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5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第5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第5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0-05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

会议文集:第5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血吸虫虫卵抗原引起的肝肠组织肉芽肿及随之发生的纤维化是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主要病理表现。对血吸虫自然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宿主免疫应答经历了一个从早期Th1型免疫应答转归到虫卵期Th2型免疫应答的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慢性血吸虫感染诱导宿主上调表达CD4+CD25+T细胞,能够抑制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反应,下调Th1细胞水平。基于Kupffer细胞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探讨了Kupffer细胞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CD25+T细胞以及肉芽肿的影响。rn 方法:实验动物与阳性钉螺,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清洁级),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阳性钉螺购自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要试剂,流式抗体包括PE-Cy5标记的CD4、PE标记的CD25以及相应的同型对照抗体、免疫组化抗体Foxp3购自美国eBioscience公司。细胞因子IL-2、IL-4、IL-5、IFN-γ、TGF-β和IL-10检测试剂盒为R&D公司产品。氯化钆购自美国Sigma公司。肝功能试剂购自北京中生生物公司。动物分组与感染,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感染组与感染/氯化钆组3组,每组各10只,其中感染组通过腹部感染尾蚴10条/只;感染/氯化钆组为在感染尾蚴后第4周经尾静脉注射氯化钆,剂量为每次15 mg/kg,每周2次;对照组则通过尾静脉注射PBS。CD4+CD25+T细胞计数,感染第8周无菌取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组织,分离单个核细胞。取1×106个细胞,分别加入PE-Cy5标记的CD4和PE标记的CD25各10 μl于标本管中,室温孵育20~30 min,并振荡混匀,洗涤1次,重新悬浮细胞,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检测,采用小鼠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5、IFN-γ、TGF-β和IL-10的表达水平,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将不同稀释度的标准品以及待测样本加入反应孔,每个样品作双复孔。根据不同浓度下标准品的吸光度(A值)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待测样本的A值计算血清细胞因子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oxp3的分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Foxp3的分布。小鼠肝脏置中性甲醛溶液中,石蜡切片脱蜡、水化;3%H2O2室温孵育5~10 min;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 min,5%~10%正常山羊血清封闭,室温孵育10 min;滴加10μl的抗小鼠Foxp3抗体,37℃孵育2h;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生物素标记二抗(1%BSA-PBS稀释),37℃孵育10~30 min;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37℃孵育10~30 min,DAB显色;在高倍视野(×400)下,分别随机记数5个肉芽肿周围细胞中的染色细胞数。肝功能检测,摘眼球取血后,用枸橼酸钠抗凝,日立(HITACHI)-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包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rn 结果:CD4+CD25+T细胞数量,本组研究显示感染组肉芽肿期CD4+CD25+T细胞数量为13.8%,对照组为6.4%,感染/氯化钆组为9.3%(P<0.05)。Foxp3的分布,氯化钆降低肉芽肿周围表达Foxp3细胞的数量,感染组Foxp3细胞数量为(62±7)个,感染/氯化钆组为(45±4)个(P<0.05)。细胞因子水平,感染组小鼠血清IL-10水平为41.4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5 pg/ml,感染/氯化钆组为22.6 pg/ml(P<0.01)。氯化钆还可降低IL-4和IL-5的水平,然但对IL-2、IFN-γ、以及TGF-β影响不明显。肝功能,对照组ALT水平为40.2 U/L,感染组为205.4 U/L,感染/氯化钆组为153.4 U/L(P<0.05),AST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组织学变化,氯化钆可减轻肉芽肿周围炎症反应程度。对照组肝组织切片镜下显示肝小叶结构正常,汇管区无虫卵沉积,无炎症细胞浸润,无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索呈放射状排列:感染组病理切片示,肝组织中出现较大的虫卵肉芽肿,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而感染/氯化钆组肝组织中虫卵肉芽肿较小,炎症细胞浸润也减少。rn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Kupffer细胞参与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并调节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CD25+T细胞表达,上调Th 2细胞反应。因此,抑制Kupffer细胞功能可下调血吸虫病肉芽肿期CD4+CD25+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减轻肉芽肿周围的炎症反应,这将有可能为慢性血吸虫感染及其纤维化的治疗寻找一条新的途径。
  • 摘要:对HBeAg阴性慢性乙肝的治疗仍是国内外肝病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问题。本文就临床HBeAg阴性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做一简述。因HBeAg阴性慢性乙肝HBV DNA处于低水平的复制,伴有明显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对HBeAg阴性慢性乙肝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组织炎症坏死,控制疾病进展是极其重要的。
  • 摘要:本文就肝纤维化与肝硬化早期防治研究情况做一综述。肝纤维化的逐渐形成是一个缓慢进展而动态的过程。有关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其可逆转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如果临床医生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能早期认识到不仅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而且部分早期肝硬化病人通过长期抗病毒与抗肝纤维化联合治疗,经两次以上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已经形成的肝硬化病理改变也是可以逆转的。提出了如何准确及时地判定评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程度,对慢性肝病的早期防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血色病患者诊断与治疗情况。血色病在临床当中较为少见,其临床表现也不很典型,容易造成误诊。由于本病患有大量饮酒情况,初诊时,先入为主地理解为单纯的酒精性肝病。由本病例可知:1、对血色病认识不足是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2、肝活检仍是中国人确诊血色病的主要依据;3、临床上对于出现多项症状、体征、检查异常的病例,必须是在充分鉴别的基础上尽量寻求一元论。
  • 摘要:本文综述了11例采用干扰素α治疗慢性肝病而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例治疗情况。由本病例可知,IFNα是目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抗病毒药物,但IFNα治疗过程中,可产生自身抗体,导致免疫紊乱,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因此在使用IFNα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甲状腺功能,一旦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应采取相应措施。
  • 摘要:目的:花生四烯酸(AA)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主要通过环氧合酶(COX)和脂氧合酶(LOX)两条途经代谢。AA及其代谢衍生物均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并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AA研究的热点集中于COX代谢途径及其产物在许多炎症、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但有关环氧化酶途径及其代谢产物的报道相对较少。有研究报道,在脂氧合酶代谢途径中,5-LOX及其产物、8-LOX及其产物及12-LOX均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中研究较多的是5-LOX及其代谢产物白三烯在炎症、肿瘤等疾病中的作用。5-LOX在某些肿瘤细胞中有不同程度地过度表达,包括前列腺癌、食管癌、结肠癌、乳腺癌、脑瘤、肺癌及胰腺癌等,它们活化后可促进肿瘤细胞存活和增殖。LTD4作为炎性细胞趋化因子中作用最强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分子,是由AA经5-LOX途径代谢生成的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不仅直接参与炎症过程的调控,而且还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等功能。LTD4可与CysLT1R结合,通过不同G蛋白介导活化肿瘤细胞的MAPK/ERK信号分子、钙离子信号和Pyk2信号分子来诱导肿瘤细胞增殖效应,还可活化外膜受体如CysLT1R来增加未转移的肠上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存活率,促进细胞增殖。资料显示,在人前列腺癌、结肠癌等肿瘤患者体内均检测到白三烯的过量表达。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5-LOX及代谢产物白三烯表达的报道。本实验为了探索肝癌细胞中是否也有白三烯的过度表达,以LTD4作为检测指标,进一步研究它们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rn 方法:所有病例参照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修订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进行筛选。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伴发慢性乙型肝炎者12例,其中有无转移各10例,且经过手术切除和(或)介入治疗者11例。10例正常对照者均为门诊健康体检者。所有病例均排除各种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器官移植、艾滋病等能影响血清LTD4水平的疾病,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应用ELISA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0例病例血清中LTD4、AFP、ALT、AST和GGT水平,并观察LTD4与几者间的相关性。rn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LTD4、AFP、ALT、AST及GG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肝癌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原发性肝癌伴发与不伴发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较,血清中LTD4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LTD4与AFP、ALT、AST或GGT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P>0.05)。rn 结论:通过本研究可以证实,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也有白三烯的过度表达,且浓度较正常增高十几倍,由此可推测LTD4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LTD4含量与肝癌是否转移,有无感染乙型肝炎及治疗与否都无明显关系,这与研究证实的LTD4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的观点不符合。同时,LTD4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AFP水平无明显关系,因而它的含量多少不能作为判断肝细胞损伤、病情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指标。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小,对于LTD4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具体作用及致病机制尚需更深一步的探索。
  • 摘要:本文综述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开展人工肝血液置换方式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报告。重症肝炎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而形成的肝功能衰竭,其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达50%-80%。临床多采用人工肝暂时性的代替肝脏清除体内毒素。常用的人工肝治疗方式有MARS.PE,PE+PA.HP等。而PE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更多的清除肝衰竭病人体内毒素,PE+PA治疗越来越多的应用与临床。
  • 摘要:针对部分技术治疗肝细胞肝癌存在适应证选择不恰当,使一些病人错过合理手术治疗或治愈的机会,造成不可挽回后果的现象,制订了“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案并进行了修改,为我国外科界在治疗肝细胞肝癌提供了选择治疗方法的参考依据。本文对该修订方案进行了综述。
  • 摘要:本文综述了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与绥棱县中医院治疗乙肝后代偿期肝硬化病例的治疗情况,并分析了临床意义。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份,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与绥棱县中医院共收治疗乙肝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二十一例。经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前后一年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监测结果比较,发现经抗病毒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
