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时效
长期时效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航空、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9190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先进发动机节能及测试技术论坛、SAMPE China 2010和第九届先进材料技术研讨会、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中美材料国际研讨会等;长期时效的相关文献由30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洪才、王磊、崔彤等。
长期时效
-研究学者
- 杨洪才
- 王磊
- 崔彤
- 胡壮麒
- 刘丽荣
- 刘世忠
- 贾新云
- 吕俊英
- 张玉锁
- 王延庆
- 管恒荣
- 蒙肇斌
- 赵光普
- 史振学
- 孙晓峰
- 张宏炜
- 张强
- 李嘉荣
- 李殿国
- 谭永宁
- 赵宇新
- 金涛
- 黄朝晖
- 孙魁平
- 庄景云
- 张绍维
- 徐凤琴
- 李爱民
- 杜金辉
- 杨玉军
- 邓群
- 郭建亭
- 何马飞
- 佟健
- 侯介山
- 凌刚
- 刘恩泽
- 刘杨
- 孙文儒
- 杨钢
- 童开峰
- 董建新
- 谢锡善
- 赵光谱
- 赵双群
- 赵玉才
- 郑志
- 金海鹏
- 马天军
- 于君燕
-
-
刘丽荣;
陈茂凯;
胡颖涛;
王振江;
谢君
-
-
摘要:
为了考察K416B合金的组织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与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1000°C下长期时效对K416B合金的组织转变和1000°C/160 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K416B合金的γ′相尺寸增加;初生MC型碳化物逐渐转化为M_(6)C型碳化物,降低了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合金的持久寿命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晶界处的颗粒状M_(6)C型碳化物数量及尺寸的增加是合金沿晶断裂的主要原因;针状M_(6)C型碳化物降低了合金的持久寿命,但对合金断裂特征的影响不明显.
-
-
郭媛媛;
刘晨光;
张迈;
张轩宁;
许剑伟;
张剑;
骆宇时
-
-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一种低铼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1000°C和1100°C长期时效处理不同时间后的组织演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000°C长期时效处理过程中,随着时效时间延长,γ′相逐渐长大,1000 h后大部分γ′相仍保持一定立方度,γ′相边长达到1μm左右;枝晶内应力的存在导致枝晶干不同区域γ′相呈现不同的形貌;1100°C长期时效100 h后,γ′相逐渐合并、连接,500 h后γ′相完全形筏,随时效时间延长,γ/γ′界面位错网间距逐渐减小,筏形组织逐渐粗化;1000°C长期时效1000 h和1100°C长期时效500 h后仅有少量μ相析出,该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
-
-
赵云松;
杨昭;
陈瑞志;
张剑;
骆宇时;
刘丽荣
-
-
摘要:
利用透射电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了两种不同Ru含量(3%和5%,质量分数)的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22在1130°C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形貌演化、TCP相析出和界面位错网的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热处理后5Ru合金比3Ru合金的γ′相尺寸更小,形状更规则,γ/γ′相界面的错配度更大,高Ru含量使合金Re,Mo等元素出现反分配现象;5Ru合金在1130°C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粗化速率、溶解速率和形筏速率均低于3Ru合金;5Ru合金在长期时效1000 h后仍没有TCP相析出,而3Ru合金在时效50 h后便析出TCP相,随着长期时效时间延长,TCP相数量增多,尺寸增大;与3Ru合金相比,长期时效1000 h后5Ru合金γ′/γ界面位错网更加致密和规则;综上所述,Ru的元素反分配作用和低的扩散系数使5Ru合金比3Ru合金表现出更高的组织稳定性。
-
-
周慧;
龙海波;
毛圣成;
张泽;
韩晓东
-
-
摘要:
γ′相是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主要强化相,研究γ′相的热稳定性对于优化合金的高温服役性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长期时效过程中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γ′相的粗化行为。研究发现在长期时效过程中γ′相的尺寸逐渐增加,γ′相的尺寸由初始的方块状演变为长条状。结合定量化分析,发现γ′相尺寸的粗化速率逐渐降低、γ′相体积分数先降后增。γ′相尺寸在时效初始阶段遵循Ostwald熟化规律,粗化到一定程度会发生γ′相合并,合并后便不再按Ostwald熟化规律增加。γ′相尺寸体积分数变化规律是由外界温度升高及时间延长所引起的先回溶后脱溶所导致。
-
-
杨林;
程印;
王新广;
李龙飞
-
-
摘要:
为了研究Mo含量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和蠕变性能的影响,讨论了Mo对高温合金的元素分配比、γ′相形态、微观结构稳定性和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的增加有助于提高γ′相的立方度.J2合金在长期时效100 h后会析出少量TCP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TCP相的析出数量随之增加,表明Mo含量的增加促进了TCP相的析出.J2合金中的位错网比J1合金更密集,密集的位错网可以有效防止位错剪切到γ相,其为J2合金具有较长蠕变寿命的原因之一.
