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畸胎瘤

畸胎瘤

畸胎瘤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9543篇;相关期刊598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五次学术大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肝胆、肛肠及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病理学术会议等;畸胎瘤的相关文献由4392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孙波、张静等。

畸胎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7 占比:15.22%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9543 占比:84.61%

总计:11279篇

畸胎瘤—发文趋势图

畸胎瘤

-研究学者

  • 孙波
  • 张静
  • 李勇
  • 黄敏
  • 尹佳会
  • 张伟
  • 张军
  • 张祥盛
  • 权栋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于秀杰; 庞淑洁; 杜秋越; 司婧文; 申彦
    •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对2例子宫畸胎瘤及2例对照分析的卵巢畸胎瘤标本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子宫畸胎瘤患者年龄分别为39、50岁,均因月经量增多就诊,超声提示子宫腔实性占位,均行宫腔镜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均为成熟性畸胎瘤,由来自3个胚层的多种分化成熟组织成分构成。测序分析结果提示:子宫畸胎瘤与卵巢畸胎瘤均存在常染色体及X染色体突变,但子宫畸胎瘤X染色体的突变丰度较高。2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24、12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子宫畸胎瘤的起源及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生可能与X染色体突变有关。
    • 朱天宇; 王国俊
    • 摘要: 目的探讨肾上腺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例巨大肾上腺成熟性伴局部恶变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患者以腹痛、腹胀、腹部巨大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见巨大腹腔肿瘤、部分轻度强化软组织影、点线状钙化,伴脏器受压,肿块与左肾上极有密切联系,左肾上腺区缺如,此外,部分肿瘤标志物升高。遂予以开放手术切除与术后腹腔热灌注治疗,病理示肾上腺成熟型畸胎瘤伴局灶恶变,术后恢复良好出院,随访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肾上腺畸胎瘤临床较罕见,首选手术治疗。
    • 袁毓蔓; 张奇山; 刘琳; 李倍; 廖蔓倩
    • 摘要: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一类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病,2007年由Dalmau等人[1]首次报道。抗NMDAR脑炎患者常合并卵巢畸胎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率约为12.5%~59%[2-5]。尽管发病时临床表现十分严重,但早期予以免疫治疗和肿瘤切除,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刘亮; 龙葵; 周晖
    • 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体检CT发现左前上纵隔软组织肿块于2019年11月7日入院治疗。患者无眼睑下垂,无胸痛。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影像表现:于2019年11月8日行胸部CT平扫增强(图1)及MRI增强(图2)扫描示:左前上纵隔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尚清,大小约为35 mm×25 mm,肿块可见多发结节状钙化(CT值约为546 HU,图1红箭)及小片状脂肪成分(CT值约为-72 HU,图1蓝箭),肿块软组织成分平扫CT值26 HU,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边缘实性成分动脉期及静脉期渐进性强化,动脉期、静脉期CT值分别为46 HU和60 HU;MRI增强扫描见左前上纵隔内含脂质成分(图2蓝箭)肿块,增强后实性成分呈轻-中度强化,病变与左侧头臂静脉分界不清(图1,2);术前CT及MRI均考虑为畸胎瘤可能性大。
    • 欧志燕; 奎翔; 杨解顺; 易晓佳; 张静; 王燕
    • 摘要: 1病例患者女,48岁,因“体检发现肾血管瘤”入院,无腹痛腹胀等明显异常,患者入院前半月在外院就诊行腹部CT检查提示:左肾血管平滑肌瘤,故于2020年2月3日入我院行进一步治疗,入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示:左肾上方见一大小约10.2×14.7 cm的混杂密度团块影,其内见骨骼及脂肪成分,考虑畸胎瘤伴周围脏器受压变形,见图1。