  • 摘要:目的:暴发性肝衰竭(FHF)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肝细胞急性坏死和严重肝功能损伤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暴发性肝衰竭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极差的特点,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暴发性肝衰竭与肝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内质网应激是除死亡受体活化和线粒体损伤外又一条新的介导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的通路,与许多肝脏疾病相关,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质网(ER)是细胞内最大的膜网络结构,具有合成、加工蛋白参与代谢和细胞信号处理功能。内质网应激(ERS)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细胞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钙稳态失衡,错误折叠或未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聚集的一种亚细胞器的病理状态,是使错误的蛋白质恢复正确构象并能够进一步加工所必需的步骤,是一种细胞自我保护的机制。但是过强或长时间的内质网应激则可能导致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反应过程中,当大量膜蛋白在内质网沉积时,可激活内质网超负荷反应(EOR),NF-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κB)被活化,在EOR信号通路中需肌醇蛋白1(IRE1)处于中心地位,IRE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参与内质网应激反应的适应、警戒、凋亡三个阶段,内质网应激时IRE1活化,聚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引起NF-κB活化。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中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核转录因子,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其参与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而且有研究表明TRAF2可通过激活NF-κB诱导激酶(NIK)激活NF-κB。Caspase-12是鼠类内质网膜结合蛋白,能够且仅被内质网应激导致的凋亡活化。近年来发现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与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等密切相关,而在暴发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如何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检测D-氨基半乳糖(D-GalN)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肝组织NF-κB、IRE1、NIK、Caspase-12表达情况,通过采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流式细胞学技术(FCM)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分析Caspase-12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程度、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的相互关系,探讨内质网应激在暴发性肝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分析NF-κB活性与肝细胞凋亡程度、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及NF-κB诱导激酶NIK的关系,探讨IRE1介导NF-κB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在暴发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阐明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1 研究对象:雄性Wistar大鼠60只,清洁级,体重180-200g。大鼠禁食24小时后,随机分为2组,即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D-GalN800mg/kg,之后皮内注射LPS1Oug/kg制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注射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2 标本采集和保存:从对照组、模型组各取6只分别于给D-GalN+LPS后2、4、8、12、24小时行股静脉放血处死,立即剖腹取出肝脏,取适量肝组织分别固定于10%中性甲醛液、70%乙醇中,部分肝组织经液氮速冻后存放于-80℃冰箱。3 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 p65、IRE1、NIK、Caspase-12蛋白表达情况。5 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IRE1、NIK、Caspase-12mRNA的表达情况。6 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肝细胞凋亡率(AR)。7 分析NF-κB、IRE1、NIK、Caspase-12与肝组织病理、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各检测指标间的相互关系。8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rn 结果:1 一般状况观察:对照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好,无死亡;模型组大鼠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出现活动减少、反应迟钝、毛发竖立、嗜睡、昏迷等情况。2 肝组织形态学观察:(1)大体标本观察:对照组大鼠肝脏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肝脏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出现充血、出血点及淤血斑逐渐增多,到24小时肝组织呈暗红色,大片出血,淤血严重。(2)HE染色: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显示给药后2小时肝小叶完整,肝索排列规则;4小时可见肝细胞嗜酸性变及凋亡小体,少量炎细胞浸润;8小时可见灶状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可见多量凋亡小体;12小时肝细胞片状坏死,可见炎细胞浸润,可见凋亡肝细胞;24小时肝组织大片坏死,出血严重,残留散在肝细胞及凋亡小体。3 细胞凋亡的变化: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在模型组2h、4h、8h、12h肝细胞凋亡率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呈现上升趋势(p<0.05);对照组肝细胞凋亡率较低(P>0.05),各时间点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4 肝组织Caspase-12检测结果:(1)免疫组化方法:模型组Caspase-12蛋白主要表达在肝细胞浆,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多(P<0.01);对照组肝细胞胞质Caspase-12蛋白表达均为阴性,未检测到Caspase-12蛋白表达(P>0.05)。(2)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Caspase-12 mRNA表达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8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aspase-12 mRNA各个时间点弱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在4h、8h、12h、24h,模型组Caspase-12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 肝组织IRE1 α检测结果:(1)免疫组化方法:模型组IRE1 α蛋白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IRE1 α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对照组肝细胞胞质可见IRE1 α弱表达,各时间点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IRE1 αmRNA表达增高,各时间点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IRE1 α mRNA各个时间点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各时间点模型组IRE1 α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 肝组织NF-ΚB检测结果:(1)免疫组化方法:模型组大鼠肝组织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NF-ΚB表达逐渐增多(P<0.01);对照组肝细胞胞核可见NF-ΚB弱表达,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NF-ΚB mRNA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12h达到最高值,24h较12h有所下降,各时问点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NF-ΚB mRNA各个时间点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在4h、8h、12h、24h,NF-ΚB mRNA表达模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 肝组织NIK检测结果:(1)免疫组化方法:模犁组NIK蛋白主要在肝细胞胞浆表达,NIK蛋白表达水平在给药后各时间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细胞胞浆NIK表达呈阴性,各时间点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NIK mRNA各时间点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IK mRNA各个时间点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各时间点NIK mRNA表达模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 Caspase-12与IRE1 α、细胞凋亡率的相关性分析:Caspase-12与IRE1 α、细胞凋亡率均成正相关(r=0.733,P=0.000;r=0.586,P=0.001)。9 NF-ΚB与细胞凋亡率、IRE1 α、NIK的相关性分析:NF-ΚB与细胞凋亡率、IRE1 α均成正相关(r=0.515,P=0.004;r=0.763,P=0.000);NF-ΚB与NIK无相关性(P>0.05)。rn 结论:1.利用D-Ga1N联合LPS制造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从形态学、细胞学以及基因水平证实了肝细胞凋亡在暴发性肝衰竭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在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中,随着肝脏病理损伤的加重肝组织中IRE1 α、Caspase-12表达增加,Caspase-12与IRE1 α、细胞凋亡率呈明显正相关,提示内质网应激参与了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IRE1 a/TRAF2/Caspase-12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内质网应激导致暴发性肝衰竭中肝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3.在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中,随着肝脏病理损伤的加重肝组织中NF-ΚB表达增加,且与肝细胞凋亡率呈明显正相关,从细胞、蛋白、基因水平证实NF-ΚB在暴发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4.在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肝组织中NF-ΚB与IRE1 α呈明显正相关,但与NIK之间无相关关系,提示NF-ΚB可能在内质网应激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但在IRE1a-TRAF2-NF-ΚB这一信号转导通路中,连接TRAF2与NF-ΚB的信号转录分子:NIK对NF-ΚB无明确调控作用。
  • 摘要:血浆置换是目前临床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最为广泛、疗效最佳的方法之一,吉林省四平市传染病医院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对该院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报告进行了综述。
  • 摘要:目的:重型肝炎因肝功能衰竭,造成机体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内毒素、细胞因子的蓄积,极易造成多脏器损害,其发病凶险,预后较差,死亡率很高。血浆置换(PE)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方法。本文研究用PE治疗42例各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并初步讨其临床应用价值。rn 方法:对42例重型肝炎患者,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41岁。慢性重型肝炎32例(乙型23例,乙、戊型3例,乙、丁型5例,血吸虫肝硬化合并乙肝l例),其中早期7例,中期10例,晚期10例,急性重型肝炎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6例。治疗前凝血酶原活动度平均为30.8%,平均胆红素560.2mol/L,胆碱酯酶35.3U/L,平均凝血酶原时间25.7秒,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PE进行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内毒素(ET)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比较重型肝炎不同期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对照组36例,其中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6例(乙型3例,乙、戊型2例,乙、甲型1例),慢性重型肝炎30例(乙型20例,乙、戊型5例,乙、丁型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血吸虫肝硬化合并乙肝1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rn 方法:(1)内科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极积的内科治疗,包括甘利欣、促肝素、思美泰、白蛋白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2)人工肝治疗:常规穿刺周围血管,置入双腔透析导管建立体外循环回路,应用日产PLASAUTO-IQ型血浆交换机及配套的一次性耗材进行治疗。每次置换同型异体血浆2000~3000 ml。42例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113例次,每例患者治疗1~8次,平均2.69次,疗效标准参照有关文献,每次治疗前、后留取血液标本送检。(3)观察项目: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神志、血生化、凝血指标和细胞因子等变化。rn 结果:治疗后患者乏力、腹胀、纳差等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CHE、PTA显著上升(P<0.01);ET、TNF-d、IL-8和s1L-2R明显降低,IL.10显著升高,IL-2水平无变化。重型肝炎早、中、晚期应用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存活率分别为85.6%、70%和10%,人工肝治疗组总体存活率为52.8%,显著高于对照组(33.3%),P<0.01。rn 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早、中期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 摘要:本文介绍了S-腺苷蛋氨酸(SAMe)的工作机制、合成与降解,说明了SAMe在正常肝脏中具有调控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在损伤肝脏中具有护肝治疗的作用。
