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酶法
双酶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39084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农产品加工·创新版、水产学报、发酵科技通讯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世界中联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暨“龙津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等;双酶法的相关文献由52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士清、尹芳、柳静等。
双酶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39084篇
占比:99.97%
总计:539233篇
双酶法
-研究学者
- 刘士清
- 尹芳
- 柳静
- 刘文龙
- 刘莹
- 周明印
- 唐昱
- 李剑芳
- 杜玉然
- 梁镇汉
- 王普行
- 石继连
- 苗敬芝
- 董玉玮
- 许惟治
- 贺福元
- 邓凯文
- 邬敏辰
- 韩伟
- 黄文荣
- Cui Qiang
- Li Qiu-hong
- Wang Yi
- XIA-Yingying
- Yang Rong-yu
- 于永会
- 付亚敏
- 何冰芳
- 何梦影
- 何瑶
- 余涛
- 侯同刚
- 冯秀静
- 凌吉春
- 刘长江
- 卢超华
- 厉雪君
- 吕保国
- 吴化勇
- 吴琴燕
- 吴芹
- 周营军
- 咸漠
- 唐军
- 唐文婷
- 夏明
- 夏颖颖
- 孙传伯
- 孙青辉
- 宋范范
-
-
曹媛
-
-
摘要:
双酶法生产海藻糖是指以淀粉为原料,在低聚麦芽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和低聚麦芽糖基海藻糖水解酶两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将一定链长的直链淀粉转化成海藻糖的技术.双酶法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酶转化生产海藻糖的方法,起源于日本,具有原料便宜易得、工艺较成熟、不需要高能量化合物等优点.文章重点介绍了双酶法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及国内的发展及应用.随着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性能优异的低聚麦芽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和低聚麦芽糖基海藻糖水解酶被提取、优化和构建,为双酶法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和工业化提供了可能.
-
-
王彦平;
娄芳慧;
孙瑞琳;
钱志伟;
汤高奇
-
-
摘要:
以赤霞珠酿酒葡萄皮渣为原料,研究双酶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辅助浸提白藜芦醇工艺的最佳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液固比对白藜芦醇浸提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白藜芦醇浸提工艺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添加量分别为2.5%和1.2%,酶解温度为45°C,酶解时间为100 min,液固比为30:1(mL:g).在此优化条件下,白藜芦醇得率为927μg/g干质量.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可知,在质量浓度0.1~0.5 mg/mL的范围内,白藜芦醇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较好,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83.1%和74.0%.
-
-
张云;
苗敬芝;
董玉玮;
李勇;
邓锦慧;
罗姣
-
-
摘要: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双酶法提取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纤维素酶加酶量、木瓜蛋白酶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2%,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2%,酶解时间180 min,酶解温度55°C,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32.06%。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对O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且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增大,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因此,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优质的食物纤维,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
-
-
张云;
苗敬芝;
董玉玮;
李勇;
邓锦慧;
罗姣
-
-
摘要: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双酶法提取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纤维素酶加酶量、木瓜蛋白酶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2%,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2%,酶解时间180 min,酶解温度55°C,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32.06%.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对O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且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增大,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因此,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优质的食物纤维,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
-
-
-
-
曹媛;
李瑛
-
-
摘要:
海藻糖作为具有特殊生物保护功能的非还原性双糖,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等各个领域.以双酶法和单酶法为代表的生物酶转化技术是制备海藻糖的研究热点.双酶法以淀粉为原料,在低聚麦芽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和低聚麦芽糖基海藻糖水解酶的协同作用下,将直链淀粉转化成海藻糖.双酶法具有原料便宜易得、工艺较成熟、转化率较高等优点,是最早实现酶法工业化生产海藻糖的方法.单酶法直接利用海藻糖合酶将麦芽糖转化为海藻糖.单酶法因为具有反应过程易控、工艺流程简单、副产物少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提高酶的耐高温性能及转化效率是目前2种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随着蛋白基因工程领域的发展,生物酶的优化构建技术日趋成熟,为双酶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单酶法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
-
鲜雪梅;
冯冲;
郭雨慧;
王茜
-
-
摘要:
