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定点突变

定点突变

定点突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23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2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23347篇;相关期刊290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生物技术通报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等;定点突变的相关文献由3190位作者贡献,包括邬敏辰、张显、饶志明等。

定点突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2 占比:2.91%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23347 占比:96.91%

总计:24091篇

定点突变—发文趋势图

定点突变

-研究学者

  • 邬敏辰
  • 张显
  • 饶志明
  • 徐美娟
  • 杨套伟
  • 刘大岭
  • 姚冬生
  • 谢春芳
  • 陈伟
  • 吴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徐佳; 高廷; 杨彦博; 刘永辉; 田艳杰; 崔彩霞; 郭长江; 周晨妍
    • 摘要: 前期研究发现GH43家族近缘物种相同位点存在天然突变。为了探究保守位点区域的基因突变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对来源于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的木聚糖酶XynZT-2利用软件计算、随机突变及天然存在的突变进行分子改造,定点突变第152位丙氨酸为甘氨酸(A152G),将原酶与突变酶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酶学性质比较发现,突变酶XynZT-2A152G最适温度为55°C,相比原酶XynZT-2提高了10°C;突变酶XynZT-2A152G最适pH为7.0,而原酶XynZT-2最适pH为6.0,突变酶最适pH更偏中性;突变酶XynZT-2A152G在pH 3.0~9.0均保持80%以上相对酶活力,原酶仅在pH 3.0~7.0有80%以上相对酶活力,在碱性环境中,突变酶比原酶pH稳定性更好。定点突变A152G后,对酶的最适温度和pH稳定性均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GH43家族木聚糖酶的构效关系奠定了基础。
    • 杨灵康; 陈卓; 郭盈希
    • 摘要: 在化学酶法合成肝素过程中,肝素修饰酶6-O-磺基转移酶(6-OST)在肝素分子中N-乙酰基葡糖胺的C6羟基上进行硫酸化,以达到与肝素相似的硫酸化水平。构建的重组蛋白MBP-6-OST-3的纯化结果表明有较多杂蛋白条带,且蛋白浓度较低。利用定点突变原理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突变质粒pMAL-c2X-6-OST-3-linker-His。将突变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gamiB(DE3),实现了MBP-6-OST-3-His蛋白的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系统将MBP-6-OST-3-His蛋白纯化,并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表达情况。该研究获得了具有高表达、高纯度的MBP-6-OST-3-His蛋白,这为获得高纯度的6-OST-3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以及为其应用于化学酶法合成肝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朱秋雨; 段绪果
    • 摘要: 将枯草芽孢杆菌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异源表达,并通过定点突变构建了2个突变体。针对该酶活力检测时存在的检测通量低、周期长和成本高等缺点,旨在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酶活力高通量检测方法。采用氯酚红(CPR)指示剂和4-吗啉乙磺酸(MES)缓冲液体系,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建立了基于比色法的微孔板高通量检测方法,然后以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及其突变体作为模型酶,对高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优化后的酶活检测条件为MES缓冲液2 mmol/L,CPR指示剂75 μmol/L,L-天冬氨酸75 mmol/L,pH 6.5,温度37°C,反应时间10 min,检测波长为567 nm。采用3种模型酶对微孔板高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与HPLC法测得的结果一致。高通量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用于L-天冬氨酸-α-脱羧酶的快速检测。该方法的建立将为L-天冬氨酸-α-脱羧酶进行定向进化及突变体的高通量筛选奠定基础。
    • 李芹; 王立梅; 齐斌
    • 摘要: 目的:提高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生产几丁寡糖产量。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淀粉酶链霉菌几丁质酶进行克隆、原核表达、酶学性质探究,并通过同源建模、催化域氨基酸比对、定点突变等方法探究几丁质酶活性位点。结果:克隆和原核表达后,产酶周期由7 d缩短至24 h,酶活可达132 U/L,较原始菌酶活性(100 U/L)提高了32%。决定几丁质酶活性的氨基酸为催化域的128,130位的天冬氨酸和132位的谷氨酸。结论:对几丁质酶基因克隆表达后,其产酶周期缩短、酶活性提高。