  • 摘要:目的:以北京某传染病与肝病专科医院为例,分析了近5年住院肝病患者的病种结构变化、诊疗技术使用情况、死亡原因等资料,以了解住院肝病患者疾病谱的变化及对诊疗技术的需求,为我国肝病医师诊疗技术与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rn 方法:按照国际ICD10疾病编码,采用对比法对北京某传染病及肝病专科医院2005-2009年住院收治肝病患者的病种进行顺位,分析主要病种排序、费用、住院天数、应用诊疗技术、死亡原因等信息。rn 结果:(1)受医保政策等影响,住院患者人数较快增加,临床医疗任务日益加重;(2)人均住院费用平稳增加,但平均住院天数变化不大;(3)急性病毒性肝炎趋于平稳,排序基本没有明显变化;(4)慢性病毒性肝炎排序持续下降,但对病毒定量、病毒变异的检测稳步上升,疑难患者增多;(5)肝硬化排序略有下降,但有出血、感染、腹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患者明显增多,治疗更加困难;(6)肝癌及肝胆相关恶性肿瘤病人明显增加,排序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与此同时,肝癌TACE/RAF/基因治疗/肝移植/细胞生物治疗等新技术应用快速增长;(6)肝病妊娠及相关妇产科患者由第3位上升至第1位,母婴阻断技术日益受到关注;(7)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排序逐步下降,但病死率仍高达50%以上;(8)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障碍性肝病、血管性肝病、感染及药物性肝病保持稳定,诊疗技术要求提高,分子诊断等新技术开始用于临床;(9)肝脏移植技术更加成熟,但受供体数量限制,手术例数基本维持不变;(10)恶性肿瘤、肝硬化、重型肝炎肝衰竭连续5年位居肝病死亡前三位。rn 结论:近年住院肝病患者疾病谱已经并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对新的诊疗技术的需求强烈,肝病医师需要尽快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诊疗水平。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自身免疫性胆管炎引起的肝硬化病例的治疗过程。由于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IC)与以肝内小胆管病变为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具有相同的组织学病变,除自身抗体外尚未发现其他不同。患者经血液AMA-M2检测为阴性,ANA弱阳性,病理结果为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由本病例得出的结论:AIC究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血清AMA阴性的PBC仍在争论中,根据多名病例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分析,结论认为AIC很可能是AMA阴性的PBC,诊断PBC还是诊断AIC,应取决于病人当时所处的病期。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自身免疫性肝炎Ⅱ型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实质损害为主,Ⅱ型以肝肾微粒体抗体(LKM-I)为阳性,3年内进展到肝纤维化的速度更快。对该病患采用强的松龙治疗,患者TBil、ALT、AST数值趋于正常。
  • 摘要:目的:探讨1例1个月婴儿患母乳性黄疸被误诊为婴肝综合征。方法:1例1月龄男性患儿,因“皮肤黄染、皮疹3天”入院。母乳喂养。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颈无抵抗,心肺(一)。腹平软,无压痛,肝、脾不肿大。腹水征(一)。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肝功能:TBil310.1μmol/L,DBil 8.0μmol/L,ALT 18 IU/L,AST35 IU/L,A/G 34/15 g/L,γ-GT 77IU/L,ALP 550 IU/L。抗-HAV Ig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抗-HIV(-)。B超:肝实质弥漫性回声改变。入院诊断:水痘、婴肝综合征。给予阿糖腺苷、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促肝细胞生长素、异甘草酸镁、维生素等药物治疗1周,病情无好转,黄疸无下降,TBil 310.8 μmol/L,DBil 7.8μ mol/L,ALT 32 IU/L,AST 53 IU/L。拟诊“母乳性黄疸”,嘱患儿母亲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并给予人工喂养,观察婴儿黄疸变化情况。结果:5天后黄疸显著减轻,TBil 169.9 μmol/L,DBil 5.9 μ mol/L。住院治疗4周,病情明显好转,复查肝功能:TBil 37.7 μ mol/L,DBil 4.4 μ mol/L,ALT27 IU/L,AST 33 IU/L,好转出院。rn 结论:母乳性黄疸大约占母乳喂养小儿的1%,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很难与生理性黄疸相鉴别。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常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明显,7~10天后渐渐消退,2~3周将完全消退。新生儿患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一般无其他不适,小儿精神、吃奶、大小便与正常婴儿一般无异,不至于导致胆红素脑病神经损害,患儿预后良好。母乳性黄疸婴儿停止母乳喂养3~5天后,黄疸即明显减轻,如3天并无明显降低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诊断母乳性黄疸千万要完全排除感染(如乙肝病毒感染等)、溶血、肝炎综合征及胆道闭锁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对于确诊的母乳性黄疸,轻者无需特殊处理,并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一般无需停喂母乳。
  • 摘要:肝衰竭是在多致病因素作用下,肝脏在短期内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所致的肝脏功能衰竭综合症,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死亡率高,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因此针对肝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肝衰竭方面发挥了具大的作用,为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不少新的方法及思路,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肝衰竭在我国与重型肝炎相对应,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后果严重,病死率极高。肝移植被认为是晚期肝衰竭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肝源缺少及价格昂贵等问题不能被广泛应用。而目前肝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原则上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肝衰竭方面发挥了具大的作用,为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不少新的方法及思路,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将就近年来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文献作一回顾,以期能为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思路。
  • 摘要:目的: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早期代偿功能良好,可无临床表现,至失代偿期则可出现腹水、浮肿、出血、甚至昏迷,预后较差。在我国,随着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及长期大量饮酒人群的增多,致使肝硬化成为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而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其中75%以上失代偿期患者会出现腹水,腹水的大量长期潴留,又极易诱发感染,甚至导致肝肾综合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严重并发症,从而使病情加重和恶化,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寻求一条有效途径来控制和治疗本病日益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大课题。肝硬化的形成是由于肝脏过度纤维增生发展的结果,而肝脏纤维增生是机体对肝实质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但肝脏的过度纤维增生可使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总数减少,而导致肝功能障碍,肝内微循环与淋巴循环受阻,导致门静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可致肝脏萎缩变硬,肝损伤不断加重,最终引起肝功能代偿失调,导致各种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现代研究证实,正常或损伤肝脏中的肝窦血流和肝内血管阻力的调节因素,包括肝组织结构、细胞和体液因素等等,而一些因素(如肝纤维化、再生结节)相对稳定,其他因素(如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活性因子)则是动态可调的,其中一氧化氮(N0)和内皮素-1(ET-1)的动态相互作用是影响局部肝窦及肝内血流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这两种血管活性因子进行研究,有利于阐释生理及病理生理条件下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机理。肝硬化腹水是临床上常见病及难治病之一,属祖国医学“胁痛”、“积聚”、“臌胀”等范畴,危害甚重,现代医学治疗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疗效一般。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多数学者认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部分中药具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血浆白蛋白,调节血管活性因子,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促进肝内纤维组织降解等多重作用。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肝硬化腹水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研究成果,通过临床观察,首次开展了以岭南特色中草药为主的经验方一一健脾益肝方辨治肝硬化腹水的研究,以探索健脾益肝方(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作用机制,为临床上运用健脾益肝方(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同时,对拓展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领域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06年3月-2007年10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患者,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西安会议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第六版《内科学》失代偿期肝硬化诊断标准及199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洛阳会议的中医辨证脾虚湿盛兼血瘀证标准制定,即符合脾虚湿盛兼血瘀证型肝硬化腹水的合格受试者4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以西医基础治疗为主,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肝方汤剂(五爪龙30g、白术30g、白背叶根30g、猪苓15g、田基黄20g、茜草15g等),每日1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腹围,主要症状,肝功能,肝、脾、腹水B超结果,外周血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结果:从临床总疗效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分别是86.25±7.08cm、77.40士6.89cm 87.05±5.96cm、82.00±7.05cm。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腹围缩小程度(腹围差值)大于对照组,两组腹围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比较,治疗组对改善纳差、乏力、腹胀及胁痛等症状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改善舌质亦有明显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对上述主要症状改善较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血清ALT、AST水平及治疗组血清GLB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血清ALB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血清GLB水平治疗后略有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LB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超结果比较,治疗组肝右叶斜径、脾脏厚度、门静脉与脾静脉内径较治疗前改善,而对照组较治疗前肝右叶斜径轻度减小、脾脏厚度有所增加、门静脉与脾静脉内径稍增宽,但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两组资料治疗后B超腹水量积分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消退腹水的效果优于对照组。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NO、ET-1含量比较,治疗组N0、ET-1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NO、ET-1含量却略有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NO、ET-1含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外周血中N0、ET-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7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与3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只有4例并发症,而对照组有7例。结论:笔者认为,臌胀病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虚失运、水湿难化、湿邪与瘀血交阻,终致水湿内停。本方(健脾益肝方)以岭南特色中草药为主,集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祛湿、理气和胃功效于一体,分别从治(脾)气、治(瘀)血及治水(湿)入手,环环相扣,配伍得当,以扶正固本为主,化瘀祛湿与扶正补虚并举,可明显改善脾虚湿盛兼血瘀证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并能下调患者外周血NO及ET-1的含量,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肝、脾两脏大小及门静脉与脾静脉内径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 摘要:目的:随着分子技术的应用和医生警惕性的提高,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确诊越来越趋低龄化,本文旨在再评价24h尿铜定量用于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并探讨最佳诊断界值。rn 方法:收集本院2005.7~2007.6期间以肝病收住院的>3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和24h尿液标本,疑似WD者年龄不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尿液铜浓度,计算24h尿铜值。临床资料结合部分患儿的ATP7B基因外显子测序检测后行WD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成WD组和非WD两组。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WD组和非WD组的尿铜指标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对所有病例的24 h尿Cu值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和界值。rn 结果:共94例患儿入选,14例患者借助基因检测准确分组,WD组和非WD组分别26、68例。