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母猪
泌乳母猪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经济、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8403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当代畜禽养殖业、猪业科学、动物营养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第三届饲料蛋白源应用技术研讨会暨蛋白源大会、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学术研讨会、华东区第二十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等;泌乳母猪的相关文献由543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志岩、林长光、吴德等。
泌乳母猪
-研究学者
- 董志岩
- 林长光
- 吴德
- 刘景
- 贺建华
- 刘兴友
- 刘长忠
- 印遇龙
- 崔艳红
- 张金枝
- 缪伏荣
- 刘亚轩
- 刘小飞
- 姜淑贞
- 孟可爱
- 康丽慧
- 张吉鹍
- 方桂友
- 杨在宾
- 杨维仁
- 林燕
- 范志勇
- 许云英
- 谢武华
- 邓近平
- 郭长义
- 郭长明
- 黄瑞林
- 刘方波
- 刘玉芝
- 张宇
- 张春勇
- 方正锋
- 李同洲
- 王彬
- 王根宇
- 蒋宗勇
- 贺永惠
- 郭荣富
- 马百顺
- 黄晓辉
- Frank Aherne
- 乔建国
- 于佳民
- 何云
- 何忠良
- 刘兴学
- 刘宜存
- 卢伟
- 卢向阳
-
-
肖丽霞;
倪一凡;
刘国良;
陈强强;
张金枝
-
-
摘要:
缬氨酸是三大支链氨基酸(BCAA)之一,具有调控动物蛋白质合成、生长代谢、机体组织修复并提供能量等生物学功能。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可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量,改善乳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母猪生产性能、泌乳性能以及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缬氨酸在泌乳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
杨刚;
员小明;
杨晓晓;
杨伟;
杨巧丽
-
-
摘要:
母猪是猪场发展的根本,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养猪生产效率的高低。在现代化的养猪生产中,疾病的发生直接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其中繁殖母猪便秘是困扰广大养猪生产者的母猪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较为严重,发病率高达60%。母猪如果长时间便秘,会直接造成其采食量下降、消化吸收机能的紊乱和体内毒素的增加,对于妊娠期的母猪会影响其胚胎的发育,增加分娩时间,产出弱小甚至是畸形的仔猪;对于哺乳期的母猪则导致其产后泌乳量不足或无乳,乳品质降低,甚至诱发继发性子宫炎和乳房炎等,影响了仔猪存活和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养猪效益。
-
-
梁耀文;
郭长义;
柒启恩;
彭俏丽;
朱翠;
龙丽娜;
王连想;
张辉华
-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低磷饲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氮、磷排放的影响.选取胎次、预产期和膘情相近的长白×大白二元杂交健康母猪4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粗蛋白质( CP)水平为17.0%,有效磷( AP)水平为0.40%] ,试验组饲喂低蛋白质低磷饲粮( CP水平为16.0%,AP水平为0.33%) .预试期7 d(母猪分娩前7 d) ,正试期21 d(母猪分娩开始至泌乳期结束)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低蛋白质低磷饲粮对泌乳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背膘损失、断奶-发情间隔、断奶7 d发情率、发情配种率和下一胎返情率均无显著影响( P>0.05) ;2)低蛋白质低磷饲粮对哺乳仔猪的断奶窝仔猪数、断奶窝增重、断奶重、平均日增重和哺乳期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 P>0.05) ;3)低蛋白质低磷饲粮可显著增加泌乳母猪的血清总蛋白含量( P<0.05),极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游离脂肪酸和钙离子含量( P<0.01) ;4)低蛋白质低磷饲粮显著降低泌乳母猪的氮摄入量、磷摄入量、粪氮排放量、粪磷排放量、尿氮排放量、总氮排放量及氮排放率( P<0.05).综上所述,饲粮CP水平由17.0%降低到16.0%,同时AP水平由0.44%降低到0.33%,对泌乳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氮、磷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
-
曾思静;
印遇龙;
刘永辉;
龙静;
关鹏;
胡鲜;
王晨昱;
何流琴;
李铁军;
邓近平
-
-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丝氨酸(Ser)对泌乳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胎次、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85日龄长白×约克夏杂交母猪10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头,单栏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按照基础饲粮Ser含量的0(对照组)、25%(L-Ser组)、50%(M-Ser组)、100%(H-Ser组)补充Ser.其中,对照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55%,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66%;L-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69%,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83%;M-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83%,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99%;H-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1.10%,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1.32%.饲养试验从母猪妊娠85日龄开始,至哺乳21 d结束.结果表明:1)M-Ser组泌乳母猪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初乳中Ser、甘氨酸(Gly)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L-Ser组(P<0.05).2)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不同水平Ser对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TP、尿素氮(UN)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H-Ser组哺乳仔猪血清Ser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L-Ser组哺乳仔猪血清Gly和Cy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M-Ser组泌乳母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M-Ser组和H-Ser组泌乳母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Ser组(P<0.01);3个Ser补充组哺乳仔猪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M-Ser组和L-Ser组哺乳仔猪空肠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GCLM)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适量Ser,使得妊娠后期饲粮Ser含量为0.83%、泌乳期饲粮Ser含量为0.99%时,可提高泌乳母猪的抗氧化能力,并可通过母乳传递提高哺乳仔猪的抗氧化能力.
