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牡蛎

牡蛎

牡蛎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3年内共计3553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轻工业、手工业、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0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2212篇;相关期刊515种,包括海洋科学、中国海洋药物、福建水产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健康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会议、全国中药药理联合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第20届中日健康学术研讨会、第16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水产种业科技创新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等;牡蛎的相关文献由5432位作者贡献,包括喻子牛、张跃环、李琪等。

牡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0 占比:36.59%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1.15%

专利文献>

论文:2212 占比:62.26%

总计:3553篇

牡蛎—发文趋势图

牡蛎

-研究学者

  • 喻子牛
  • 张跃环
  • 李琪
  • 肖述
  • 于瑞海
  • 张扬
  • 王永明
  • 李军
  • 章超桦
  • 陈绪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婷婷; 赖丽婷; 王茵; 魏雪琴
    • 摘要: 为满足人们对海鲜调味料的天然安全、复合鲜味及营养方面的需求,以开发一款采用低值水产品为主要原料,天然食材为辅料的天然复合海鲜调味料为目标,将巴沙鱼、海带、香菇和牡蛎调味基液,添加辅料进行调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确定天然复合海鲜调味料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天然复合海鲜调味料的最优配方为巴沙鱼调味基料、海带调味基料、香菇调味基料和牡蛎调味基料以体积比7:6:6:4复配,总体积69 mL,再添加食盐0.6 g、白砂糖2.1 g、姜蒜汁36 mL和白胡椒汁24 mL。经感官评定,成品呈姜黄色、浓稠状且无异物,无明显腥味和苦味,具有良好的海鲜风味。经理化测定,成品含有氯化物3.776 g/100 g,呈味核苷酸二钠2.060 g/100 g,谷氨酸钠27.910 g/100 g,可溶性固形物20.741 g/100 g。
    • 欧阳杰; 马田田; 沈建
    •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开壳方式对牡蛎开壳效率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水煮、蒸煮、微波、超高压和电击5种开壳方式对牡蛎进行开壳,以开壳率、张壳大小作为开壳效率的评价指标,以生鲜度、汁液流失率、闭壳肌蛋白质变性程度作为品质评价指标,综合对比几种开壳方法的开壳效率和品质,并分析其应用于牡蛎开壳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微波开壳的效率最快,30 s即可使牡蛎全部开壳,其次是超高压、蒸煮和水煮开壳,电击可以使部分牡蛎开壳,但开壳率未达到100%,少部分牡蛎自始至终未能开壳;微波开壳的牡蛎张口最大,随后依次为蒸煮和水煮,其张口5 mm以上的牡蛎占比分别为70%、50%和20%,超高压、电击开壳的牡蛎张口较小,基本都在2 mm以下;分析开壳后牡蛎肉的品质,发现电击开壳后的牡蛎肉品质最接近生鲜开壳牡蛎肉,温升最小、汁液流失最少、Ca2+-ATP酶活性最高,随后依次为超高压、蒸煮、水煮和微波。综合分析开壳效率、张壳大小、品质以及实际可操作性,研究认为超高压适用于小批量、生食牡蛎的开壳加工;微波开壳适用于小批量、牡蛎干的开壳加工;蒸汽蒸煮开壳效率较高,张口较大,品质也较好,可以兼顾效率和品质,是目前相对最适宜批量化加工的牡蛎开壳方法。
    • 康凌宇
    • 摘要: 总部位于美国的Pearlita Foods是一家以细胞培植为基础的初创公司,近日,该公司准备生产世界上第一批“无海洋”养殖的牡蛎。Pearlit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ikita Michelsen说:“目前,养殖牡蛎面临着海洋温度上升和水污染的巨大威胁,我们正在创建一种健康安全的替代品,满足市场需求。”
    • 张婷; 李军洋
    •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牡蛎的化学成分组成,以目前对牡蛎进行研究的文章中所介绍的牡蛎的食用、药用价值为基础,重点阐述牡蛎通过水解、酶解等处理方法所得的产物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等作用,以及其作为保健食品及海洋中药新药的开发和应用,对近年来作为药食同源的牡蛎各种药理活性作用进行了综述。
    • 钟润芳; 曹文红; 陈忠琴; 何梅芳; 高加龙; 章超桦; 秦小明; 郑惠娜; 林海生
    • 摘要: 锌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该文研究热加工对牡蛎锌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将经过蒸制(100°C、10 min)、油炸(140°C、5 min)、烤制(200°C、15 min)3种热加工方式的牡蛎和生鲜牡蛎进行比较,研究总锌及锌离子含量、多糖和蛋白中锌含量的变化;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多糖及蛋白的结构变化。牡蛎经蒸制、油炸加工后总锌含量分别损失6.43%、14.68%、锌离子含量分别下降45.60%、68.12%,烤制过程总锌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锌离子含量下降50.59%,其中油炸组锌离子含量降低最为显著(P<0.01);热加工使多糖和蛋白的锌结合能力显著下降,红外光谱图显示,多糖的官能团及化学键没有显著变化,而蛋白的二级结构遭到破坏。结果表明,热加工使牡蛎中锌元素伴随流失液损失,其中离子形态锌流失较为严重;热加工改变多糖和蛋白的结构,可能破坏了锌与多糖、蛋白的结合方式。
