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11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40篇、会议论文174篇、专利文献16854篇;相关期刊902种,包括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9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文献由972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振涛、杨英珍、陈瑞珍等。

扩张型心肌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40 占比:22.13%

会议论文>

论文:174 占比:0.80%

专利文献>

论文:16854 占比:77.07%

总计:21868篇

扩张型心肌病—发文趋势图

扩张型心肌病

-研究学者

  • 王振涛
  • 杨英珍
  • 陈瑞珍
  • 葛均波
  • 韩丽华
  • 刘凤岐
  • 刘唐威
  • 唐其柱
  • 张敏
  • 张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红莉; 黄辉; 王忠
    • 摘要: 目的探讨左心室球形指数(LVSI)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就诊DCM患者,给予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并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n=77)和预后不良组(n=154)。收集所有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入院血压、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指标等临床资料,记录随访期间药物服用情况、MACE的发生情况。应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DCM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VSI对DCM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患者病程更长,心率更快,NT-proBNP、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Dd),LVSI均增加;入院收缩压(SB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小(P<0.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衰病程(OR=1.187,95%CI:1.091~1.290,P<0.001)、入院SBP(OR=2.089,95%CI:1.243~3.510,P=0.005)、LVEDd(OR=1.241,95%CI:1.080~1.426,P=0.002)、LVEF(OR=0.862,95%CI:0.771~0.963,P=0.009)、LVSI(OR=1.462,95%CI:1.262~1.693,P<0.001)、NT-proBNP(OR=1.001,95%CI:1.000~1.001,P=0.002)是DCM患者是否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LVSI为61.95%,是预测MACE发生的最佳临界值,此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69~0.874,P<0.001),约登指数最大为0.461,敏感性为0.695,特异性为0.766。结论LVSI、LVEDd、LVEF、心衰病程、入院SBP、NT-proBNP是DC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LVSI对于DCM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张清泉; 吴春宇; 范勐慷; 潘海燕; 潘闽
    • 摘要: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扩张型心肌病(DCM)发生的相关核心基因并分析其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多种算法分析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构建加权共表达网络及蛋白互作网络,鉴定核心基因,挖掘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并利用外部数据集验证核心基因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筛选出35个差异基因和包含114个基因的核心模块。其中,F13A1、VSIG4、CD163、RNASE2及LYVE1被鉴定为核心基因。DCM组织与健康心肌中的记忆B细胞、浆细胞、Tregs细胞、活化NK细胞、M2型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筛选出的5个核心基因和6种免疫细胞可能参与了DCM的发生发展。
    • 何轩辉; 陈恒文; 谭雨晴
    •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丹参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丹参、降香、砂仁3味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并检索其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与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靶点。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丹参饮-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寻找丹参饮药物靶点与扩张型心肌病疾病靶点重复值,运用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DAVID平台进行生物学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丹参饮有效活性成分112个,关键作用成分为β-谷甾醇、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维斯体素、柚皮素等,药物相应靶点151个,扩张型心肌病相关靶点891个,最终获取交集靶点44个,网络图中核心位置的靶点包括钠通道蛋白5型亚基α(SCN5A)、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雌激素受体(ESR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等。富集分析显示,主要通过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正向调控、药物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干预扩张型心肌病,且具有蛋白质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等分子功能。丹参饮可能通过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激酶B(Akt)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达到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结论初步筛选丹参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靶点和复杂通路,为后续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张建英; 胡凌云; 张福洲; 何孔明; 杨浩; 蒋瑾
    • 摘要: 目的探讨1.5T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在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DCM患者45例及健康对照者25例,均进行CMRI检查,通过LGE序列判断左心室有无心肌纤维化将DCM组患者分为LGE(+)组和LGE(-)组,测如下结构及功能参数:LVEDD、LVESD、LVEDV、LVESV、LVEF、LVSV、LVCO、LVMM、LVPER及LVPFR,其中将LVEDD、LVESD、LVEDV、LVESV、LVSV、LVCO、LVMM值除以体表面积进行标准化校正后以LVEDDI、LVESDI、LVEDVI、LVESVI、LVSVI、LVCI、LVMMI表示。评价LGE(+)组、LGE(-)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结构及功能参数;分析DCM患者LGE的部位、形态特点与强化节段数;分析LGE(+)节段数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DCM LGE(+)组、LGE(-)组与对照组LVEDDI、LVESDI、LVEF、LVEDVI、LVESVI、LVMMI、LVPER及LVPFR值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DCM患者中25例出现了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累及心肌总节段数为137段,占32.2%(137/425),最常累及的部位为基底段的前间壁(节段2)和后间壁(节段3)。25例DCM LGE(+)患者中,最常见的强化模式是肌壁间线性强化;LGE(+)节段数与心功能分级、LVESDI、LVEDVI、LVESVI、LVMMI之间呈正相关,与LVEF、LVPER、LVPFR呈负相关,而与LVEDDI、LVSVI、LVCI无相关(P>0.05)。结论1.5T CMRI在评估DCM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功能变化,以及定性、定量检测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王丽昀; 商秀洋; 吴华芹; 褚瑜光; 杜柏; 石洁