WD组和非WD组24h尿铜定量的中位数分别为98.5ug(18.3~1180.5),25.8ug(1.4-357.9);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z值-6.111,P值为0.000)。24h尿铜定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95%CI:0.839~0.979,P=0.000)。取最佳界值(Cutoff点)52.0ug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4.6%、91.2%和89.4%,1OOug界值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为50.0%、97.1%和84.0%,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前者为78.6%、93.9%后者为86.7%、83.5%。分别以24h尿铜界值52ug和100ug为诊断标准与WD评分法为金标准进行吻合度比较,52ug界值的整体吻合度高于100ug界点(κ系数分别为0.760,0.541)且其敏感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100ug界值,而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接近。rn 结论:52ug界值与24小时尿铜>100ug界值相比可提高诊断儿童WD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 摘要:目的:维持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均存在着慢性微炎症状态,其标志物为C-反应蛋白(CRP),慢性炎症反应可导致肾性贫血,营养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导致维持血透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研究证实: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高通量透析膜行血液透析或采用HA型树脂灌流器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我们对46例维持血透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分别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3个月后观察在改善患者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6例维持血透的患者,男28例,女18例,年龄25~79岁,平均56.4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高血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7例,梗阻性肾病2例。所有患者均病情稳定,维持血液透析6~132个月,近3个月无出血及输血史,并排除各种感染,严重营养不良,无肝脏、心脏功能不全,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普通血液透析组(HD)16例,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18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组12例,所选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透析时间、原发病分布情况等方面均无差异。①普通血液透析组(HD):使用金宝GFS PLUS12型血防膜透析器,膜面积1.3m2,超滤系数5.5ml/h.mmHg;②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使用日本东丽TS-1.3U型聚砜膜透析器,膜面积1.3m2,超滤系数43ml/h.mmHg;均使用瑞典金宝AK-95血液透析机,血透机均装有U8000滤过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200~250ml/min,每周透析2~3次,4.5~5h/次。普通肝素抗凝。规律透析3个月: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组:在普通血液透析(HD)的基础上,每二周改为一次HP+HD,使用丽珠HA130型树脂灌流器,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之前。首先用肝素生理盐水2000ml(500ml生理盐水+10mg肝素)预冲管路和灌流器,血流量150-200ml/min,肝素首剂0.6-0.8mg/kg,追加肝素量10mg/h,灌流2-2.5h,取下灌流器,再继续HD至4.5h。所有患者均给予钙尔奇D、叶酸、铁剂,EPO纠正贫血,合并高血压给予降压药控制血压,高血糖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3个月后CRP、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值,均血液透析前空腹采血。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结果分别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比较的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FHD组和HP+HD组与HD组相比较CRP、Hb、Alb、Tch、TG均有显著差异(p<0.05),CRP、Tch、TG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b、Alb都有上升;HP+HD组与HFHD组比较CRP、TG有显著差异(p<0.05),而HD组Tch、TG却上升。Bun、cr差异不显著(p>0.05)。HFHD组和HP+HD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维持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HFHD或者定期使用HP+HD的方式对改善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纠正贫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进一步提高透析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在改善微炎症状态和降低血脂上HP+HD优于HFHD,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设备没有特殊要求,普通的容量控制型血液透析机即可,对于没有条件开展血液滤过的单位,尤为必要。治疗方式方便、宜行。缺点两者费用较高,但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给予定期进行仍不失为一种治疗方法。
  • 摘要:本文以汉防己、丹参、虎杖、黄茂等药组成活血化癖、软坚散结方剂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经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提示患者慢性肝病的主要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可得,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疗急、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有良好的疗效,可预防或减轻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形成作用。
  • 摘要:作者于1992年开始行内镜下EVL,并对单纯EVL治疗EV消失的患者采用超声内镜下及非超声内镜下进行黏膜层加固治疗进行了疗效对比。本文采用小探头超声加固治疗,随访期间未发现消失的EV再出现,表明小探头超声内镜能防止消失EV再出现,更好的提高巩固治疗的效果,优于非超声胃镜引导下的盲目加固治疗。
  • 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拉米夫定的广泛应用,部分患者出现HBV多聚酶基因变异,主要是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而产生耐药性,最常见的有YVDD(M552V)和YIDD(M552I)变异。近几年国内外研究都关注于服用拉米夫定后的患者YMDD变异,但有一部分乙肝病毒存在自然YMDD变异,在国内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YMDD自然变异的研究。本文对未经治疗的4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YMDD变异株的检测,探讨不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YMDD的自然突变及与血清HBV-DNA水平的关系。rn 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门诊未经任何药物治疗的HBV感染患者449例。其中男327例,女122例,男∶女为2.68∶1。年龄10~83岁,中位年龄32岁。主要仪器为瑞士Roche公司生产的Light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试剂为深圳市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测定及YMDD变异检测试剂盒。利用HBV特异引物及特异Taqman MGB探针,并结合FQ-PCR技术,同时检测HBV载量以及YMDD变异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rn 结果:对449例未治疗的HBV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表明,共有46例发生变异,自然变异率为10.24%;其中YVDD变异株16例(3.56%);YIDD变异23例(5.12%);YMDD/YVDD变异3例(0.67%);YMDD/YIDD变异4例(0.89%)。YMDD变异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1),对不同含量DNA的分析,在DNA病毒载量低的患者中,YMDD突变率较高(x2=15.42,p<0.01)。其中YVDD的突变率在HBV DNA 103~4拷贝/ml中明显高于在105拷贝/ml以上感染患者。根据患者血清标志物类型不同将病人分为三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阴性;HBeAg阴性及HBeAb阳性;HBeAg和HbeAb均为阴性。病人YMDD自然变异检出率三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x2=3.62,P>0.05)。rn 结论:部分YMDD野生株存在自然变异。本组乙肝患者YMDD自然变异率与年龄,性别及乙肝血清标志物无关。变异株的病毒复制能力低于未变异的野生株,YVDD变异株的复制能力低于YIDD变异株。
  • 摘要: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观察HB-H-7树脂吸附对内毒素、炎性细胞因子、蛋白质及电解质的影响,进而评价HB-H-7树脂吸附内毒素、炎性细胞因子防治炎症反应综合症的安全性有效性。
  • 摘要: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T淋巴细胞对HBV抗原蛋白免疫应答的变化及其特征。rn 方法:收集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HBV特异性抗原蛋白HBsAg、HBcAg和HBeAg为刺激物,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其分泌r-干扰素(IFN-r)产生斑点的情况。同时对血清HBV DNA和HBsAg、HBeAg等病毒学指标及ALT等生化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rn 结果:(1)治疗前,所有患者ALT、TBiL均高于正常上限,治疗1月后,ALT复常率为35.3%(6/17),治疗3月后ALT复常率为58.8%(10/17)。治疗前,17例患者中有15例HBV DNA大于106,2例大于104;治疗一个月后,9例患者HBV DNA降为检测下限以下;治疗三个月后,有11例患者HBV DNA降为检测下限以下,其余6例患者HBV DNA下降也大于2log值。治疗前,17例患者中有14例血浆HBeAg阳性;治疗三个月后,有1例患者血浆HBeAg转阴;所有病例都没有出现HBsAg转阴。(2)抗病毒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患者针对HBsAg和/或HBcAg和/或HBeAg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率分别为64.7%、76.5%和82.4%,在抗病毒治疗前后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不论治疗前后,患者针对HBcAg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频率最高;治疗后,对三种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频率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在治疗前后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不论治疗前后,患者针对HBcAg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平均反应强度最高;治疗后,针对HBsAg和HBeAg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平均反应强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HBcAg蛋白的平均反应强度,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之间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5)患者对HBcAg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平均反应强度与病毒载量有明显负相关性,与血清ALT无明显相关性。rn 结论: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对HBV特异性抗原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有增强,这种改变可能与HBV DNA的下降有关,对患者的免疫重建有一定的作用。
  • 摘要:目的:目前临床上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死亡率仍很高,而人工肝支持治疗可以使因肝衰竭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得以清除,并替代肝脏的部分代谢功能,为病变肝脏再生恢复或肝移植争取时间。因此,随着人工肝支持系统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人工肝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地应用,并取得很好的疗效,但目前其在儿科临床仍很少应用,缺乏可借鉴的临床经验。本院近几年来对11例肝功能衰竭患儿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旨在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在儿科肝功能衰竭的应用技术。rn 方法:11例患儿为2003年8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肝功能衰竭并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年龄1.8~15岁,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6.6岁。原发病:急性毒蕈中毒急性肝衰竭7例,肝豆状核变性致慢性肝衰竭1例,肝移植术后7月出现排异反应1例,瑞氏综合征肝衰竭1例,急性鱼胆中毒致肝衰竭1例。其中6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在积极内科基础治疗的摹础上10例应用全自动血液净化系统进行血浆置换治疗,4例同时联合血液灌流、持续血液滤过治疗,1例血液透析治疗。血浆置换治疗采用膜式血浆分离器,以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血浆用量500~1600ml/次(40~70ml/Kg.次),予等量置换血浆,11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故采用小剂量肝素用量。血浆置换治疗间期交替进行其他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灌流、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血液灌流每次治疗2小时,采用活性炭血液灌流器,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采用AN69膜血滤器,每次持续治疗时间10~20小时。rn 结果:11例病人进行23次血浆置换治疗,全部顺利完成。血液灌流治疗7次,血液透析治疗5次,均顺利进行。持续血液滤过治疗3次,2例治疗顺利,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在治疗中出现病情恶化心跳骤停而终止治疗,在心肺复苏后最终放弃治疗死亡。治疗后10例病人血液净化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监测血生化各项指标(包括肝酶、乳酸脱氢酶、胆碱酯酶、胆红素、血氨、凝血酶原时间等)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明显好转。