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396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31篇、会议论文81篇、专利文献34943篇;相关期刊836种,包括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中国免疫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4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世界中联第六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第三届东北三省暨内蒙古自治区免疫学学术会议等;自身抗体的相关文献由898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立、李为民、廖玉华等。

自身抗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31 占比:8.92%

会议论文>

论文:81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34943 占比:90.87%

总计:38455篇

自身抗体—发文趋势图

自身抗体

-研究学者

  • 张立
  • 李为民
  • 廖玉华
  • 王敏
  • 赵林双
  • 刘慧荣
  • 李永哲
  • 刘玉峰
  • 向光大
  • 乐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奇; 张彬
    • 摘要: 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引起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常常累及肾脏,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尚无特效药物。近年来随着血浆置换技术的发展及成熟,血浆置换联合其他综合治疗可迅速清除自身抗体,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认可。本文结合美国血浆置换学会最新发布的临床实践治疗性单采术应用指南,综合国内外研究报道,在众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选取了最容易造成肾脏损伤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和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探讨血浆置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损伤中的修复作用,为今后血浆置换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肾脏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
    •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胡学强; 邱伟
    • 摘要: 免疫吸附技术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方式进行相关致病因子清除的血液净化技术,其用于治疗难治性/急危重症神经免疫病的安全性和效果较好,且不依赖于血浆供应,为多种神经免疫病的救治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开展该技术,积累了较多相关疗效证据和操作经验。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神经内科医生重视,并且已有一些神经免疫病的单病种指南推荐了该技术作为难治性神经免疫病的治疗方法,但其作为新疗法应用时间仍较短,在神经内科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应用中尚需进一步规范管理。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经过多次讨论制定了本指南,期望为免疫吸附技术在中国神经免疫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陈振兴; 甄广怀; 李新亮; 马碧蓝; 黄秀
    • 摘要: 目的研究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方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6例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观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结果。结果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结果显示,女性的阳性率高于男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检出率高于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RA、MCTD、SS的检出率分别为82.35%、8.82%、5.88%、2.94%;SLE患者的ANA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ds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6.43%、89.29%、85.71%、75.00%;RA的抗CCP抗体阳性率为66.67%;MCTD的ANA抗体、抗U1RNP抗体阳性率均为100.00%,SS的ANA抗体阳性率、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为100.00%。结论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可有效检出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临床诊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 万会娜; 张国玉; 万红; 符宇; 王泽瑾; 燕树勋; 王颖
    • 摘要: 桥本甲状腺炎(HT)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也是导致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最主要因素,甲减会增加患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甚至会诱发黏液性水肿、昏迷,但有关HT的临床疗法研究目前较少。由于HT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机体会分泌甲状腺自身抗体,因此甲状腺自身抗体在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控制营养元素的摄入(如补硒、适碘)对治疗HT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从而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然而临床对营养因素能否影响HT的治疗尚存争议。本文通过回顾治疗HT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营养因素在HT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在治疗HT时,对硒、碘、铁及维生素D等营养因素的调控及干预不仅可发挥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的作用,更利于提高治疗HT的效果,能为未来临床治疗HT提供更多参考。
    • 李剧; 花艳艳; 韩亚男
    • 摘要: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及肝功能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医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A组及4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自身抗体[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SP100抗体(SP100)、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型(LKM-1)、血清抗核胞膜糖蛋白210抗体(GP210)、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抗核抗体(ANA)、肝功能指标以及ANA荧光核型占比。结果A、B组的LKM-1与LC-1的检查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SP100、GP210、AMA-M2、SLA、ANA、肝功能水平均比B组高(P0.05);A组ANA荧光核型主要以均质型、核仁型为主,B组则以颗粒型为主。结论自身抗体及肝功能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的鉴别及诊断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 刘文虎; 胡靖; 汪朝晖
    • 摘要: 目前扩张型心肌病的监测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的识别,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及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成像技术。然而,由于它们具有高成本性或低特异性特点,限制了其作为临床一线检测工具的应用。近年来,以血液为标本的循环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简单的工具,可能提供扩张型心肌病诊断、预后、风险分层和治疗反应的重要信息。目前的研究已提出多种扩张型心肌病潜在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如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心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B型钠尿肽、N末端B型钠尿肽原、心肌肌钙蛋白I和心肌肌钙蛋白T以及处于临床前阶段的非心脏特异性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生长分化因子-15和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另外,自身抗体、非编码RNA、无细胞DNA和脂质组学作为新型扩张型心肌病的潜在循环生物标志物,越来越受到关注。
    • 熊靖; 陈袁; 王涛涛; 苗香
    • 摘要: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以游离甲状腺素(FT4)在正常范围,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上升为特征的症状[1]。在妊娠期间,由于孕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激素等激素分泌量增加,可引起其自身抗体与甲状腺功能出现许多特殊改变[2]。有相关资料指出,将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应用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的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其后续治疗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3]。但现阶段临床关于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文献的报道较少。在此次实验中,对128例接受TPOAb检测受检者的诊断结果开展探析与对比,现将此次结果阐述总结如下。
    • 黄桂芳; 杨晋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与熊去氧胆酸(UD 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生化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2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UDCA治疗剂量将其分为>15 mg/(kg·d) UDCA组(n=71)与≤15 mg/(kg·d) UDCA组(n=51),分析抗体分型及病理分期与不同剂量UDCA治疗应答的关系,以及不同剂量UDCA对PBC患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基线抗SSA阳性PBC患者对>15 mg/(kg·d) UDCA治疗的应答优于≤15 mg/(kg·d)UDCA (P15 mg/(kg·d) UDCA (P15 mg/(kg·d)UDCA组治疗1年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免疫球蛋白M(Ig M)、抗核抗体(ANA)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前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5 mg/(kg·d)UDCA组病理分期以Ⅲ、Ⅳ期为主,≤15 mg/(kg·d)UDCA组以Ⅰ、Ⅱ期为主;无论剂量大小,无应答组抗gp210阳性率均高于有应答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UDCA治疗均能改善PBC患者的生化及免疫指标,但对于病情重、病理分期晚期患者,建议使用大剂量UDCA治疗。
    • 陈怡帆; 程蕾蕾; 葛均波
    • 摘要: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应用最广的恶性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包括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ligand-1,PD-1/PD-L1)抑制剂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抑制剂。ICIs相关的心肌炎(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myocarditis,ICIAM)是ICIs导致的最致命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之一。ICIs联合治疗时,ICIAM的发病率多高于单药治疗。其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作为新抗原、肿瘤同源抗原的异位识别、免疫检查点心脏保护的阻断、自身抗体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微生物的调节作用等。目前已有多种治疗ICIAM药物及非药物性方案。ICIAM分子机制的探索和治疗管理方案的进步仍需多学科共同努力。
    • 张艳芳; 吕虹; 邵春青; 刘紫薇; 张国军
    • 摘要: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征及鞘内免疫球蛋白G(IgG)等相关实验室指标在A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89例AE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抗体类型。结果AE患者年龄3~80岁,以成年人为主(82.0%)。89例患者脑脊液中均检测出抗体,抗体阳性率达100.00%;24例患者血清检测出抗体,抗体阳性率为5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gG 24 h鞘内合成率(IgGSR)异常组IgGSR显著高于IgG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SR异常组脑脊液IgG水平、血清IgG水平均高于IgGS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AE的疾病特征和IgGSR等实验室指标分析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改善AE患者的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