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摩擦因数

摩擦因数

摩擦因数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1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7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47223篇;相关期刊295种,包括机械工程材料、中国表面工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十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4届年会暨2016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四川省力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摩擦因数的相关文献由349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永振、杜三明、孙乐民等。

摩擦因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7 占比:2.41%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47223 占比:97.53%

总计:48418篇

摩擦因数—发文趋势图

摩擦因数

-研究学者

  • 张永振
  • 杜三明
  • 孙乐民
  • 孔德军
  • 陈光雄
  • 上官宝
  • 周仲荣
  • 王文东
  • 朱华
  • 李和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建稳; 吴善祥; 张若男; 陈务军; 范进; 王明洋
    • 摘要: 为探究平纹织物纱线移动响应机制,以典型平纹机织织物为对象,进行多加载工况下纱线移动行为的数值模拟,系统考察摩擦因数、模型尺寸及预应力对纱线移动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而深入探讨了抽出纱线断裂长度、抽断强度、纱线间摩擦性能及基布所受预应力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该平纹机织织物峰值抽出载荷与摩擦因数、模型尺寸及预应力呈正相关,预应力由200 MPa增至700 MPa,峰值抽出载荷提升34.49%.纱线屈曲明显时,其抽出荷载提升明显.该机织织物纱线抽断强度随预应力及摩擦因数的增加逐渐增大,摩擦因数从0.1增至0.2时,纱线抽断强度增幅达16.48%.该机织织物纱线的抽断长度与实际所处应力环境相关,应力均匀化是纱线抽断长度增加的重要因素.
    • 寇保福; 李振顺; 张涨; 霍鹏亮
    • 摘要: 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白光干涉仪,考察不同载荷和转速下工具钢球与304钢组成的滑靴副的摩擦因数、磨损体积和磨痕形貌,从而找到最优工况以提高滑靴副的寿命以及工作效率。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发现:载荷、转速和半径对摩擦因数的影响都比较显著,并且载荷为100 N、转速为50 r/min和半径为20 mm时的摩擦因数达到最小值。基于正交试验的最优结果,开展控制变量试验。结果表明:随载荷的增大,磨损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在50 N时磨损体积最小,为91.468×10^(6)μm^(3);磨损体积随转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在50 r/min时磨损体积最小,为926.613×10^(6)μm^(3);随着载荷和转速的变化,磨痕的深度和宽度也会变化,其中载荷对磨痕宽度的影响显著,从50 N到150 N时,磨痕的宽度增大2.2倍、深度增大1.9倍;转速对磨痕深度的影响显著,从50 r/min到150 r/min时,磨痕的宽度增大34%、深度增大1.66倍。
    • 高丽; 顾炜华; 张建兵
    • 摘要: 为了提高梳棉机的梳理效果,介绍梳棉机用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条工作角的设计原理,通过改变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条工作角的设计值,上机验证工作角变化对梳理指标的影响;详述使用同批原料,在TC5型梳棉机纺C 14.6tex纱的试验条件、准备和要求,以及对生条和成纱的取样要求;在基本工艺设置和其他梳理元件配置不变的条件下,对比后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条在不同工作角时的生条和成纱质量。结果表明:后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条的工作角在梳理效能中发挥显著作用;在小于理论设计临界值的情况下,工作角越大,梳理效果越好;随着后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密的增加,可适当增大工作角以增强梳理效果。
    • 刘克; 刘翔; 李金龙
    • 摘要: 目的 探索制备摩擦因数低、硬度高、弹性模量高和耐磨性高的TiAlCN涂层。方法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F690钢表面沉积具有不同碳含量的TiAlCN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纳米压痕仪、往复式摩擦磨损仪和台阶仪对涂层的结构、硬度、弹性模量、摩擦磨损性能和磨痕形貌进行分析。结果 碳含量对TiAlCN涂层的结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涂层表面粗糙度会随着涂层中碳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此外,涂层的组成主要为fcc-TiN、fcc-TiC和hcp-AlN。随着涂层中碳含量的增加,涂层的晶粒取向由(111)变化为(200),同时涂层中的非晶含量也逐渐增加,涂层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也随之下降。碳的质量分数为15.57%的TiAlC80N320涂层具有36.21 GPa的硬度和430.15 GPa的弹性模量。在干摩擦条件下,TiAlC80N320涂层具有较低的磨损率,为2.85×10^(-6)mm^(3)/(N·m)。TiAlC160N320涂层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但是具有较高的磨损率(4.31×10^(-6)mm^(3)/(N·m))。结论 涂层中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涂层中非晶含量的增加,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和耐磨性会随之降低,涂层的摩擦因数会降低。
