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肾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3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5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112313篇;相关期刊363种,包括临床小儿外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等;肾母细胞瘤的相关文献由220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家祥、王常林、范应中等。

肾母细胞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5 占比:0.79%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2313 占比:99.18%

总计:113242篇

肾母细胞瘤—发文趋势图

肾母细胞瘤

-研究学者

  • 王家祥
  • 王常林
  • 范应中
  • 高解春
  • 刘唐彬
  • 陈莲
  • 高红
  • 孙宁
  • 张忠德
  • 徐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华章(综述); 唐达星(审校)
    • 摘要: 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s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实体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肾肿瘤的90%,其中单侧肾母细胞瘤多见,占93%~95%[1~3]。目前针对肾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肾切除术(total nephrectomy,TN)和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并且这两种方法已使肾母细胞瘤的5年总生存率达到90%以上[4~6]。
    • 闫凡; 黄彩虹
    • 摘要: 目的探讨下调微小RNA(miR)-183表达对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体外培养SK-NEP-1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抑制剂阴性对照组(Anti-NC组)(转染Anti-NC至SKNEP-1细胞)、miR-183抑制剂组(Anti-miR-183组)(转染Anti-miR-183至SK-NEP-1细胞)、Anti-miR-183+小干扰RNA阴性序列(si-NC)组(共转染Anti-miR-183和si-NC至SK-NEP-1细胞)和Anti-miR-183+程序性细胞死亡4小干扰RNA(si-PDCD4)组(共转染Anti-miR-183和si-PDCD4至SK-NEP-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miR-18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中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和PDCD4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3与PDCD4的靶向关系。结果Anti-miR-183组miR-183表达水平为(0.32±0.04),显著低于Anti-NC组(0.98±0.11)(P0.05)。PDCD4是miR-183的靶基因,且Anti-miR-183组细胞中DCD4蛋白水平为(0.89±0.07),显著高于Anti-NC组(0.37±0.06)(P<0.05)。Anti-miR-183+si-PDCD4组细胞增殖活性为(0.32±0.04),克隆形成数为(286.47±20.65)个,PDCD4蛋白水平为(0.45±0.05),均高于Anti-miR-183+si-NC组[(0.21±0.03)、(216.20±13.68)个,(0.86±0.09)](P<0.05);Anti-miR-183组细胞凋亡率为(10.79±1.28)%、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为(0.30±0.03),均低于Anti-miR-183+si-NC组[(17.93±1.64)%、(0.72±0.08)](P<0.05)。结论下调miR-183通过靶向调控PDCD4抑制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 路阳; 董玉双; 陈霁晖
    • 摘要: 目的提高临床对放线菌素D(ACT-D)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SOS)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的1例ACT-D相关的SOS病例,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分析临床特点、诊断、预防治疗对策及后续化疗方案调整。结果该患儿诊断为Ⅲ期肾母细胞瘤,首次给予ACT-D后出现发热、抽搐、肝大、腹水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结果显示其存在感染、黄疸、肝衰竭及血小板减少等,诊断为SOS。入院后给予积极抗感染、血浆置换等支持治疗,患儿好转并于入院第14天继续化疗,第17天出院。后续患儿继续使用全量ACT-D,未再发生SOS。结论肾母细胞瘤患儿使用ACT-D可诱发SOS,发病初期出现的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早于总胆红素升高等情况可作为SOS发生的预警。
    • 王亚楠; 田亚明; 许艳平; 陈佳音; 韩萌萌; 张大; 赵鸽
    • 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95例肾母细胞瘤患儿,随访中位时间为(63.92±3.61)个月,所有患儿均获得完整随访。依据术后恢复状况将患儿分为两组为无瘤生存组(83例),死亡组(12例),对影响儿童肾母细胞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无瘤生存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术前放化疗比率与死亡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术前放、化疗治疗是影响儿童肾母细胞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术前放化疗治疗均是影响肾母细胞瘤患儿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干预中需首先明确患儿肿瘤类型,同时明确肿瘤分期,依据病情表现给予术前放、化疗治疗,以改善预后。
    • 王焕民
    • 摘要: 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肾脏肿瘤,15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约为8.2/百万。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肾母细胞瘤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总体生存率从1900年的5%上升至现在的90%左右,堪称现代医学中治疗最成功的案例之一[1]。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治疗方案大都参考以北美地区为代表的COG(Children′s Oncology Group)和以欧洲为代表的SIOP(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diatric Oncology),两个组织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推荐直接手术,后者建议化疗后再行肿瘤切除,但两者均认为手术在肾母细胞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肾母细胞瘤治疗的基石[2]。本文旨在对肾母细胞瘤手术处理予以总结。
    • 刘俊江; 刘岩; 王红梅; 李琳; 赵鑫