    • 李珊珊; 刘德海; 刁文涛; 陈晓飞; 权淑静
    • 摘要: 为了改造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ManA,获得耐热性高的突变体。利用易错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构建的表达质粒pGAPZαA-manA进行随机突变,将突变文库转化至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表达筛选耐热性高的突变体,并进一步对突变位点进行定点突变,筛选其他耐热性高的突变体。结果表明,ManA的H283R与H283K突变体相对于野生型在耐热性方面有显著提升,75°C加热30 min其相对酶活由26.66%分别提升至76.95%和83.57%;在pH 3.0~9.0的条件下,50°C保存24 h,H283K突变体与野生型的相对酶活均在90%以上,H283R突变体在pH 3.0时的相对酶活下降到了84.72%,两个突变体的最适温度、pH及比酶活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异。说明β-甘露聚糖酶ManA的283位组氨酸(H283)对其耐热性较为关键,将该位点突变为精氨酸(R)和赖氨酸(K)时,ManA的耐热性得到显著提升。
    • 原耀贤; 李舜; 何威; 李康健; 马春全; 李守军; 马骏
    • 摘要: H3N2犬流感病毒(H3N2 CIV)是流感病毒在进化过程中新形成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多地的犬中广泛流行。PB1-F2蛋白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毒力因子,并可能与流感病毒的跨宿主传播相关。为探究PB1-F2长度的改变对H3N2 CIV的影响,本研究分别构建了包含H3N2 CIV各基因节段的重组质粒及携带M1R(PB1-F2的aa1由M突变为R)及S^(11)Stop(PB1-F2 aa11由S突变为终止氨基酸序列)突变的重组质粒pHW-PB1-F2-M1R和pHW-PB1-F2-S^(11)Stop,并均经测序鉴定。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分别拯救了如下3株重组病毒:表达90个氨基酸PB1-F2的重组亲本病毒rH3N2;不表达PB1-F2的重组病毒rH3N2-M1R;仅表达11个氨基酸PB1-F2的重组病毒rH3N2-S^(11)Stop。将这3株重组病毒利用MDCK细胞传代后分别对其8个基因节段经PCR扩增及测序以鉴定其遗传稳定性。测序鉴定结果显示,3株重组病毒均正确构建,且不同代次之间各重组病毒的基因序列及各突变位点均相同,表明本研究构建的重组病毒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将表达PB1、PB1-F2-M1R及PB1-F2-S^(11)Stop的重组质粒分别与重组质粒PB2、PA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PolI-Luci-NP及海肾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48 h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并比较3株重组病毒的聚合酶活性;测定3株重组病毒感染MDCK细胞后不同时间的TCID50以绘制病毒的生长曲线;将3株重组病毒均以106TCID50/50μL经鼻腔感染小鼠,分析各重组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用以评价PB1-F2长度改变对H3N2 CIV的影响。结果显示,rH3N2-S^(11)Stop的聚合酶活性与rH3N2相比无明显变化,而rH3N2-M1R的聚合酶活性则显著高于rH3N2(P<0.05);rH3N2-M1R和rH3N2-S^(11)Stop在MDCK细胞中的复制效率显著高于rH3N2(P<0.05),且rH3N2-M1R的复制效率要高于rH3N2-S^(11)Stop。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感染重组病毒后的小鼠表现被毛粗乱、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3株重组病毒均对小鼠体质量有轻微影响,并对小鼠肺脏均造成了轻微病理损伤,但三者对小鼠体质量及肺脏的影响差别不明显。本实验结果首次证实,PB1-F2的不表达能够提高H3N2 CIV的转录效果,且PB1-F2长度的改变能够提高H3N2 CIV在细胞中的复制效率,但对病毒在小鼠中致病性的影响较小。本研究初步探究了PB1-F2长度的改变对H3N2 CIV的影响,为该病毒致病机制及其感染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 韦光楠; 廖宁; 陈博
    • 摘要: 目的通过二代基因测序检测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的变异情况,并对检测到ERBB3点突变人群进行分析,寻找具有临床意义的位点。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84例乳腺癌患者的原发肿瘤组织,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HER家族的变异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RBB3突变位点是否为有害位点,Western blot验证ERBB3点突变对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在384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发现ERBB3变异,主要的变异类型为错义突变。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的计算显示,D297Y、T355I、E928G、E1261A、L431F、P583S、R667L、D297H、R678W位点突变可能为有害突变。ERBB3基因E928G突变的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PKB/Akt)水平显著升高。结论ERBB3基因E928G突变的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可能存在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可能与抗HER2靶向治疗耐药相关。
