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复合板
不锈钢复合板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70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799877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山东冶金、不锈:市场与信息、太钢科技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188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爆炸合成纳米金刚石和岩石安全破碎关键科学与技术、2014年中南·泛珠三角地区轧钢学术交流会、第十九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等;不锈钢复合板的相关文献由1220位作者贡献,包括惠治铭、李家滨、韦定等。
不锈钢复合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99877篇
占比:99.97%
总计:800144篇
不锈钢复合板
-研究学者
- 惠治铭
- 李家滨
- 韦定
- 朱庆峰
- 曾周燏
- 刘进强
- 孙莹
- 庞作涛
- 张心金
- 苏强
- 党军
- 李东晖
- 傅广兵
- 刘纯
- 王治宇
- 高峰
- 刘会云
- 刘国林
- 张华伟
- 李文斌
- 李龙
- 王效岗
- 祝志超
- 金建炳
- 金贺荣
- 黄庆学
- 吴涛
- 徐明华
- 徐海东
- 李冰
- 李晓峰
- 李晓明
- 李荣续
- 李铁铎
- 江姗
- 焦四海
- 王德胜
- 田保生
- 秦永波
- 程晓英
- 肖亮明
- 薛海
- 赵伟
- 连敬祥
- 井玉安
- 付冬阳
- 付振坡
- 刘丹
- 包仲南
- 孟庆连
-
-
陈春燕;
杨巨顺;
冯可梁;
曲唱;
何萌;
刘福领
-
-
摘要: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基层与复层交界处的焊接属异种钢焊接,其焊接性受复层和基层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接头形式及填充金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产生焊接裂缝等问题。通过分析压力容器中筒体纵缝、筒节间和筒节与封头间的环缝焊接质量,探索在具体项目中,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合格率低的成因,提出了采用组合坡口设计和改变焊接顺序的具体改进措施。通过实施改进措施,将压力容器Q345R/S31603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合格率从78%提升到了100%。
-
-
傅鑫
-
-
摘要:
本论文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永久办公场所项目精装修工程二标段(总包A标段)15层重点公共区域,核心筒观光电梯部位的不锈钢复合板吊顶为实例.该施工区域在高管层主出入通道且人流过往频繁的主要特点,对该区域吊顶重新进行深化设计,为确保观光电梯厅的建筑效果及整体性,以不锈钢吊顶板安装工艺为出发点,实现不锈钢复合板吊顶分格合理、与室内装饰风格形成整体,协调一致,建筑效果良好,得到亚投行各方的一致认可.
-
-
张子健
-
-
摘要:
对304/Q345R不锈钢复合板常压储罐进行了超声衍射时差法技术研究应用.采用带有对接焊缝的表面盲区试块进行直通波盲区测定,对复合板焊接模拟试块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了基于覆材侧和基材侧的检测效果差异性,最后将制定的检测工艺应用于现场一台25000 m3不锈钢复合板常压储罐,检出埋藏裂纹1条并进行了解剖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覆材侧的TOFD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复合板常压储罐的开罐内检测.
-
-
林炜;
李增平
-
-
摘要:
本文结合嘉兴港乍浦港区E区4号泊位配套罐区工程,介绍了大型S30408/Q345R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及其在不锈钢复合板储罐施工中的实践应用,有效解决了焊接易产生裂纹的质量问题,可为复合钢板焊接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
-
金贺荣;
张钊瑞;
韩民峰;
宜亚丽;
赵丁选
-
-
摘要:
为了探究夹层厚度对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设定了4种带不同厚度镍夹层(0.05、0.10、0.15、0.20 mm)的复合试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相同厚度试件的热压缩试验,通过金相显微分析技术对压缩后样件结合界面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通过能谱分析对结合界面元素扩散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对结合界面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以及通过拉伸试验对材料的拉伸性能进行检测.对比研究发现,镍夹层厚度越大,结合界面越平滑,同时对碳、铬等元素扩散的阻隔效果越好,在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增大夹层厚度会使板材的力学性能下降;0.05 mm厚的镍层附近硬度值出现明显突变,其余3种厚度的夹层附近硬度值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其中,0.10 mm厚的镍夹层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阻隔元素扩散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材料界面处的优良的拉伸性能(512 MPa).