-
-
王旭东;
杨忠;
刘丽荣
-
-
摘要:
研究了两种不同Al含量单晶高温合金的热处理态组织和1 100°C不同时间长期时效处理后的组织形貌以及长期时效对两种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考察Al含量对合金组织稳定性以及持久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Al含量的合金经完全热处理后,5.7Al合金与6.1Al合金的γ'相尺寸相当,和5.7Al合金相比,6.1Al合金的γ基体通道略窄,体积分数从65%增加至70%左右;1 100°C长期时效过程中,5.7Al合金的γ'相的长大速率低于6.1Al合金,TCP相的析出倾向明显小于6.1Al合金,5.7Al合金的组织稳定性高于6.1Al合金;经1 100°C长期时效处理的两种不同Al含量合金试样在1 120°C/137 MPa下的持久寿命均随长期时效时间延长而降低,长期时效1 000 h后,两种合金的持久寿命均约为热处理态的50%;在不同长期时效时间下5.7Al合金的持久寿命都略高于6.1Al合金.
-
-
刘维维;
刘世忠;
李影;
李嘉荣
-
-
摘要:
采用螺旋选晶法制备DD6合金单晶试棒,标准热处理后在980°C长期时效2000 h,研究980°C长期时效对DD6单晶高温合金的组织演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长期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中γ'相的尺寸增大,2000 h后γ'相尺寸约为1μm,没有TCP相析出,合金具有较好的组织稳定性.2000 h长期时效试样在980°C/243 MPa下持久寿命为180.16 h,为热处理态的56.3%;在1070°C/130 MPa下持久寿命为144.42 h,为热处理态的35.31%,断裂模式均为微孔聚集型断裂;相比热处理态的合金,2000 h长期时效态试样760°C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降低5.55%和5.88%;980°C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下降11%和10.59%.
-
-
周晓明;
王志彪;
冯业飞;
曾维虎
-
-
摘要:
研究了长期时效热处理制度对FGH96合金的显微组织、析出相、拉伸性能、持久性能及蠕变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合金的晶粒组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分析了γ′相、碳化物和硼化物的形貌、尺寸和含量。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拉伸、持久和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在时效温度550°C和650°C下,时效时间在100 h至7500 h变化时,FGH96合金的晶粒尺寸、γ′相形貌尺寸、MC型碳化物和M_(3)B_(2)型硼化物相含量、拉伸性能、持久性能等基本保持不变。时效温度为650°C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γ′相及Cr_(23)C_(6)碳化物的含量相比550°C略有增大,导致蠕变性能降低,残余应变增大。
-
-
彭世清;
葛昌纯;
田甜;
郝志博;
赵波
-
-
摘要:
对喷射成形镍基高温合金FGH100L分别进行亚固溶和过固溶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长期时效对合金中γ′相尺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亚固溶热处理合金中有四种尺寸的γ′相,在长期时效过程中,一次、二次和大三次γ'相尺寸均有明显增长,小三次γ'相尺寸略有减小,四种γ'相长大规律均不符合Lifshitz,Slyozov和Wagner(LWS)粗化模型。一次γ'相、二次γ'相和大三次γ'相出现相似的分裂现象,二次γ'相在时效500 h后出现不稳定生长现象,合金中无拓扑密排(TCP)相析出。过固溶热处理合金中有三种尺寸的γ′相,在长期时效过程中,一次γ'相尺寸略有增长,二次γ'相和三次γ'相尺寸并没有明显变化,三种γ'相长大规律均不符合LSW粗化模型。一次γ'相和三次γ'相形貌基本不变,二次γ'相处于正在分裂状态,没有完全分裂,合金中无TCP相析出。过固溶热处理合金的γ'相尺寸和形貌变化比亚固溶热处理合金小,前者组织稳定性更高。
-
-
史振学;
刘世忠;
岳晓岱;
王志成
-
-
摘要:
采用选晶法在真空高梯度定向凝固炉中制备第四代单晶高温合金DD15试棒,热处理后在980°C分别时效400、800、1200、1600、2000 h,研究不同时效时间的合金组织.结果 表明:合金的热处理组织由立方化较好γ′相和基体γ相组成.随着980°C时效时间增加,γ′相合并长大仍保持立方形状,基体通道的宽度增加;时效1600 h时,未有TCP相析出;时效2000 h时,析出极少量TCP相,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合金中较多的Re、W、Ta、Mo、Nb等高熔点元素能够抑制γ′相长大,Ru元素能够抑制TCP相的析出,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
-
-
王立民;
谌康;
杨钢;
刘正东;
包汉生
-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先进发动机节能及测试技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和扫描电镜对不同Ni 含量的LF2气阀合金平衡态析出相和长期时效后的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F2合金平衡态析出相主要有γ,γ’、Laves、σ 和MC相.随着合金中Ni含量的增加,γ’相数量增多,Laves 相析出范围变窄,析出量逐渐减少;LF2合金中Ni 含量由16%增加至32%时,700°C×100h 时效后合金中析出的γ’相数量增加了1.63倍,Ni含量的增加强烈促进γ’相的析出;随时效时间的延长,LF2 合金中的γ’相数量增加,Laves相由颗粒状长大为团簇状.Ni含量的增加能够延缓时效过程中σ相的形成.