1例病人经首次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随即放弃治疗。2例病人经治疗临床治愈出院,其中包括1名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例,随访1年正常;3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病情进展恶化,放弃治疗死亡;3例自动出院,随访1例死亡,2例失访。rn 结论:儿童肝功能衰竭在临床并不少见,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病情进展快,常导致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率很高。我们应用以血浆置换治疗为主的人工肝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患儿,同时联合血液灌流、持续血液滤过、血液透析等治疗,多数患者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上有不同程度缓解,血清肝功能及凝血指标好转,同时为病因治疗和肝脏病变恢复创造时机,提高存活率。目前国内外人工肝治疗技术在儿科肝衰竭的应用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及治疗剂量,应参照成人临床已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患儿病情及生理特点制定方案。人工肝治疗技术应用于儿童肝功能衰竭病人治疗中应注意充分考虑儿童病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注意病情监测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 摘要:目的:研究组合型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各种病因所至的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疗效,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优化选择的模式,从而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合并并发症的患者找到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应用人工肝治疗仪对重型肝炎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型治疗,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各种有毒物质及其某种相关物质的改变,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并比较单纯血浆置换组与组合型人工肝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组合型人工肝治疗各种并发症的优化选择。结果:180例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病人:经血浆置换(PE)组合持续血液透析滤过(CHDF)治疗后TBIL、NH3、BUN、Cr、TNF-α、LPS、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PTA、CHE明显提高(P<0.01),低钠、低钾恢复正常。30例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病人:经血浆置换组合血液灌流治疗后TBIL、NH3、TNF-α、LPS、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BUN、Cr、Na+、K+无明显变化(P>0.05)。56例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病人:经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后TBIL、TNF-α、LPS、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NH3、BUN、Cr、Na+、K+无明显变化(P>0.05)。2例妊娠急性脂肪肝合并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症的患者经人工肝血浆置换组合持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患者神志完全转清、电解质紊乱纠正、肾功能改善、肝功能改善好转出院。18例肝衰竭晚期病人经组合型人工肝治疗后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14例中毒性肝炎致肝衰竭合并并发症患者经组合型人工肝治疗后痊愈出院。总体存活率:组合型人工肝治疗组存活率67.6%(142/210),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组存活率30.4%(17/56),常规治疗组存活率24.7%(18/73)。组合型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优化选择的模式,从而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合并并发症的患者找到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非生物人工肝组合应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病人有肯定治疗作用,是较理想的人工肝组合治疗模式。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丙型肝炎治疗病例治疗过程分析。通过治疗过程可知,慢性HCV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当采用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治疗历史、一般临床特征、病毒学特点、患者对治疗的反应、顺应性、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的耐受性,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和进行药物调整,保证足够的疗程,以达到持续病毒应答和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 摘要:本文综述了新乡市传染病医院2006年9月-2007年12月对12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进行治疗,并进行肝功能及病毒标志物等检测的结果报告。结果显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CHB疗效较好。
  • 摘要:目的:观察HBsAg致敏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抗HBV-DC)联合拉米夫定和胸腺肽a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rn 方法:HBeAg阳性CHB患者20人接受临床研究。ALT≤2倍正常值者11例,ALT>2倍者9例。取肝素抗凝外周静脉血50ml,以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获得PBMC,GM-CSF和IL-4诱导扩增DC,第6天给予30 μg的HBsAg致敏DC,第7天收获抗HBV-DC,皮下和静脉各注射1/2。每2周1次,共6次。口服拉米夫定每次100mg,每天1次。皮下注射1.6mg胸腺肽a1,每周2次。分别于0、4、12周检测HBVM定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HBV-DNA定量及肝功能。rn 结果:0、4、12周的HBsAg分别为(454.06±353.59)ng/ml、(155.14±129.50)ng/ml(t=4.28,P<0.001)和(100.86±91.53)ng/m1(t=4.60,P<0.001):HBeAg(26.46±38.16)PEIU/ml、(5.57±8.68)PEIU/ml(t=2.74,P=0.013)和(4.47±7.96)PEIU/ml(t=2.90,P=0.009);HBeAb(0.13±0.33)PEIU/ml、(0.54±1.17)PEIU/ml(t=1.96,P=0.064)和(0.60±0.94)PEIU/ml(t=3.06,P=0.006);HBV-DNA(76.28±129.35)×105copy/ml、(0.61±0.99)×105copy/ml(t=2.62,P=0.017)和(0.50±1.20)×105copy/ml(t=2.63,P=0.017);ALT(101.85±67.89)U/L、(72.90±47.31)U/L(t=1.77,P=0.093)和(51.50±28.83)U/L(t=3.25,P=0.004)。全部患者治疗后4、12周的HBsAg、HBeAg和HBV-DNA均明显下降。4周时:5例ALT降至正常,3例较前升高,但12周时下降;HBV-DNA平均下降2.15 log,11例HBV-DNA转阴,HBV-DNA转阴率55%(11/20);HBsAg平均下降65.83%;HBeAg平均下降78.95%;HBeAb平均上升315.39%;6例出现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30%(6/20),其中1例12周时转回HBeAg阳性和HBeAb阴性。12周时:另外5例ALT降至正常;HBV-DNA平均下降2.26 log,另外2例HBV-DNA转阴,HBV-DNA转阴率65%例(13/20);HBsAg平均下降77.79%;HBeAg平均下降83.11%;HBeAb平均上升361.54%,另外4例出现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45%(9/20)。其中ALT为1-2倍正常值者的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36.36%(4/11),ALT>2倍正常值者的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55.56%(5/9)。rn 结论:抗HBV-DC皮下和静脉注射联合拉米夫定和胸腺肽a1治疗,可有效地抑制HBeAg阳性CHB患者的HBV-DNA复制,快速降低血中HBsAg、HBeAg和HBV-DNA,促进HBeAb的产生,提高HBeAg/HBeAb的血清学转换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方法。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例的治疗情况。该患者脾脏肿大、黄疸情况是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而引起的,但若不细追究,一般易误认为是慢性乙肝引起的脾脏肿大和黄疸。该患者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所以对贫血、黄疸的病人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全面分析,寻找病因,避免惯性思维,以免延误病情,同时给予及时治疗,切实做到标本兼治。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例的治疗情况。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在临床上不易早期发现,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一般病人被发现时已进展为肝硬化,甚至晚期。使患者在第一就诊时间内确诊,从而及早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减少病死率。
  • 摘要:本文介绍了NAFLD的临床病例综合征的理念,提出了原发性高NAFLD及MS的主要诱发因素是肥胖、内脏肥胖、高脂血症及2型糖尿病。NAFLD自然转归的总体评价包括健康结局和疾病结局评估两方面。在实施个体化治疗时,应将依从性、社会经济学、环境因素、生活质量、肝病及系统性病变的监测等综合因素纳入方案中考虑。
  • 摘要:《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与《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本《共识》是基于目前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治疗最新成果,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编写的,可作为当前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的参考。内容涉及: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定义、分类及诊断流程、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常见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项肝癌微创治疗新技术——射频消融技术(RFA)。介绍了RFA治疗原理、分类、治疗肝癌的适应证、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直径≤5cm肝癌RFA治疗、直径>5cm肝癌RFA治疗。并简单介绍了关于危险部位肝癌的治疗方案及采用RFA技术治疗肝癌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得出:1.RFA、外科切除及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治疗方法;2.早期肝癌RFA可取得根治性治疗效果;3.中、晚期肝癌RFA治疗前可辅以TACE/TAE治疗,以实现减瘤甚至根治性治疗效果;4.RFA或RFA辅以TACE/TAE治疗主肿瘤后,应用利卡汀治疗微小肿瘤防止肿瘤复发或新发;5.RFA治疗时要注重肝功能保护;6.影响引导RFA使肝癌治疗进入到微创手术时代。
  •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和慢性重症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作用。rn 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2例,慢性重症患者7例,其中女性9例,男性30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9.2岁,取出骨髓80-120ml,分离其自体骨髓干细胞,行肝动脉插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1、2、4、8周进行生化检测,并观察其移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分别计算出CTP和MELD评分,观察各个时间段分值的变化。rn 结果:移植1、4、8、12周后,37例(92.9%)患者丙氨酸转氛酶(ALT)逐渐降低,由平均(97.5±41.9)u/L降至(69.6±50.4)U/L,两者比较,移植后8周p=0.001<0.01;34例(85%)患者总胆红素(TBIL)逐渐下降,由平均(86.4±48.2)umol/L降到69.5±26.9)umol/L(p=0.002<0.01;35例(87.5%)患者白蛋白(ALB)逐渐升高,由平均(25.7±5.3)g/L升至(30.3±4.2)g/L(p=0.0003<0.01)。患者胆碱脂酶活力由平均(2425.24±36.41)U/L上升至治疗8周后的(3635.2±52.4)U/L(p=0.00<0.01);34例(85%)患者胆固醇逐渐升高,由平均(2.7±1.2)mmol/L上升至治疗8周后的(3.8±1.4ummol/L(p=0.00<0.01);移植前37例(92.5%)患者凝血酶原治动度(PTA)由治疗前平均(37.8±11.9)%上升至治疗8周后的(64.2±21.3)%(p=0.00<0.01)。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移植后8周内腹水减少,32例(50%),食欲改善34例(85%),乏力好转37例(92.5%);腹胀减轻34例(85%)。CTP和MELD评分由术前(64.2±21. 3)和(64.2±21.3),降至(64.2±21.3)和(64.2±21.3),前后比较,p=0.014<0.05和p=0.002<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移植患者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rn 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一种新的治疗措施安全有效。