    • 张永
    • 摘要: 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备聚酰胺66(PA66)/聚四氟乙烯(PTFE)耐磨复合材料,通过摩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OM)表征、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PTFE含量和不同PTFE微粉粒径对PA66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66树脂摩擦因数及磨损质量随载荷的增加而降低,载荷达到160 N后接近平衡;加入PTFE后,PA66/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下降明显;复合材料摩擦因数对PTFE微粉粒径有选择性,当粒径为12μm时摩擦因数最小。
    • 王保民; 南洋
    • 摘要: 为揭示织构凹坑方式对径向滑动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基于气液两相流理论,建立径向滑动轴承腔内油气两相流数值计算模型。将传统普通织构改进为出入口呈阶梯状的非对称织构,定义出入口壁面高度比值H为非对称因数,采用SIMPLEC算法进行求解,分析非对称因数对凹槽织构单元流体域内流场的影响,探讨径向滑动轴承不同位置织构、不同转速下非对称因数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槽织构排布于收敛楔入口能够有效提高摩擦学性能;由于流场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织构凹坑出口处产生的双涡旋的影响,不同H值上壁面压力均大于对称织构与无织构工况;随着转速的提高,轴承腔内油相体积分数下降,H=0.25时承载能力最高,摩擦因数最小。因此,研究非对称表面织构对改良径向滑动轴承的润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王建梅; 陈明达; 宁可
    • 摘要: 重载条件下机械装备螺栓联结界面摩擦性能不足极易导致失效行为。为探究表面处理对螺栓联结界面摩擦与抗滑移性能的作用效果,提高界面摩擦性能,首先观测分析喷砂、喷砂喷漆、不同尺寸波浪纹织构的表面参数,然后采用摩擦磨损试验分析不同表面的摩擦磨损规律,并对其滑移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喷砂表面的摩擦因数最大,抗滑移性能最好,但耐磨性不如波浪纹织构表面;喷砂喷漆表面主要由固化剂与锌粉颗粒组成,硬度极低,且表面存在大量微裂纹,导致耐磨性较差;波浪纹织构表面的耐磨性较好,且其摩擦因数可达到与喷砂喷漆表面相近的水平。因此,在存在重载、循环载荷的应用场合,可考虑用波浪纹织构对联结界面进行处理,在保证其摩擦因数的同时增加耐磨性。提出一种耐磨、摩擦因数大的波浪纹织构表面,对增强螺栓联结界面摩擦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 梁鹏; 王迪; 周志成
    • 摘要: 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试验、力学性能检测、摩擦因数测试、模拟装配试验、夹紧力测试及校核,对某车型副车架与车身在现场装配过程中出现的螺栓断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螺栓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属于过载断裂。主要原因为油脂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当摩擦因数减小后,原装配扭矩会导致螺栓受到的轴力增大,超过其本身强度极限发生断裂。此外,由于设计的原因,装配过程安装表面的平整度、装配公差均会对装配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调整原装配工艺,对产生的夹紧力进行校核。结果表明:调整后的装配扭矩可满足使用要求,但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仍要避免各种改变螺纹摩擦因数的外界因素。
    • 宋方涛; 陈光雄; 宋启峰; 杨布雷
    • 摘要: 为探讨空调转子压缩机摩擦噪声的产生机制,提出一种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空调压缩机相关摩擦副进行摩擦噪声预测的方法。利用复特征值分析法对空调转子压缩机摩擦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获得摩擦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相应振型的变化特性,据此推断可能导致摩擦噪声的频率。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曲轴-法兰摩擦系统中摩擦力的引入可能使系统发生模态耦合,进而产生不稳定的振动与噪声;摩擦因数以及法兰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摩擦噪声的形成有显著影响,提高摩擦系统的临界摩擦因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摩擦系统的稳定性,当法兰的弹性模量取较高的数值时,摩擦系统就越容易产生摩擦噪声。
    • 王兴富; 李永刚; 李学楠; 师佑杰
    • 摘要: 将K6509钴基合金样品在-196°C液氮中深冷4~44 h,通过金相分析、硬度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深冷处理后微观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对深冷后的钴基合金样品进行直线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深冷时间的延长,硬度基本呈逐渐提高趋势,深冷44 h后硬度达到最高,较未深冷样品提高了23.6%,通过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发现经深冷后的钴基合金样品的摩擦因数曲线变得较为平稳,平均摩擦因数明显降低,其中DCT36钴基合金样品摩擦因数最为平稳,并达到最低的摩擦因数,磨损率随着深冷时间的延长先提高后降低,其中DCT28钴基合金样品磨损率达到最高,在加载载荷为3 N、4 N、5 N的工况下磨损率分别提高了57.91%、44.29%、27%。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