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文化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5152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求索、天府新论、云南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广东省第七届摄影理论研讨会、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建筑与文化2008国际学术讨论会等;文化主体性的相关文献由23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靖江、管宁、郝书翠等。

文化主体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3 占比:1.3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5152 占比:98.63%

总计:15363篇

文化主体性—发文趋势图

文化主体性

-研究学者

  • 朱靖江
  • 管宁
  • 郝书翠
  • 郭建宁
  • 任成金
  • 李诗原
  • 桑国元
  • 潘娜娜
  • 白庚胜
  • 秦玉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怡宁
    • 摘要: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文化自信是一种主动参与国际传播的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在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的前提下,通过国际传播进行文化交流。在交流中既要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以我为主地借鉴学习,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文章阐述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并分析做好国际传播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旨在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传播力的实践提供参考。
    • 管宁
    • 摘要: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主体性是体现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当代实践等不同维度与领域之中的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特征。从文化政治意涵看,文化主体性既内在地决定着政治制度,又受现行国家制度的规约;传统“仁政德治”、崇尚善治等思想,成为现行制度文化内在智慧构成;海纳百川、天下为公的思想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从被接受到中国化成为可能,为文化主体性建构提供了制度支撑。从文化美学意涵看,文化主体性中的“文化思想”逻辑虽然来自“政治历史”逻辑,却具有跨越民族、跨越国度的更广阔更深厚的内涵。传统文化美学不仅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而且能以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气质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构筑起文化主体性的本体支撑。从文化实践意涵看,文化政治意涵是文化主体性政治理想的呈现形态,文化美学意涵是文化主体性理论认知的呈现形态,而文化实践意涵则是文化主体性现实具体的呈现形态。文化政治、审美意识形态所确立的文化价值向度、审美取向,必须由文化实践创造的成果作为实现形式,文化实践还将随着社会变迁、时代进步而提出新的问题与诉求,从而不断推动文化政治、文化美学的更新发展,成为文化主体性的动力支撑。
    • 陈云松
    • 摘要: 背景、问题和基本概念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各类信息的来源与传播平台,信息开始变得更有非连续性和自选择性的特点,使得公众对许多观念议题,尤其是和“文化主体性”相关的议题出现集体认知和记忆的叠加、更新、断裂与分化,最终演变为互联网上的观念之争和个体观念的固化,使得具有同质性特征的基础性社会结构单位之内出现普遍的观念的“割席”。之所以使用“割席”这个词,是为了体现原本同一社会群体内的系统性共识和倾向被裂解分化了,如同东汉末年管宁与华歆这对友人因理念不合而割席断交一样。本文将这种同质性社会群体内部因观念之争而导致的异质性称为“群内区隔”。在微观层面,本文所讨论的“群”,指的是个体在互联网新媒体社交平台上有联系的基础社会结构单位成员;在宏观层面,我们讨论的“群”实际上代表了家庭、单位、学校等具有同质性特征的社会基础结构。
    • 朱靖江
    • 摘要: 音乐影像志,是指以动态影像摄录、剪辑等方式,对音乐领域相关事象进行民族志(或称文化志)记录与表述,建构有关音乐本体及其社会语境的深描式影音文本。以人类学理论方法为依托的音乐影像志能够强化社会语境,提供主体表达或主位发声的地方性知识,建构整体性的音乐文化叙事,促进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交流。人类学强调音乐影像志在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延续、社会认同、文化传承与变迁等生活领域的重要意义,反对影像记录与创作中的“东方主义”。民族音乐学及其音乐影像志应与人类学同道,成为一门“在野与守望”的人文主义学科,提倡外来者与原住民之间在学术生产领域的合作与分享,守护人类的音乐文化多样性与文明延续性。
    • 赵刘昆
    • 摘要: 李宣龚抗战时期的悼亡诗通过肯定人的存在及其改造现实的能力,确立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发扬人的主体精神,对抗战时期的病态现象做出了基于独立思考的判断和批判。这种价值判断是传统文人式的,因而在遭遇现代性的冲击之下,难免产生关于自身的困惑,而这种困惑所表征的恰好是抗战时期有关文化主体性的自我争辩,李宣龚企图在这一混乱的现实图景中再次确立传统的文化主体性,然而却在不可逆转的形势中破产了。
    • 鞠忠美
    • 摘要: 建构文化主体性是推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一环。《兄妹开荒》是抗日战争时期王大化等人在传统民间秧歌舞基础上创编演出的秧歌剧。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文化主体在深化对文艺服务对象和不同表演形式认识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形成一种新的符合实际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新的文化内容。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实践。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可从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树立正确传统文化观、塑造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创造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着手。
    • 田淑晶
    • 摘要: 在中西思想交汇中不丧失积极活跃的出自自我、指向自我、为着自我之思,避免失语、迷失或异化,应当关注和审思文化主体性的保持途径.思想文化交汇场域中存在着自我、自我所面对的自身和他者这三重主体及其之间的两重关系.是否能够保持文化主体性,关键在于三重主体之间的两重关系处于何种结构.这种结构取决于自我的理性取位.如何保持文化主体性的问题,实质上是自我应该如何理性取位以避免被他者控制、影响或者同化的问题.结合史上的胡、汉思想交汇及汉化思想之生成,"超主体"是可能而有效的理性取位,其中内蕴着超越的思维,超越的对象包括取位者自身.它具体涉及话语层、思想义理层和社会意识中的"超主体"取位."自我"在交汇场域中始终"在",自我所面对的自身与他者在"我处"平等共在、俱为"我"之思想资源,是自我由超主体取位保持自身、实现发展的原因.
    • 冯慧敏
    • 摘要: 中国的青铜文化在世界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陕西因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对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青铜器展品说明牌及资料板的英译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青铜器翻译质量有待提高.博物馆翻译应遵循书写规范、文化主体性、文本类型导向三大原则,青铜器翻译策略则应做到正确处理文化元素显隐性、积极传播文物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宣扬其负载信息和文化价值,以不断提高青铜器翻译质量.
    • 舒洪磊; 陈玥
    • 摘要: 伴随着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以及互联网的增速降费政策的逐步落实,乡村中的个体在技术的赋权下重获传播主体权力.以刚接通宽带的西部一村庄中老年用户的抖音使用为例,探讨互联网在乡村下沉与渗透过程中村民的社会参与度以及文化主体性的变化.研究发现:乡村中老年用户利用抖音等应用凸显个性的同时也催生出他们与年轻人建立社交空间的欲望.此外,新的媒介还给予他们为本土文化代言的权力,更能让观看者体会乡土文化中"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真实一面,也为乡土文化的发掘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 杜鹏
    • 摘要: 乡村文化主体性不仅源于认知层面的文化自觉,而且依赖于农民日常生活的文化实践.村庄日常生活结构不仅定义了农民的文化实践逻辑,并且塑造了乡村文化的再生产模式.在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市场力量逐渐深入村庄日常生活结构,扭曲了农民文化实践的家庭伦理动力和村庄社会脉络,导致乡村文化再生产的功能扩张、社会分化和价值收缩,变迁中的乡村文化逐渐陷入主体性危机.文化主体性危机是农民文化实践迎合并依附市场力量的产物,其核心是乡村文化的伦理性、公共性和实用性的分裂,乡村文化因而呈现出客观化、碎片化的形态.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和行政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乡村文化的主体性危机.为此,乡村文化治理需要立足乡村社会基础,坚持农民主位,通过村庄动员和价值调控的方式激活和引导乡村文化再生产的内生动力,恢复乡村文化的生态均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