    • 摘要: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失代偿心力衰竭治疗好转出院患者易损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7月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治疗好转出院的DCM伴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照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优化的出院治疗方案继续服用药物,观察组在优化的出院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出院前和出院12周时的心脏超声、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调查(MLHFQ)评分,以及复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出院12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2%vs.69.2%,χ^(2)/P=6.770/0.034);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WD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MLHFQ评分、NT-proBNP水平降低(P0.05)。结论对于DCM失代偿心力衰竭治疗好转出院患者在优化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芪苈强心胶囊,可以在心力衰竭易损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闫晓凤; 刘江华
    • 摘要: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病,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DCM常伴心律失常,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见的不良预后。DCM合并AF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各种血栓栓塞。AF可致的动脉栓塞大多数为脑动脉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极少数是体循环动脉栓塞。AF合并体循环动脉栓塞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自愈性及临床医生警惕性不高,极容易漏诊。
    • 张凤娥; 赖丽娜; 尹玉月
    • 摘要: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石城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DC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卡托普利治疗的29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的31例纳入观察组,均完成3个月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2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LVESd、LVEDd、LVEF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水平为(37.81±3.95)mm、(52.87±4.09)mm,低于对照组的(40.55±4.11)mm、(56.26±4.47)mm,LVEF水平为(55.18±6.18)%,高于对照组的(49.65±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可显著改善DCM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 徐洪高; 迟文; 孙建忠
    •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MRTT)在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CM患者52例,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CMRTT检查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整体纵向应变峰值(GPLS)、整体环向应变峰值(GPCS)和整体径向应变峰值(GPRS),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DCM患者分为LVEF≤50%组(28例)和LVEF>50%组(24例)。比较LVEF≤50%组、LVEF>50%组及对照组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和血浆NT-pro BNP水平的差异。结果DCM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50%组血浆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5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50%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50%组左心室GPLS、GPCS、GPRS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CM患者GPLS、GPCS和GPRS绝对值与血浆NT-pro BNP水平均呈负相关(r=-0.873、-0.842、-0.811,均P<0.05),与LVEF均呈正相关(r=0.893,0.839,0.857,均P<0.05)。结论CMRTT可用于评估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
    • 祝秀芝; 邵玲; 邓长金
    • 摘要: 患者,女,80 岁,主因“反复胸痛、心悸气喘10年,加重2个月”于2021年4月4日入院。现病史:患者诉10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痛、心悸气喘。2011年8月于我院就诊,行心脏彩超检查诊断提示:左心扩大,左室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减低,左室壁运动异常,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未见冠脉狭窄性病变。当时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衰竭”,予抗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治疗好转后出院。
    • 杨凤鸣; 边汝涛; 王振涛
    • 摘要: 目的:探讨抗纤益心方抑制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模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70只)。采用呋喃唑酮自饮水法建立DCM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10.125 mg·kg^(-1))组及抗纤益心方高(3.6 g·kg^(-1))、中(1.8 g·kg^(-1))、低剂量(0.9 g·kg^(-1))组。连续药物干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功能;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factor 2,sST2)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Ras同源蛋白家族成员A(ras homologous family member 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肌球蛋白磷酸酶靶标亚基1(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 1,MYPT1)、p-MYPT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DD、LVESD显著升高(P<0.01),LVEF、LVFS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胶原蛋白过度沉积,CVF及sST2和Gal-3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RhoA、ROCK2、p-MYP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抗纤益心方高、中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大鼠LVEDD、LVESD显著降低(P<0.05),LVEF、LVFS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明显改善,胶原蛋白沉积明显改善,心肌纤维化明显减轻,CVF及血清sST2和Gal-3含量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RhoA、ROCK2、p-MYP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抗纤益心方可能通过下调RhoA/ROCK2信号通路抑制DC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