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3年内共计5443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5篇、会议论文462篇、专利文献224362篇;相关期刊662种,包括激光生物学报、安徽农业科学、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251种,包括全国第十二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第九届电子束焊接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离子源学术交流会、高能束加工技术研讨会、第十届粒子加速器学术交流会暨荷电粒子源、粒子束会议、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等;离子注入的相关文献由7786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增亮、张通和、彭立波等。

离子注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5 占比:1.07%

会议论文>

论文:462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224362 占比:98.73%

总计:227249篇

离子注入—发文趋势图

离子注入

-研究学者

  • 余增亮
  • 张通和
  • 彭立波
  • 易文杰
  • 孙雪平
  • 张涛
  • 曾宪贤
  • 袁卫华
  • 田修波
  • 伍三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超; 邵黎军; 毛向阳
    • 摘要: 离子注入是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改变材料表面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来改变其化学、物理以及力学性能。对316L不锈钢进行离子注入以提高其表面强度以及耐蚀性能。对316L不锈钢进行Ni-C复合离子注入,以两种元素的注入剂量以及注入比例为变量分析了离子注入对316L不锈钢表面微观组织结构、耐蚀性以及表面硬度的影响,揭示了离子注入工艺和耐蚀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制备的表面致密均匀而且孔隙率低,先后注入剂量为1.0×10^(17)ions/cm^(2)的Ni、C元素得到的316L不锈钢的腐蚀电位比基体正移了210 mV,同时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一个数量级,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而且在进行最大剂量(1.0×10^(17)ions/cm^(2))Ni离子注入后,C注入剂量的增加能够稳定提高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 王丹; 王晓丹; 夏长泰; 赛青林; 曾雄辉
    • 摘要: 采用离子注入法制备了不同剂量的β-Ga_(2)O_(3)∶Eu^(3+)样品,并在空气中进行了退火处理,成功实现了Eu^(3+)的光学激活。通过拉曼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β-Ga_(2)O_(3)晶体随Eu^(3+)注入剂量的应力变化趋势,发现随着Eu^(3+)剂量的增加,晶格应力先增加后减少,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阴极荧光光谱对晶体的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主要观察到峰值位于380 nm附近、宽的缺陷发光峰以及峰值位于591 nm、597 nm和613 nm的Eu^(3+)发光峰。通过高斯拟合发现,该380 nm发光峰主要由360 nm、398 nm和442 nm三个子峰构成,分别与自陷激子和施主-受主对有关。此外,Eu^(3+)发光峰位置与强度受到基质局域晶体场的影响。
    • 杨佳慧; 王刚; 刘昌龙
    • 摘要: 通过Ti离子单注入或与Ag离子顺次注入、结合后续的N;气氛下热退火处理,在SiO_(2)基体的浅表面层合成TiO_(2)纳米结构,详细研究了该纳米结构的形貌、结构、光学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离子单注入或与Ag离子顺次注入并经热处理后均能在SiO_(2)中产生TiO_(2)纳米颗粒,700°C退火后形成的纳米颗粒主要为锐钛矿相,继续升高退火温度,TiO_(2)纳米颗粒逐渐转变为金红石相。Ag的附加注入不仅能促进TiO_(2)纳米颗粒的生长,而且可以降低其形成的温度及光学带隙。此外,光催化实验结果还显示,Ag的附加注入能够提高所合成的TiO_(2)纳米颗粒光催化活性。结合光致发光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分析并给出了附加Ag离子注入导致所合成的TiO_(2)纳米结构光催化活性提升的可能机理。
    • 宋志成; 杨露; 张春福; 刘大伟; 倪玉凤; 张婷; 魏凯峰
    • 摘要: 本文对70 nm超薄多晶硅的掺杂工艺、钝化性能及光伏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70 nm超薄多晶硅的掺杂工艺,研究表明当离子注入剂量为3.2×10^(15) cm^(-3),在855°C退火20 min时,70 nm超薄多晶硅的钝化性能可以达到与常规120 nm多晶硅相当的水平,且70 nm多晶硅的表面掺杂浓度达到5.6×10^(20) atoms/cm^(3),远高于120 nm掺杂多晶硅的表面掺杂浓度(2.5×10^(20) atoms/cm^(3))。基于70 nm超薄多晶硅厚度减薄和高表面浓度掺杂的特点,较低的寄生吸收和强场钝化效应使得在大尺寸(6英寸)直拉单晶硅片上加工的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主要电性能参数表现为:电流I_(sc)升高20 mA,串联电阻R_(s)降低,填充因子FF增加0.3%,光电转换效率升高0.13%。