  • 摘要:本文综述了医用胶封闭中心静脉导管外周的临床应用报告。中心静脉导管是临床危重症的抢救、各种血液净化治疗常用的血管通路,由于建立的血管通路可靠、应用范围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中心静脉置管后易出现导管外周渗血、感染及导管脱落等并发症,从而影响了导管长时间的留置。既往多采用局部压迫止血、反复更换敷料、重新置管等方法来应对,但效果欠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科室对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使用医用胶封闭中心静脉导管外周效果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诊断设备FibroScan在肝纤维化、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FibroScan是由法国Echosens公司推出的肝纤维化诊断设备,2003年开始在欧洲销售,因为检查时患者无痛苦,操作简便,能立即出结果等优点。通过在肝脏内产生一个弹性剪切波,再利用超声技术追踪并测量其在肝脏内传播的速度,(传播速度和肝脏硬度值直接相关)进而计算出肝脏的具体硬度值(以千帕KPa为单位表示)。肝脏纤维化越严重,其硬度值就越高。FibroScan通过直接测量肝脏的硬度值,来反映肝脏纤维化的程度。rn 结果:对于ASH,NASH,胆道疾病等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纤维化都有类似的文献报道,结果都证明FibroScan检查结果可以很好地反映病理纤维化分级。肝脏硬度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是很高的,尤其是一些症状不明显的早期肝硬化患者,影像学也没有明确显示,但是较高的硬度值能够提升诊断的准确率。rn 结论:通过临床应用证实FibroScan是一个临床上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高的无创诊断方法。FibroScan直接测量肝脏硬度值:①无创性,具有无痛苦、操作简便等优点。②直接测量肝脏,受其他病理条件影响小。⑧立即出结果。④操作简单,医生可以自己检查。⑤除了腹水和极度肥胖患者,都可以进行测量。FibroScan在其他肝病领域同样具有应用价值。由于FibroScan检查的无创性,操作的简便性,良好的重复性,已经有医生将其用于患者治疗的随访与疗效的追踪。另外还可应用FibroScan对ASH,NASH患者进行肝纤维化的筛查(ASH,NASH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症状不明显,肝活检拒绝率很高)。自FibroScan问世以来,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已经被认可,其新的用途还在被不断开发。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使用东莨菪碱治疗狂躁型肝性脑病的病例诊断治疗情况。由本病例可知,肝昏迷伴明显烦躁不安及颅内高压,球结膜水肿者,使用东莨菪碱能使患者烦躁不安、狂躁等精神症状迅速得到改善,有利于临床实施补液综合治疗,且东莨菪碱有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的功效。同时东莨菪碱有兴奋呼吸作用,不会加重肝昏迷。故东莨菪碱是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特别对狂躁型肝昏迷患者更为有效适用。
  • 摘要:目的:全球约有2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我国属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有3700万HCV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导致慢性化,慢性化率高达50~80%。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是聚乙二醇α干扰素(PEG-IFNα)结合利巴韦林,但干扰素对基因型1b的应答率仅30%,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细胞因子在丙型肝炎的免疫调控和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IL-17,IL-10与TGF-β是否参与丙型肝炎发病,同时动态观察聚乙二醇α干扰素在抗病毒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rn 方法:研究对象,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例,诊断符合2004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血清甲、乙、丁、戊、庚、HIV等病毒标志物为阴性,没有其它肝脏病变,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0~61岁。正常人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0~50岁,均无肝脏疾病。研究方案,观察组接受聚乙二醇α干扰素(派罗欣)135u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胶囊(800-1200mg/d),视病情酌情使用水飞蓟素制剂或甘草甜素制剂。但不使用任何免疫增强剂或抗病毒药物。预定疗程为48周。所有患者分别于抗病毒治疗前3~7天、治疗后1周、4周、12周、24周、48周接受研究者的询问与查体,并检测外周血WBC、ANC、RBC、PLT、肝功、肾功;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及48周检测HCV-RNA定量。观察并记录与干扰素有关的不良反应。标本采集,清晨空腹采集治疗前后每例患者血样各1份,1小时内在低温离心机中分离血清,置于-80℃保存备检。检测方法,血清IL-17、IL-10与TGF-β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由美国Adlitteram Diagnostic Laboratories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用美国伯乐550型酶标仪测OD值。血清HCV-RNA定量应用罗氏公司提供的抗增荧光分析系统和技术检测。肝功能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采用-x±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包处理,采用t检验。rn 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7、IL-10与TGF-β水平分别为173.52±29.07pg/ml、110.95±30.43 pg/ml和41.75±16.93 pg/ml。慢性丙型肝炎组血清IL-17与IL-1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而TGF-β在两组间无差异。治疗前后IL-17、IL-10与TGF-β水平的比较:治疗结束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7、IL-10与TGF-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rn 结论:细胞因子IL-17与IL-10均参与了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与肝脏炎症活动、肝损害密切相关。应用聚乙二醇α干扰素治疗后IL-17与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检测IL-17与IL-10这些指标对指导干扰索等免疫调节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对观测干扰索抗病毒疗效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了刘友章教授治疗肝病用药经验。刘友章教授应用“肝脾相关”理论指导肝病的临床实践,根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旨,在系统研究脾胃学说及化瘀疗法后提出治疗肝病当从脾论治的治疗大法,治则立足于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活血化瘀,降转氨酶的理论,用药精炼有效。
  • 摘要: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为了解轻、中、重度慢性乙肝及早期肝硬化患者的病理表现,本研究对96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肝活检结果与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论得出,早期肝硬化是介于慢性重度肝炎与肝硬化的中间环节,积极治疗是可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争取肝活检,以准确了解是否具备抗病毒治疗指征。
  • 摘要:为了提高肝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2007年6月,吉林省四平市传染病医院在传统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灌洗治疗肝性脑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129例病例的治疗方法、研究结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灌洗治疗肝性脑病,其效果优于常规的保留灌肠,为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了新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本文对中医药在配合西医参与慢性重型肝炎诊治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证候规律研究和临床治疗研究,并提出了中医诊治慢重肝存在的问题。结论得出,慢重肝病情急重、病机复杂,临床研究受到伦理学的限制,单纯中药医治难以取得大宗循证医学的证据,必须运用实验研究的手段,对临床有效方药进行疗效筛选和疗效机理的研究。
  • 摘要:目的: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血行和淋巴转移是肝癌术后高复发率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肝癌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VEGF-D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研究表明VEGF-D可诱导淋巴管生成,促进癌细胞淋巴扩散,因此又被称为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2、6(Interleukin-2,IL-2、Interleukin-6,IL-6)是人体中常见的炎症介质,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与血管内皮因子家族的表达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检测分析IL-2及IL-6刺激肝癌细胞株前后VEGF-D mRNA的表达,探讨其对人肝癌细胞VEGF-D表达的调节,进一步明确肝癌侵袭及转移机制,为肝癌新的治疗途径提供实验基础。rn 方法: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L-7721常规细胞培养。然后分别更换为含有0.1 μg/L、1μg/L、10 μg/L、100 μg/L、200 μg/L的IL-2或IL-6的0.1%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作为实验组,分别培养3、6、12、24小时,以加入等剂量的磷酸钠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组,用RT-PCR技术测定刺激前后肝癌细胞株VEGF-D mRNA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rn 结果:IL-2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 VEGF-D mRNA的表达,与IL-2的浓度及作用时间无明显关系。IL-2抑制肝癌细胞株SMML-7721 VEGF-D mRNA的表达,并在0.1~100 μg/L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步增强,但与作用时间无明显关系。IL-6促进肝癌细胞株BEL-7402 VEGF-D mRNA的表达,但与作用浓度及时间无明显关系。IL-6促进肝癌细胞株SMML-7721 VEGF-D mRNA的表达,在1~200 μg/L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步增强。1 μg/L、10μg/L实验组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100μg/L、200 μg/L实验组与作用时间无明显相关性。rn 结论:IL-2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和SMML-7721 VEGF-D 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淋巴转移;IL-6促进肝癌细胞BEL-7402和SMML-7721 VEGF-D mRNA的表达,但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症状出现晚,症状出现后人多已是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其原因是肿瘤具有强大的生长和转移能力,而侵袭和转移与VEGF家族有关。VEGF-B是VEGF家族的成员之一,通过诱导血管生成,促进癌细胞血行扩散。VEGF家族的表达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白细胞介素2、6(IL-2、IL-6)是人体中常见的细胞因子,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可以通过影响细胞的粘附力、活动力、血栓形成、肿瘤特异性抗原的表达及肿瘤细胞的增殖而影响肿瘤的进展,也可以通过调节VEGF家族的表达来影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IL-2及IL-6对人肝癌细胞表达VEGF-B的调节,进一步明确肝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为探讨肝癌新的治疗途径提供实验基础。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肝癌细胞表达VEGF-B的调节,进一步明确肝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为探讨肝癌新的治疗途径提供实验基础。rn 方法:以细胞因子IL-2或IL-6分别刺激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2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分析其VEGF-B基因的表达。rn 结果:IL-2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 VEGF-B mRNA表达,并在0.1~200 μg/L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步增强,但与作用时间无明显关系。IL-2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 VEGF-B mRNA表达,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步增强,3小时组0.1 μg/L与1μg/L实验组之间VEGF-B 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488),12小时组0.1μg/L与1 μg/L实验组之间VEGF-B 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74)。但与作用时间无明显关系。IL-6促进肝癌细胞株SMMC-7721 VEGF-B mRNA表达,并与浓度呈负相关。IL-6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表达VEGF-B mRNA无明显影响。rn 结论:IL-2抑制肝癌细胞VEGF-B 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血行转移;IL-6促进某些肝癌细胞VEGF-B mRNA的表达,但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MSCs)是骨髓中中胚层来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诱导横向分化为肝细胞,临床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目前的研究大多是用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在体外持续诱导MMSCs向肝细胞分化,而对单独HGF非连续诱导M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条件探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HGF浓度和每日作用时间作为两个影响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组合来诱导人MMSCs向肝细胞方向分化,通过检测肝细胞标志蛋白——白蛋白的mRNA表达量来评价诱导分化效果,以期为HGF的实际临床应用提供参考。rn 方法:以成人骨髓为材料,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分离纯化MMSCs,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以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作为基础培养基,加入HGF作为诱导因子进行体外培养。将HGF浓度和每日作用时间作为两个影响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组合诱导MMSCs至第21d,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诱导分化细胞白蛋白mRNA的相对表达量。rn 结果:HGF浓度≥20ng/ml且每日作用时间≥6h以上的诱导组均可见不同水平的白蛋白mRNA表达,且白蛋白mRNA表达量与HGF浓度和每日诱导时间呈正相关。其余诱导组和未诱导对照组均未见白蛋白mRNA表达。rn 结论:HGF单独作用能够诱导MMSCs向肝细胞方向分化;HGF浓度以不低于20ng/ml为宜,HGF每日诱导时间以不少于6h为宜,诱导效果呈HGF浓度和每日作用时间正向依赖性。
