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氨酸
丝氨酸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74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生物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4424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中国生物学文摘、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物产业发展分论坛等;丝氨酸的相关文献由3985位作者贡献,包括毛裕民、谢毅、申容旭等。
丝氨酸—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424篇
占比:99.08%
总计:24651篇
丝氨酸
-研究学者
- 毛裕民
- 谢毅
- 申容旭
- 金素影
- 金贤雅
- 徐昌一
- 张真淑
- 全成后
- 孙晟光
- 罗光镐
- A·阿拉萨潘
- S·文卡特拉曼
- 严惠媛
- 路福平
- 周志刚
- 金蕙园
- 柳志强
- 许正宏
- 郑裕国
- 何夙旭
- 刘逸寒
- 姚斌
- 张晓梅
- 张耀洲
- 梁荣烈
- 许仁庚
- 金率
- K·X·陈
- 史劲松
- 张博
- 曹雅男
- 冯建华
- 叶恭银
- 吴玉乾
- 张树军
- 张美超
- 方琦
- 李冬梅
- 李汉珍
- 王文雅
- 金朱恩
- 陈玉皎
- A·K·萨克塞纳
- D·A·埃斯特尔
- J·皮特里克
- 夏洪志
- 张泽华
- 柯日新
- 涂雄兵
- S·L·博根
-
-
付成伟;
张勇;
董金凯;
张景云;
周礼;
李学超;
左世栋;
孔令生;
陈立军
-
-
摘要:
近年代谢组学研究在肿瘤领域深入展开,其中前列腺癌特异性氨基酸代谢的差异性改变已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某些氨基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缺乏,会对前列腺癌细胞代谢产生特异影响,但对正常细胞却无影响,因此根据特异性氨基酸代谢的差异性行靶向治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潜力。未来深入了解前列腺癌细胞中的氨基酸代谢变化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可以为探究前列腺癌的病因、寻找新的靶向标志物以及制订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
-
金英花;
季宪锋
-
-
摘要: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3-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PHGDH)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PHGDH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eLa、Siha和Hacat细胞系中PHGDH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HGDH mRNA转录水平升高,PHGDH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La和Siha细胞系中PHGDH mRNA转录水平较Hacat细胞系高,PHGDH蛋白表达水平也较Hacat细胞系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系中PHGDH高表达,提示PHGDH可能与促进宫颈鳞状细胞癌病变进展有关。
-
-
南芝润;
侯磊;
张杰;
田怀泽
-
-
摘要:
为了研究丝氨酸含量不同的自交系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从而对玉米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以从500份玉米优良自交系中选取的丝氨酸含量和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20份自交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分析仪测定玉米自交系籽粒的水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品质性状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氨基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含量、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丝氨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脯氨酸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游离丝氨酸含量与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说明在提高丝氨酸含量的同时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也会显著提高。
-
-
焦凤娟;
刘俊杰;
卢思维;
姜东君
-
-
摘要:
目的:基于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构建转录因子EB(TFEB)丝氨酸114位点突变体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和纯化。方法:根据SOE PCR技术原理设计突变引物,以pGEX-6p-1-TFEB质粒为模板,分别采用外侧引物F和R及突变引物F_(n)和R_(n)进行第1步PCR扩增,获得含突变位点的产物1和产物2。经第2步PCR退火延伸对产物1和产物2进行重叠拼接,以拼接后DNA片段为模板,采用外侧引物F和R进行第3步PCR扩增获得含突变位点的目的DNA;将其克隆至pGEX-6p-1载体,采用BamHⅠ和SalⅠ进行酶切鉴定,DNA测序验证突变结果。于大肠杆菌(E.coli)中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在不同条件下诱导TFEB及其突变体重组蛋白表达。Glutathione-Sepharose 4B琼脂糖凝珠分离纯化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纯化产物蛋白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结果:第1步PCR扩增获得均含有突变位点的2条DNA片段,经第2步PCR退火延伸和第3步PCR扩增后获得大量含有突变位点的完整DNA片段。双酶切鉴定,连接的DNA片段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DNA测序显示TFEB的114位丝氨酸(TCT)成功突变为丙氨酸(GCT)。在0.5 mmol·L^(-1)IPTG、16°C诱导过夜条件下获得TFEB及其突变体的可溶性蛋白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纯化后蛋白浓度较高,分子大小正确。结论:利用SOE PCR技术成功实现了TFEB丝氨酸114位点的定点突变,并且TFEB及其突变体基因在E.coli中成功表达。
-
-
黎樱子;
刘婷;
吴思琦;
方璇;
高静;
唐石
-
-
摘要:
发展了光/镍协同催化丝氨酸O-芳基化,实现多种丝氨酸衍生物的芳醚快速合成反应。在乙二醇二甲醚溴化镍(NiBr(2 dme))/4,4'-二甲氧基-2,2'-联吡啶催化体系以及铱、光催化的协同作用下,镍催化插入碳-溴键,与丝氨酸的羟基发生转金属过程,所得Ni(II)物种被激化态Ir(III)-物种氧化成Ni(III)中间体,此中间体不稳定被迅速还原消除,以39%~65%的产率得到O-芳基化丝氨酸衍生物。该方法利用光致氧化还原催化,反应条件温和、高效、清洁且底物普适性较好,为具有药用价值的丝氨酸芳基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
-
柳鑫华;
关俊霞;
王丽红;
付占达;
高玉华;
魏金芳;
王磊;
杨勇;
李文涛
-
-
摘要:
聚环氧琥珀酸(PESA)是一种绿色环保阻垢剂,因官能团单一从而性能受到限制。为增强其性能,本试验用丝氨酸(Ser)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了改性研究,探究了改性的最优合成工艺条件。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MR)进行了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通过热重试验探析了改性产品的热稳定性。研究显示:在90°C下,聚环氧琥珀酸与丝氨酸的质量比为1.0∶0.8,反应时间2.0 h条件下改性,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Ser-PESA)阻垢性能最佳。当PESA和Ser-PESA的投加量为10 mg/L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分别可达86%和96%。钙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形貌证明加入阻垢剂PESA和Ser-PESA后碳酸钙结构由稳定的方解石结构变成了不稳定的球霰石结构。