    • 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SK-NEP-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1(丙泊酚0μg/ml)、空白组、P1组(丙泊酚5μg/ml)、P2组(丙泊酚10μg/ml)、P3组(丙泊酚20μg/ml)。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泊酚在不同时间点对肾母细胞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干预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P1组处理SK-NEP-1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性明显增加(P0.05);P2组在处理细胞24 h、48 h后,细胞活性较对应时点C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细胞72 h后细胞活性程度明显下降(P<0.05);P3组三个处理时间点细胞活性均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不同浓度的丙泊酚对SK-NEP-1细胞也具有引起细胞凋亡的效应,且其诱导效果与药物浓度之间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丙泊酚干预浓度的提高,各实验组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逐步增加,同时,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也在逐步降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通过影响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人肾母细胞瘤细胞的活性并促进其凋亡。
    • 徐基昕; 段勇涛; 李彦格; 朱颖超; 刘炜
    • 摘要: 目的:应用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2016诊疗规范对单中心WT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2月至2020年03月,采用CCCG-WT-2016方案治疗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3年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结果:共纳入38例患儿,男27例、女11例,中位年龄为22.0(5.2~84.0)个月。病理分型预后良好型(FH)33例,包括2例畸胎瘤样肾母细胞瘤;预后不良型(UFH)1例;肾透明细胞肉瘤4例;随访至2021年03月,随访中位时间30.5(11.2~48.5)个月。死亡2例,1例死于复发,1例为双侧肾母细胞瘤,一直未缓解,死于肿瘤进展。复发3例,2例肺部转移(其中1例肿瘤原位复发合并肺部转移)、另1例腹盆腔多处瘤灶转移。FH组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84.6±9.2)%,其中Ⅰ期、Ⅱ期EFS率为100%,Ⅲ期EFS率为(85.7±13.2)%,Ⅳ期EFS率为(80.0±17.9)%,Ⅴ期EFS率为(66.7±27.2)%,Log-Rank检验显示Ⅰ+Ⅱ期和Ⅲ+Ⅳ+Ⅴ期患儿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1,P=0.101)。FH组3年累积总生存(OS)率为(91.7±8.0)%,其中Ⅰ期、Ⅱ期、Ⅲ期OS率均为100%,Ⅳ期OS率为(81.1±9.3)%,Ⅴ期OS率为(70.0±8.5)%,Log-Rank检验显示Ⅰ+Ⅱ+Ⅲ期和Ⅳ+Ⅴ期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0,P=0.123)。肾透明细胞肉瘤4例,3年EFS率为(75.0±21.7)%,累积OS率为100%。结论:单中心应用CCCG-WT-2016方案分期治疗WT患儿,最终取得了很高的3年EFS率和OS率。
    • 郁晓腾
    • 摘要: 血尿[1-2](hematuria)是在儿科泌尿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血尿较为少见,现就我科近期以肉眼血尿收住病房,最终诊断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病例1患儿男,3岁,因"发现肉眼血尿6h"于2020年7月6日入院,患儿于6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至入院时共排尿3次,均为肉眼血尿,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无尿中泡沫、沉渣,无尿量减少,无浮肿,无发热、咳喘,呕吐2次,无腹痛、腹泻,至我院儿科门诊就诊,行尿常规检查,提示存在血尿、蛋白尿,为行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患儿无外伤史,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小便如上述,大便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前辅助检查:尿常规:红细胞3+(镜检),白细胞偶见(镜检),尿蛋白+。
    • 谭小军; 周玉; 伍季; 韦堂墙
    • 摘要: 目的探索肾母细胞瘤(WT)中肿瘤微环境(TME)相关基因、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WT基因表达及临床数据,通过ESTIMATE算法估计基质评分、免疫评分及总评分,并根据评分中位数分为高、低评分两组,寻找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判定DEGs与预后的相关性,构建预后模型。通过MCPcounter算法评估标本免疫浸润模式的特点。结果对124份WT肿瘤组织进行ESTIMATE评分,显示基质评分和总评分与预后相关,评分高的患者生存时间较评分低的患者长(P=1.973×10^(-3)、1.718×10^(-3))。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集中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肾素分泌等通路。构建包含REN/ST6GALNAC1/GABRA5/C10orf71/FMOD共5个基因的预后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正曲线、决策曲线均显示模型预测能力良好。采用MCPcounter评估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数量,发现癌旁正常组织T淋巴细胞、髓样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数量高于肿瘤组织,并且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显示较高T淋巴细胞浸润预示着更好的预后。不同性别的患者免疫细胞浸润模式无明显差异,低年龄患儿(<3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数量更多。结论WT中TME相关基因ST6GALNAC1、REN对患儿预后判断有潜在的临床价值,WT组织的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存在差异,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这些基因、免疫细胞可能作为预后指标及治疗靶点。
    • 张守华; 苏凡优; 何远桥; 雷俊; 项灯; 曾俊权; 曾金娣; 谌卫龙; 李匡凡; 阎金龙
    •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水凝胶包被肾母细胞瘤肿瘤微组织块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方法 对4例肾母细胞患者肿瘤微组织块进行常用化疗药物的筛选,化疗药物为:依托泊苷、长春新碱、伊立替康、紫杉醇、奥沙利铂、阿霉素、环磷酰胺及顺铂。结果 4例患者提示紫杉醇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55%、48%、62%和84%;顺铂抑制率为36%、41%、24%及34%,长春新碱抑制率为7%、15%、9%、30%。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肾母细胞瘤患者化疗药物的初步筛选,在肾母细胞瘤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具体潜在的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