  • 摘要:目的:苹果多酚(Apple polyphenols,AP,Appjfnol(R))因其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在保健、美容、食品领域被广泛应用和关注。但其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未见报道。目前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疗效好且安全性高的保肝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论文考察AP对多种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其临床治疗肝损伤疾病提供药理学依据。rn 方法:采用CCl4(0.1ml/kg,i.p.)、D-GalN(600mg/kg,i.p.)、乙醇(i.g.50%v/v)和顺铂(3.5 mg/kg,i.p.)制备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AP(200,400和800 mg/kg)灌胃给药7天或9天后,通过计算AP对各种肝损伤模型的肝比重,检测血清ALT和AST水平,组织中MDA生成、SOD活性和GSH水平的变化和病理组织切片来评价AP对多种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试剂盒检测CCl4模型小鼠肝组织Ca2+-ATPase活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肝细胞DNA损伤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功能来考察AP的作用机制。rn 结果:AP能不同程度显著降低由CCl4、D-GalN、乙醇和顺铂引起的小鼠血清ALT和AST的升高,减小肝比重,抑制各种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的MDA生成,提高SOD活性,并对GSH的耗竭有明显地抑制作用。AP各剂量对上述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病理变化都有改善作用。同时,AP可以显著提高CCl4所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中Ca2+-ATPase的活力,并剂量依赖性地保护CCl4对肝细胞DNA的损伤,改善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n 结论:AP对多种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肝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肝细胞膜及线粒体的功能等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案。rn 方法:219例患者符合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分为:SAM+H+UDCA组、SAM+H组、SAM+UDCA组、H+UDCA组、中药组。各组除基础保肝、支持治疗外,1、SAM+H+UDCA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2g静滴 每天1次,泼尼松片50mg口服 每日一次,7天后酌情减量,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口服每日三次;2、SAM+H组,S-腺苷蛋氨酸2g静滴 每天1次,泼尼松片50mg口服 每日一次,7天后酌情减量;3、SAM+UDCA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2g静滴 每天1次,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口服 每日三次;4、H+UDCA组,泼尼松片50mg口服 每日一次,7天后酌情减量,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口服 每日三次;5、中药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r-谷氨酰转肽酶等生化指标。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疗程满4周后,各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尤其是瘙痒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各组主要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γ 2谷氨酰转肽酶(GGT)均下降。其中各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M+H+UDCA组与SAM+H组均较其它治疗组总胆红素下降速度快,幅度大。但两组之间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加用激素组随治疗时间延长,使用激素的副作用发生率增加。rn 结论:思美泰与激素联合应用是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较好方法,但需注意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 摘要:体质性高胆红素血症(又称体质性黄疸)指由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变异,引起某些酶代谢缺陷所致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多属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本文介绍了几种体质性高胆红素血症:Gilbert 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以及Rotor综合征。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几种体质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分子诊断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SSCP)、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以及基因测序。
  • 摘要: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而重要的并发症,其起病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如何有效地控制出血和预防再次出血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治疗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包括药物止血、输血等保守治疗和内镜治疗、外科手术血管断流或分流止血等。本文主要讨论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 摘要:本文根据现有治疗方案以及近来抗HCV新药研发的发展,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应答指导的治疗(RGT)是指导基因1型和基因2或3型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最新方向,介绍了既往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再治疗以及研发和发展中的抗HCV药物。
  • 摘要:为进一步规范并优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临床肝胆病杂志》与《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专家经验,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本共识经专家委员会讨论,可作为当前此类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本共识中的特殊患者包括: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HBV相关肝衰竭患者、HBV相关肝移植患者、原发性肝癌患者、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儿童患者、妊娠患者、合并HCV/HIV感染者、合并肾脏疾病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或细胞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随着相关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专家委员会将对《共识》内容进行更新。
  • 摘要:本文解读和补充了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简称《共识》)作为《HE实践指导》和《HE的定义、命名、诊断及定量》的重要补充的部分内容。内容包括:HE的临床分型及其与肝衰竭的关系、HE的影像学检查、肝性脑病和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与处理、不吸收双糖的应用、支链氨基酸的应用、蛋白质摄入问题、脱氨药物的应用。该共识对于指导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临床实践具有很大的帮助。
  • 摘要:生物型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用来为肝衰竭患者提供体外肝脏功能支持的技术方法,临床应用前景是令人鼓舞。本文介绍了生物人工肝技术及其在治疗肝切除术后肝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摘要: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几个问题,包括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主体以及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治疗目标和治疗终点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意在帮助临床医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临床指南的原理、更合理地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 摘要:本文初步阐明了慢性乙肝免疫学特征和相关的发病机制,表明由于慢性乙肝病人的免疫耐受或抗病毒免疫功能低下,直接影响到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和疗效,同时介绍了抗慢性乙肝免疫调节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案。可否通过免疫调节治疗打破免疫耐受、恢复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提高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是临床医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 摘要:由于目前仍缺乏能确诊肝肾综合征(HRS)的特异性指标或辅助检查,HRS病例常存在漏诊误诊。本文就常见HRS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HRS误诊原因如下:血容量不足所致的肾前性氮质血症、未停用利尿剂、近期使用肾病毒性药物、血清白蛋白用量不够、感染性休克、肾实质损害。HRS漏诊原因如下:非少尿型、合并肾实质性病变、有感染但血容量充足、入院时无腹水或腹水量极少。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采用人工肝成功救治亚急性药物性肝衰竭的病例。该例患者在保肝降酶、抗感染、利尿等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由本病例可知,人工肝支持治疗是重型肝炎、肝衰竭有效治疗措施之一。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及早采取人工肝支持治疗是该患者最终救治成功的关键。
  • 摘要:目的和背景: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BALSS)可使ALF患者顺利过渡到肝移植或肝再生。最理想的BALSS是采用成人肝细胞,但来源困难,在体外不增殖,难以大量临床应用。我室建立了永生化人肝细胞系(immortal hepatocyte cell line,IHCL),可高活性、高密度培养,至今已连续传代超过200代。体外实验示IHCL具有比较完备的肝脏解毒、合成和生物转化功能。本研究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将IHCL高密度培养于大孔微载体,注射到四氯化碳(CCl4)诱导ALF鼠腹腔内,观察ALF鼠生存期及病理变化,以评价IHCL腹膜透析治疗ALF裸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应用IHCL构建人源性生物人工肝提供重要的体内实验依据。rn 方法:间隔24hr两次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剂量分别为2.8mg/kg和1.0mg/kg)建立BALB/c裸鼠ALF模型,将IHCL培养于大孔微载体cytopore 2上(3×106/ml,共2ml)注射于裸鼠腹腔内,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不加任何治疗),空载体对照组(给予等量空载体),观察裸鼠14天生存率,取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肝坏死情况,免疫组化分析肝细胞代谢解毒、生物合成、生物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腹腔取出微载体,用MTT方法检测IHCL存活情况。rn 结果:两次注射四氯化碳可成功建立裸鼠ALF模型,转氨酶升高10倍以上,肝组织大块坏死。IHCL能在大孔微载体上高密度、高活性培养。给予IHCL治疗后,ALF裸鼠14天生存率由对照组的096提高至83.3%(p<0.01),肝组织病理学示肝坏死显著减轻,肝再生明显,并可见长有IHCL的微载体填充了肝细胞坏死的缺损;免疫组化分析示IHCL表达参与胆红素、氨解毒的酶,表达参与生物转化的酶及合成凝血因子。从裸鼠腹腔取出的微载体MTT分析示细胞存活。rn 结论:IHCL能高活性、高密度地在大孔微载体上培养,IHCL腹膜透析能显著提高ALF裸鼠的生存率,减轻肝坏死,促进肝再生,适用于构建人源性生物人工肝。
  •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德福韦酯对肾功能的影响。rn 方法:对309例不同剂量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肾功能定期检查并与276例未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者进行比较。阿德福韦酯个体化治疗组根据治疗前HBVDNA水平决定用量,HBVDNA<2×103拷贝/ml入选半量组,每天服5mg或2天服10mg阿德福韦酯;HBVDNA 2×103~2×106拷贝/ml入选常量组每天服10 mg阿德福韦酯;HBVDNA 2×106~1×107拷贝/ml入选1.5倍量组,每天服15 mg或2天服30 mg阿德福韦酯,HBVDNA>1×107拷贝/ml入选2倍量组,每天服20 mg阿德福韦酯。非常规量治疗组均经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到HBVDNA低于检测线以下,双倍量组和1.5倍量组缓慢减量过渡到常规量组。半量组如HBVDNA反弹,及时加用阿德福韦酯到常用量。HBVDNA>1×107拷贝/ml治疗前肌酐水平较高者,入选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各1片/日联合治疗组。rn 结果:常量组肌酐异常率(2.46%)与对照组(2.53%)无显著差异,但常量组与2倍量组肌酐异常率(5.48%)比较,二者有显著差异(P<0.001)。若尿酸>430μmol/L为明显异常,则常量组尿酸明显异常率(9.36%)与二倍量组尿酸明显异常率(5.48%)有显著差异(P<0.01)。如果按尿酸>392μmol/L为异常,则对照组尿酸异常率(10.5%),常量组尿酸异常率(12.81%),二倍量组尿酸异常率(10.96%)三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半量组尿素氮明显异常率(14.28%)及1.5倍量组(19.05%)与对照组(4.71%)比较,尿素氮明显异常率有显著差异(P<0.01),但常量组尿素氮明显异常率(5.11%)二倍量组尿素氮明显异常率(2.74%)。70%的乙肝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后随服药时间延长,肌酐渐渐升高;10%治疗前基础肌酐水平较高者,服用阿德福韦酯后会下降一段时间,再随服药时间延长渐渐升高;20%左右服阿德福韦酯后随服药时间延长,肌酐长期保持稳定在基础水平上下,即使服2倍量2年肾功能肌酐也很正常;尿酸和尿素氮受饮食影响较多,尚无明确规律可寻。rn 结论:不同剂量阿德福韦酯对肾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2倍量组肌酐异常率高达5.48%;只要定期检查,2倍量组长期治疗是安全的。不同医院不同实验室对肾功能正常参考值界定应尽量按国家统一标准进行。
  • 摘要: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主要研究危重症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发病机制、诊断、监护和治疗等问题,注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和治疗的整体性、连续性。本文按照危重医学观点,将危重医学应用到肝衰竭救治中。包括早期肝衰竭ICU的监护及处理、ALF现代监护治疗要点。肝衰竭监护治疗的进展,则主要体现在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处理、危重肾脏病学、严重脓毒症集束化治疗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多脏器支持。经多年研究实例可知,ICU监护治疗对肝衰竭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
