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643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汉语、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42篇;相关期刊341种,包括云南教育:小学教师、中国钢笔书法·绿芽、七彩语文:中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文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2007年全国模式识别学术会议、2001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等;偏旁部首的相关文献由592位作者贡献,包括许晓俊、李国运、胡耀超等。
偏旁部首
-研究学者
- 许晓俊
- 李国运
- 胡耀超
- 邹伟辅
- 陈仕东
- 令怡
- 李岩选
- 杨继本
- 毕淑敏
- 王惠生
- 罗翰
- 陈进中
- 付芹
- 刘再基
- 刘天社
- 吴嘉嘉
- 子默
- 孙雯
- 宋彦
- 张为泰
- 张利超
- 张宝顺
- 张玲
- 彭悦峰
- 徐子祥
- 李守信
- 李毅
- 李秀梅
- 杨争艳
- 杨晓丽
- 欧阳
- 王新春
- 王昕
- 王淑阳
- 王秋初
- 蔡衡
- 陈勇
- 陈碧瑶
- 马伯庸
- Lid
- RB
- 丁凤珍
- 丁学明
- 丁延标
- 丁慧
- 万云英
- 万学仁
- 万斌
- 三田晴夫
- 严少斌
-
-
-
-
摘要:
@翠羽迷路中:读完《虎年说虎》一期的封面让身为“猫奴”的我心满意足,不读不知道原来老虎在中国文化中如此重要,不过也有个疑问,既然虎文化源远流长,为什么汉字中好像以“虎”为偏旁部首的字并不多?
-
-
-
-
摘要:
你来到一个大门前,门上列出了很多偏旁部首,你需要根据每行给出的提示,组成正确的汉字,才能拿到大门的钥匙。聪明的小朋友,快来试试看吧!
-
-
-
-
摘要:
如果宝宝觉得认汉字比较困难,那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方法哦。今天,爸爸妈妈就带着宝宝一起做个小道具,来认一认那些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吧!让宝宝在做一做、转一转的过程中,培养对汉字认读的兴趣。
-
-
毕湖敏
-
-
摘要:
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主要它像童谣,或者说简直是句顺口溜。问过大人,“挽强”是什么意思。大人说,强就是指弓很硬,拉这种弓要用大力气,好处是射得远。从此把“强”和弓联系起来,再说,谁让这个强字的偏旁部首就是个“弓”呢?更是和弓箭逃不脱干系了。
-
-
陈静
-
-
摘要:
识字是小学低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学生识字与写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能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够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能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
-
刘铤钏
-
-
摘要:
2020年12月7日,我区第二届教育开放日网络宣传周正式启动。其中,令人瞩目的是大渡口区教委新设计的标识系统——一个“渡”字的logo形象。“渡”字的偏旁部首和色彩进行了艺术加工,从深层次会意“多维一体,教育大渡”区域办学理念,与“办有品质、有内涵、有情怀的大渡教育”办学愿景相契合,既浅显易懂,又深刻隽永。其实,“渡”字的logo图标讲述的就是我区区域教育的故事。这不禁让我联想到重庆市教科院院长万明春教授在讲座中曾提到理想的学校应该有梦想、有文化、有温度、有质量、有故事……故事的力量是强大的,我认为一个故事能让人对目标和价值观产生认同感,能给人思考空间,唤醒人的内心情绪。正所谓:一个故事,一份感动,一声回响。通过故事,学校将营造出富有生命力、赋予历史底蕴的育人文化。
-
-
-
许晓俊
-
-
摘要:
为获得字形完美之艺术效果的部首偏旁之合理配合方法,历代书家论述甚多,其见解亦大同小异。清王澍、蒋衡总结前人之说著《分部配合法》,是清代书论中论述结构的经典之一,以偏旁部首为中心,讲解另外部件与之的关系。在教学应用中,教学内容有四个方面:笔画的形态巩固、笔顺关系、偏旁部首中每个笔画之间的构成关系(教学重点)、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教学难点)。
-
-
许晓俊
-
-
摘要:
第三学段(5~6年级)(一)规范识写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掌握用钢笔(水笔)书写好汉字行楷的基本笔画,熟悉行楷中因笔意连带而出现的笔画形态及偏旁部首构成关系变化,能按行楷的正确笔顺规则流利书写,间架结构合理并有一定的形体美。
-
-
-
-
摘要:
从字形上来看,这个字就像一个被打开了壳且壳间由韧带连接的贝。因此,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海贝。在古代,人们把贝壳当做货帀来用,也把贝壳作为装饰品来用,所以以贝作偏旁部首的字大多数都和财物、饰品或者买卖商品相关,如“财”“赔”“赠”等。
-
-
-
-
于月明
- 《2001年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
| 2001年
-
摘要:
本文就不同年级的汉字教学进行了介绍,汉语教学应该从一开始就进行汉字教学,而汉字教学从一开始就应该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当然,培养学生对汉语和汉文化之间密切关系的了解并不停留在学习的初期,而是贯穿于他们学习汉语的整个过程中,还分阶段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给学生介绍、归纳汉字的偏旁部首,在介绍这些偏旁部首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重点了解这些偏旁部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以及它们的来源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方面。目的是希望学生们在分析、归纳所学过的汉字的同时,了解一些汉字的来源与发展,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懂得汉字与汉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知识对他们更好地掌握已经学过的汉字,以及以后学汉字都有很大的帮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