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215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5篇、会议论文190篇、专利文献215199篇;相关期刊493种,包括功能材料、内蒙古石油化工、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129种,包括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第一届国际微纳尺度生物医学分离和分析技术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2009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关文献由5157位作者贡献,包括郑俊萍、张会轩、S.福格特等。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5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190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215199 占比:99.30%

总计:216714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发文趋势图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研究学者

  • 郑俊萍
  • 张会轩
  • S.福格特
  • 曹春雷
  • 谭志勇
  • S·福格特
  • 丁永
  • 马晓燕
  • 刘波
  • 李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涛; 郝建强; 李文波; 石杰; 高秋明
    • 摘要: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塑性和空间占位能力,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生素载体之一。局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可以预防、延缓甚至根除骨骼肌肉系统的感染,是目前解决骨关节感染难题的常用手段。但是,抗生素的加入会显著影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机械性能,并且有引发不良反应的可能。另外,有学者发现抗生素骨水泥的抗生素释放率很低,局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并不能有效消灭细菌,且有引起细菌耐药的可能。因此,他们对抗生素骨水泥在控制感染方面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并引起了广泛热议。目的:综述抗生素骨水泥的优势与问题,并总结其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计算机在PubMed、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抗生素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Bone Cements、Anti-Bacterial Agents、Bone and Bones、joints、elution、release、Mechanical”为中、英文检索词,检索2017-01-01/2021-12-31发表的相关文献。排除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创新性差、重复的文献后,最终纳入6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抗生素骨水泥仍是治疗骨关节感染的最佳选择之一。随着对抗生素骨水泥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能改善其抗生素释放方式、抗菌能力和力学性能的新方法不断涌现出来,同时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也得到了拓展。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如抗生素的选择、剂量以及最佳的混合方法等。另外,通过对可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改性材料和抗生素替代物的开发与局部应用有望解决细菌耐药问题。相信随着医学、药学和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抗生素骨水泥会在临床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 袁虎成; 丁永国; 马雪花; 马文鑫; 孙建民; 王自立; 金卫东
    • 摘要: 背景: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口服抗结核药全身毒副作用大,寻求一种既能节约药物用量又能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血药浓度的药物缓释系统势在必行。目的:观察载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卷曲霉素、莫西沙星、阿米卡星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在PBS人工模拟体液中的缓释性能。方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alacos R粉剂分别与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卷曲霉素、莫西沙星、阿米卡星混合,每种药物与骨水泥粉剂有1.5 g∶40 g、2.5 g∶40 g两种比例,均加入20 mL液相单体,制备载抗结核药骨水泥标准试件8组,每组5个样本;对照组将40 g骨水泥粉剂与其20 mL液相单体混合,制备不含药骨水泥标准试件1组,共5个样本。将上述所有样本浸泡于PBS中,并置于37°C恒温水浴振荡器内,于设定的时间点取浸提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结果与结论:①吡嗪酰胺1.5 g组、吡嗪酰胺2.5 g组、卷曲霉素1.5 g组、卷曲霉素2.5 g组、莫西沙星1.5 g组、莫西沙星2.5 g组、阿米卡星1.5 g组、阿米卡星2.5 g组在PBS中可测到最低释药浓度的时间分别为45,60,150,150,120,120,60,90 d,其中卷曲霉素1.5 g组、卷曲霉素2.5 g组、莫西沙星1.5 g组、莫西沙星2.5 g组、阿米卡星2.5 g组具有更长的释药周期,对照组无药物释出;②结果显示,载卷曲霉素(1.5,2.5 g)、莫西沙星(1.5,2.5 g)、阿米卡星(2.5 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释药周期长、缓释性能好。
    • 欧梁; 孔德忠; 徐道情; 倪景; 付兴前; 黄维琛