-
-
曾思静;
印遇龙;
刘永辉;
龙静;
关鹏;
胡鲜;
王晨昱;
何流琴;
李铁军;
邓近平
-
-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丝氨酸(Ser)对泌乳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胎次、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85日龄长白×约克夏杂交母猪10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头,单栏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按照基础饲粮Ser含量的0(对照组)、25%(L-Ser组)、50%(M-Ser组)、100%(H-Ser组)补充Ser.其中,对照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55%,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66%;L-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69%,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83%;M-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83%,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99%;H-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1.10%,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1.32%.饲养试验从母猪妊娠85日龄开始,至哺乳21 d结束.结果表明:1)M-Ser组泌乳母猪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初乳中Ser、甘氨酸(Gly)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L-Ser组(P<0.05).2)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不同水平Ser对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TP、尿素氮(UN)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H-Ser组哺乳仔猪血清Ser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L-Ser组哺乳仔猪血清Gly和Cy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M-Ser组泌乳母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M-Ser组和H-Ser组泌乳母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Ser组(P<0.01);3个Ser补充组哺乳仔猪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M-Ser组和L-Ser组哺乳仔猪空肠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GCLM)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适量Ser,使得妊娠后期饲粮Ser含量为0.83%、泌乳期饲粮Ser含量为0.99%时,可提高泌乳母猪的抗氧化能力,并可通过母乳传递提高哺乳仔猪的抗氧化能力.
-
-
高红梅;
杨仕仪
-
-
摘要:
肿瘤细胞具有快速增殖的特点,需要生物大分子提供能量并完成生物合成,以实现不断增殖。逃避免疫监控、肿瘤细胞侵袭、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都与物质、能量代谢相关。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细胞生化过程密切相关,提供了特定条件下基因与环境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信息。基因型不完全等于表型,存在致癌性的基因突变不一定会产生肿瘤;因此,肿瘤细胞发生发展过程复杂,与基因突变、缺失或与正常细胞的不同代谢重塑或异常改变相关。虽然营养限制被认为是治疗肿瘤的潜在策略,但肿瘤细胞通过改写代谢途径,能够在营养限制的环境中存活。肿瘤的代谢研究破解了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治疗及预后的作用,这将对肿瘤的防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
孔梓璇;
王巧莉;
程志虹;
贠建民;
张紊玮;
赵风云
-
-
摘要: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与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研究在培养基中等量添加20种L-型氨基酸以复壮草菇退化菌株,丝氨酸(Ser)、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脯氨酸(Pro)有较好复壮效果,将其作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的草菇菌株D1~D3,在添加5种氨基酸后,提高了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增加了菌丝体多糖、蛋白质、黄酮和多酚的含量,有效抑制了活性氧的积累并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复壮效果依次为Ser>Ala>Val>Leu>Pro.与对照组相比,添加Ser后,退化最严重的D3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分别提高了7%、10%,粗多糖、粗蛋白质、黄酮、多酚含量增加了17%、40%、3%、14%;超氧阴离子自由基、H2 O2降低了22%和37%;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分别提高了46%、60%、167%和92%.表明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Ser,可有效复壮草菇退化菌种的菌丝特性.该研究为草菇及其他食用菌退化菌种的复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
李基晟;
裴雪涛;
李艳华;
陈琳;
张博文;
习佳飞;
姜佳楠;
范增;
吕洋;
何丽娟;
乔海晅
-
-
摘要:
目的 通过探索氨基酸代谢对红系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为提高脐带血红系细胞体外扩增的效率以制备大量的红系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中造血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及增殖过程中培养基内氨基酸的消耗情况,筛选出消耗多的氨基酸;进一步选择人脐带血来源的红系祖细胞系(HUDEP-2)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体系进行特定氨基酸的缺乏与补加,通过细胞计数、EdU掺入实验结合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析特定氨基酸在红系细胞扩增过程中的作用;向红系培养体系中添加特定氨基酸代谢的抑制剂,进一步评价该氨基酸代谢在红系细胞扩增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HPLC法检测发现,红系细胞定向分化及增殖过程中丝氨酸的消耗最为显著.在缺乏丝氨酸的培养体系中,红系祖细胞系HUDEP-2的增殖与存活受到明显抑制,但丝氨酸的缺乏并不影响HUDEP-2细胞表面红系细胞特征蛋白的表达.向红系培养基中添加丝氨酸分解代谢的关键酶抑制剂——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抑制剂SHIN1后,发现SHIN1明显抑制HUDEP-2的增殖与存活.结论 丝氨酸是维持红系细胞增殖能力的关键氨基酸,其分解代谢产生的一碳单位可能是红系细胞增殖所必需的,该结果为体外进一步提高脐带血红系细胞的扩增效率提供了实验依据.
