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太平洋牡蛎

太平洋牡蛎

太平洋牡蛎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415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与湖沼、福建水产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二十九次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研讨会等;太平洋牡蛎的相关文献由53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昭萍、于瑞海、王如才等。

太平洋牡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 占比:8.4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38%

专利文献>

论文:2415 占比:91.13%

总计:2650篇

太平洋牡蛎—发文趋势图

太平洋牡蛎

-研究学者

  • 王昭萍
  • 于瑞海
  • 王如才
  • 田传远
  • 孔令锋
  • 李琪
  • 李军
  • 薛长湖
  • 郑小东
  • 任素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恒宗; 高加龙; 梁志源; 范秀萍; 林海生; 曹文红; 黄艳平; 秦小明
    • 摘要: 【目的】系统分析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保活运输前的预冷方式及温度胁迫对其氧化免疫系统、能量物质代谢的影响,筛选出较好的无水保活前预冷方式。【方法】分别采用散冰自然降温、急性连续降温、线性匀速降温、梯度降温4种低温诱导休眠方式处理牡蛎,并探讨不同诱导休眠方式对牡蛎生态冰温无水保活期的存活率、失重率、抗氧化能力以及能量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1)梯度和线性降温牡蛎冰温保活9 d其存活率及失重率优于散冰和急性降温组。2)各组牡蛎在整个保活期内抗氧化酶活力均升高,且散冰降温组显著高于急性、线性和梯度降温组(P<0.05);散冰和急性降温组丙二醛(MDA)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线性和梯度降温组先降后升高;各不同降温组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则先升后降;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3)散冰降温组在整个保活期内能量物质均显著低于各组(P<0.05),保活9 d后线性和梯度降温组水分、糖原、脂肪含量高于各组,乳酸含量则低于各组。【结论】采用线性和梯度降温方式诱导牡蛎进入生态冰温休眠状态后开始无水保活,有利于减缓牡蛎在冷胁迫下抗氧化酶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且保活时间更长,失重率更低,能量代谢物质损失较少,更有利于牡蛎长时间无水保活。
    • 王智宇; 姜爱莉; 吉成龙; 吴惠丰
    • 摘要: 渤海近岸、河口海域镉(cadmium,Cd)污染严重,且盐度低于正常海水盐度,因此,有必要研究低盐对Cd毒性效应的影响。本研究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在正常盐度(31.4 psu)和低盐度(15.7 psu)条件下驯化后,在不同浓度的Cd(5、20、80和240μg·L^(-1))海水环境中暴露7 d,通过检测牡蛎鳃中Cd和必需金属元素含量以及生物标志物,探究低盐对Cd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Cd破坏了牡蛎鳃中钠(Na)和镁(Mg)离子平衡,而Cd和低盐复合胁迫对钾(K)含量变化存在显著交互作用。Cd和低盐均诱导牡蛎鳃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紊乱,低盐还影响了Cd的毒性效应,表现为Cd和低盐复合胁迫对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IBR)分析结果显示,Cd对牡蛎产生的压力随Cd暴露浓度升高不断加大;Cd和低盐复合胁迫对牡蛎产生的压力高于Cd单一胁迫,表明低盐加剧了Cd对牡蛎的毒性效应。因此,为了更全面地评估近岸海域痕量金属的环境风险,应充分考虑低盐这一环境因素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
    • 郑旭颖; 孙晓杰; 郭萌萌; 邢丽红; 李风铃; 彭吉星; 朱盼盼; 李兆新
    • 摘要: 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将太平洋牡蛎分别暴露在阿特拉津质量浓度为10μg/L和100μg/L的海水中,研究阿特拉津在太平洋牡蛎体内的蓄积特征、组织分布和消除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暴露质量浓度下,各组织中阿特拉津含量在3~7 d达到平衡,半衰期为0.20~0.32 d,生物富集系数为1.68~3.46 mL/g,鳃和内脏团是太平洋牡蛎的主要蓄积靶组织,而闭壳肌中阿特拉津含量最低。太平洋牡蛎对阿特拉津的消除能力随暴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各组织中阿特拉津的含量随净化时间呈指数下降,净化1 d后的消除率为90.1%~97.1%,其主要代谢途径推测为鳃的作用。
    • 南富心; 赵那娜; 马昱阳; 刘荔; 杨心怡; 曾名湧
    • 摘要: 目的:探究柠檬汁对牡蛎脂质氧化的抑制作用与改善牡蛎酶解液风味的效果,明确牡蛎酶解液风味改善前后的特征香气差异。方法:采用柠檬汁参与牡蛎水解过程对牡蛎(太平洋牡蛎)不良风味进行改善,利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等技术分析牡蛎酶解液风味改善前后的挥发性化合物,并结合感觉阈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OVA)对其进行特征性香气分析。结果:GCIMS技术对牡蛎匀浆液、牡蛎酶解液及柠檬汁脱腥后的牡蛎酶解液中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经柠檬汁脱腥后牡蛎酶解液中新生成了7种具有花香、果香等愉快风味特点的挥发性化合物,它们是:蒎烯、苯甲醇、氧化芳樟醇、十二醛、2-庚酮、2-甲氧基苯酚、乙酸丁酯;减少了6种具有鱼腥味等不愉快特征风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分别为(E,E)-2,4-辛二烯醛、庚醛、壬醛、(E)-2-辛烯醛、辛醛、1-辛烯-3醇。SPME-GC-MS技术及ROAV法鉴定分析结果显示,经柠檬汁脱腥处理后烯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由8.37%上升为42.84%,主要增加了月桂烯、D-柠檬烯等柠檬汁的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1-辛烯-3醇不再作为关键风味成分,具有鱼腥味特点的庚醛和(E)-2-辛烯醛的ROAV值下降,整体不良风味减弱。结论:柠檬汁参与牡蛎水解过程可有效减少牡蛎酶解液的腥味及异味,该方法高效、便捷、安全,可为扩大牡蛎酶解液的应用及推动产业脱腥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赵晓涵; 刘文颖; 程青丽; 谷瑞增; 鲁军; 李国明
