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泌乳量

泌乳量

泌乳量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8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83695篇;相关期刊440种,包括母婴世界、医疗装备、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等;泌乳量的相关文献由2283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建梅、刘文利、周庆福等。

泌乳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8 占比:1.38%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3695 占比:98.60%

总计:84881篇

泌乳量—发文趋势图

泌乳量

-研究学者

  • 高建梅
  • 刘文利
  • 周庆福
  • 夏成
  • 张洪友
  • 王建民
  • 薛志成
  • 冯万宇
  • 刘伟
  • 史洪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铁男
    • 摘要: 为探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泌乳驴产奶量和乳营养成分的影响,选择14头泌乳量相近的带驹母驴,随机分成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每组7头泌乳驴,试验期29天,采集5次乳样进行不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与全舍饲相比,放牧+补饲饲养方式下驴乳中的非全乳固体、蛋白质、灰分、亚油酸C18∶2、亚油酸C 18∶3、棕榈酸C 16∶0、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9.64%、55.15%、22.86%、9.7%、4.58%、6.06%、5.56%、13.64%、8.62%和9.43%(P0.05),母驴日养殖成本可降低3~4元/头。结论:放牧+补饲饲养方式既可提高乳品质,也可节约养殖成本。
    • 闫金玲; 赵丽芹; 杜慧
    • 摘要: 根据《健康教育手册》数据表明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例的剖宫产手术人数,自然分娩是最理想、最安全的分娩方式,85%的产妇都是可以正常分娩,但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解决困难的分娩,降低并发症的情况,不得不考虑选择剖宫产。按照手术方式可分为横式和纵式。剖宫产术是产科常见而重要的手术的一种疾病,其会经历术后的疼痛和恢复期。剖宫产是一种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的手术,即便现阶段医学水平已经能够减少患者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腹部伤口愈合及护理水平的差异,会导致患者的伤口愈合的时间不同,因此,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
    • 吕月华
    •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婺源县中医院86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手法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比较2组泌乳始动时间、催乳素水平、泌乳量、乳房肿胀度、康复指标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催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48 h、72 h的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第5天乳房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按摩联合穴位贴敷能够促进剖宫产产妇产后泌乳,缩短泌乳时间,疏通乳腺,从而减轻乳房肿胀,促进产后康复,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 熊兵
    •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奶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我国奶牛的泌乳量与许多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介绍了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品种不同,个体差异,环境应激,饲喂不当,饮水不当,挤奶不当;提出了提高奶牛泌乳量的措施:培育高产奶牛,消除个体差异,科学饲养管理,强化饮水供给,加强运动卫生,提升防疫效果,科学配比日粮,规范挤奶流程等,以期帮助养殖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 吕雪莲; 于翠萍
    •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产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与泌乳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220例产妇为对象,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乳房胀痛情况及泌乳量、首次泌乳开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后3 d、产后7 d乳房疼痛WH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48 h、72 h泌乳量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首次泌乳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乳房舒适度产后7天观察组0级、Ⅰ级比重为49.09%、40.00%,高于对照组35.45%、27.27%,观察组Ⅱ级与Ⅲ级比重为8.18%、2.73%,低于对照组27.2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缩短首次泌乳开始时间,明显增加产后泌乳量,值得推广实施。
    • 蔡文英
    • 摘要: 目的探讨对于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采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100例,随机将所有产妇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进行常规护理和穴位按摩,对照组产妇选择足阳明胃经开穴的辰时之外时间按摩治疗,研究组产妇采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乳房充盈度、泌乳量情况、中医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以及泌乳始动时间和24 h产后出血量。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的乳房充盈度评分和泌乳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产妇乳房充盈度评分(5.85±0.42)分、泌乳量评分(5.38±0.53)分,高于对照组产妇的相关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07、14.139,P0.05);治疗后,研究组产妇乳少甚至全无评分、头晕眼花评分、舌苔薄白评分、脉细弱评分分别为(3.01±0.35)分、(2.76±0.42)分、(2.32±0.41)分、(1.74±0.42)分,均较对照组产妇相关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7、5.633、5.441、5.977,P<0.05)。研究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对照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82.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研究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19.04±5.82)h较对照组要明显提前,24 h产后出血量(168.82±57.36)mL明显要少于对照组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3、2.185,P<0.05)。结论对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开展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治疗可增加其泌乳量,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 杨秀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初产妇分娩后实施产后乳房护理对其产后泌乳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来院分娩的152例初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76例。将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干预产妇纳入常规组,将接受产后乳房护理干预产妇纳入研究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依从率,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及并发症情况、自护能力状况、生活质量状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母乳喂养依从性92.1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26%,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比常规组的10.5%明显要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产后开始泌乳时间为(14.37±1.84)h及产后48.h为泌乳量(47.01±1.25)mL,均优于常规组的(14.37±1.84)h、(47.01±1.25)mL,差异明显(P<0.05);以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估,研究组产妇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健康调查简表评估,研究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分娩产妇满意度问卷调查,研究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后对其实施乳房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以及自护能力,促进产后泌乳同时,还能够预防产后并发症,提升了产妇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效果明显。
    • 王慧晟; 罗文; 王亚平; 许超华; 张一筝; 刁新平; 武洪志
    • 摘要: 膳食纤维最早被看做是一类不易被单胃动物吸收的植物性成分,因猪体内缺少可以消化纤维的酶,所以对于膳食纤维的消化能力非常有限,目前关于膳食纤维对猪生产的大部分研究是其对猪的抗营养作用。但随着对膳食纤维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膳食纤维对仔猪的腹泻,育肥猪的肠道稳态以及母猪泌乳性能都有一定改善作用。妊娠母猪其肠道的微生物数量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因此有很好利用膳食纤维的生理基础。膳食纤维在母猪的后肠道发酵可以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乙酸可以有效提升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乳脂的含量,从而增加仔猪的日增重。母猪的泌乳性能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仔猪自出生到断奶基本靠母乳维持生长,母猪的泌乳能力决定着仔猪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健康发育。因此本文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以更全面客观的了解膳食纤维和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为饲料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 吴海英
    • 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配合中医护理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07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4)。对照组予以产后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脉冲治疗配合中医护理穴位按摩。比较两组初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胀痛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发生率为9.26%低于对照组的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7 d的泌乳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应用于初产妇产后,可有效缓解乳房胀痛,缩短泌乳时间,改善泌乳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姜玉武; 葛迎春
    • 摘要: 母牛在怀孕期间,除了维持本身的正常生命活动外,还要供给胎儿发育所需的物质及正常环境。如果因某些原因导致母体和胎儿健康发生紊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迫害,正常的怀孕过程就转变成病理过程,从而发生怀孕期疾病。怀孕期疾病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流产,它可发生在怀孕期间的任何阶段,但怀孕早期比较多见。流产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不仅能使胎儿夭折,还对母牛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使奶牛的泌乳量减少,使役牛的使役能力降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