-
-
TANG Jing;
汤静;
HEISE Tilman;
Heise Tilman;
HUANG Min;
黄敏;
ZHANG Jian;
张健;
LIU Gao-Lin;
刘皋林
- 《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本文拟通过体外实验证实该假说:TBBz通过抑制CK2磷酸化,进而影响hLa功能,下调HBV复制与表达.方法:人肝脏组织标本中的磷酸化La蛋白(pLa)和总La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采用TBBz干预HepG2.2.15细胞(一种稳定表达HBV的细胞系),同时检测细胞活性.hLa和CK2分别由其特异性siRNA抑制,hLa的366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的突变质粒hLa Ala366也加入系统.HBV DNA和HBsAgHBeAg表达水平分别通过荧光PCR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结果:人肝脏组织芯片的乙肝阳性标本中磷酸化La蛋白(pLa)大量表达.TBBz下调pLa水平,同时检测到HBV表达量下降.在siRNA干预的细胞中,突变体hLa Ala366干预伴随着显著的病毒表达水平降低.采用siRNA抑制CK2以后,检测到HBV相关指标下降.结论:hLa在调节HBV基因表达方面有重要作用,实验证据表明,hLa很可能是依赖于CK2磷酸化激活其366位丝氨酸而发挥功能.
-
-
赵培宝;
任爱芝;
胡明江;
张秀省;
陈蕾蕾;
石梅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拟康氏木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真菌,对真菌、细菌和线虫等均具有一定的生防作用。木霉生防机制包括重寄生作用、竞争作用和抑菌作用等。通过PCR技术克隆到拟康氏木霉-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prt,以载体PLA1694为基础,以拟潮霉素B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构建了该基因的过表达载体.经PEG介导的转化手段转化该菌原生质体,获得了潮霉素抗性转化子.目前正在通过酶的分离纯化、活性测定以及Northern、Westhem杂交等途径来验证基因表达情况,以寻找过表达突变体,并检测其对根结线虫的生防效果.
-
-
-
钟玉江;
袁中伟;
余立新
- 《第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 2008年
-
摘要:
随着生物化工和生命科学的发展,高纯度氨基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比较成熟的氨基酸分离技术主要是色谱法、层析法、等电点沉淀法以及离子交换法等几种方法。膜分离方法在化工、精细化工和医药等领域均有应用, 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采用膜技术分离氨基酸混合物是进行大规模氨基酸分离中有潜力的方法之一。在利用电渗析技术分离混合氨基酸的基础上,本文以丝氨酸和脯氨酸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多级电渗析装置中级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
薛菁晖;
梁树立;
杜程刚;
耿锋;
乔增祥;
金钧;
张志文;
李安民;
傅相平;
闫润民;
郭晓明;
查炜光;
易林华;
刘爱军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
| 2005年
-
摘要: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目前对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留置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遗憾的是,有35﹪-45﹪的患者在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的数月后,被扩张成形的血管内膜发生不同程度的增殖性变化,即发生由所谓新生内膜形成导致的再狭窄(restenosis).一些研究表明,血清蛋白分解酶、补体系统的激活参与了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管腔狭窄的病理过程,尤其是在凝血瀑布反应过程中起关键酶作用的丝氨酸蛋白分解酶之一的凝血酶(thrombin)及其受体的激活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此,本文选用了广谱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UT-175,观察其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机制,为临床预防血管内治疗后的再狭窄以及动脉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
-
刘培;
朱晔荣;
吕宪禹;
王勇
- 《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 2005年
-
摘要: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提高它的品质和产量,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而适时的延缓大豆叶片的衰老,确实会提高大豆种子的品质和产量.拟南芥菜是十字花科拟南芥属植物,它具有体积小、生长期短,基因组小等特点,是现代生物学许多领域理想的模式物种.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大豆子叶和拟南芥中L-丝氨酸、细胞分裂素及SGAT酶与衰老之间的关系.
-
-
-
-
-
李炜;
倪道明;
张振龙
- 《第八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α1-AT)是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能抑制多种蛋白酶及多种丝氨酸内切肽酶,以保护机体体组织不受胰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等的酶解损伤.本文从α1-AT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特征及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分子生物学原理、α1-AT缺乏与疾病的关系、α1-AT的制备、α1-AT缺乏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