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乳脂率

乳脂率

乳脂率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74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8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82931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当代畜禽养殖业、中国牛业科学、畜牧与饲料科学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五届中国奶业大会、第四届中国奶业大会、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等;乳脂率的相关文献由1617位作者贡献,包括陆东林、杨章平、毛永江等。

乳脂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8 占比:0.83%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82931 占比:99.12%

总计:83664篇

乳脂率—发文趋势图

乳脂率

-研究学者

  • 陆东林
  • 杨章平
  • 毛永江
  • 刘强
  • 张明
  • 苗树君
  • 黄应祥
  • 冯家保
  • 尹召华
  • 张志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什么是奶牛养殖技术升级优质乳工程推行《奶源质量安全全程控制规范》,使用优质生鲜乳用途分级标准,大力推动奶牛养殖技术升级,保障优质原料奶的稳定生产和供给。通过实施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关键技术,使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达到3.5%和3.1%、体细胞数低于40万个/ml,达到国际上优质乳的营养品质和卫生安全水平。奶源质量提升了,加工工艺才能优化.
    • 许鹏; 杨致玲; 曹名玉; 段增亮; 马晓强; 王苗苗; 张拴林; 刘强; 郭刚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类型及水平的过瘤胃脂肪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产奶量及分娩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按随机单位区组法将奶牛分为5组,第1组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及精补料组成的基础饲粮;第2组和第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和5%的过瘤胃不饱和脂肪,第4组和第5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和5%的过瘤胃饱和脂肪,每组8头。试验包括7 d的预试期和60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第5组的干物质、非纤维碳水化合物与粗蛋白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3组(P<0.05),粗脂肪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第1组和第5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第3组(P<0.01),显著高于第2组(P<0.05)。2)第1组的4%乳脂校正乳产量显著低于第2、4和5组(P<0.05),乳糖产量显著低于第4和5组(P<0.05),乳蛋白产量显著低于第3、4和5组(P<0.05),而体细胞数(SCC)则显著高于第3、4和5组(P<0.05)。第3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第1、2组(P<0.01)。3)第4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高于第2组和第5组(P<0.01),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第3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第4组(P<0.05);第5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第2组和第3组乳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及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第5组(P<0.01),而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第5组(P<0.05),共轭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第5组(P<0.05);第5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4组(P<0.01)。综上所述,奶牛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可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率,降低乳中体细胞数,且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可以显著提高乳中总不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共轭亚油酸的含量,有效改善乳品质。综合来看,以添加5%的过瘤胃不饱和脂肪对于泌乳盛期的奶牛效果最佳。
    • 龙全梅; 张天琦; 王建发
    • 摘要: 为了明确乳汁中的体细胞数对乳脂的影响,对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监测数据中乳汁体细胞数与乳脂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乳脂率,乳脂产量(产奶量×乳脂率)、产奶量与体细胞数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1222、0.05073、-0.02918,P值分别为0.0004、0.1433、0.4000。乳脂率、乳脂产量、产奶量与体细胞数的显著不相关。体细胞数超过50万·mL^(-1)与体细胞数小于50万·mL^(-1)的样本相比乳脂率显著增加,P值为0.0061。研究提示当牧场管理良好,乳汁体细胞数平均水平较低时,体细胞数与乳脂率,乳脂产量、产奶量均不相关。
