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菌血症

菌血症

菌血症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86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500篇;相关期刊406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等;菌血症的相关文献由229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宏、徐英春、王辉等。

菌血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7 占比:24.72%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57%

专利文献>

论文:2500 占比:74.72%

总计:3346篇

菌血症—发文趋势图

菌血症

-研究学者

  • 张宏
  • 徐英春
  • 王辉
  • 罗燕萍
  • 邵海枫
  • 曲芬
  • 王卫萍
  • 范明
  • 谢秀丽
  • 陈民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骆凯华; 彭显; 李继遥
    • 摘要: 牙周炎是发生于牙支持组织的一种多因素感染性疾病。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牙周致病菌是联系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本文综述了最新的临床研究和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牙周炎及牙周致病菌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牙周致病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包括牙周致病菌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牙周致病菌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侵袭;牙周致病菌相关毒力因子导致的内毒素血症,继而引发全身炎症状态、脂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状态,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局部炎症环境;而分子拟态学说以及载脂蛋白E在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的内在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探讨。结合现有的研究,合理猜测积极的牙周治疗和口腔卫生措施能够降低牙周炎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能够关注牙周致病菌和心血管疾病联系的分子机制,尤其是牙周致病菌直接入侵心血管系统或间接入侵宿主细胞,从病变区域组织中分离培养细菌的直接证据;以及局部炎症状态、牙周致病菌及其产物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热休克蛋白等)的影响机制,为今后对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 陈信; 李颖莉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菌血症老年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价值.方法 以105例菌血症患者为对象,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 分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组(n=47)、革兰阴性菌感染(n=23)、真菌感染(n=35).检测PLT及凝血指标水平,分析其于菌血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培养阳性时PLT水平低于入院时,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高于入院时(P0.05).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真菌组PLT、aPTT、PT、TT、Fbg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105例菌血症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37例(35.24%),生存68例(64.76%).死亡组PLT水平低于生存组,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老年菌血症患者PLT降低,凝血功能抑制,检测其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 沈强; 曹斐楠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临床各种侵袭性诊疗行为、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血流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导致菌血症和念珠菌血症的病死率不断上升[1-2]。早期正确识别菌血症和念珠菌血症,实现临床精准化抗感染治疗,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要,但在血流感染早期,菌血症与念珠菌血症的鉴别仍存在许多困难[3]。
    • 罗杰; 陈小青
    • 摘要: 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主要表现为双侧肾脏遍布大小不等的进行性增大的囊肿,肝脏亦可受累,在囊肿进展过程中,可挤压肾组织、破坏肾脏结构,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1].该病隐匿,早期常无任何临床表现,病程中后期可出现感染、梗阻等并发症,患者可反复出现尿路感染,迁延不愈,最终病灶累及囊腔导致囊内感染,可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严重时亦可引起菌血症,甚至加重肾功能损害.因此,尽早明确诊断、积极防治控制感染尤为重要.
    • 张丹; 付海燕
    • 摘要: 目的血流感染作为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正在逐年增高。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是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目前国际上关于二者血流感染临床特点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产酶耐药菌与非耐药菌之间的比较,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全部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方法通过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数据,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526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共包括大肠埃希菌菌血症患者358例,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患者168例。与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相比,在女性、合并妇科手术、胆道、胰腺感染、泌尿系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菌血症发生的风险增加,而在男性、合并肝脓肿、使用呼吸机及胃管的患者中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的风险增加。2019和2020年我院血培养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2.9%和3.1%,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率分别为6.1%和6.2%。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菌血症患者临床特征和耐药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肺炎克雷伯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且CRE的产生呈逐年增长趋势。
    • 王小燕; 李胜彦
    • 摘要: 目的分析菌血症采用血液细菌培养及血清PCT水平检测作用。方法200例进行菌血症治疗的患者,在寒战或发热初期或者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血液样本,并同时进行血液细菌培养以及血清PCT水平检测,比较单一检测方式与联合检测之间诊断效果差异。结果联合检测方式诊断准确性是95.50%,明显高于血液细菌培养70.50%以及血清PCT 87.00%(P<0.05)。发热各时期联合检测方式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单一检测方式,并且血清PCT水平检测均高于血液细菌培养(P<0.05)。结论菌血症患者采用血清PCT水平检测以及血液细菌培养可提升诊断准确性,发挥一定应用效果。
    • 贾静; 郭明发; 徐璐; 杨俊文; 杨俊梅
    • 摘要: 嗜低温弓形菌属于弓形菌属,隶属于细菌域、变形菌门、ε-变形菌纲、弯曲菌目、弯曲菌科,目前属内已鉴定出25个物种[1]。弓形菌在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均可生长,革兰染色阴性,菌体呈弯曲或“S”形杆菌。弓形杆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病原体,常见的菌种主要有嗜低温弓形菌、布氏弓形菌、硝化弓形菌和斯氏弓形菌[2-3]。对该致病菌的快速鉴定与甄别可为患者诊断和有效治疗做出迅速处理。
    • 王丽丽; 吴晓燕; 张金业
    • 摘要: 目的:研究一起十二指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状况。方法:通过形态学检查、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仪器鉴定,KB法等,研究此次霍乱弧菌临床感染特征和耐药情况。结果:血培养中检出霍乱弧菌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经莫西沙星和头孢米诺治疗后痊愈。结论:癌症患者非O1/O139引起的感染成功的治疗主要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使用抗生素。为临床提供实用的经验。
    • 陆曼; 刘铁牛
    • 摘要: 人型支原体(Mh)是一类菌体大小约为0.1~0.3μm,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具有三层细胞膜而缺乏细胞壁屏障的病原微生物,在无生命培养基中可以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是可能致病支原体[1]。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黏膜受损条件下主要引起人体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等疾病相关,还可通过胎盘或产道等合并感染将导致早产、先天畸形、死胎、不孕症以及新生儿肺炎或脑膜炎等疾病的发生[2]。本文介绍1例女性患者产后Mh血流感染的相关诊治,现报道如下。
    • 颉晓玲; 袁明; 刘志武; 张晨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血培养对菌血症患者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2例菌血症患者为观察组以及60例非菌血症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G-菌)组和革兰阳性菌(G+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血清中CRP和PCT的水平,统计分析血清CRP、PCT与血培养检查结果,分析三项检查对菌血症患者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项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CRP、PCT与血培养各单项检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G-菌患者PCT水平高于G+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PCT检查联合血培养对菌血症患者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