭峰; 张学军
    • 摘要: 采用纳米材料增加碳纤维(CF)的表面粗糙度及活性官能团,不仅可以改善CF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状态,而且不会对CF本体造成损伤,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CF表面改性手段。使用电泳沉积技术(EPD)将碳纳米管(CNTs)沉积在高模CF表面,然后与环氧树脂(EP)复合,制备了单向纤维增强层压板(CF/EP复合材料)。使用万能拉力机测试CF/EP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结果表明,在电压为6 V时制备的CF/EP复合材料的ILSS为58.9 MPa,与未经EPD处理的CF/EP复合材料(ILSS=52.2 MPa)相比提高了12.8%。同时,通过EPD制备了海藻酸钠与CNTs共沉积修饰的高模CF,海藻酸钠的加入增加了CNTs与CF表面的黏附性及氧含量,提高了纤维表面对树脂基体的浸润性。当CNTs的质量浓度为0.3 mg/mL、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 mg/mL、EPD电压为8 V时,所制备的CF/EP复合材料的ILSS可达68.3 MPa,与未经EPD处理的CF/EP复合材料相比提高了30.8%。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