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25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8篇、会议论文302篇、专利文献1079125篇;相关期刊289种,包括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材料、铝加工等;
相关会议187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第十二届全国高温材料及强度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等;时效处理的相关文献由359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平、贾淑果、聂祚仁等。
时效处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79125篇
占比:99.90%
总计:1080185篇
时效处理
-研究学者
- 刘平
- 贾淑果
- 聂祚仁
- 潘清林
- 刘志义
- 文胜平
- 田保红
- 陈立佳
- 高坤元
- 黄晖
- 张晓燕
- 刘正
- 吴晓蓝
- 尹志民
- 朱德智
- 李周
- 杨维
- 柯三平
- 牛靖
- 王红祥
- 董俊明
- 郭喜平
- 鞠云明
- 丁宇升
- 严彪
- 宋克兴
- 宋练鹏
- 朱世根
- 杨柯
- 洪永昌
- 胡壮麒
- 范金辉
- 薛锦
- 车欣
- 邱艳
- 陈强
- 顾伟生
- CHE Xin
- D·L·克拉斯卓姆
- L·M·小派克
- WANG Xin
- Zhu Dezhi
- 丁宗业
- 丁志敏
- 丁文江
- 侯淑芳
- 刘冠华
- 刘斌
- 卫东海
- 周荣灿
-
-
-
-
摘要:
近日,由南山铝业自主研发设计的“一种含钪的Al-Cu系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并颁发证书。该专利将铝合金依次进行熔炼、均匀化退火、挤压、淬火、拉伸和时效处理,通过合理设计铸造工艺、挤压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参数,使得铝合金材料在提高拉伸强度的同时不降低塑性,另外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这种合金适用于生产航空用铝型材。
-
-
王彦龙;
刘晨;
高泽宇
-
-
摘要:
为了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混合碳化钛的过饱和铜钛合金粉,压制后烧结成型,制备以Ti作为耦合剂的TiC增强Cu基复合材料并进行时效处理。通过组织观察、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时效处理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TiC含量越高,复合材料的硬度越高,但电导率和耐腐蚀性却有所下降;同时复合材料表面的增强相越分散,气孔增加,但总体分布较均匀,且与基体结合较好。在时效处理后,耦合剂Ti与基体Cu析出的第二相Cu_(4)Ti会影响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表现为复合材料表面气孔减少,硬度、电导率、致密度和耐腐蚀性比时效处理前均有所提高。
-
-
张福荣;
韩明;
王善瑞;
鲁昌凯
-
-
摘要: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选区电子衍射技术表征了Ti-4.5Al-6.5Mo-2.6Nb-1Sn-2Cr (质量分数,%)合金中时效析出的亚稳过渡相与基体之间的位向关系,详细介绍了表征两相位向关系的具体方法,分别讨论了验证已知位向关系和求解未知位向关系两类命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借助不同倒易点阵面之间的交线和夹角,正确地标定亚稳过渡相和基体复合电子衍射花样,成功解析出两相之间的位向关系。这一基于电子衍射花样解析亚稳过渡相与基体之间位向关系的方法,不仅适用于Ti合金,而且适用于分析其他合金系晶体间的位向关系。
-
-
王子阳;
左舜贵;
王盖世;
曹军;
肖飞
-
-
摘要:
系统研究了冷却方式、时效温度对60NiTi合金硬度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退火处理试样,正火或淬火处理能显著提高合金的硬度;正火试样300°C时效处理能进一步提高合金硬度,而400,500,600°C时效处理使合金硬度降低,其中600°C时效处理合金硬度下降最显著;通过正火+300°C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硬度由铸态试样的31 HRC提高到60 HRC。金相与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正火和淬火处理后的60NiTi合金晶粒中没有粗大针状析出相形成。获得均匀细小的组织并避免Ni_(4)Ti_(3)相在冷却及时效过程中粗化并转变成Ni_(3)Ti相是得到高硬度60NiTi合金的关键。
-
-
王圣斌;
周少东
-
-
摘要:
以Cu-Al-Ni-Fe-Mn为研究对象,在固定固溶处理温度为900°C、固溶时间为1 h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时效处理温度,研究了不同时效处理温度对Cu-Al合金性能的影响。采用洛氏硬度计、SEM、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铜铝合金的洛氏硬度、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效处理温度的升高,Cu-Al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均先升高后降低,当时效处理温度为550°C时,Cu-Al合金的硬度达到了最大值45.2 HRC,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分别达到最大值895.8 MPa和2.38%,时效处理效果最佳。形貌分析可知,随着时效处理温度升高到550°C,Cu-Al合金的硬质相和第二相粒子增多,沉淀强化的效果增强,且断口形貌的韧窝加深,位错滑移的难度增加,从而使Cu-Al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综合可知,Cu-Al合金的最佳时效处理温度为550°C。
-
-
付争兵;
丁瑜
-
-
摘要:
抗拉强度影响电解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的使用效能。对正极电解铜箔进行时效处理,然后进行XRD和SEM分析,并测试铜箔的抗拉强度。时效温度和时间对铜箔的抗拉强度都有影响,当二者分别为40°C和24 h时,处理后铜箔的抗拉强度较未处理铜箔提高了13.4%。时效处理过程中铜晶粒的二次取向生长,是铜箔抗拉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
王一唱;
吴晓东;
岳露;
郭明星;
曹玲飞
-
-
摘要:
研究淬火速率对Al-Zn-Mg-Cu-Zr-Er合金时效析出行为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等研究合金中团簇和析出相的析出行为与特征。固溶后冷却速率最慢的空冷合金中会形成淬火诱导η相及大量团簇,使其淬火态硬度比水淬合金的提高了24%(HV 26)。然而,合金的时效硬化响应速度和峰时效硬度随淬火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峰时效态的水淬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伸长率和耐蚀性,这是由于水淬合金时效析出驱动力较大,使析出相的数量密度增大及晶间无析出带的宽度减小。
-
-
杨仕英;
倪凤涛;
董浩;
张仕强;
彭建
-
-
摘要:
将7050铝合金模锻件产品取样进行475°C×1 h固溶处理后,按照105°C×8 h、120°C×8 h、150°C×4 h、177°C×7 h依次叠加时效处理并于中间过程取样,采用透射电镜(TEM)、布氏硬度测试(HB)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7050铝合金模锻件的固溶及四级时效热处理工艺过程中组织、化合物相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固溶态合金中有含Fe、Ni、Ti、Si等杂质元素的未溶化合物以及少量的S相(Al2CuMg);合金依次经4次时效处理后硬度逐渐升高;时效处理过程中,S相同时沿晶界和晶内析出,η相(MgZn2)呈颗粒状分布于Al基体上,尺寸约为40~50 nm。其中177°C时效处理后观察到的纳米级析出物η或η'相是7050合金的主要强化相。
-
-
宋嫡慧;
李谷雨;
许红雨
-
-
摘要:
目的探究提高固相合成SCFs/AZ31B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最佳时效温度。方法采用固相合成工艺制备SCFs/AZ31B镁基复合材料并在415°C固溶处理20 h,然后分别在155,175,195,215°C下进行20 h时效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OM)与扫描电镜(SEM)观察微观组织,并测试拉伸性能、硬度等力学性能,研究时效温度对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时效过程中,碳纤维稳定存在于基体中。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先增加后减小,175°C时效晶粒尺寸最小为14.84μm,时效析出的第二相为Al;Mg。当时效时间为20 h、时效温度为175°C时,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维氏硬度最高,分别为188 MPa,259 MPa,6.9%,70.2HV。在该实验条件下,最佳时效温度为175°C。结论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第二相从非连续析出转为连续析出。时效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
-
高丽娜;
肖建;
贾咏馨;
聂赛男;
苏睿明
-
-
摘要:
采用喷射成形和传统铸造方法分别制备2618(Al-Cu-Mg-Fe-Ni)铝合金,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等设备和手段对时效后的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喷射成形工艺对合金常温和高温拉伸性能有明显提升。喷射成形2618铝合金中Al9FeNi耐热相形态较为圆整,Al2CuMg强化相细小、弥散,故合金性能提升明显。
-
-
林霖;
康明;
曲银辉
- 《第十四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20中国铸造活动周》
| 2020年
-
摘要:
Mg-11Gd-3Y-0.6Zr合金随着时效温度的增加,晶相组织变化为:细小粒状→大片花瓣状+大量细小粒状→粗大粒状.Mg-11Gd-3Y-0.6Zr合金经250°C+24h时效处理时,综合机械性能较高,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77MPa、333MPa和5%.
-
-
Jiang Lei;
姜磊;
卞健从;
Bian Jiancong;
Wei Zicheng;
魏子程;
Nie Sainan;
聂赛男;
Zheng Li;
郑黎;
Yu Baoyi;
于宝义;
袁晓光;
Yuan Xiaoguang;
Li Runxia;
李润霞
- 《2018年第九届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年会 、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轻合金材料结构件产业创新与发展峰会暨中德铸造技术交流高峰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研究了冷热循环处理对电磁搅拌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电磁搅拌AZ91镁合金在固溶处理后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再进行相同的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对固溶处理后的电磁搅拌AZ91镁合金进行深冷处理,AZ91镁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得到提高,晶粒得到细化,第二相粒子析出.在深冷处理24h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为214MPa,伸长率为8.95%.合金在深冷处理后,进行1h时效处理,合金的抗拉强度显著提高,抗拉强度为242MPa.