-
-
刘小飞;
孟可爱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及生长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对照组母猪泌乳期饲喂基础饲粮.结果 表明,添加中草药能有效防治哺乳仔猪黄白痢,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仔猪生长.其中试验1组预防黄白痢效果最佳,腹泻率为0.89%,死亡率为2.48%,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2组促生长效果最佳,仔猪断奶体重、断奶窝重和平增日增重分别为6.59 kg/头、751.26 kg/窝和191.07 g/头,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32%、15.37%和15.05%,显著高于对照组.
-
-
刘小飞;
孟可爱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及生长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对照组母猪泌乳期饲喂基础饲粮。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能有效防治哺乳仔猪黄白痢,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仔猪生长。其中试验1组预防黄白痢效果最佳,腹泻率为0.89%,死亡率为2.48%,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2组促生长效果最佳,仔猪断奶体重、断奶窝重和平增日增重分别为6.59kg/头、751.26kg/窝和191.07g/头,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32%、15.37%和15.05%,显著高于对照组。
-
-
刘小飞;
孟可爱
-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及生长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对照组母猪泌乳期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日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普通中草药,试验Ⅱ组日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发酵型纳米中草药.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能有效防治哺乳仔猪的黄白痢,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仔猪生长.其中试验Ⅰ组预防仔猪黄白痢效果最佳,腹泻率为0.91%,死亡率为2.54%,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促进仔猪生长效果最佳,仔猪断奶体重、断奶窝重和平增日增重分别为6.59 kg/头、771.03 kg/窝和191.07g/头,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32%、18.40%和15.05%,显著高于对照组.
-
-
刘小飞;
孟可爱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及生长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对照组母猪泌乳期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日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普通中草药,试验2组日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发酵型纳米中草药.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能有效防治哺乳仔猪黄白痢,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仔猪生长.其中试验1组预防黄白痢效果最佳,腹泻率为0.91%,死亡率为2.54%,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2组促生长效果最佳,仔猪断奶体重、断奶窝重和平增日增重分别为6.59Kg/头、771.03Kg/窝和191.07g/头,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32%、18.40%和15.05%,显著高于对照组.