-
-
宁礼奎;
郑志;
刘恩泽;
佟健;
于永泗;
惠升
- 《SAMPE China 2010和第九届先进材料技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研究了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406在900°C长期时效4000h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中γ'相粗化并筏状化;室温拉伸强度降低,塑性提高,但幅度不大;与热处理态合金980°C/260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相比,1000h长期时效后的持久寿命几乎没变化,2000h长期时效后持久寿命下降约14%,3000h与4000h长期时效后的持久寿命降低约24%。DZ406合金经900°C,4000h长期时效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
-
-
浦惠康;
田沛玉
- 《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
| 2007年
-
摘要:
研究了GH3044合金锻材在400、600、800 °C下分别经过100、300、500和1000 h的长期时效热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GH3044合金锻材在400°C下时效,强度和塑性基本没变化;在600°C和800°C下时效,强度有所提高,塑性略有下降,但都能满足国内外技术标准的要求,可在800°C以下、1000h内长期使用。
-
-
高帆;
王磊;
张继;
刘杨
- 《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利用多试样法测定了一种镍基合金经不同时间时效后的断裂韧性JIC.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该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探讨了该合金在750°C长期时效过程中,合金的组织变化和断裂韧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碳化物从晶界断续的析出转变为连续的析出,并且晶内有TCP相出现,合金的断裂韧性降低,断裂方式由混合型断裂转变为沿晶断裂.
-
-
秦学智;
郭建亭;
袁超;
侯介山;
李谷松;
叶恒强
- 《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新型铸造镍基高温合金K452在长期时效过程中的微结构演化。结果表明,在长期时效期间,γ′的形貌始终为球形,而M23C6碳化物的形貌则从枝晶状演化到不规则块状再到规则的多面体状。MC碳化物分解先后涉及了三个反应,即MC+γ→M23C6+γ′(ReactipmⅠ),MC+γ→M23C6+η(ReactionⅡ)和MC+γ→α-(W,Mo)+η(ReactionⅢ)。晶界发生粗化,晶界M23C6碳化物也由分散的小颗粒逐渐变为连续的链状。
-
-
周兰章;
肖旋;
沈阳工业大学;
郭建亭;
于海朋
- 《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在800~900 °C长期(10000h)时效过程中,DZ417G合金中二次γ′强化相粗化长大,条块状MC碳化物发生分解反应:MC+γ→M23C6+γ′,且随时效温度升高和时效时间延长,MC碳化物分解程度增加,晶界析出相的尺寸增大.900°C长期时效导致γ′相数量减少,碳化物数量增多.合金经10000h长期时效后没有出现脆性的TCP相,仍然保持良好的室温拉伸性能。
-
-
-
陈伟;
沈阳中科三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长春;
李辉;
楼琅洪;
陈光
- 《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
| 2007年
-
摘要:
随第一次时效温度的提高,改型合金中γ″相尺寸增大,同时δ相开始析出。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了合金的性能:γ″相的尺寸增加有利于对合金的强化,而δ相的析出降低了合金的强度;同时,δ相的析出导致合金的断裂方式由穿晶韧性断裂转变为沿晶断裂.改型合金在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稳定性明显优于Inconel 718合金,700°C长期时效1000h,晶内γ″相依然保持组织稳定,合金的强度和700°C、620MPa持久寿命显著提高。
-
-
梁永纯;
袁超;
郭建亭;
侯介山
- 《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GH4698合金在650°C长期无应力时效过程中,组织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达10000h的时效后,合金的组织稳定,无有害相析出;室温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略有下降;650°C、720MPa光滑持久寿命和持久伸长率有所提高。
-
-
-
- 北京科技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0-12-29
-
摘要:
一种通过长期低温时效处理提高Al‑Cu‑Li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针对应变时效态(T8态)的Al‑Cu‑Li合金在60~120°C之间某一温度进行长期低温时效(50~5000h),诱发T1板条间溶质元素的进一步析出,为合金提供额外的强韧化效应,同时该温度下不会导致T8态合金中T1相的粗化,最终使Al‑Cu‑Li合金综合力学性能提升。T8态Al‑3.67Cu‑1.12Li‑0.26Mg‑0.19Ag‑0.11Zr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经85°C保温1500h后分别从594.93±7.39MPa、566.99±8.34MPa和10.52±0.53%提高到599.89±4.44MPa、573.18±3.49MPa和12.93±1.60%,而85°C下时效100h后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提高到598.04±2.51MPa和13.36±0.46%。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能耗小,成本低,应用性强,在Al‑Cu‑Li合金强韧化方面有着应用潜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