    • 王梦迪; 唐娜; 俞大阔; 张永云; 杨忠; 李卫真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乳脂率德宏奶水牛乳腺组织CD36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同一养殖小区中饲养条件相同的健康德宏奶水牛216头,采集乳样,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脂率;以乳脂率(7.5±0.5)%为基准,将德宏奶水牛分为高、中、低乳脂率组(分别为H、M、L组),每组选取胎次相同、年龄相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德宏奶水牛各3头,屠宰后采集乳腺组织,提取总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36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与乳脂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组的CD36基因m 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M组和L组(P<0.01),M组极显著高于L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CD36基因表达量与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D36基因表达对德宏奶水牛乳质量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 李欧; 刘敏; 徐立朋; 于越
    • 摘要: 一、研究材料及方法1.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试验选择4 0头健康奶牛,每天干物质采食量为1 8千克,单槽饲喂,饲喂前将粗饲料与精饲料混合均匀制成全混合日粮(T M R),让奶牛自由采食和饮水。每日早、中、晚饲喂3次,日挤奶3次,并记录奶牛产奶量。饲粮来源及组成见表1。2.样品采集与分析。试验期间,每天测量并记录每头母牛早、中、晚产奶量,计算管道挤奶机的数量。在每个试验的第18~20天,根据早∶中∶晚=4∶3∶3的比例收集100毫升牛奶样品。根据牛奶样品确定牛奶成分,测定乳脂率、乳蛋白率、乳干物质率、非乳脂固体、总固体和脂肪酸含量。
    • 王影; 文亮; 母童; 冯小芳; 刘佳敏; 张娟; 温万; 顾亚玲
    • 摘要: 旨在筛选牛乳不同乳脂水平潜在标志性差异代谢物。本研究中乳样采自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茂盛牧场,采集体重与月龄相近且健康的头胎次荷斯坦牛泌乳中后期(180~210 d)的早、中、晚班次新鲜乳样(4∶3∶3混合)245份。DHI测定后筛选体细胞数低于20万个·mL^(-1),乳脂率具有极端差异的样品26份,其中乳脂率大于4.4%为高乳脂率组(HF组,13份),乳脂率小于3.0%为低乳脂率组(LF组,13份)。之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HPLC-MS)对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显示,相对于LF组,HF组代谢轮廓发生了变化,在HF与LF两组中共鉴定出343种代谢产物,根据VIP值(VIP>1)和单变量统计分析(P2.0及P0.85,发现有18种差异代谢物对两组牛乳具有显著区别能力,即:N-油酰甘氨酸、皮质醇、δ-生育酚、PC(14∶0e/9∶0)。结果发现,不同乳脂水平显著差异代谢物有60种,且代谢物N-油酰甘氨酸、皮质醇、δ-生育酚、PC(14∶0e/9∶0)可作为高乳脂率牛乳潜在标志性差异代谢物。本研究结果为奶牛乳脂合成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奶牛的泌乳过程提供了资料。
    • 宗筱雯(整理); 于洋(整理)
    • 摘要: 一、生鲜乳价格1.上海:2022年4月-6月生鲜乳收购结算价调整由于上海疫情严重,三月份以来造成光明乳业生奶严重积压,经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召集市奶农代表与光明乳业代表召开视频研讨会,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光明乳业克服困难依然坚持正常收奶,奶农也愿意与光明乳业一起共克时艰,同意2022年4月-6月上海生奶收购结算价下调0.2元/公斤,原有的收购基础价、优质优价、分级奖励、乳脂率、乳蛋白率封顶、两病检测和原牧场分级奖励标准与奶价挂钩等方案均保持不变。本次生鲜乳收购结算价调整执行期2022年3月31日-2022年6月29日。
    • 孔慧芳; 魏江斌; 李晓姣; 吴琳; 陈新慧; 郝少雄
    • 摘要: 为了解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在太原市奶牛场的应用情况及其对产奶量的影响,本研究对2020年11月份太原市8个规模牧场的3188头DHI参测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泌乳牛的平均日单产为27.39kg、乳脂率为3.67%、乳蛋白率为3.59%、体细胞数为22.53万/mL、尿素氮为12.55mg/dL,均在正常指标范围内。但脂蛋比为1.03,略低于正常水平。平均泌乳天数比正常泌乳天数多32~52d,泌乳高峰日出现日期略晚于正常泌乳高峰日1~31d,牛群三胎及以上牛比例明显偏低。由此发现,参测牛场在饲料组成结构、繁殖管理和产后护理上均存在问题,应制定合理的养殖及繁殖计划。另外,太原市的DHI参测比例较低,应进一步增加对DHI的技术及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参测比例,让更多牧场享受到数据分析带来的红利。
    • 摘要: 按照本市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规定,经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召集市奶农代表与光明乳业代表三方充分讨论协商,鉴于当前全国各地奶价和牛奶消费市场情况,奶农和乳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2022年上半年上海地区生鲜乳收购基础价为4.115元/公斤,原有的优质优价、嗜冷菌、乳脂率、乳蛋白率封顶、两病检测和原牧场分级奖励标准与奶价挂钩等方案保持不变。
    • 于浩; 宋莎莎
    • 摘要: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后期奶牛泌乳量、泌乳品质、日采食量和隐性乳房炎的影响。本试验随机挑选了28头胎次、泌乳量、采食量、预产期相近且奶牛乳房诊断液检测为阳性的奶牛。试验分为4组,每组7头奶牛,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在对照组每天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 g、100 g和150 g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连续饲喂42 d(预试验期7 d+正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Ⅲ组日泌乳量分别提高3.00 kg、3.45 kg和3.13 kg(P0.05),乳脂率分别提高了0.19%、0.22%、0.23%(P<0.05),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下降28.58%、42.84%和42.84%。本试验所配制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有利于提高围产后期奶牛生产性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添加量为100 g/d适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