鱼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为优化胶原蛋白提取方法,本文以鲫鱼鱼皮作为提取材料,使用双酶法和超声-双酶法提取鲫鱼皮胶原蛋白,以料液比、风味蛋白酶加入量、碱性蛋白酶加入量和酶解温度为实验因素,探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使用超声-双酶法在超声60 min,料液比为1∶10(g∶mL),2种蛋白酶加入量为4 000 U/g,酶解温度45 °C的反应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效果最好,得到的提取率为14.70%。使用双酶法在料液比例为1∶15(g∶mL),2种蛋白酶加入量为4 000 U/g,酶解温度50 °C的反应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效果最好,得到的提取率为10.53%。相较于双酶法,超声-双酶法提取鲫鱼鱼皮胶原蛋白效果更佳,在更低的料液比和酶解温度条件下提取率更高。
-
-
-
郭鹏辉;
高丹丹;
常生华;
侯扶江
-
-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经济附加值和利用潜力,本研究以新鲜苜蓿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苜蓿蛋白,首先利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胃蛋白酶6种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制备苜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发现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物的ACE抑制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1.48% 和69.99%;然后采用复合酶法(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苜蓿蛋白水解,以ACE抑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分别研究复合酶解过程中的温度、时间、pH和复合酶比例等因素对苜蓿蛋白ACE抑制肽制备效果的影响;最后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ACE抑制率为响应值,选取pH(X1)、温度(X2)、时间(X3)3个变量,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对双酶法水解苜蓿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双酶法水解苜蓿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3:1,水解pH为8.12,酶解温度60°C,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水解物的ACE抑制率可达到76.12%.综上所综,苜蓿蛋白具有制备ACE抑制肽的潜力,为进一步提高苜蓿的开发利用效率和经济附加值提供了参考.
-
-
Fu-Yuan He;
贺福元;
DU Yuran;
杜玉然;
DENG Kaiwen;
邓凯文;
LIU Wenlong;
刘文龙;
SHI Jilian;
石继连;
YANG Yantao;
杨岩涛;
Yu TANG;
唐昱
- 《2013低聚糖研发应用与产业化交流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对米类中药原料(碎米、大米与玉米)及双酶法制成注射葡萄糖的液化、糖化、活性碳吸附、阴阳离子交换等工艺过程产物的微生物进行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计数、可能的微生物种类及代谢产物HPLC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全工艺的微生物生长状态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GB47892-2010和GB478915-2010的国家安全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菌菌落计数、可能的微生物种类进行分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工艺样品代谢产物的指纹图谱,并按中国药典委员会推荐的2004A版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分析. 结果:玉米和大米中菌落数量相似,碎米高二者一个数量级;三者原料及工艺产品中均存在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为曲霉属的黄曲霉、黑曲霉,青霉属的青霉菌,其微生物种类与数量差别很大,代谢产物的HPLC指纹图谱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但前述所创的双酶法工艺对去除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明显的作用. 结论:碎米、大米、玉米酶法制葡萄糖注射液工艺的优化方法简便可行,产品纯度高,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全过程的微生物存在状态与代谢规律可测、可控.
-
-
-
-
-
-
-
-
-
-
徐昊;
金永琴;
何冰芳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4-氯-3-羟基丁酸乙酯(ChBE)是多种药物的手性中间体,可由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选择性还原制备,而辅酶高效再生是绝大多数氧化还原酶实际应用的瓶颈。本研究将辅酶NADPh再生关键酶葡萄糖脱氢酶(GDh)和乙醛还原酶(ARI)偶联表达。采用双启动子构建乙醛还原酶基因(alr)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dh)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重组菌BL21/pET-alr-T7-gdh。经过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参数的优化,ARI酶活达到2.13U/mg,GDh酶活达到19.06U/mg。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重组蛋白乙醛还原酶表达量占全菌胞内可溶性蛋白的13%,而葡萄糖脱氢酶表达量占全细胞内可溶性蛋白的39%,实现了乙醛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高效共表达。采用该重组菌还原COBE在无辅酶添加的体系中转化22h摩尔转化率达到70.778%,产物R-ChBE的e.e.值为92%以上,较好地实现了一菌双酶偶联制备ChBE。
-
-
-
-
-
-
-
-
-
-
-
- 湖南金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12-20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酶法生产多糖的压滤机及其过滤工艺,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过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酶法生产多糖的压滤机及其过滤工艺还包括:活动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呈等距设置有多组,所述活动板两侧固定有过滤垫,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输送原料至所述过滤垫内的输送组件;压滤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承接过滤后产品且与所述过滤箱连接的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呈对称设置的导料组件和导料板;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清洁组件可在所述过滤垫过滤完成后,输送水至所述过滤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