    • 续冠胜; 庄子凡; 王诗源
    • 摘要: 渴是临床常见症状,由津液不足或津液输布障碍所致。《金匮要略》中治疗渴症方法颇多,其中咸寒止渴为一条重要治则。从《金匮要略》条文中探究咸寒药物(牡蛎与文蛤)止渴的机制,并选举临床用咸寒药物治疗以渴为主症的医案,说明咸寒止渴之法在辨证治疗阴虚阳亢、热盛津亏证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阐释咸寒止渴的原理,即潜阳归阴、引热下行,润下行水、清热生津,清热散饮、解渴除烦,冀于在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中,以治疗阴虚致渴为突破口,辨证应用栝楼牡蛎散、文蛤汤、文蛤散等方剂,以有裨益于临床。
    • 王允茹; 蔡秋杏; 张晨晓; 董庆亮; 石宇; 陈静
    • 摘要: 为探究北部湾海区常见的熊本牡蛎、香港牡蛎和近江牡蛎三种牡蛎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蛋白质营养价值及基于氨基酸含量的综合品质评价差异。采用国家标准测定牡蛎中蛋白质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蛎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别进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并以牡蛎中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区熊本牡蛎、香港牡蛎和近江牡蛎的粗蛋白含量(以干基计)在43.47~49.27 g/100 g之间,各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香港牡蛎>近江牡蛎。该研究为北部湾海区三种常见牡蛎的开发和养殖品种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 陆大鹏; 蔡秋萍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提取鲜牡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为牡蛎的应用及深加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鲜牡蛎挥发性成分,并对提取参数和仪器参数进行优化。结果: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牡蛎样品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使用50/30μm DVB/CAR/PDMS规格的萃取头,在60°C下对2.5 g的牡蛎样品萃取60 min;解吸温度为200°C。结论:优化后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能较好地提取鲜牡蛎中挥发性成分,此研究为提高牡蛎的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 谭强来; 曾臻; 许莉; 杨彩娟; 陆馨敏; 丰艳; 卢艺玲; 罗家英; 陈馨雨
    • 摘要: 目的:利用重组毕赤酵母高效表达抑菌活性较好的牡蛎抗菌肽Molluscidin。方法:按照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合成牡蛎抗菌肽Molluscidin,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质,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CgMoCo,电转至毕赤酵母X-33,利用博来霉素抗性和PCR筛选阳性转化子,利用甲醇诱导表达并结合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验证,通过甲醇浓度和培养时间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利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培养上清的抑菌活性。结果:获得优化核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olluscidin的预期分子量为6521.87 Da,等电点为11.28,在酵母体内半衰期>20 h,理化性质较为稳定;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CgMoCo,目的基因成功嵌入毕赤酵母,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获得1株高效表达的重组酵母,其优化表达条件为30°C、250 r/min、1.0%甲醇诱导表达48~72 h,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初步证明重组Molluscidin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筛选到1株重组毕赤酵母X-33/pPICZαA-CgMoCo,能高效表达抑菌活性较好的重组牡蛎抗菌肽Molluscidin,为其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重组贝类来源抗菌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技术途径。
    • 张伟鑫; 赵洪德; 张嘉迅; 孙高飞; 王建化
    • 摘要: 针对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而定制一种可以节约时间,同时可以保证日常营养摄取量的复合型海鲜拌饭酱。当前大城市生活节奏较快,一些职业例如当代白领,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三餐饮食的均衡,因此需要一些产品来代替有营养的三餐饮食。该复合式海鲜酱产品是以牡蛎、对虾、胡萝卜、干辣椒、花生油为主要原料。该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产品的原料比,在100 g产品中,对虾和胡萝卜的比例为1∶2,花生油与甜面酱的比例为1∶2,干辣椒占总量的3%,牡蛎占总量的8%,最佳加热温度为85°C。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