  •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对几例曾收治的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治疗方法与治疗结果,综述了引发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可能因素、诊断时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止血效果确切,且对部分病人能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手术方案包括:填塞及缝合肿瘤破口、肝动脉结扎术、肝部分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合理抉择。
  • 摘要:生物人工肝系统主要由外部血液循环回路和生物反应器构成。其中生物反应器是生物人工肝的核心部分,肝功能的发挥是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的。生物反应器内部不仅存在着复杂的生化反应,还有流体动力学的问题,为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为了探索、创造适合于肝细胞体外培养的微环境,人们开始借助计算机强大的功能进行仿真研究。研究包括:剪应力和氧传递的仿真研究、旋转式反应器和辐流式反应器仿真研究。优化人工肝生物反应器设计,改善细胞微环境,是仿真研究的初衷。
  • 摘要:本文综述了河南省新乡市传染病医院采用伟力牌WLXGX-888型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病人进行辅助治疗过程中观察及护理的情况。至2009年12月,共对69例病人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改善临床症状,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和凝血功能不全效果满意。
  • 摘要:本文介绍了肝病患者在肝脏炎症急性期的生活和饮食注意事项、慢性肝炎患者的生活和饮食注意事项、肝硬化患者的生活和饮食注意事项。肝脏有了病变以后,在生活和饮食问题上应多加注意,才能有利于肝病的康复。尤其是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如果能够做到在心理上没有负担,但在生活上又知道注意保护自己,那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阻止肝病的反复或进展。
  • 摘要:本文就一例由黑热病引发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综述。由此病例可知,在临床中遇到诊断不清的病例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对于疾病的诊断,要用好“一元论”来解释,思考问题和疾病的认识上,要开阔视野,不能一叶障目。
  • 摘要: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的问题,有发展成重型肝炎的趋势,增加了肝脏纤维化的风险。因此,在有效抗病毒的基础上加强护肝退黄治疗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治疗手段。rn 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1 umol·L-1的我院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肝功能等差异无显著性,均具可比性(P>0.05)。对照组予护肝退黄抗病毒治疗,药选前列地尔、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复方甘草酸苷等,均以常规剂量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治疗,输注新鲜同型血浆,并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g,以专用溶媒溶解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50ml中静滴,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治疗2周、治疗4周时TBiL、DBiL、ALT、AST指标变化,以评价疗效。rn 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BiL、DBiL、ALT、AST在治疗2周、4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2周、4周时TBiL、DBiL、ALT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4周时,AST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例均未出现皮疹、发热、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rn 结论:腺苷蛋氨酸对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通过基因研究明确遗传缺陷疾病在我国肝内胆汁淤积患儿(主要来自华东地区)中的意义。方法:自2004年开始对来我院就诊的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进行遗传学筛查,或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针对性地进行基因分析、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研究。符合下列条件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结合胆红素升高起病于3月龄以前;2.结合胆红素>2mg或>20%;3.对可导致婴儿结合胆红素升高的常见致病因素进行筛查以排除外科因素及药物、内分泌异常、伴多脏器障碍的先天性宫内感染等引起的肝损伤;4.家属同意进入研究者。结果:对31例伴有多种氨基酸血症(包括质谱诊断为酪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继发于肝病表现或诊断不明)的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进行SLC25A13全部外显子和所有已知突变分析,发现26例Citrin缺陷病,并发现4种新突变,包括剪接位点突变IVS6+1G>A,缺失突变1092-5del4,错义突变L85P和R585H。筛查115例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SLC25A13基因最常见突变,检出率8.7%。对24例临床符合低GGT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患儿进行ABCB11和ATP881基因测序,发现9例为FIC1缺陷病,7例为BSEP缺陷病,并发现连锁突变P209T和IVS6+5T>G是中国人群中的ATP881基因的热点突变类型;对11例临床疑似Alagille综合症患儿进行测序,发现9例为JAG1基因缺陷;对1例提示胆盐合成缺陷者基因分析,发现为胆盐合成缺陷1型。筛查4例质谱检测怀疑酪氨酸血症1型患儿,均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先天性遗传缺陷是我国,尤其是华东地区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重要原因,尤以Citrin缺陷症最为常见。Alagille综合症、FIC1缺陷、BSEP缺陷、胆汁酸合成缺陷等也必须鉴别诊断。血液氨基酸和肉碱谱分析对部分疾病提示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明确诊断依赖于基因研究。
  • 摘要:本文针对8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中药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了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材除在解毒保肝的基础上,均对人体其他脏器器官有所裨益,多管齐下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 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CHB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其目的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阿德福韦酯是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野生株、前C/C区变异株及拉米夫定引起的YMDD变异株均有很好的敏感性,已成为CHB初治患者的一线药物和拉米夫定耐药患者的首选药物。但资料显示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CHB48周,HBVDNA阴转率40.3%,HBeAg阴转率16.1%。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探讨。苦参素是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碱,98%为氧化苦参碱,具有抗肝炎病毒、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等多种功效。两药联合能否提高疗效,本文进行了观察。rn 方法:选择HBsAg、HBeAg、HBVDNA持续阳性半年以上,HBVDNA≥1.0×106 copies/ml,ALT大于正常上限2倍以上,TBil升高小于正常上限3倍的CHB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1/d,口服。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胶囊0.3,3/d,口服。两组对症治疗措施相似,均不用其他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肝纤维化制剂,疗程共9个月。观察肝功能(ALT、Tbil)、乙肝病毒指标(HBsAg、HBeAg、HBVDNA)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的变化。rn 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ALT94.4%、TBil92.0%,乙肝病毒指标阴转率HBVDNA66.7%,HBeAg44.4%;对照组肝功能复常率ALT80.0%、Tbil 69.6%,乙肝病毒指标阴转率HBVDNA40.0%,HBeAg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指标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苦参素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在肝功能复常、乙肝病毒指标阴转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 摘要:为开辟难治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新途径、新方法,提高1b基因型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丙肝的抗病毒疗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研究人员于2009年7月首次进行“DFPP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难治性丙肝”的治疗项目。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将DFPP联合干扰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观察,并与不用DFPP,单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初步比较。
  • 摘要:中毒可导致肝功能迅速衰竭,出现严重代谢紊乱和肝内毒素蓄积,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且容易出现肝昏迷、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常规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本文报告了采用HA330-Ⅱ型树脂血液灌流器治疗13例中毒后肝衰竭患者的病例,采用该方法治疗急性中毒肝衰竭病例疗效显著。
  • 摘要:国内的临床资料显示,糖皮质激素在重型乙型肝炎治疗中对早期患者免疫学检查证明有较强免疫反应者,可获较好疗效。作者认为,激素的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若治疗效果优于激素副作用,是值得选择的。在治疗重型乙型肝炎时,应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 摘要:中医中药在我国治疗慢性肝病中多以内服和静脉用药研究为主,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肝病研究较少,尚未深入。作者认为,深入研究和充分发挥中医药外治法在防治本病的特色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CHB概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灸穴疗法、针刺疗法、针灸药结合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几种中药外治法。
  • 摘要:为了防止EVL治疗后脱痂期再出血,作者于1992年在硬化剂治疗的基础上,开始进行EVL治疗,至今已对2036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套扎治疗,为防止EVL术后脱痂期再出血提出建议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患肝包虫病被误诊为黄疸型肝炎的病例的治疗情况。结论可得,由于肝包虫病病症与黄疸型肝炎病症相似,因此诊断病例应结合病史、体检、B超及实验室报告,以防止误诊出现,延误病情。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例矮小症合并乙肝携带者的病例分析。简要介绍了两种病症的基本情况与治疗该病患的结局与随访情况。乙肝携带者在临床上多见,要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区别对待,如合并有其他疾病时,要看以哪一种疾病占主导地位,在用药物治疗时要相互兼顾,不要顾此失彼,以防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 摘要:本文综述了对一例患有原发性血色病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血色病在临床当中较为少见,其临床表现也不很典型,容易造成误诊。该患者脾脏大、黄疸,是同一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即血色病患者个体化差异。肝脏穿刺病理检测对于疑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诊断不清时,应进一步做肝活检,以明确诊断。
  •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临床急诊医学中的临床应用。rn 方法:回顾总结休克肝、急性严重肝外伤、中毒性肝损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严重损害、代谢性疾病等均可引起暴发性肝衰竭(FHF)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rn 结果: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研究,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Ⅰ型(非生物型):依靠血液透析/滤过技术,以解毒功能为主,依据聚丙烯腈膜(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能有效去除尿素、肌苷、无机磷酸盐等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直接胆红素及氨容易被Ⅰ型装置除去,目前只用于FHF伴肾功能衰竭治疗,也有在透析液中加葡萄糖及标准氨基酸溶液,以纠正低血糖及氨基酸失衡。Ⅱ型(中间型):依靠血浆交换、交换输血技术,有去除毒性物质、补充生物活性物质功能,治疗后患者内毒素、胆红质、血氨、肿瘤坏死因子及过氧化脂质等明显下降,而凝血因子、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升高(血浆分离器)。Ⅲ型(生物型):依靠交叉血液循环、肝灌流、体外生物反应装置体内植入肝细胞技术,具有肝特异性解毒、生物合成及转化功能(生物反应器)。Ⅳ型(杂交型):混合型或称杂交型系Ⅲ型与Ⅰ、Ⅱ型混合组成,兼有Ⅰ、Ⅱ、Ⅲ型人工肝功能,因为Ⅲ型人工肝虽能较好地替代肝脏的解毒与生物合成转化功能,但FHF患者体内积累的大量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难以在有限的交换中由培养肝细胞解毒,反过来还可能对培养肝细胞的存活及生物学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将血液透析滤过、血浆交换、血液灌流等偏重于解毒作用的人工肝支持疗法与之相结合,组成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可使人工肝的生物合成转化功能及解毒功能更加完善。利用EBLSS可望代偿肝脏的某些解毒功能,并有可能替代肝脏部分生物合成功能。并将人工肝支持系统作为等待肝移植的过渡支持手段和替代疗法。rn 结论:经过逐渐成熟和完善后,人工肝系统将不会仅停留为等待肝移植的一种过渡治疗手段,而可能像肾透析曾给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一样,为急性肝衰竭的现代治疗提供最大的希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