-
-
刘立伟;
杨建炜;
王凤会;
曹建平;
许斐范;
高立军
-
-
摘要:
采用埋弧焊(SAW)焊接方法分别焊接2种厚度的Q345R/316L不锈钢复合板,得到2种复合板焊接接头,通过金相、成分分析、晶间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板焊接接头不同焊道的组织及耐蚀性。结果表明,厚规格复合板不锈钢盖面焊接了5道次,焊接接头不锈钢各焊道主要为奥氏体组织,无晶间腐蚀倾向;薄规格复合板不锈钢盖面焊接了2道次,不锈钢焊缝组织为奥氏体/马氏体双相组织,出现晶间腐蚀开裂现象;焊缝自腐蚀电位受Cr含量控制,适量的马氏体相表面也能形成稳定的钝化膜,且在腐蚀过程中优先溶解,起到阴极保护的作用。
-
-
金贺荣;
张钊瑞;
韩民峰;
井士涛;
赵丁选
-
-
摘要:
为了研究板坯表面粗糙度对不锈钢复合板界面特性的影响,基于MSC.Marc软件建立了复合板界面非共节点热轧三维热力耦合模型,分析了双金属间摩擦因数对轧制变形区界面黏接特点的影响规律,同时进行了不同表面粗糙度板坯的热轧试验及性能评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双金属间摩擦因数的增大,轧制变形区内的黏接现象越早发生;较大的板坯表面粗糙度抑制了界面碳元素的扩散,同时也容易导致界面产生夹杂物和孔洞等缺陷.拉剪试验表明,粗糙度Ra=7.6μm的复合板的剪切强度最高,达到384.81 MPa,Ra=1.6μm的复合板的剪切强度为365.85 MPa,两种拉剪试样均为韧性断口.Ra=15.6μm的复合板由于界面存在孔洞缺陷,发生了脆性断裂,拉剪强度最低,为321.74 MPa.
-
-
王芳芳;
陈高俊;
贾丙中;
赵阁;
闫艳伟;
陈思佳
-
-
摘要:
某石化厂一台不锈钢复合板胶液罐检验时发现内壁封头裂纹,为分析该裂纹成因,通过硬度测试、铁素体含量测试、金相分析、成分分析和介质分析等方法,发现裂纹部位硬度偏高,铁素体含量偏高,奥氏体组织中存在应变诱导马氏体组织,分析发现介质组分有微量氢氟酸生成的可能,最终确定该裂纹为晶间型应力腐蚀开裂,并为预防该裂纹的形成提供建议.
-
-
杨洁
-
-
摘要:
为了研究黏结不锈钢复合板是否可用来制作电梯门板、壁板等部件,对该板材的力学性能、环境适应性、加工工艺、门板和壁板的机械强度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该板材的拉伸强度与碳钢板的相当,门板和壁板的机械强度较碳钢或439不锈钢门板和壁板弱,但仍满足使用要求;温度和湿度对黏结层影响较小,但盐雾的侵蚀使黏结力显著降低;通过调整设备参数,加工工艺满足要求.因此,该板材用来制作电梯的门板和壁板具有可行性,但应对切边采取保护措施以防黏结层腐蚀.
-
-
陈坤;
傅延波;
刘波;
马洪青;
宋凯;
张连爽
-
-
摘要:
Q345R+S31603不锈钢复合板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具备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低合金钢的强度,在海洋钢结构压力容器生产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本文针对Q345R+S31603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性作简要的分析,从压力容器生产中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过程的注意事项,从而保证焊接质量.
-
-
WU Xiao-ling;
吴小玲;
HUANG Wen;
黄文;
XIAO Jie;
肖洁
- 《第十五届全国膨胀节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本文联系生产实际,在爆炸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的焊后热处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不锈钢的敏感温度内进行热处理,从而尽可能地使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优,大大提高复合板的使用寿命.制定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对不同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得到的试样的组织进行分析,考察金属间相及碳化物的析出规律,找出σ相等的析出敏感温度区间.并对比纯不锈钢与爆炸复合板复层不锈钢的析出行为,看爆炸复合过程是否促进复层内相的析出,进而影响其耐蚀性能,做出相关分析和结论.
