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消化特性

消化特性

消化特性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6055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农业机械学报、动物营养学报、现代食品科技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七届中国粮油标准质量学术年会、第五届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研讨会、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等;消化特性的相关文献由625位作者贡献,包括洪雁、金征宇、顾正彪等。

消化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6055 占比:99.77%

总计:56186篇

消化特性—发文趋势图

消化特性

-研究学者

  • 洪雁
  • 金征宇
  • 顾正彪
  • 丁超
  • 肖志刚
  • 丁文平
  • 崔波
  • 徐学明
  • 朱炫
  • 李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璐婷; 李秀红; 刘栗君; 叶发银; 赵国华
    • 摘要: 【目的】大麦籽粒是一类重要的谷物原料,在啤酒酿造、禽畜喂饲、药食保健等领域的用途十分广泛。研究表明,籽粒中的淀粉颗粒大小及淀粉组成结构决定其用途。通过研究不同品种大麦不同粒径淀粉颗粒的组成结构及物化性质,为大麦淀粉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引2号(Xiyin-2)、京辛1号(Jingxin-1)、苏啤6号(Supi-6)3种不同用途的大麦品种籽粒为原料,采用沉降分离法得到大、中、小3个粒径的淀粉颗粒,研究颗粒显微形态、淀粉晶体结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侧链分布以及淀粉颗粒热特性、水合性质、糊化特性和消化特性与粒径的关系。【结果】大颗粒大麦淀粉多呈盘状,中颗粒淀粉呈扁圆形或椭球形,小颗粒淀粉呈球形或多角形。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所有大麦淀粉颗粒具有典型的偏光十字,且偏振光亮斑随粒径增加而增强。大麦淀粉的大颗粒占比最高(87.62%-89.48%),其次为中颗粒(8.97%-9.42%)和小颗粒(1.55%-3.29%)。大麦淀粉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为19.12-30.63 g/100 g,粒径对其含量的影响缺乏规律性。所有样品均为A型结晶,相对结晶度随着粒径增大而增加。大麦支链淀粉的侧链分布呈现双峰模式,主峰在DP 12处,次峰在DP 38处,大麦支链淀粉以B1链含量最高(34.34%-44.76%),其次是A链(25.12%-34.52%),大麦支链淀粉的平均链长为DP 22.86-25.00。热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颗粒大麦淀粉的糊化温度区间(ΔT)最大,糊化焓(ΔH)则随着粒径增加而增大。大麦淀粉的膨胀力表现出品种差异,京辛1号大麦淀粉所有粒径颗粒均具有较高的膨胀力。糊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颗粒淀粉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比中颗粒和小颗粒淀粉更高。消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麦淀粉颗粒快消化淀粉(RDS)含量随着粒径减小而增加,而粒径对其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的影响缺乏规律。【结论】粒径对大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相对结晶度等结构特征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大麦淀粉的热特性、糊化特性及消化特性等性能。
    • 王含; 王鹏; 段玉敏; 霍金杰; 王可心; 肖志刚
    • 摘要: 本文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研究了蒸煮时间对马铃薯全粉的细胞结构、游离淀粉含量、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马铃薯蒸煮悬浊液电导率从24μm/cm提高到1285μm/cm,全粉碘蓝值(BVI)从8.31增大到19.00,这表明马铃薯全粉中细胞的破损率提高,破损程度增大,胞内物质的释放量及游离淀粉含量增多;全粉外观颜色淡黄,无褐变发黑现象;淀粉颗粒热损伤加剧,全粉黏度增大,糊化难度降低,消化率升高,快消化淀粉(RDS)含量从46.39%增加到70.74%,抗消化淀粉(RS)含量从29.08%减少到11.60%。本研究实验结果证实马铃薯全粉的功能特性与蒸煮时间密切相关,这将为马铃薯全粉的制备及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 赵烜影; 郭鸰; 任大喜; 李楠; 李玲; 刘振民
    • 摘要: 本研究以水牛乳β-酪蛋白(β-CN)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为依据,从水牛乳中分离并纯化出具有活性的β-酪蛋白亚型。采用体外消化模型分析其在胃肠道中的消化性能;根据水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来分析生物活性肽的释放。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显示,水牛乳中β-CN有A和B两种等位基因。消化性能结果显示A等位基因更利于β-酪蛋白在肠道的消化,抗氧化性结果显示A等位基因的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清除能力要优于B等位基因,但在·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性能力上B等位基因更有优势。β-CN基因多态性与体外消化功能和抗氧化活性的不同密切相关。这些结果可为精准设计水牛乳功能性乳制品提供理论基础。
    • 邵子晗; 洪莹; 曹磊; 宋玉; 陶澍; 刘超; 孙剑; 刘飞
    • 摘要: 以碎米为主要原料,采用湿热方法对原料进行预糊化,再应用滚筒干燥制备成即食冲调米粉,通过分析即食冲调米粉的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流变特性、微观结构、消化特性,研究预糊化时间对样品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糊化处理后的米粉冲调特性和消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相对于未进行预糊化处理组样品,经过30 min预糊化后,吸水性指数和水溶性指数显著增加9%和50%,结块率下降了1.87%,糊化度增加21%,淀粉总水解率增加21%,快速消化淀粉含量增加57%(P<0.05)。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预糊化处理改善滚筒干燥后米粉的冲调特性和消化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 赵金梅; 邢灵英; 苑广静; 焦扬; 罗光宏; 郭苗苗; 裴宇芳; 李莎; 李箭飞
