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8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1篇、会议论文88篇、专利文献360724篇;相关期刊411种,包括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暨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专家委员会2010年北京神经外科年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等;血管内治疗的相关文献由4594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廉亭、刘建民、黄清海等。

血管内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1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8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60724 占比:99.50%

总计:362543篇

血管内治疗—发文趋势图

血管内治疗

-研究学者

  • 马廉亭
  • 刘建民
  • 黄清海
  • 吴中学
  • 许奕
  • 洪波
  • 缪中荣
  • 杨铭
  • 李天晓
  • 李佑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姚力; 朱浩; 韩建峰; 袁兴运
    • 摘要: 目的探讨首选球囊扩张与首选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性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西电集团医院(38例)、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32例)3家高级卒中中心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性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130例,并在发病24 h内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根据首选血管内治疗策略的不同,将130例患者分为首选球囊扩张治疗组(70例)和首选支架取栓组(6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疗效及临床随访结果,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静脉溶栓、发病至到院时间、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股动脉穿刺至血管成功再通时间、置入支架、取栓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脑实质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成功再通指最终再灌注成功,定义为mTICI分级为2b~3级。术后90 d 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结果(1)首选支架取栓组中,球囊扩张患者比例为76.7%(46/60)。吸烟比例在首选支架组高于首选球囊扩张组[58.3%(35/60)比40.0%(28/70),χ^(2)=4.348],首选球囊扩张组从穿刺到成功再通时间短于首选支架取栓组[39.0(32.0,55.0)min比75.5(54.0,102.0)min,Z=15.48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成功再通率94.6%(123/130),两组血管成功再通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ASPECTS、发病至穿刺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脑实质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例和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相比于首选支架取栓,可尝试采用首选球囊扩张治疗。
    • 刘文虎; 钟孟飞; 陈晓辉; 张立功; 张毓琦; 唐天萍; 李海停; 吕在刚; 高宗恩
    • 摘要: 目的探讨发病24~48 h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在CT灌注成像指导下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43例。所有患者术前完善头部CT血管成像(CTA)或MR血管成像(MRA)检查,发病时间超过6 h患者完善CT灌注成像影像学评估,并应用eStroke国家取栓溶栓影像平台数据评估筛选。根据发病至穿刺时间的不同,将143例患者分为超窗组(31例,发病至动脉穿刺时间为24~48 h)和窗内组(112例,发病至动脉穿刺时间0.05)。(3)超窗组患者中预后良好组术前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11(9,12)分比14(12,16)分,Z=-3.138],mTICI分级为2b~3级患者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11/11比11/2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发病24~48 h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在CT灌注成像指导下行血管内治疗可获得与发病24 h内患者相似的预后良好率,且未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术后90 d病死率。
    • 孙阳阳; 冯进; 杨振兴; 万定; 黄德俊; 李宗正
    •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脑疝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行血管内治疗的30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术后发生脑疝,脑疝发生率为8.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再次破裂、脑水肿是术后发生脑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预测术后发生脑疝的效能: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95%CI 0.639~0.829;P<0.001),动脉瘤再破裂的AUC为0.632(95%CI 0.504~0.760;P=0.026),脑水肿的AUC为0.826(95%CI 0.723~0.928;P<0.001);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再次破裂+脑水肿的AUC为0.897(95%CI 0.819~0.974;P<0.001)。26例脑疝中,8例去骨瓣减压术治疗(4例出院时死亡;4例存活,随访1年,预后良好2例,预后不良2例),18例未行去骨瓣减压术均死亡。26例脑疝病死率为84.62%。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脑疝,去骨瓣减压术可以作为急救手段,但效果有限;为改善病人预后,预防和治疗脑水肿、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对预防脑疝的形成尤为重要。
    • 汪沁芳; 阮亚飞