    • 摘要: 目的:椎体成形术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目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仍是强化椎体最常用的填充材料,但其并非是最理想的填充材料.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能够与骨组织自然愈合且被人体吸收和替代的新型填充材料.文章系统评价两种填充材料应用于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7月.以目测类比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骨折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临床疗效作为结局指标.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研究质量评估,其中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质量,队列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评估质量,并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9项研究,其中有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4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总体质量较高,共593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填充材料在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5MD=-0.45,95%CI:-1.10-0.21,P=0.18)、椎体后凸Cobb角(MD=-0.16,95%CI:-0.43-0.11,P=0.24)、椎体高度(SMD=0.13,95%CI:-0.12-0.37,P=0.32)、骨水泥渗漏率(OR=1.30,95%CI:0.67-2.54,P=0.44)、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MD=3.31,95%CI:-1.34-7.97,P=0.16)、临床疗效有效率(OR=1.00,95%CI:0.14-7.27,P=1.00)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在邻近椎体新发骨折方面,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组明显优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OR=2.17,95%CI:1.04-4.51,P=0.04).结论: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在椎体成形术中应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对于减少邻近椎体骨折具有显著优势,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方面疗效相当,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
    • 李胜凯; 李涛; 魏超; 时明
    • 摘要: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是椎体强化运用最多的骨水泥,但目前仍存在弹性模量过大等缺陷.针对如何降低其弹性模量进行骨水泥体外力学测试,对于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的意义.目的:检测PMMA骨水泥及其添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后复合骨水泥的抗压强度,评价添加磷酸钙人工骨对PMMA骨水泥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将磷酸钙人工骨(0,4,8 g)、PMMA(26 g)加入液相单体,分别制备PMMA(100%)、磷酸钙/PMMA(87%)、磷酸钙/PMMA(76%)骨水泥,分别注入人松质骨标准实验模块内,制备骨质疏松模型,通过标准压缩实验测定各模型的极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将PMMA(100%)、磷酸钙/PMMA(87%)、磷酸钙/PMMA(76%)骨水泥制备成圆柱形的标准骨水泥试件,确定最高固化温度和每个样品达到最高固化温度所需的时间,通过标准压缩实验测定各模型的极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结果 与结论:①在骨水泥标准试件模型中,磷酸钙/PMMA(87%)组、磷酸钙/PMMA(76%)组的最大抗压缩强度及弹性模量均低于PMMA(100%)组(P<0.05),磷酸钙/PMMA(76%)组的抗压强度低于磷酸钙/PMMA(87%)(P<0.05);磷酸钙/PMMA复合骨水泥的最高固化温度较PMMA骨水泥降低,凝固时间无明显变化.②在骨质疏松模型中,磷酸钙/PMMA(87%)组、磷酸钙/PMMA(76%)组的最大抗压强度均低于PMMA(100%)组(P<0.05),磷酸钙/PMMA(76%)组的弹性模量低于磷酸钙/PMMA(87%)组(P<0.05).③结果 表明,在PMMA骨水泥中添加磷酸钙可降低弹性模量;在一定范围内,磷酸钙/PMMA复合骨水泥较PMMA骨水泥具有更好的力学和结构特性,且可操控性无明显变化,可用于椎体强化.
    • 李胜凯; 李涛; 魏超; 时明
    • 摘要: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是椎体强化运用最多的骨水泥,但目前仍存在弹性模量过大等缺陷。针对如何降低其弹性模量进行骨水泥体外力学测试,对于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的意义。目的:检测PMMA骨水泥及其添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后复合骨水泥的抗压强度,评价添加磷酸钙人工骨对PMMA骨水泥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将磷酸钙人工骨(0,4,8 g)、PMMA(26 g)加入液相单体,分别制备PMMA(100%)、磷酸钙/PMMA(87%)、磷酸钙/PMMA(76%)骨水泥,分别注入人松质骨标准实验模块内,制备骨质疏松模型,通过标准压缩实验测定各模型的极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将PMMA(100%)、磷酸钙/PMMA(87%)、磷酸钙/PMMA(76%)骨水泥制备成圆柱形的标准骨水泥试件,确定最高固化温度和每个样品达到最高固化温度所需的时间,通过标准压缩实验测定各模型的极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结果与结论:(1)在骨水泥标准试件模型中,磷酸钙/PMMA(87%)组、磷酸钙/PMMA(76%)组的最大抗压缩强度及弹性模量均低于PMMA(100%)组(P<0.05),磷酸钙/PMMA(76%)组的抗压强度低于磷酸钙/PMMA(87%)(P<0.05);磷酸钙/PMMA复合骨水泥的最高固化温度较PMMA骨水泥降低,凝固时间无明显变化。(2)在骨质疏松模型中,磷酸钙/PMMA(87%)组、磷酸钙/PMMA(76%)组的最大抗压强度均低于PMMA(100%)组(P<0.05),磷酸钙/PMMA(76%)组的弹性模量低于磷酸钙/PMMA(87%)组(P<0.05)。(3)结果表明,在PMMA骨水泥中添加磷酸钙可降低弹性模量;在一定范围内,磷酸钙/PMMA复合骨水泥较PMMA骨水泥具有更好的力学和结构特性,且可操控性无明显变化,可用于椎体强化。
    • 欧梁; 孔德忠; 徐道情; 倪景; 付兴前; 黄维琛
    • 摘要: 目的:椎体成形术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目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仍是强化椎体最常用的填充材料,但其并非是最理想的填充材料。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能够与骨组织自然愈合且被人体吸收和替代的新型填充材料。文章系统评价两种填充材料应用于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7月。以目测类比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骨折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临床疗效作为结局指标。