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渗析

电渗析

电渗析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5篇、会议论文113篇、专利文献3195篇;相关期刊420种,包括膜科学与技术、广东化工、工业用水与废水等; 相关会议81种,包括第七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第二届中国电驱动膜联谊会技术报告会、第六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等;电渗析的相关文献由4661位作者贡献,包括邓传东、易家祥、朱小川等。

电渗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5 占比:22.22%

会议论文>

论文:113 占比:2.66%

专利文献>

论文:3195 占比:75.12%

总计:4253篇

电渗析—发文趋势图

电渗析

-研究学者

  • 邓传东
  • 易家祥
  • 朱小川
  • 徐铜文
  • 汪耀明
  • 沈江南
  • 胡小东
  • 冯涛
  • 李殿洪
  • 陈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莉; 娄玉峰; 张治磊; 刘学良; 傅荣强; 刘兆明
    • 摘要: 由于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具有绿色、节能、高效等优势,在有机酸制备领域有显著的工业应用价值和环境效益,引发了众多学者和生产企业的广泛兴趣,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讨论了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在有机酸工业化生产领域的最新应用,同时指出了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在有机酸制备规模化应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能推动双极膜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有机酸的生产工艺改进。
    • 瞿杨; 蒋吉强; 曹杰; 贾勇; 钟琴; 杨帆
    • 摘要: 天然气净化厂运用生化+电渗析+蒸发结晶污水处理技术,采用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分级回收等方法,首次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的目标。由于相关污水处理技术属于首次运用,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电渗析设备结垢严重、蒸发结晶出盐效果差、回水水质及水量影响循环水系统运行等问题。通过采取优化电渗析和蒸发结晶装置操作运行参数,采用预膜、加硫酸降低pH等措施减缓循环水系统腐蚀,改进工艺技术提升水质品质应用等手段解决以上问题,保证了天然气净化厂污水零排放技术的成功应用,同时为类似天然气净化厂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 喻江; 王诗琴
    • 摘要: 脱硫废水的深度处理是火力发电厂难点之一。介绍了电渗析技术处理火电厂高盐废水的运行效果和处理水质情况,结果表明:选用一价选择性阴离子膜可有效截留SO_(4)^(2-),处理脱硫废水效果较好;电渗析技术浓缩倍率高,浓水侧出水含盐量可达200 000 mg/L;电渗析技术处理废水电耗较低,与浓水侧含盐量线性相关。
    • 杨珊珊; 姚宇洋; 董云迪; 徐志鹏; 高尚上; 阮慧敏; 沈江南
    • 摘要: 基于18-冠-6醚环腔体可与K^(+)形成1∶1型稳定的络合物,通过掺杂的方式将4,4′-二氨基-二苯并-18-冠-6(A18C6)引入离子交换膜基材料中并成膜,然后利用1,3,5-苯三甲酰氯(TMC)对A18C6分子进行交联固定,制得一系列改性阳离子交换膜。通过改变A18C6的含量和TMC的反应时间来调控阳离子交换膜的基体结构,系统考察了改性膜在K^(+)/Mg^(2+)、K^(+)/Na^(+)和K^(+)/Li^(+)的二元体系中对K^(+)的电渗析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5.0 mA·cm^(-2)的条件下,最优膜M-A18C6-10%-T30在K^(+)/Mg^(2+)和K^(+)/Li^(+)体系中对K^(+)的选择性(PK^(+)Mg^(2+)=6.96,PK^(+)Li^(+)=3.73)高于商业的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CIMS(PK^(+)Mg^(2+)=5.36)。A18C6的掺杂引入不仅提高了膜基体的致密性(孔径筛分效应),也为K^(+)在膜基体中的传输提供了新的离子传输通道(离子-偶极作用)。
    • 陈舒琦; 向文毓; 董婷; 韩旻媛; 韩乐
