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1年内共计455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44篇、会议论文106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886种,包括当代经济、经济论坛、经济师等;
相关会议96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十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暨第一届国际脑心同治高峰论坛等;规模经济的相关文献由5294位作者贡献,包括等、荣朝和、陈永平等。
规模经济
-研究学者
- 等
- 荣朝和
- 陈永平
- 刘世锦
- 匡莉
- 孙泽生
- 张光
- 张维迎
- 张锐
- 张亮
- 李显文
- 李静
- 杨柳
- 梁国锋
- 江枫
- 王建平
- 罗建华
- 陈伟
- 陈敏
- 陈林
- 于飞
- 刘伟
- 刘志国
- 刘霞
- 单文齐
- 周伟
- 姜奇平
- 张华
- 张杰
- 张艳
- 徐斌
- 成刚
- 戚聿东
- 方积乾
- 曹叔亮
- 朱晋
- 李成
- 杨立军
- 杨鹏程
- 林民书
- 梁琦
- 潘宝才
- 王华
- 王宏
- 王莉
- 王雷
- 王静
- 胡振华
- 薛晨蕾
- 邓晓华
-
-
杨宗耀;
许永钦;
纪月清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20年
-
摘要:
实现农机作业服务的规模经济是我国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取向.本文基于规模经济理论,以江苏省水稻收割为例,利用4县289块作业地块调查数据,采用双对数模型,分析农机户农机服务供给成本,探讨农机服务供给中地块的内在和外在规模经济特征.结果表明,地块规模越大,相应的单位机械作业成本越低,相比于不足0.07 hm2的地块,超过0.17 hm2的地块的机械收割成本平均减少了444.1元/hm2.并且连片作业比例高、地块易抵达、作物留茬短和未倒伏也会显著地降低机收作业成本.特别地,地块规模每扩大1倍,机械作业总成本增加81.9%,机械能源成本和机械与人工成本分别增加85.6%和70.3%,均小于1倍,即存在源于能源成本和机械与人工成本节约的单个地块的内在规模经济.而连片作业比例每扩大1%,机械作业总成本减少0.1%,机械与人工成本减少0.2%,即存在源于机械与人工成本节约的跨地块的外在规模经济.因此,提出鼓励通过整片流转、土地整理等促进地块规模经营,结合当地情况适当引导农户连片种植和组织农户间联合外包,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
-
-
-
-
-
-
-
-
熊波;
杜佳琪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20年
-
摘要:
基于200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相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效应.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规模扩大和资本配置效率改善,进而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这种效应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处于成长成熟期企业和未进行研发操纵企业中更显著.此外,外部环境对政策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结论可以为高企认定政策效果评价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我国完善选择性产业政策设计提供政策启示.
-
-
刘灵辉;
田茂林;
李明玉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2020年
-
摘要:
家庭农场是未来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是整合农村资源以实现农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的新途径.家庭农场主希望通过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家庭农场主获得经济效益的多少及其对经济效益满意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能否长期存续和发展.获得集中成片、规模适度、期限稳定的土地是家庭农场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众多小农户的分散零碎承包地向家庭农场集中的渠道和纽带是土地流转,那么,土地流转无疑会对家庭农场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
-
蕭弘清;
黃明智;
蕭鈞毓;
林振鋒
- 《海峡两岸第二十五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大陆的庞大生产量能,带来照明市场的地震及大厂的重新整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架构是将LED照明由大陆照向全球的新契机.在面临LED照明产品的低荡价格及营销压力,新智能照明控制及智慧城市的需求,是可以搭着一带一路顺风车再造新局;而结合大陆的规模经济及台商所建立的产品信誉两大特质,或许是因应一带一路战略下,台商的新契机.
-
-
Chen Lulu;
陈璐璐
-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研究目的:对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发展进行思考.研究方法: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框架下,分析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和特殊性.研究结果:农村土地证券化是解决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资金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以产权理论、土地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共享经济理论为基础,在风险、期限、担保基础和信用衡量标准方面与其他证券化产品有着较大不同.研究结论: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还处于理论探索、实践萌芽阶段,属于新兴事物,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还会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在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农业企业以及定价方面还需进一步思考.
-
-
GUO Guan-cheng;
郭贯成;
DING Chen-xi;
丁晨曦;
Wang Yu-rong;
王雨蓉
-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研究目的:构建一般化的理论框架,探讨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化供给程度、非国有工业企业占比及高科技产业企业占比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2)工业发展规模遵循着规模经济的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规模并非越大越好.(3)从短期来看,工业研发投入未能有效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增加.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更能刺激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
-
荆俊昌;
马操
-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东北三省曾经是中国的能源、重工业和农业基地,但近年来其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不断下滑状态,优化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发展路径是恢复发展东北三省经济的紧要任务.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鼓励发展体育产业,东北三省具有着独特的体育传统与良好的体育环境,实行体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充分运用集群优势是东北三省优化产业结构、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的现实选择,因而本研究目的在于梳理出东北三省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与障碍,进而总结出其一体化发展的策略。rn 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究东北三省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与障碍,进而总结出其一体化发展的策略。rn 结果:区域体育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会产生三种效应,即贸易效应、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东北三省体育产业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强烈,区域内一致性强,连接紧密,东北三省体育产业区域一体化。地方利益和地方保护、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形成障碍东北三省体育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建立超越各地方、各部门的体育产业管理权力机构、组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研究机构、整合区域体育资源,调整体育产品布局,实现错位经营与发展、以区域为主体进行投融资和市场开发、以区域为主体发展体育产业可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配置,同时以区域为主体来开发、体育产品和进行市场推介可以形成跨地区的体育品牌,形成规模经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