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研究质量评估,其中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质量,队列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评估质量,并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9项研究,其中有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4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总体质量较高,共593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填充材料在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SMD=-0.45,95%CI:-1.10-0.21,P=0.18)、椎体后凸Cobb角(MD=-0.16,95%CI:-0.43-0.11,P=0.24)、椎体高度(SMD=0.13,95%CI:-0.12-0.37,P=0.32)、骨水泥渗漏率(OR=1.30,95%CI:0.67-2.54,P=0.44)、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MD=3.31,95%CI:-1.34-7.97,P=0.16)、临床疗效有效率(OR=1.00,95%CI:0.14-7.27,P=1.00)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在邻近椎体新发骨折方面,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组明显优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OR=2.17,95%CI:1.04-4.51,P=0.04)。结论: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在椎体成形术中应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对于减少邻近椎体骨折具有显著优势,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方面疗效相当,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
    • 郑成日; 芦津; 徐苏云
    • 摘要: 聚合物电解质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考察了由聚环氧乙烷(PEO)、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二醇(PEG)和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盐(LiTFSI)组成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性能。采用聚合物共混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膜的形态和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详细考察了离子电导率、孔隙率和吸液率等性能。PS和PMMA的加入降低了PEO的结晶度,提高了它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当PEO/PS/PMMA膜中各组成质量比为75:10:15时,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优良的性能,膜的离子电导率为3.56×10^(-4)S·cm^(-1),拉伸强度为11.56MPa,孔隙率达到57.6%,吸液率高达164.3%。
    • 郑作保; 贾姣; 冯洋洋; 侯一杰; 贾永堂
    • 摘要: 为了降低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开发具有高效保暖性能的材料。采用静电纺丝多射流共混技术,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米纤维作为骨架支撑结构,引入聚氨酯(PU)纳米纤维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保暖性能。通过研究环境湿度、PU质量分数、LiCl添加量以及PMMA/PU注射比对纤维絮片的影响,制备出具有联锁双网络结构的保暖材料。结果表明:PMMA/PU纤维絮片(PMMA/PUFS)具有较高的拉伸应力(159.02 kPa)和良好的拉伸伸长率(65.85%),同时具有超轻的性能(7.38 mg/cm^(3))和超高的保暖性(导热系数为25.28 mW/(m·K))。研究结果可为新型保暖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
    • 张康玉; 蒋正轩; 陶黎明; 鲍宁; 李凯; 刘勇
    • 摘要: 目的:探究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后的动态表达,揭示其在术后瘢痕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球结膜下植入不同的引流物材料,其中PMMA组植入表面涂裹聚一氯对二苯(Parylene C)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块;硅胶-MMC组植入硅胶块,同时注射丝裂霉素C(MMC);硅胶组植入硅胶块。收集术后第1、3d,1、2、3、4、8wk兔眼房水,采用ELISA法检测房水中IL-10蛋白表达。收集术后第1、2、3、4、8wk材料块周围结缔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法检测组织中IL-10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硅胶组中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较PMMA组及硅胶-MMC组显著。ELISA检测显示术后早期三组房水中IL-10表达呈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术后第3d达高峰;术后早期(第1d~3wk)硅胶组的表达高于PMMA组和硅胶-MMC组(均P<0.05),术后晚期(第4~8wk)三组表达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检测显示结缔组织中IL-10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1wk最高,术后第2~3wk逐渐下降,术后第4~8wk再次升高,且硅胶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晚期(第4~8wk)结缔组织中IL-10蛋白的表达与成纤维细胞增生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青光眼引流物材料植入术后,IL-10表达呈先升高后逐渐降低,4wk后再次升高的动态过程,推测IL-10可能对瘢痕形成起抑制作用。
    • 王杰; 杨岩; 李宗育; 雷良才; 李海英
    • 摘要: 碳纳米管(CNT)作为一种一维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电学、热学性能,且拥有与炭黑相似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可作为一种纳米填料,用于改善聚合物的性能。但容易团聚这一特性限制了它的大规模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对氯甲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MMA-b-PVBC),用1-甲基咪唑季铵化得到离子液体嵌段共聚物PMMA-b-PVBMIm(PMVIm)。把它作为分散剂,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将碳纳米管很好地分散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体中,得到CNT/PMVIm/PMMA共混体系。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共混体系的形貌进了分析,结果显示CNT在聚合物基体中得到良好的分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