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阶段
大众化阶段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64416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中国高等教育、教育情报参考、教育与职业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1年大学教育投资与发展战略国际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2010中国-芬兰高等教育论坛等;大众化阶段的相关文献由35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化树、李志仁、潘懋元等。
大众化阶段—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64416篇
占比:99.94%
总计:564749篇
大众化阶段
-研究学者
- 李化树
- 李志仁
- 潘懋元
- 潘潮玄
- 陈敏
- 傅小虎
- 刘星期
- 刘正银
- 周旭清
- 姜居波
- 姜洪友
- 娄玉珍
- 张伶俐
- 张爱玲
- 徐婷婷
- 文新
- 本刊评论员
- 李延保
- 杨少武
- 林永柏
- 汪流明
- 汪立夏
- 王义遒
- 王思民
- 王艳琴
- 秦福利
- 罗发龙
- 胡小桃
- 胡益龙
- 葛延风
- 蔡晓金
- 袁东华
- 赵鹏大
- 顾明远
- 黄新华
- CHEN Xiao-yu
- DONG Zi-jing
- Guo Zhi-jun
- Wang Xiong
- 丁晶
- 丁欣
- 万思志
- 任新利
- 伍珂霞
- 何淳宽
- 何艳玲
- 侯军
- 俞晨欣
- 傅勇
- 党红利
-
-
赵璐
-
-
摘要:
现代教育相较于以往的教育模式已发展到普及式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也为了适应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在不断提高。高校教育作为育才与育人相统一的主要渠道,需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并构建出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笔者将结合《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一书,分析传统素质教育理念与我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问题。
-
-
梅伟惠;
俞晨欣
-
-
摘要:
学界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群体的关注,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迈向普及化阶段过程中出现的教育质量滑坡问题。美国联邦政府最初将第一代大学生定义为“父母没有中学以上学历的大学生”。1965年美国《高等教育法》和1998年修正案对此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第一代大学生是“父母双方都没有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或单亲家庭中父母一方没有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生”。随着各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第一代大学生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
-
-
李艳妮;
潘明芸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在此过程中,民办大学在为就学者提供学习机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自身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根据相关报道,近几年高校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不仅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而且有损学校声誉并危及社会的稳定。本文结合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特征、成因和对策等作一些分析研究,与同行商榷。
-
-
黄捷;
张红
-
-
摘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大大强化了教育的公平性,但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也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质量降低、学术严谨性减弱等,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难以协同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向精英化方向发展是培养优秀人才、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
-
马国焘;
宁小花;
王红梅;
金青林
-
-
摘要:
一、当前我国学科评价的发展现状(一)学科评估的背景及发展历程90年代初,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规模越来越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人才的供需矛盾逐渐突出。1999年,教育部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迈进。
-
-
李钰
-
-
摘要:
一、博士生培养方式的变革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问题,进一步加强对顶尖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增加,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博士生教育是培养顶尖研究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博士生培养质量问题一直受到全球热议。
-
-
张继平;
谭丽娜;
赵欢
-
-
摘要:
1.国家治理贫困的重大战略高质量高等教育有学术水平高、社会声望高、就业质量高三个特点。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普遍受到社会认可,只要贫家子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就意味着毕业后能够“跳出龙门”,使自己乃至全家脱掉“贫困的帽子”,从此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在大众化阶段特别是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大量涌现使普质水平的高等教育很难得到广泛认可,雇主只能凭学生的文凭量才录用。
-
-
李志民
-
-
摘要:
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互联网的发明,使信息传播发生了变化,解决了传统媒体的发行问题和收视率问题。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的规律已经被互联网打破,可想而知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会有多大。如何用在线教育、开放教育服务于国家教育的发展,是教育面临的第一个挑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对教育、对大学的要求与之前相比是不一样的。如何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多样化、培养人才层次多样化,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资源质量等,是教育矛盾里着重需要突破并解决的问题。
-
-
-
CHEN Xiao-yu;
陈晓宇;
DONG Zi-jing;
董子静
- 《2011年大学教育投资与发展战略国际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在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今天,对高校规模与成本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了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大样本的高校规模和收入支出数据,利用单产出的规模经济模型及多产出的范围经济模型对中国高等院校的生均成本和总成本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样本总体和不同类型院校之间规模与生均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国除研究型大学之外的高校中,本专科教育依然符合规模经济现象,但在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培养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另外,在中国多产出的高等学校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的范围经济现象显著存在,共同举办较分别进行更节约成本.本研究从成本行为角度显示了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的角色功能分化,为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政策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
-
-
Wang Xiong;
王雄
- 《2010中国-芬兰高等教育论坛》
| 2010年
-
摘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众化发展阶段,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结构的调整变化过程,同时也经历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办学条件无力保证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尤其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人士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的担心.从市场化角度看,高等教育质量本质可视为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和学生产品的质量.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优劣的主体是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而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保持和提高.