    • 摘要: 将马铃薯全粉以0%~50%(质量分数)的比例替代低筋小麦粉,研究马铃薯全粉替代对面团及饼干质构特性、感官特性、色度、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及饼干的质构特性先降低后升高,饼干色泽不断加深,感官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当马铃薯全粉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面团的硬度、胶着性和回复性降为最低,制得的饼干硬度、脆度、咀嚼性、胶着性和内聚性均最低,口感最酥脆,感官评分最高。采用电子鼻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比对,发现添加马铃薯全粉20%、30%(质量分数)时饼干风味最为浓郁,芳香成分、有机硫类和烷烃类等风味物质更为突出。同时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和饼干的快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含量逐渐增加,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含量逐渐降低,饼干整体消化速率随马铃薯全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综上所述,适量添加马铃薯全粉可以有效改善饼干感官品质、质构特性、色泽风味,提高消化速率,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制作的酥性饼干酥松、品质最佳。该研究为马铃薯全粉在饼干及其他面制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 范群艳
    • 摘要: 为提升燕窝的食用口感和营养价值,以常规工艺制备的燕窝口服液为对照,研究燕窝口服液在加工过程中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对其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后的燕窝的溶解度均>90%,燕窝原样,均质、酶解、均质结合酶解后的粒径分别为(600.00±17.89)、(75.54±2.21)、(296.60±21.12)和(93.52±6.00)nm,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均能提高燕窝口服液的溶解度、稳定性、Zeta电位和电导率,降低燕窝口服液中颗粒的粒径和电泳迁移率.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均能提高燕窝口服液的消化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均质、酶解和均质结合酶解均会改变燕窝口服液的理化性质和消化特性,且酶解和均质均能显著提高燕窝的营养价值.
    • 徐亚元; 沈素晴; 李大婧; 宋江峰; 冯蕾; 戴竹青; 张钟元; 肖亚冬
    • 摘要: 明确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D)过程中青香蕉水分迁移与其淀粉糊化行为的关系及其对淀粉消化特性的作用,以青香蕉片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微波功率密度,研究青香蕉MD干燥特性、淀粉糊化行为及消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密度和MD时间对青香蕉中淀粉糊化行为和消化特性影响显著。当青香蕉含水率高于45%,在MD过程中,高微波功率密度和高含水率可促进青香蕉中的淀粉糊化;当含水率降低到45%以下,含水率和微波功率密度对香蕉中淀粉糊化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当微波功率密度为2~8 W/g时,青香蕉中的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与淀粉糊化程度、快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当微波功率密度为2 W/g和4 W/g时,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含量与淀粉糊化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青香蕉中的淀粉糊化可显著促进SDS的形成,SDS含量最高可达53.90%。因此,微波干燥青香蕉可以通过调节MD微波输出功率和时间,调控青香蕉中淀粉的糊化程度,抑制RS向RDS转化,促进SDS的形成,降低RDS的含量。研究结果为MD高效保留青香蕉中抗性淀粉或提高慢消化淀粉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 王艳; 张煜松; 刘兴丽; 张艳艳; 张华; 王宏伟
    • 摘要: 采用湿热处理对绿豆淀粉进行改性,研究湿热处理过程中不同水分含量(15%、20%、25%和30%)对绿豆淀粉结构(结晶结构和短程有序化结构)和理化特性(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未改变绿豆淀粉的结晶类型,但其相对结晶度和短程有序化程度降低;随着湿热处理过程中体系水分含量的增加,绿豆淀粉的糊化温度、峰值温度和终止温度均增加,而峰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生值均降低,即绿豆淀粉的热稳定性增强;与湿热处理前的绿豆淀粉相比,湿热处理能明显增加绿豆淀粉中的抗性淀粉含量。
    • 沈宇标; 向沙沙; 石丽华; 朱炫; 应剑; 钱和
    • 摘要: 目的:进一步了解鹰嘴豆的消化特性及肠道健康作用。方法:对鹰嘴豆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在胃肠道中的消化过程和在抗营养因子下的消化特性,被肠道微生物消化及产生的肠道健康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鹰嘴豆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本综述为鹰嘴豆的加工、食用、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熊嘉皓; 余霞; 邹莉芳; 陈从贵
    • 摘要: 减钠盐肉制品对机体消化吸收等营养功能的影响,是肉类科技领域值得探究的问题。采用动物模型衡量受压减钠盐(氯化钠含量1.25%)鸡肉凝胶的体内消化特征,研究氯化钙添加量0%+0.1 MPa处理(C组)、氯化钙添加量0.2%(加入到原料肉糜中)+0.1 MPa处理(CA组)、氯化钙添加量0%+200 MPa(10 min、25°C)处理(H组)和氯化钙添加量0.2%+200 MPa(10 min、25°C)处理(CH组)4组减钠盐鸡肉凝胶饲料对小鼠消化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小鼠胃和小肠消化后,与非受压的C组和CA组相比,受压的H组和CH组小鼠食糜中蛋白质降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和粒径均较大(P<0.05),表明200 MPa处理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降解;2个受压组的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非受压组(P<0.05),添加0.2%氯化钙的CA及CH组小鼠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P<0.05),CH组的皮下脂肪质量也显著低于C组(P<0.05),表明200 MPa处理和添加0.2%氯化钙具有协同减少小鼠皮下脂肪积累的作用,显示出改善低钠盐凝胶肉制品营养功能的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