    • 摘要: 脑血管畸形主要是因为脑部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障碍导致血管数量甚至结构出现异常的疾病^([1])。发病年龄10~40岁^([2]),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发病虽属罕见,但它是引起婴幼儿颅内自发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婴儿期脑血管畸形出血主张积极手术治疗^([3])。作为传统治疗方法,外科手术切除不仅手术风险较高,并且术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受损的几率较大,而血管内栓塞治疗疗效确切、微创、并发症少^([4]),对于婴幼儿期脑血管畸形出血,选择血管内治疗无疑更具优势。围术期制订各项细致的护理措施是关键,能预防及早期发现术前再出血,确保手术顺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科于2020年11月收治1例脑血管畸形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婴幼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余雪基; 张树山; 郭钊云; 邓小勇; 邱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前循环近端动脉闭塞性卒中取栓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近端血管闭塞性AIS患者。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和预后不良组(mRS>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良组心源性栓塞型、PCHDs的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术前NIHSS评分、取栓次数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PTR时间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NIHSS评分高(OR=1.238;95%CI:1.075~1.425)、取栓次数增加(OR=2.528;95%CI:1.342~4.726)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管内治疗前循环近端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与较高的术前NIHSS评分及取栓次数增加相关。
    • 梁炳松; 李育英; 张岐平; 陈英道; 李健; 李国辉
    • 摘要: 醒后卒中(WUS)是指入睡时无急性卒中症状,醒后本人或被他人发现卒中症状的急性脑梗死。因发病时间未明确,临床上常不能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随着多模式影像学对缺血半暗带的准确评估和选择,血管内治疗能改善部分WUS患者的预后。现对WUS血管内治疗的临床预后相关因素、多模式血管成像和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治疗。
    • 吴泽宇; 岑键昌; 凡艺月; 高鸿; 李泽奇; 谢仁华; 欧阳超; 苏平
    • 摘要: 目的比较单纯抗凝与联合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收治的39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抗凝治疗组(保守组)19例与抗凝联合血管内治疗组(手术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管再通率、结局良好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改良Rankin量表(mRS)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出院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GCS评分(P0.05);手术组结局良好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手术组出院时、出院3月、出院6月mRS评分显著低于单纯抗凝组(P<0.05)。结论抗凝联合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出院后预后较好的可能性更大,可作为单纯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的备用方法。
    • 李张昱; 段国礼; 吴一娜; 路智文; 黄清海
    • 摘要: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入路(TRA)行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2月至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TRA FD置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及手术资料,分析TRA建立的成功率及其对FD置入的影响、入路部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颈内动脉瘤15例(55.6%),椎动脉瘤5例(18.5%),基底动脉瘤4例(14.8%),大脑后动脉瘤1例(3.7%),椎-基底动脉冗长扩张症2例(7.4%)。14例(51.9%)经近端桡动脉入路(pTRA),12例(44.4%)经远端桡动脉入路(dTRA),1例(3.7%,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因导引导管长度不够且微导管难以到位,由dTRA转换为经股动脉入路治疗。26例(96.3%)TRA病例均成功将FD输送到位并释放,未发生桡动脉痉挛、症状性桡动脉闭塞及穿刺点血肿事件。2例(7.4%)出现与TRA无关的围手术期并发症(1例穿支缺血事件和1例抗血小板聚集相关性穿刺道出血)。结论TRA行FD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和较低的入路部位并发症发生率。
    • 杜娟; 林甜; 孔祥锴; 杜彬; 段文博; 吴铮; 文婉玲; 崔永强; 蔡艺灵; 刘丽
    • 摘要: 目的研究高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动脉内取栓治疗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诊断为急性大血管闭塞并接受动脉内取栓治疗的卒中患者。年龄均≥18岁,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高龄组(年龄≥80岁)以及低龄组(年龄0.05)。高龄组与低龄组患者相比,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19.0%(8/42)比10.1%(11/109)]、90 d mRS评分[3.0(2.0,5.0)分比3.0(1.0,4.0)分]、90 d mRS评分0~2分比例[31.0%(13/42)比47.7%(52/109)]、90 d死亡比例[16.7%(7/42)比15.6%(17/1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年龄≥80岁与年龄<80岁取栓预后无差异。
    • 向远阳; 张保朝; 高军; 温昌明; 兰端云; 李平; 崔萍; 张东焕
    • 摘要: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CAD)和栓塞两种病理机制导致的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AVBO)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116例AVBO患者,根据病理机制将其分为ICAD组72例和栓塞组44例。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前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中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闭塞位置、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侧支循环血管造影评分(ACGS-BAO)〕、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成功情况、围术期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史、卒中史、吸烟史者占比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基底动脉计算机扫描血管造影评分(BATMAN)、静脉溶栓率、发病至入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AD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栓塞组(P0.05)。结论ICAD可能是AVBO患者更常见的病理机制,病理机制为ICAD的AVBO患者术前GCS评分可能低于病理机制为栓塞者,且前者的闭塞位置常见于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中段,后者的闭塞位置常见于基底动脉上段。两种不同病理机制的AVBO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血管再通成功率和预后良好率相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