-
-
-
-
李根;
高开国;
胡友军;
王丽;
王胜林;
蒋宗勇
- 《第25届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畜牧兽医学术与科技创新发展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缬氨酸对泌乳母猪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作用,其能促进母猪乳腺的发育、改善泌乳能力和提高哺乳仔猪增重,是影响母猪泌乳性能的支链氨基酸之一.饲粮中缬氨酸不足会导致母猪不能发挥最大的泌乳潜力,因此NRC(2012)泌乳母猪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型中缬氨酸与赖氨酸比例在NRC(1998)推荐比例85%的基础上提高到87%,充分说明了缬氨酸对母猪泌乳的重要性.由于泌乳母猪氨基酸营养需要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母猪体况、哺乳仔猪数、泌乳量、采食量、泌乳期长短等,使泌乳母猪氨基酸(尤其是缬氨酸)营养研究结论呈现不一致性.为了更好利用缬氨酸提高母猪泌乳性能,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缬氨酸对泌乳母猪影响的相关文献基础上,本文就缬氨酸的营养生理及在母猪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
-
-
向芳;
李勇;
吴德;
黄建奎;
左晓灵;
苏祥
- 《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泌乳母猪通过乳汁将营养物质传递给初生仔猪.因此,母猪的维生素营养不仅对自身的生理功能和生产性能起作用,对仔猪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针对VA和VE两类脂溶性维生素对泌乳母猪的营养功能和免疫机制进行综述,得出了在泌乳母猪的维生素营养中,VA、VE和β-胡萝卜素等几种重要脂溶性维生素对母猪繁殖性能有影响的结论.
-
-
吴姝;
马玉芳;
李健;
乔建国;
黄一帆
- 《华东区第二十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药“芪归”催乳散对泌乳母猪泌乳性能和相关激素的影响。24头预产期、胎次一致的长白二元经产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两个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产前7天,试验组母猪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l%和2%“芪归”催乳散超微粉的试验饲粮,直至断奶。仔猪分别于出生当日、20日龄及断奶时称重;母猪分别于产后第4d和第21d采血检测激素,收集初乳进行乳成分测定和激素测定。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20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增加(p<0.05)、初乳中蛋白含量提高(p<0.05),试验组母猪初乳中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素TSH含量显著提高,血清中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水平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芪归”催乳散能显著提高与泌乳有关的内分泌激素水平,促进母猪泌乳。
-
-
张金枝;
卢伟;
徐来仁;
黄少珍;
胡锦平;
王津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讨论会》
| 2001年
-
摘要:
以带仔数12头以上、平均产生体重206kg的经产泌乳母猪为对象,通过5种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的等能饲粮对仔猪增重的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研究高产泌乳母猪对饲粮蛋白质(赖氨酸)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蛋白质摄入量的提高,母猪泌乳斯失重减少(P<0.05),并缩短断奶至再配种间隔.仔猪20日龄和35日龄的窝重均显著受饲粮蛋白水平的影响(P<0.05或P<0.01).随着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的提高,母猪泌乳量显著提高,以18.0℅的蛋白质,1.0℅的赖氨酸组泌乳量最高.饲粮蛋白质(赖氨酸)水平还显著影响泌乳中后斯的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P<0.05).综合母猪的繁育效果和泌乳性能来看,母猪日摄入量粗蛋白868g,赖氨酸48.3g,才能满足其繁育和泌乳需求.
-
-
谢全喜;
于佳民;
徐辉;
徐海燕;
张建梅;
谷巍
- 《2016第五届国内外教槽料发展高峰论坛》
| 2016年
-
摘要: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生长繁殖,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具有防病和促生长的作用.研究表明,乳酸菌、芽孢菌和酵母菌等益生菌对于肠道菌群平衡的调节至关重要.王不留行,系石竹科麦蓝莱的种子,为常用中草药,对雌性动物具有通乳、泌乳的作用,能刺激乳腺细胞增殖和乳蛋白合成。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等的影响,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在泌乳母猪上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
-
-
Frédéric A.Vangroenweghe;
李星
- 《第21届国际猪兽医协会大会IPVS2010》
| 2010年
-
摘要:
血清微量元素的参数是衡量养殖场动物健康和几个重要器官系统的新陈代谢的重要信息对从血清中获得的大量和微量元素的结果进行分析,就需要有可靠的参考值.因此,从没有繁殖障碍问题的几个猪场采集初产和经产母猪血液,以建立几种矿物质和维生素E的参考值.同时还评估了繁殖周期所处阶段的影响.获得的维生素E的参考值分娩时最低,断奶时升高。硒的参考值一直很稳定,在断奶后3天略有上升。对于锰,泌乳3天时浓度最低。由于一个猪场锰水平在怀孕60天时非常高,经产母猪的参考值和范围都十分高。总之,在繁殖的三个阶段初产母猪的参考值都比经产母猪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