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炎症因子

炎症因子

炎症因子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378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77篇、会议论文340篇、专利文献23554篇;相关期刊1123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医急症、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264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等;炎症因子的相关文献由3535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静、王伟、王芳等。

炎症因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77 占比:35.89%

会议论文>

论文:340 占比:0.91%

专利文献>

论文:23554 占比:63.20%

总计:37271篇

炎症因子—发文趋势图

炎症因子

-研究学者

  • 李静
  • 王伟
  • 王芳
  • 张静
  • 李丽
  • 李敏
  • 李伟
  • 张磊
  • 张蕾
  • 王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龙; 李光第; 石豪; 邓柯淇
    • 摘要: 背景:骨性关节炎是导致老年人关节慢性疼痛和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环状RNA作为内源性竞争RNA调节网络新兴的重要成员,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对circRNA及其生物学功能和内源性竞争RNA进行概述,并着重综述环状RNA作为内源性竞争RNA在骨性关节炎的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骨关节炎,环状RNA,内源性竞争RNA”为中文检索词,以“osteoarthritis,circular 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为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排除陈旧以及重复的观点,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选取6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环状RNA影响骨关节炎发生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作为内源性竞争RNA结合微小RNA,从而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能够调控其所属细胞的相关增殖、凋亡和分化;②环状RNA作为内源性竞争RNA参与调控软骨细胞的增殖、凋亡与自噬;③环状RNA作为内源性竞争RNA参与调控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与降解;④环状RNA作为内源性竞争RNA参与调控软骨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⑤环状RNA作为内源性竞争RNA参与调控滑膜细胞的凋亡及自身免疫反应等;⑥由于环状RNA具有高度稳定性和保守性的特点,因此对环状RNA介导的内源性竞争RNA调节网络的研究也将为骨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开辟新的途径,能更加全面了解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环状RNA也有望成为骨性关节炎优质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⑦目前内源性竞争RNA调节网络仍处于验证阶段,随着生物信息学的高速发展,内源性竞争RNA调节网络还需进一步改进和补充。
    • 刘海潮; 王浩; 王诗忠; 林建平; 金京; 陈少清
    • 摘要: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推拿可促进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点按脾经合穴对急性钝挫伤大鼠骨骼肌修复过程中炎症和钙离子稳态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点按非穴组、点按穴位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建立急性腓肠肌钝挫伤模型。点按非穴组取阴陵泉同一水平线与胆经和膀胱经中线的相交点穴;点按穴位组取“阴陵泉”穴,均1次/d,连续治疗7 d。干预结束后采用Catwalk小动物步态分析系统观察各组大鼠运动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骨骼肌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和内质网钙ATP酶的活性,钙含量显色法检测骨骼肌组织钙浓度的变化,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组织内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组比较,点按穴位组的平均支撑时相显著增大(P0.05),SERCA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④与模型组比较,点按穴位组Ca^(2+)浓度显著降低(P<0.01);与点按非穴组相比,点按穴位组Ca^(2+)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⑤与模型组比较,点按非穴组与点按穴位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与点按非穴组比较,点按穴位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⑥提示点按脾经合穴可有效改善骨骼肌损伤大鼠运动功能,促进骨骼肌修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促进钙泵功能、维持钙内环境稳态、从而减少细胞凋亡相关。
    • 王欣欣; 王景信
    • 摘要: 背景:多种细胞通过旁分泌形式可分泌微囊泡,其中体积最小的被称为外泌体。起初外泌体被认做细胞的“代谢废物”,后发现其通过转运独立的蛋白质、脂质、mi RNA或以配体形式参与调控许多重要的信号通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作为极具研究潜力的非细胞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对继发性淋巴水肿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仍需蓄力的方向。方法:通过关键词及“滚雪球”式在PubMed、Google Scholar、Embase、Scopus、Wiley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5-2022年,最终共纳入5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因低免疫原性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组织再生和内脏纤维化等多种研究领域,其来源丰富,脂肪、骨髓、脐血源性外泌体应用最为成熟。(2)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缓解作用已经被证实,通过在动物水肿局部皮下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淋巴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分化形成新生旁系淋巴管,有效减少水肿体积。(3)外泌体调控慢性炎症反应中巨噬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他炎性细胞或因子的数量,改善间质微环境,影响后续纤维化、脂肪沉积进程,但具体调控机制有待探讨。(4)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康复作用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并未涉及临床,且在研究过程中外泌体最佳浓度、最佳干预时间及干预频率等方面均无清晰界定,未来需要更多机制研究并补充临床相关试验。
    • 尹雪皎; 赵霞; 郭信