    • 沈怡东; 钱清友
    • 摘要: 采用离子注入对半导体器件的进行掺杂,能实现精确掺杂,在半导体器件制程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讨相同注入剂量,不同离子注入硼与磷的能量,对于深结扩散后表面浓度的影响,从而得到较理想的工艺注入能量,以便提升注入机设备效率及产品深结扩散后的浓度稳定性,并在深结扩散器件中得到有效的利用,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 牛科研; 张璇; 崔博垚; 马永健; 唐文博; 魏志鹏; 张宝顺
    • 摘要: 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金刚石在热导率、载流子迁移率和击穿场强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质,在功率电子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现p型和n型导电是制备金刚石半导体器件的基础要求,其中p型金刚石的发展较为成熟,主流的掺杂元素是硼,但在高掺杂时存在空穴迁移率迅速下降的问题;n型金刚石目前主流的掺杂元素是磷,还存在杂质能级深、电离能较大的问题,以及掺杂之后金刚石晶体中的缺陷造成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都比较低,电阻率难以达到器件的要求。因此制备高质量的p型和n型金刚石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介绍金刚石独特的物理性质,概述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离子注入法实现金刚石掺杂的基本原理和参数指标,进而回顾两种方法进行单晶金刚石薄膜p型和n型掺杂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其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仁莹; 刘霖; 李锦潇; 吴蕾; 吴晓玲; 郑瑞廷; 程国安
    • 摘要: 探讨了低剂量离子注入技术对VO_(2)薄膜的结构和红外发射性能的影响,发现1×10^(15) cm^(-2)注量的W离子注入掺杂时,会对VO_(2)薄膜的晶体结构产生一定的损伤;经400°C退火处理后部分恢复了薄膜的单斜相晶体结构,且退火处理后,在掺杂W离子、结构缺陷和氧空位的共同作用下,掺杂量0.12%即可使VO_(2)薄膜的相变温度降低8.9°C;掺杂原子数量每增加1%,其相变温度相应变化74.2°C;W离子注入并经退火处理后,VO_(2)薄膜的红外发射率为0.35~0.46,其在低温区间的红外发射率相比未注入薄膜降低了0.14,这大幅度提高了VO_(2)薄膜在低温区的红外隐身性能.
    • 窦忠宇; 王婷; 张荣宇; 张殿喜
    • 摘要: 对经过T6热处理的2195铝锂合金试样进行了N离子注入工艺处理,使用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对离子注入前后的铝锂合金试样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在高剂量的N离子注入后有新相A1N的出现,注入后的合金试样表面出现软化现象。摩擦实验表明,注入前后摩擦系数没有明显变化,但耐磨损性能得到提高。N离子注入后铝锂合金的腐蚀电位有所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浸泡实验显示离子注入后试样腐蚀速率显著降低,这是由于合金表面形成的AlN新相以及过饱和氮的扩散保护作用,表明N离子注入是提高2195铝锂合金耐磨和耐蚀性能的有效手段。
    • 崔超; 袁莉莉; 尹亮; 黄玉东; 孟令辉; 杨念群; 杨士勇
    • 摘要: 采用氧等离子体活化聚(苯并噁唑-酰亚胺)(PI)薄膜,以此为基底,通过离子注入和化学电镀铜工艺制备高黏结性、耐锡焊性的无胶柔性单面覆铜板(FCCL)。控制气流压强,研究处理功率、处理时间对薄膜表面结构、化学成分及其与Cu层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改性对改善PI薄膜黏结性能有重要影响,控制压强30 Pa,处理功率100 W,时间10 min,表面引入含氧极性基团,蚀刻明显,使薄膜的浸润性增强;PI薄膜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进一步赋予FCCL优良的黏结性能,其剥离强度比现有FCCL提高60%以上。
    • 任梦远; 陈霏
    • 摘要: 硼的瞬间增强扩散(transient enhanced diffusion,TED)导致MOS晶体管出现反短沟道效应,阈值电压异常升高,严重影响器件性能和良品率,不同的器件尺寸,阈值电压增量不同,为探究沟道内杂质离子分布情况和器件尺寸对TED效应的影响,在40 nm CMOS工艺平台下,对调阈值注入、低掺杂漏极(LDD)离子注入和碳离子协同注入工艺进行参数调整实验,测量不同工艺参数、不同尺寸的晶体管阈值电压,采用TCAD工具仿真沟道内硼离子和间隙原子的浓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沟道长度逐渐缩小,阈值电压先上升,在0.55 μm处达到最高后迅速下降,上升速率随着沟道宽度的减小而降低.当沟道长度不变时,阈值电压随沟道宽度一直下降,且下降得越来越快.间隙硅原子由LDD离子注入引入并向沟道扩散,而硼离子聚集在LDD-沟道边界位置,但是在LDD和沟道形成的角落会向浅沟槽隔离(STI)区域泄漏,聚集和泄漏作用共同控制沟道内硼离子的浓度分布.TED效应导致的阈值电压漂移是受器件尺寸调控的,另外,高能量的碳协同注入结合红外快速热退火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TED效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