-
-
YANG Liu;
杨柳;
WANG Ying;
王莹;
LIN Chongzhi;
林崇智;
JIANG Jian;
江健;
方强
- 《2018第五届钛产业前沿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对Ti-15V-3Cr-3Sn-3Al钛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固溶-时效处理,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方法研究了固溶-时效工艺对材料析出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80°C×0.5h固溶处理后,组织中出现有大量亚稳态的马氏体α'相,通过随后的时效处理,组织中将析出有不同数量和形态的α析出相,随着时效温度升高或时间增长,析出相数量增多,形态由无规则聚集态向针状转变,析出物的尺寸和间距也增大.材料时效过程中析出大量纳米级弥散分布的α析出相,形成的α/β相界面对位错运动起到阻碍作用,从而提高合金强度,析出相数量越多,越细小,强化作用越大.而塑性主要取决于析出相在晶界上的分布形态和数量,晶界α相的形貌对材料的塑性有重大影响,连续的晶界α相分布会严重损害材料的塑性.
-
-
CAI Yue-hua;
蔡月华;
LUO Tao-tao;
罗涛涛;
ZHOU Chun-rong;
周春荣;
XIANG Sheng-qian;
项胜前;
PAN Qing-lin;
潘清林;
YAN Jie;
严杰
- 《第8届广东铝加工技术(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采用硬度测试、金相(OM)、背散射(BS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固溶-时效处理对Al-Zn-Mg-Mn-Zr铝合金挤压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Mn-Zr铝合金挤压态组织除固溶基体外,还包括亚微米级的AlZnMg(Cu)平衡相和α-AlFe(Cr)Si夹杂相;固溶过程中,亚微米级的AlZnMg(Cu)平衡相溶解而α-AlFe(Cr)Si夹杂相仍然保留下来;随着固溶温度升高,时效态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70°C时达到峰值;时效过程中,铝合金表现出明显的时效硬化效应,GP区的形成是合金强化的主要原因.Al-Zn-Mg-Mn-Zr铝合金板材合适的固溶-时效制度为470°C/1h固溶水淬后120°C/24h时效,在此条件下,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445Mpa、350Mpa和15.3%.
-
-
WANG Aiqin;
王爱琴;
LIU shuaiyang;
刘帅洋;
LU Panpan;
卢盼盼;
XIE Jingpei;
谢敬佩
- 《第十六届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暨十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利用中频炉熔炼了4A双相不锈钢,并对其进行了固溶和时效处理,在SR-300磨损设备上进行了腐蚀磨损试验,利用SEM分析了试验材料的磨损形貌,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制度及参数对试验材料腐蚀磨损行为影响.结果表明,4A双相不锈钢在5%河砂+3.5%NaCl的固-双相液流中存在一个临界滑动磨损速度(7.85m/s).当介质滑动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不锈钢腐蚀磨损加剧;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试验材料的耐腐蚀磨损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在1100°C固溶时,腐蚀磨损性能最优;4A双相不锈钢经固溶处理后时效8h,其耐腐蚀磨损性能明显优于未经时效处理试样.
-
-
-
-
-
张瑞忠;
张保存;
邹纯;
钟鼓;
长海博文;
文成
- 《2018年全国铝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试验研究了变质元素Sr和Ca对新开发的髙导热AlSi12Fe铸造铝合金导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工业批量化生产AlSi12Fe铸造铝合金铸锭的组织和性能,并进行了该合金压铸件应用于通信机箱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Sr和Ca均能通过对共晶硅的变质作用来提髙AlSi12Fe铸造铝合金的热导率,且Sr的改善作用比Ca的更明显,当添加w(Sr)=0.03%~0.05%时效果最优;AlSi12Fe铸造铝合金锭横截面各个位置的电导率有所差异,这主要与冷却速率有关,最先冷却凝固位置的α-Al、共晶硅和Fe相更为细小,因而电导率和热导率更好;采用AlSi12Fe铸造铝合金可顺利压铸1.8mm厚、60mm髙的复杂薄壁通信机箱散热翅片,机箱压铸态的热导率为160W/(m·K),经时效热处理后热导率可达172W/(m·K).
-
-
张瑞忠;
张保存;
邹纯;
钟鼓;
长海博文;
文成
- 《2018年全国铝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试验研究了变质元素Sr和Ca对新开发的髙导热AlSi12Fe铸造铝合金导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工业批量化生产AlSi12Fe铸造铝合金铸锭的组织和性能,并进行了该合金压铸件应用于通信机箱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Sr和Ca均能通过对共晶硅的变质作用来提髙AlSi12Fe铸造铝合金的热导率,且Sr的改善作用比Ca的更明显,当添加w(Sr)=0.03%~0.05%时效果最优;AlSi12Fe铸造铝合金锭横截面各个位置的电导率有所差异,这主要与冷却速率有关,最先冷却凝固位置的α-Al、共晶硅和Fe相更为细小,因而电导率和热导率更好;采用AlSi12Fe铸造铝合金可顺利压铸1.8mm厚、60mm髙的复杂薄壁通信机箱散热翅片,机箱压铸态的热导率为160W/(m·K),经时效热处理后热导率可达172W/(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