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活性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068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05篇、会议论文539篇、专利文献146548篇;相关期刊771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现代药物与临床、药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05种,包括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海洋药物学术年会、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等;抗肿瘤活性的相关文献由13019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承远、顾谦群、孟艳秋等。

抗肿瘤活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05 占比:2.00%

会议论文>

论文:539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146548 占比:97.64%

总计:150092篇

抗肿瘤活性—发文趋势图

抗肿瘤活性

-研究学者

  • 梁承远
  • 顾谦群
  • 孟艳秋
  • 赵明
  • 彭师奇
  • 崔承彬
  • 胡国强
  • 黄文龙
  • 朱天骄
  • 刘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郑学良; 李伟林; 梁青; 马耀
    • 摘要: 基于PI3Kδ抑制剂IC-87114的结构和氟原子的特点,以2-氨基-6-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了3个新型含氟嘌呤喹唑啉酮类PI3Kδ抑制剂Ⅲa、Ⅲb、Ⅲc,通过^(1)HNMR、LC-M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氟原子取代位置不同的PI3Kδ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不同,但均能明显抑制结肠癌小鼠肿瘤生长,且Ⅲa的抑制效果整体较IC-87114原药的更为明显。
    • 吕梦凡; 余佳; 曾晓萍; 孟雪玲; 徐广灿; 徐必学
    • 摘要: 以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环合、氯化、偶联、烷基化、还原以及亲核取代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型的2-三氟甲基-4-氨基喹啉衍生物(5a~5e、6、7a~7d),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19)F NMR及MS(ESI)表征。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5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5b、5c及6对PC3细胞的抑制率,以及化合物7a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紫杉醇,抑制率分别为50.6%、52.1%、54.7%及57.6%。
    • 吴辉; 余佳; 余刚; 曾晓萍; 徐广灿; 孟雪玲; 徐必学
    • 摘要: 设计合成新型2-三氟甲基喹唑啉类化合物,以期发现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目标分子。以2-氨基-5-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三氟乙酰化、环化、氯代及偶联等反应,设计合成10个2-三氟甲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并通过^(1)HNMR、^(13)CNMR、^(19)FNMR进行结构确证。采用四氮唑蓝(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合成的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这3种癌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N-(4-甲氧基苯基)-N-甲基-2-(三氟甲基)喹唑啉-4,6-二胺的IC;分别为25.2(PC3)、515.7(LNCaP)、248.7 nmol/L(K562),该结果为2-三氟甲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尹伟; 胡琪; 李新章; 周清浩; 郁阳; 胥振国; 范高福; 张国升
    • 摘要: 为探讨千年健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应用正相硅胶、中压制备液相、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从千年健乙醇提液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依据波谱分析方法,所得化合物分别为桦木酸(1)、3β-acetoxyolean-12-en-28-oic acid(2)、熊果酸(3)、antriptolactone(4)、黄花菜木脂素C(5)、bullatantriol(6)、菠萝香藤素(7)、mucrolidin(8)、pinocembrin(9)、3-(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enal(10)。除化合物7、8外,本实验所分离得到的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千年健中分离。通过对化合物2、4、9与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的体外细胞毒性及单细胞凝胶电泳对比试验表明,化合物2、4、9的抗肿瘤细胞效果显著,同时,上述化合物对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对比试验结果,亦显示出各化合物具有较强抑制肿瘤组织生长作用,且化合物2、4、9对人肺癌细胞(A549)等4种肿瘤细胞株的研究为首次报道。
    • 仝红娟; 高艳蓉; 唐文强; 刘斌
    • 摘要: 以3-甲氧基苄基磷酸二乙酯(Ⅰ)为原料,首先经三溴化硼脱甲基得到3-羟基苄基磷酸二乙酯(Ⅱ),随后在甲醇钠的催化下与3,5-二甲氧基苯甲醛(Ⅲ)发生Wittig-Horner反应得到3-(3,5-二甲氧基苯乙烯基)苯酚(Ⅳ),采用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并优化了反应条件。确定最佳的脱甲基化反应条件为:BBr_(3)为脱甲基试剂,其用量为n(Ⅰ)∶n(BBr_(3))=1∶3;Wittig-Horner反应条件为:甲醇钠用量为n(Ⅱ)∶n(甲醇钠)=1∶1.5、120°C反应5 h;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化合物Ⅳ总收率为67.2%。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Ⅳ对肿瘤细胞MCF-7、PC-3、HeLa和HepG2均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尤其是对HeLa细胞展现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_(50)值为(11.80±1.27)μmol·L^(-1)。