    • 摘要: 基于离子交换膜的电渗析工艺具有良好的离子选择性分离潜力,而实际应用中,面对波动的水质条件,如何通过调控电流密度及离子浓度等关键参数以高效分离不同价态反离子亟待明晰.本文探讨了标准型/选择型阳离子交换膜体系下,电流密度、离子总浓度和离子浓度比对单价/二价阳离子选择性分离的影响规律,并解析了其中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提升操作电流在任意膜体系下均可促进单价Na^(+)的优先迁移(二价离子选择透过系数减小5%~76%),这与扩散边界层中单价阳离子的较快迁移有关;溶液的离子浓度对选择透过系数的影响在选择性不同的膜体系下呈现相反的规律.本研究为电渗析工艺应用中离子间精准分离的实现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 何飞阳; 向文毓; 陈舒琦; 胡晓宇; 韩乐
    • 摘要: 以电解锰行业清洁化与资源化发展为目标,探究了电渗析工艺中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CSO)对电解锰废水中的阳离子Mn^(2+)、NH_(4)^(+)及Mg^(2+)选择性分离的效果、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性系数P_(NH_(4)^(+)^(Mn)^(2+))远小于1,即CSO膜能轻易实现NH_(4)^(+)和Mn^(2+)的选择性分离,保障任意时刻NH_(4)^(+)迁移量均远高于Mn^(2+).由于边界层内的离子扩散差异,Mn^(2+)的选择透过性随电流密度与离子总浓度增大而降低,且电流密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在Mn^(2+)、NH_(4)^(+)和Mg^(2+)三离子体系中,迁移顺序为NH_(4)^(+)>Mn^(2+)>Mg^(2+),与离子水和作用能的差异一致,且电压变化曲线呈现出S型变化规律,可用于评价电渗析过程中单价离子的迁移进程.
    • 王文虎; 赵姗姗; 王伟; 阎光绪
    • 摘要: 采用“电化学氧化-电渗析”联合处理丙烯腈四效蒸发凝液,既解决了电化学氧化出水盐含量高,不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的难题,又节约了运行成本。结果表明,三维电化学氧化效果明显优于二维电化学氧化,多种有机污染物被大幅去除,三维电化学氧化出水中总氮(TN)和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分别降至125.8、335.2 mg/L,比二维电化学氧化分别降低了18.36%、26.31%,运行能耗也降低了14.4%;采用电渗析处理氧化出水,脱盐率接近100%,且浓水回用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影响较小,最终出水B/C提升至0.43,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 吴义明; 胡建华; 万俊芬
    • 摘要: D-核糖发酵液中残存着大量的无机离子,如不去除会影响后续D-核糖的纯化。目前工业上常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盐,随着料液含盐量的增加,其脱盐成本也成比例增加,并产生大量的废水,既不经济也不环保。为明确电渗析脱盐是否可行、具体脱盐成本及最佳的脱盐工艺,以D-核糖发酵液的滤液为原料,采用均相阳离子交换膜CMX和阴离子交换膜AMX组成的小试设备LANRAN-40-2040,进行了电渗析法脱盐研究。结果表明,将脱盐率控制在54%,产品收率达到97.68%,但当进一步提高脱盐率时,会有一定量的D-核糖渗透到电渗析浓缩室中,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浓缩室的D-核糖质量浓度增加较快。采用电渗析联合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工艺比全树脂脱盐工艺产品收率提高了1.9%,节约一半的离子交换树脂及酸碱用量,并减少一半的废水排放,因此为D-核糖的工业生产提供较好的参考。
    • 摘要: 工业水处理采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反渗透(RO)、超滤(UF)和电渗析(ED)3种。以反渗透的应用最为广泛。反渗透膜主要有纤维素和非纤维素2类。其中纤维素膜有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等;非纤维素膜主要是芳香族聚酰胺膜。反渗透使用的都是半透膜,只对水具有选择性的高度渗透性,而对水中大部分溶质的渗透性很低。反渗透膜在使用时要制成组件式装置,其型式有涡卷式、管式、板框式、中空纤维式和条束式等。膜厚为几个μm至0.1 mm左右。
    • 张莉; 康巧能; 娄玉峰; 张委; 刘学良; 郭锡伟; 王超
    • 摘要: 利用电渗析技术对山东某化妆品企业生产废水进行脱盐分离,研究了电渗析脱盐过程中原料液电流密度、电导率、pH值、脱盐率变化,并且测试了电渗析过程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电渗析技术化妆品废水的脱盐率达96.5%以上,能耗为48.54 kW·h/t,可实现无机盐与有机物的有效分离,为高含盐化妆品生产废水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的工业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