-
-
何天仁;
许智平;
詹光曹
- 《2014年中南·泛珠三角地区轧钢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轧制法生产不锈钢复合板的技术, 主要分为制坯、轧制、精整三个阶段。其主要工序为:基坯、复坯→下料→表面处理→加助复剂→组坯→真空处理→加热→除鳞→轧制→热矫直→剪切→探伤→取样检验→剪切定尺→冷矫直→标识→入库。通过工艺过程参数的控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要求,并实现批量化生产.
-
-
蒋健博;
及玉梅;
付魁军;
刘芳芳;
王佳骥
- 《第十九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对304不锈钢和Q235B碳钢进行焊接组坯,以对称轧制方式进行热轧,得到了1/6mm规格的不锈钢复合板.通过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复合板板形、结合面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其结果显示: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组坯和热轧工艺得到的304/Q235B复合板板形平整,板厚控制均匀,结合面无间隙,各项力学性能良好,其中剪切强度为450MPa,远高于不锈钢复合板国家标准要求的210MPa,达到了R1级标准.剪切接头断口存在大量韧窝,为韧性断裂且断裂位置为Q235B基层侧.
-
-
-
蔡春秀
- 《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先对压力容器用不锈钢复合板[材质为S30403+Q245R,δ=(2+10)mm]的工艺流程作简单介绍,重点对基材、复材在热轧前后的成分、金相图谱、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等方面性能作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生产工艺过程的参数、化学成分数据、金相实验图谱、屈服强度、冲击功、界面抗剪切强度、延伸率、内弯、外弯等性能数据,表明国内热轧技术生产的不锈钢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完全达到GB/T8165-2008《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及NB47002.1-2009《压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复合板第1部分:不锈钢-钢复合板》等相关标准的要求,能够满足压力容器加工制造过程对该种材料的各项性能要求,为化工、机械制造行业提供更多的材料选择.
-
-
-
-
Zhou-Caiyun;
周彩云;
Wang-Zhigang;
王志刚
- 《2018年甘肃省焊接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分析P355NH/NL2+SB625(UNS N08904)复合板材料特性,进行了多项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检测,确定了合理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并取得了成功.试验表明其复合板基层焊缝焊后需奥氏体化温度热处理的宜用焊材FLUXOCORD41.1/OP121TT/W;基层只经过AC1以下焊后热处理的焊材宜用W607DR H09MnNiDR/SJ208DR;对于需要经过下转变点以下温度的复合层,宜双层堆焊,过渡层堆焊焊材为H309MoL,表层堆焊焊材为H904L,堆焊厚度为3+3.5mm.此外,小电压、小电流、小的输入量、合理的并经过评定的热处理工艺规范可有效改善接头的低温性能.
-
-
Zhou-Caiyun;
周彩云;
Wang-Zhigang;
王志刚
- 《2018年甘肃省焊接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分析P355NH/NL2+SB625(UNS N08904)复合板材料特性,进行了多项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检测,确定了合理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并取得了成功.试验表明其复合板基层焊缝焊后需奥氏体化温度热处理的宜用焊材FLUXOCORD41.1/OP121TT/W;基层只经过AC1以下焊后热处理的焊材宜用W607DR H09MnNiDR/SJ208DR;对于需要经过下转变点以下温度的复合层,宜双层堆焊,过渡层堆焊焊材为H309MoL,表层堆焊焊材为H904L,堆焊厚度为3+3.5mm.此外,小电压、小电流、小的输入量、合理的并经过评定的热处理工艺规范可有效改善接头的低温性能.
-
-
Zhou-Caiyun;
周彩云;
Wang-Zhigang;
王志刚
- 《2018年甘肃省焊接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通过分析P355NH/NL2+SB625(UNS N08904)复合板材料特性,进行了多项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检测,确定了合理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并取得了成功.试验表明其复合板基层焊缝焊后需奥氏体化温度热处理的宜用焊材FLUXOCORD41.1/OP121TT/W;基层只经过AC1以下焊后热处理的焊材宜用W607DR H09MnNiDR/SJ208DR;对于需要经过下转变点以下温度的复合层,宜双层堆焊,过渡层堆焊焊材为H309MoL,表层堆焊焊材为H904L,堆焊厚度为3+3.5mm.此外,小电压、小电流、小的输入量、合理的并经过评定的热处理工艺规范可有效改善接头的低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