    • 摘要: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定脊汤辅助西医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症因子、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将60例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列为西药组,将60例采用温肾健脾定脊汤辅助西医治疗的患者列为中西医组,治疗结束后统一进行为期6个月短期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疼痛程度变化情况及随访期间的脊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的腰脊冷痛、屈伸不利等中医主证以及腿膝酸软、畏寒肢冷等中医次证积分低于西药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因子水平低于西医组,治疗后3、7、14 d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低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中西医组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低于对照组、Bath强直性脊柱炎衡量指数(BASMI)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予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温肾健脾定脊汤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体征,对缓解患者疼痛、控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脊柱功能均有积极意义。
    • 冷迪
    • 摘要: 目的观察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CT(2.4±1.0)μg/L及hs-CRP(3.6±1.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3)μg/L、(6.8±2.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状态,有推广价值。
    • 李若冰; 王翠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凝血和炎症因子在中重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以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对象,以同期8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非异位症组.检测两组凝血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其与中重度卵巢内异症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 内异症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与非内异症组比较无差异(P>0.05);内异症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低于非内异症组,纤维蛋白原(FIB)、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的比值(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数的比值(PLR)、D二聚体(D-D)水平高于非内异症组(P<0.05).Ⅲ期组PT水平高于Ⅳ期组,FIB、PLT、PLR水平低于Ⅳ期组(P<0.05).PT诊断Ⅳ期卵巢异位症AUC、敏感度、特异度0.722/93.18%、44.44%;FIB诊断Ⅳ期卵巢异位症AUC、敏感度、特异度0.715、77.27%、66.67%;PLT诊断Ⅳ期卵巢异位症AUC、敏感度、特异度0.611、95.45%、38.89%;PLR诊断Ⅳ期卵巢异位症AUC、敏感度、特异度0.779、72.73%、77.78%;联合检测诊断Ⅳ期卵巢异位症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7、88.64%、77.78%.联合检测诊断Ⅳ期卵巢异位症AUC高于PT、FIB、PLT、PLR单独诊断(P<0.05).结论 中重度卵巢内异症患者凝血功能存在亢进,炎症反应活跃,可通过检测凝血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估患者的病情.
    • 张利君; 李华
    • 摘要: 目的 观察双嘧达莫联合他克莫司对激素耐药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高凝状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对激素耐药的HSP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嘧达莫口服治疗+肝素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指标及治疗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儿关节疼痛、便血、腹痛和紫癜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D-D水平、PCT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嘧达莫联合他克莫司可有效改善对激素耐药的HSP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和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 雷团结; 王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炎性因子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6例胆囊疾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单数编码患者纳入对照组,双数编码则纳入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观察患者炎性因子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点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有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RP、TNF-a、IL-6、PT、Fbg、D-D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结论 LC手术患者在全麻下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改善凝血功能.
    • 严海燕; 李小芹
    • 摘要: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埃索拉唑+克拉霉素(简称三联疗法)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治疗对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治疗的58例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对比两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7%,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结论 阿莫西林+埃索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疗效明显且较为安全.
    • 廖礼彬; 吴娜; 姚雪萍
    • 摘要: 哮喘是常见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多巴胺是人体重要的神经递质,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多巴胺受体在免疫细胞、Ⅰ型肺泡细胞、气道上皮和气道平滑肌中均有表达,并且影响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动物哮喘,该文将从气道炎症、肺部神经调节、气道上皮和平滑肌异常等方面介绍多巴胺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