    • 彭慧敏; 程敏
    • 摘要: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R)脑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神经炎性疾病。其特征是复杂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和存在针对NMDAR的GluN1亚基(glutamate receptor 1)的脑脊液抗体。近年来越来越多报道显示畸胎瘤与抗NMADR脑炎关联密切,且畸胎瘤相关的抗NMADR脑炎,疾病进展快,病情重,早期给予免疫治疗及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因此本文就抗NMADR脑炎合并卵巢畸胎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治进展进行讨论,以期为医生及研究者们提供参考。
    • 陈莉; 李彦娇; 郑琛睿; 柯素霞; 干芸根
    • 摘要: 病例男,2月12天,因“腹胀3天”收入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科进行治疗。查体显示: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曲张,触诊腹尚软。血清肿瘤标志物显示甲胎蛋白(AFP)2842 ng/mL(正常:25~1000 ng/mL),神经元烯醇化酶(NSE)31.83 ng/mL(正常:13.9~30.7 ng/mL)。全腹腔CT平扫+增强扫描显示。
    • 侯志彬; 陈丽华; 闫喆; 李颖; 沈文
    • 摘要: 目的探讨能谱CT物质定量参数及能谱曲线对儿童腹盆腔的成熟与未成熟畸胎瘤定量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腹盆腔畸胎瘤的患儿20例,男2例,女18例,平均年龄(7.6±6.4)岁。均于术前1~2周内进行能谱CT检查,根据畸胎瘤术后病理结果将患儿分为成熟型组(12例)和未成熟型组(8例)。所有患儿经能谱CT检查所得影像数据应用GSI综合分析平台生成动、静脉期碘(水)浓度图,通过选定ROI分别测量2组病变120 kV混合能量影像CT值、40 keV和100 keV单能量影像CT值、有效原子序数以及碘浓度(IC)值,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值。2组的临床资料、常规CT特征及能谱CT参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能谱CT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成熟型畸胎瘤的直径大于未成熟型,且成熟型畸胎瘤的形态更规则(10/12例),脂肪(12/12例)和钙化(12/12例)更多见(均P0.05)。未成熟型组的40 keV和100 keV单能量影像CT值、NIC值及有效原子序数均高于成熟型组(均P0.05)。动、静脉期能谱CT各参数中NIC值的AUC值均最大,分别为0.914和0.891。2组病变能谱曲线斜率图走行均呈下降趋势,成熟型组曲线位置低于未成熟组,在低能量区间(40~70 keV)未成熟组斜率K值大于成熟组。结论能谱CT物质定量测量技术和能谱曲线分析图在定量和定性诊断儿童腹盆腔畸胎瘤成熟度方面具有重要辅助价值。
    • 曹树建; 曲牟文
    • 摘要: 目的总结骶尾部畸胎瘤经肛脱出伴直肠脱垂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山东省无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骶尾部畸胎瘤经肛脱出伴直肠脱垂患儿3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30例患儿术后成活29例,死亡1例。术后患儿排便功能正常。复发3例,再次手术后全部治愈。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骶尾部畸胎瘤经肛脱出伴直肠脱垂患者经过积极手术切除治疗,手术成功率较高。
    • 邓巍; 曹明为; 唐蔚; 赖芳芳
    •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探究影响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在2020年9月2日—12月2日以病友QQ群中45例儿童卵黄囊瘤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误诊组及未误诊组,分析误诊相关因素。结果首诊误诊率35.56%,误诊组首发症状最多为排便困难,其中11例误诊为其他疾病(便秘3例,急性肾衰竭2例,畸胎瘤2例,积食、腹股沟疝、肾积水、肠道菌群失调各1例),4例医生认为没有问题,1例医生建议继续观察。本组45例中,根据CT/MRI影像学检查联合甲胎蛋白增高确诊16例(35.56%),根据手术切除肿块病理检查确诊15例(33.33%),根据肿块穿刺病理检查确诊11例(24.44%),根据彩色超声发现肿块联合甲胎蛋白增高确诊3例(6.67%)。非省级医院误诊率高于省级医院,原发部位在骶尾部卵黄囊瘤误诊率高于非骶尾部卵黄囊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卵黄囊瘤误诊率较高,应加强基层医师诊断能力和认识水平,重视婴幼儿局部肿块、排便困难的鉴别诊断。影像学检查、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可帮助早期明确诊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