    • 摘要: 克隆太平洋牡蛎精氨酸激酶(CG-AK)基因,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然后筛选重组菌株.通过SDS-PAGE对重组菌株中太平洋牡蛎精氨酸激酶(CG-AK)的诱导表达条件进行探究,经Ni2+亲和层析柱纯化,通过SDS-PAGE、质谱(MALDI-TOF-MS)、圆二色(CD)光谱等方法从相对分子量、一级结构以及二级结构综合鉴定了重组CG-AK的准确性,同时使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重组CG-AK的表达,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鉴定.成功克隆表达并鉴定了CG-AK,其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18°C诱导14h,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国内过敏原的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后续牡蛎过敏疾病的精准诊断、治疗及脱敏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梁山泉; 刘枝浩; 王敬宇; 朱常亮; 牟海津
    • 摘要: 为研究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UHP)处理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肠道菌群的影响,该研究通过16S rRNA测序的方法,分析100、200、400 MPa超高压处理5 min后牡蛎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鲜活牡蛎肠道菌群主要以弧菌属(Vibrio)、支原体属(Mycoplasm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Roseimarinus、丙酸菌属(Propionigenium)、Psychrilyobacter、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油螺旋菌属(Oleispira)和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为主.超高压处理后,牡蛎肠道菌群的Chao1指数和ACE指数有所提高,而Shannon指数有所下降;葡萄球菌属、气单胞菌属、类香味菌属(Myroide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气球菌属(Aerococcus)的丰度显著降低;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和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的海洋特色菌属的丰度显著增加,如400 MPa处理后,牡蛎肠道菌群主要由黄杆菌科组成,占比超过70%.此外,超高压处理能有效消除牡蛎肠道中常见腐败菌,如交替假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这些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可显著降低牡蛎肠道菌群的数量和多样性,并能有效减少牡蛎肠道中致病微生物菌属的丰度,使菌群结构的安全风险降低.
    • 程青丽; 李国明; 赵晓涵; 冯晓文; 卢知浩; 谷瑞增; 鲁军; 刘文颖
    • 摘要: 利用质谱鉴定从太平洋牡蛎肌浆里提取的单一蛋白,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和之前已鉴定的天然蛋白的分子质量一致性,利用圆二色光谱分析两蛋白在二级结构上的一致性,鉴定牡蛎肌浆钙结合蛋白(sarcoplasmic calcium-binding protein,SCP)糖蛋白类型并测定其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从牡蛎粗提物中纯化20 kDa蛋白,经LC-MS/MS证实为牡蛎肌浆钙结合蛋白SCP;电泳得到天然SCP和重组SCP分别为20 kDa和22 kDa的条带;测定二者 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分别为13.5%、18.9%以及14.5%、18.2%;SCP蛋白含O-糖苷键型糖多糖,含量为7.89%.重组SCP与天然SCP除分子质量稍有差异外,二者空间结构近乎相同,是太平洋牡蛎中新型潜在致敏原.该研究为今后用重组SCP替代天然SCP进行致敏性和致敏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李阳春; 王昭萍; 刘剑; 马培振
    • 摘要: 为提供一种更科学、全面的三倍体诱导盐度综合评价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两种新的统计学方法对低盐诱导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虫三倍体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利用概率加权回归拟合构建了低盐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过程中卵裂率、孵化率与盐度的Probit回归模型,得到了不同诱导盐度条件下卵裂率及孵化率的估计值,其中50%卵裂率及50%孵化率的诱导盐度估计值分别为5.648和8.644,对该模型的可信性进行了验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两个可以代表卵裂率、孵化率和三倍体率的主成分和不同诱导盐度的综合评价指数,其中盐度8得分最高,为0.67,其次为盐度10,得分为0.54.研究结果表明,要达到50%孵化率,诱导盐度需大于8.644;盐度8和10均为合适的诱导盐度,其中盐度8诱导率更高、存活率较低,盐度10存活率更高、诱导率稍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