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紊乱

免疫紊乱

免疫紊乱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3163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环球中医药、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第5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等;免疫紊乱的相关文献由594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咏明、万东君、基肖尔·马利阿万泰曼等。

免疫紊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0.42%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3163 占比:99.56%

总计:43354篇

免疫紊乱—发文趋势图

免疫紊乱

-研究学者

  • 姚咏明
  • 万东君
  • 基肖尔·马利阿万泰曼
  • 强尼·R·威廉姆斯
  • 拉克什曼阿曼·苏曼什
  • 李磊
  • 王春雨
  • 罗晓红
  • 陈小青
  • 伊丽莎白·诺瓦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骆凯华; 彭显; 李继遥
    • 摘要: 牙周炎是发生于牙支持组织的一种多因素感染性疾病。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牙周致病菌是联系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本文综述了最新的临床研究和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牙周炎及牙周致病菌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牙周致病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包括牙周致病菌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牙周致病菌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侵袭;牙周致病菌相关毒力因子导致的内毒素血症,继而引发全身炎症状态、脂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状态,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局部炎症环境;而分子拟态学说以及载脂蛋白E在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的内在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探讨。结合现有的研究,合理猜测积极的牙周治疗和口腔卫生措施能够降低牙周炎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能够关注牙周致病菌和心血管疾病联系的分子机制,尤其是牙周致病菌直接入侵心血管系统或间接入侵宿主细胞,从病变区域组织中分离培养细菌的直接证据;以及局部炎症状态、牙周致病菌及其产物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热休克蛋白等)的影响机制,为今后对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 尤海珍; 孙克兴; 周一舫
    • 摘要: 抽动障碍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症状持续至成年。相关研究表明,抽动障碍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和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确切机制尚不明确。该文从免疫学角度综述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阐释免疫紊乱与抽动障碍发生的关系,为抽动障碍的治疗提供新视角和新策略。
    • 钱林
    • 摘要: 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由于肾脏功能不可逆转的衰退,使得ESRD患者体内代谢毒素累积、免疫紊乱,并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蛋白尿、尿毒素、高尿酸、钙磷代谢异常等危险症状,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导致患者院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的ESRD患者主要采取血液透析的方式,我国也是以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为主。作为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核心元件,血液透析膜对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透析器械相关行业的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创造出品质优良的血液透析膜,以为患者提供最好的生命保障,因此与血液透析膜相关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 肖旭; 李光才; 国小青; 况小军
    • 摘要: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免疫紊乱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CI/R组、CI/R+ROP 0.5 mg/kg组、CI/R+ROP 1 mg/kg组和CI/R+ROP2 mg/kg组进行后续实验。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跳台实验和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流式分选检测外周血中M1、M2含量;ELISA检测IL-6、IL-10含量;试剂盒检测SOD、GSH、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脑组织中Arg-1、iNOS、Bax、Bcl-2、Caspase-3、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I/R组呈现明显脑缺血再灌注病理损伤,跳台实验犯错次数增加,新异臂进入次数减少,M1、IL-6、MDA含量和iNOS、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M2、IL-10、SOD、GSH含量和Arg-1、c-Myc蛋白水平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R组相比,CI/R+ROP 1、2 mg/kg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改善,跳台实验犯错次数减少,新异臂进入次数增加,M1、IL-6、MDA含量和iNOS、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M2、IL-10、SOD、GSH含量和Arg-1、c-Myc蛋白水平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通过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引起的免疫紊乱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
    • 黄承国; 孟全玉; 栗婷
    • 摘要: 尿毒症属慢性肾衰竭终末阶段,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为常用治疗手段,以替代部分肾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1]。但随MHD时间的延长,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透析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耐受性减弱,获益有限[2]。有研究发现,免疫紊乱、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均与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预后有关[3];考虑或可通过调控免疫、抑制炎症刺激及氧化应激改善病情及预后。
    • 郭江水
    • 摘要: 一、减毒增效血液病的发生往往是骨髓细胞克隆异常及免疫系统紊乱所致。因此在对血液肿瘤性疾患以细胞毒药物为主,对免疫紊乱而致疾病以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中医认为,抗肿瘤及免疫抑制剂均属于大毒之品,不但对热毒内盛之证有治疗作用,对于人体戕害亦十分明显。
    • 郑淑锋
    • 摘要: 纤维肌痛(F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综合征,属于风湿免疫病。其特征为广泛的肌肉骨骼疼痛、疲劳、睡眠障碍,常伴有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障碍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多个关节周围压痛点,常见的疼痛区域为腰部、颈部、肩部以及臀部。病因: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病因至今未明且病理生理不清楚的慢性疼痛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免疫紊乱、遗传等有一定的关系。
    • 宿琦琦; 刘晓菲; 李斐斐; 李静蔚; 陈翰翰; 王凤仪; 李书园; 张丽美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初期特发性肉芽肿乳腺炎病例的观察,探讨益气和营方联合激素治疗的疗效和优势,同时初步验证外周血及病变组织中C3、C4免疫紊乱机制。方法:选取80例初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激素组、中药+激素组,每组40例。治疗期间定期观察乳房肿块大小、肿块疼痛评分,治疗后计算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3、C4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病变组织C3、C4阳性表达水平。结果:中药+激素组较激素组更有效缩小肿块、缓解疼痛(P<0.01),中药+激素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激素组(P<0.01),中药+激素组较激素组更能降低外周血C3、C4水平,更能降低病变组织内C3、C4的阳性表达水平(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肉芽肿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特发性肉芽肿乳腺炎外周血和局部病变组织内均存在C3、C4免疫紊乱,益气和营中药联合激素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C3、C4免疫紊乱状态。
    • 韩效; 屈玉明; 郝重耀; 张天生; 赵季宇; 王红阳
    • 摘要: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大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究麦粒灸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共3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用丙硫氧嘧啶灌胃的方法进行甲减疾病造模。麦粒灸组采用麦粒柱于大椎、脾俞(双)、肾俞(双)、命门施灸,持续4周。治疗结束后,取脾脏,后分离胸腺和甲状腺,取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干扰素(interferonγ,I IFN-γ)、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并运用免疫组化染色酶法检验组织中的细胞炎性因子(IL-10、IFN-γ、TGF-β)水平。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和麦粒灸组大鼠干预后体质量分别为(322.93±37.13)g、(227.30±30.26)g、(284.60±32.25)g。与模型组相比,麦粒灸组大鼠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升高(P<0.05),TSH浓度下降(P<0.05);同时,麦粒灸组大鼠TGAb、IFN-γ及TGF-β浓度下降(P<0.05),IL-10浓度升高(P<0.05)。在组织中,麦粒灸组IFN-γ相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存在着免疫应答失调的状况,麦粒灸可能通过良性调控TGAb滴度,干预促炎因子IFN-γ和TGF-β的表达,增强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来缓解机体免疫紊乱状况,从而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
    • 王斌; 黄功华; 刘新光
    • 摘要: 辅助性T细胞2(Th2细胞)是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参与2型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C)是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其通过分泌CC趋化因子配体(CCL) 17、CCL22等趋化因子,摄取、加工、处理变应原,并上调自身表面共刺激分子.随后,DC将抗原肽呈递给初始T细胞并使其进一步分化为Th2细胞.特应性皮炎、变应性哮喘和食物过敏是DC介导的Th2免疫紊乱相关过敏性疾病,近年来针对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为研发出更加个性化和靶向性的药物,未来DC的异质性及在不同器官中的功能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