-
-
丁晶
-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我国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已逐步走向普及化.我国民办高校在此机遇之下快速发展了起来,至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其发展历程当中因为速度、规模、经验、时代等诸多因素,造就了我国民办高校的诸多问题,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新生态环境,笔者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对西部民办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更快发展进行了思考,从持续与特色、内涵与建设、改革与创新、执行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就办学理念、法人治理结构,大学治理体系,办学举措的"八种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为西部民办高校的优质长效发展提供了思路.
-
-
丁晶
-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我国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已逐步走向普及化.我国民办高校在此机遇之下快速发展了起来,至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其发展历程当中因为速度、规模、经验、时代等诸多因素,造就了我国民办高校的诸多问题,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新生态环境,笔者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对西部民办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更快发展进行了思考,从持续与特色、内涵与建设、改革与创新、执行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就办学理念、法人治理结构,大学治理体系,办学举措的"八种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为西部民办高校的优质长效发展提供了思路.
-
-
丁晶
-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我国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已逐步走向普及化.我国民办高校在此机遇之下快速发展了起来,至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其发展历程当中因为速度、规模、经验、时代等诸多因素,造就了我国民办高校的诸多问题,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新生态环境,笔者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对西部民办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更快发展进行了思考,从持续与特色、内涵与建设、改革与创新、执行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就办学理念、法人治理结构,大学治理体系,办学举措的"八种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为西部民办高校的优质长效发展提供了思路.
-
-
丁晶
-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我国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已逐步走向普及化.我国民办高校在此机遇之下快速发展了起来,至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其发展历程当中因为速度、规模、经验、时代等诸多因素,造就了我国民办高校的诸多问题,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新生态环境,笔者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对西部民办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更快发展进行了思考,从持续与特色、内涵与建设、改革与创新、执行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就办学理念、法人治理结构,大学治理体系,办学举措的"八种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为西部民办高校的优质长效发展提供了思路.
-
-
丁晶
-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我国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已逐步走向普及化.我国民办高校在此机遇之下快速发展了起来,至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其发展历程当中因为速度、规模、经验、时代等诸多因素,造就了我国民办高校的诸多问题,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新生态环境,笔者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对西部民办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更快发展进行了思考,从持续与特色、内涵与建设、改革与创新、执行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就办学理念、法人治理结构,大学治理体系,办学举措的"八种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为西部民办高校的优质长效发展提供了思路.
-
-
Guo Zhi-jun;
郭志俊
- 《2010中国-芬兰高等教育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文章首先阐述了精英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根据国际高等教育理论,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能够重点突出精英人才之培养是一个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此问题,针对性的分析我国精英人才培养现状,并尝试的给出了个人对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建议.指出高校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层次,处理好不同层次、类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形成高等教育机构的整体协调发展,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我们自身的特点,根据准确的定位,确定我们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高等教育实践的经验,我国的精英高等教育真正地把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高等教育看作是成熟精英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高等教育应有具备有自身特征、适合自身发展目标的满足校内外学习者要求的教育质量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