    • 武秀香; 曹夏银; 高锦
    • 摘要: 目的构建小鼠Eya1第298位丝氨酸(S)突变为丙氨酸(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探讨Eya1的298位点突变对MES23.5多巴胺能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Golden Gate技术和LR反应构建携带Eya1S298A基因的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Eya1S298A的MES23.5细胞株。将稳定表达Eya1S298A或Eya1的MES23.5细胞经6-羟多巴胺处理2h,构建细胞损伤模型。CCK8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298位点突变对细胞活力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测序结果和PCR结果表明Eya1基因的第298位S被突变为A,Eya1S298A基因成功连接于慢病毒载体。CCK8结果表明,Eya1S298A突变组的细胞活力水平明显低于Eya1野生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突变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野生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含Eya1S298A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质粒,并建立稳定表达Eya1S298A的细胞株;Eya1的298位点突变降低了Eya1对MES23.5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 樊占青; 刘晓婷; 魏贞; 王哲人; 王亚南; 高欣; 闵伟红
    • 摘要: 通过定点随机突变技术,提高天冬氨酸代谢途径中首个关键限速酶天冬氨酸激酶(aspartate kinase,AK)的催化活力,减弱或解除代谢产物对其协同反馈抑制,并通过Discovery Studio等软件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机制进行分析。首先选择ATP附近关键残基位点,在前期T379N/A380C/G171I突变株的基础上进行突变株构建,然后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酶活力显著提高的突变株T379N/A380C/G171I/S227D。动力学分析显示,V;值增至242.05 U/(mg·min),较T379N/A380C/G171I突变株(187.88 U/(mg·min))提高到1.28倍,较野生型(wild type,WT)AK(3.01 U/(mg·min))提高到80.41倍;K_(m)值减小为1.35 mmol/L,底物亲和力增大。最后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突变后体系状态稳定,与ATP的氢键占有率增加,与底物的结合稳定性增强,有利于催化反应进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突变株T379N/A380C/G171I/S227D的最适反应温度增至30°C,较WT和T379N/A380C/G171I分别提高5°C和2°C;最适pH值为8.5,较T379N/A380C/G171I(pH 9.0)减小0.5;半衰期为3.9 h,较T379N/A380C/G171I延长0.8 h;且在不同浓度抑制剂Lys、Thr和Met以及Lys+Thr、Lys+Met、Thr+Met和Lys+Thr+Met不同组合存在情况下,该突变株表现出明显的激活作用,抑制效果减弱显著,激活作用最高143.35%。
    • 龚大春; 王德林; 万里; 刘润; 吕育财; 罗华军; 宋婷
    • 摘要: 通过蛋白质理性设计和定点突变技术,在近平滑假丝酵母ATCC 7330羰基还原酶wtCpCR的基础上,构建5个突变体酶A98N、S307N、G262N、S216N和S258N,考察了有机溶剂、温度、剪切力、氧气、辅酶NADPH浓度对突变体酶的稳定性影响。研究表明,A98 N在磷酸盐(potassium phosphate,PB)缓冲溶液中比酶活力提高10%,而S307 N没有酶活力,其他3个突变体比酶活力均有降低;A98 N和G262 N在PB/甲基叔丁基醚的双相体系中界面稳定性比原始酶wtCpCR分别提高1.7和1.4倍;4个突变体酶的耐热特性略有下降,T_(50)值介于31~36°C;在100、200 r/min条件下,4个突变体耐剪切力均增强,在300 r/min条件下G262 N突变酶的耐剪切稳定性比wtCpCR增强1.3倍;G262 N突变酶在有氧条件下的稳定性更好,比野生酶提高1.4倍,半衰期(t_(1/2))达到11.87 h;辅酶浓度为0~0.4 mmol/L时,G262 N突变酶更加稳定。该研究为该羰基还原酶wtCpCR的多点突变进一步改善酶稳定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可提高该酶在双相体系生物催化工艺的经济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