    • 赵梦涛; 曹智威; 冯亚莉; 胡国强
    • 摘要: 为发现氟喹诺酮由抗菌活性向抗肿瘤活性转化的有效结构修饰策略,用芳苄叉基作为培氟沙星(1)C-3羧基的生物等排体,设计合成了9个新的氟喹诺酮不饱和酮目标化合物(3a~3i),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并评价了它们体外对SMMC-7721、Capan-1和HL60癌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活性显著高于母体化合物1的抗肿瘤活性,其中氟苯基化合物3i的活性与对照抗肿瘤药阿霉素相当。因此,芳苄叉基替代C-3羧基构建的氟喹诺酮类化合物有利于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提示α,β-不饱和酮结构片段可能是C-3羧基的有效生物等排体。
    • 王啸洋; 吴君; 皇甫龙韬; 刘红; 李雪梅; 汤海峰; 张艳华
    • 摘要: 目的研究银莲花属植物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var.flore-minore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对该植物根茎的70%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根据波谱(核磁共振谱、质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5种人源肿瘤细胞(HL-60细胞、A549细胞、HepG2细胞、HeLa细胞和U87MG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试验,评估化合物7对U87MG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共分离得到16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3β-O-β-D-吡喃木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2)、saponin B(3)、齐墩果酸-3β-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HN-saponin F(5)、clematoside S(6)、prosapogenin CP4(7)、cussonside B(8)、白头翁皂苷C(9)、clemastanoside D(10)、3β-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1)、刺五加皂苷C3(12)、刺五加皂苷A1(13)、huzhangoside D(14)、刺楸皂苷B(15)和hederacolchisideE(16)。化合物3、4、6~9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并以化合物7的活性最强;化合物7能诱导U87MG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呈一定时间依赖趋势。结论分离所得的16个化合物均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苷元C-3位连糖基且C-28位为游离羧基的皂苷抗肿瘤活性较强。
    • 吴娜; 覃双林; 任平; 吴诗
    • 摘要: 目的合成新型丙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转运体2(ASCT2)靶向抑制剂,考察其与ASCT2蛋白的结合性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酮与伯胺结构化学物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表征其结构;使用AutoDock软件计算化合物与ASCT2的对接能量,进行分子对接;采用CCK-8法分析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与ASCT2蛋白具有良好的亲和性,CCK-8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目标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并有望成为新型靶向ASCT2抑制剂。
    • 魏敏; 程林; 祁艳艳; 王芳; 陈柯瑾; 崔艺璇; 李干鹏
    • 摘要: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C_(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方法从罗平晾晒烟(Nicotiana tabacum.)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1)Cis-abienol,(2)(-)-α-tocospirone,(3)α-tocospiros B,(4)α-tocospiros A,(5)(1S,2E,4-R,6E,8R,11S)-8,11-epoxy-2,6,12(20)-cembratrien-4ol,(6)(1S,2E,4R,6E,8S,11E)-2,6,11-cembratrien-4,8-diol,(7)(1S,2E,4R,7S)-11,12-epoxy-2,8(19)-cembradiene-4,7-diol,(8)Nicotabin A,(9)Stigmasterol,(10)Scopolin,(11)Indole-3-carboxylic acid,(12)α,β-dipyridyl,并对它们进行体外抗HeLa肿瘤活性初步筛选,发现化合物10和12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0.38%和15.05%.
    • 于秋菊; 耿凤英; 张梦蝶
    • 摘要: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银杏酚酸的最佳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首先以银杏酚酸为标准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酚酸含量的分析方法;选取白果外种皮干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银杏酚酸总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选取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MTT法检测其抑制人源胃癌BGC823、肺癌AE1201、乳腺癌HCC1187、结肠癌COLO205、肝癌LIXC-002细胞生长的作用,并计算IC_(50)值。最佳提取工艺参数被确定如下:提取溶剂为68%乙醇、料液比为50 mg·mL^(-1)、微波功率310 W、微波辐射时间为1 min、提取温度为60°C、提取时间为60 min,银杏酚酸总提取量为16.02±0.14 mg·g^(-1),与预测值16.15 mg·g^(-1)相对误差为0.81%。银杏酚酸可抑制BGC823、AE1201、HCC1187、COLO205、LIXC-002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C_(50)值分别为47.70、88.83、140.40、92.55、39.28μg·mL^(-1)。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银杏酚酸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准确可靠,且银杏酚酸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